CN220614761U -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4761U
CN220614761U CN202322323898.3U CN202322323898U CN220614761U CN 220614761 U CN220614761 U CN 220614761U CN 202322323898 U CN202322323898 U CN 202322323898U CN 220614761 U CN220614761 U CN 220614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ase frame
frame
positioning mechanis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38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树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zhi Chuantuo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izhi Chuantuo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izhi Chuantuo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izhi Chuantuo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38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4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4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4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注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板,所述加工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框,所述底座框顶部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底座框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主体板内侧设置有安装组件。通过定位机构的设计,将下模具放置在底座框顶部后,电机工作后可控制第一双向螺纹杆转动,继而促使两个框板将下模具紧紧夹持在中间位置后,再控制框板上的两个夹持板进行相向移动,来对下模具的前后两侧进一步进行夹持,基于此可保证下模具的稳定定位,保证了脱模等工作中下模具能够保持稳定,且还能适应不同大小的下模具夹持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原理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塑胶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其许多部件均需要通过模具注塑成型。
专利网公开号CN216831958U公开了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包括注塑机本体,模具安装槽内安装有下模具,注塑机本体的伸缩气缸下端安装有上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工作台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板,两块安装板上端相互靠近一侧均安装有竖向安装板,两块竖向安装板相互靠近一面安装有限位柱,工作台下方中心位置安装有伸缩气缸,安装板下端面相互远离一侧分别安装有连杆,两根连杆分别上端与安装板铰接,两根连杆下端均与伸缩气缸活塞杆顶端铰接,可以解决注塑工作时模具产生滑动偏移而造成生产残次品增多,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以上装置通过设置模具安装槽的方式来供下模具进行放置限位,并在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盖合后,通过限位柱来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一步进行限位,但基于以上步骤,只能在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盖合后才能提供稳定固定,相应的上模具离开后的脱模过程中,可能出现下模具不够稳定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板,所述加工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框,所述底座框顶部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底座框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主体板内侧设置有安装组件。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框板,两个框板均设置于底座框顶部,所述框板上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两个夹持板分别延伸出框板前后两侧外部,所述底座框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所述框板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贯穿横槽并与横槽相匹配,所述底座框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底座框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电机通过输出轴与第一双向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双向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U形板,且第一双向螺纹杆与U形板通过螺纹连接,下模具外侧分别与框板一侧和夹持板内侧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下模具进行定位时,将下模具放置在底座框顶部后,电机工作后可控制第一双向螺纹杆转动,继而促使两个框板将下模具紧紧夹持在中间位置后,再控制框板上的两个夹持板进行相向移动,来对下模具的前后两侧进一步进行夹持,基于此可保证下模具的稳定定位,保证了脱模等工作中下模具能够保持稳定,且还能适应不同大小的下模具夹持需求。
优选的,所述框板内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设置于活动槽底部并与活动槽相匹配,所述夹持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控制板延伸入矩形槽并与矩形槽相匹配,矩形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第二双向螺纹杆贯穿控制板并与控制板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双向螺纹杆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U形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延伸入矩形槽内部,且圆杆与框板转动连接,所述圆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双向螺纹杆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设置于第一锥齿轮底部,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圆杆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锥齿轮转动后可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框内腔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框,U形板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设置于传动齿轮一侧,且齿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移动板后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延伸入矩形框内部并与矩形框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条移动后带动传动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框后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座框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矩形框后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贯穿通槽,且电动伸缩杆后端与支撑板内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伸缩杆转动后可对矩形框进行前后推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于主体板内侧顶部,所述液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上模具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延伸入套筒内部并与套筒相匹配,安装块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插入套筒内部后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套筒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L形板一侧设置有螺纹调节杆,螺纹调节杆贯穿L形板一侧壁并与L形板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调节杆一端转动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贯穿套筒一侧壁,所述插板延伸入插孔内部并与插孔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延伸入插孔内部后,可对安装块提供限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的设计,将下模具放置在底座框顶部后,电机工作后可控制第一双向螺纹杆转动,继而促使两个框板将下模具紧紧夹持在中间位置后,再控制框板上的两个夹持板进行相向移动,来对下模具的前后两侧进一步进行夹持,基于此可保证下模具的稳定定位,保证了脱模等工作中下模具能够保持稳定,且还能适应不同大小的下模具夹持需求。
2、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通过安装组件的设计,将上模具顶部的安装块插入套筒内部后,转动螺纹调节杆,螺纹调节杆带动插板移动,插板移动至插入插孔内部后,安装块获得限位,此时完成上模具的安装过程,整个安装过程简单便捷,有利于使用者快速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和套筒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框的正视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框板的侧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框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加工平台;2、主体板;3、底座框;4、下模具;5、上模具;6、定位机构;61、框板;62、活动槽;63、夹持板;64、横槽;65、U形板;66、电机;67、第一双向螺纹杆;68、控制板;69、第二双向螺纹杆;691、圆杆;692、第一锥齿轮;693、第二锥齿轮;694、传动齿轮;695、托板;696、矩形框;697、移动板;698、齿条;699、衔接板;681、电动伸缩杆;7、安装组件;71、液压杆;72、套筒;73、安装块;74、L形板;75、螺纹调节杆;76、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参照图1-7,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包括加工平台1,加工平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板2,加工平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框3,底座框3顶部放置有下模具4,下模具4顶部设置有上模具5,底座框3上设置有定位机构6,主体板2内侧设置有安装组件7,定位机构6包括两个框板61,两个框板61均设置于底座框3顶部,框板61上开设有活动槽62,活动槽62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63,两个夹持板63分别延伸出框板61前后两侧外部,底座框3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64,框板61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65,U形板65贯穿横槽64并与横槽64相匹配;
底座框3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66,底座框3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67,电机66通过输出轴与第一双向螺纹杆67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双向螺纹杆67分别贯穿两个U形板65,且第一双向螺纹杆67与U形板65通过螺纹连接,下模具4外侧分别与框板61一侧和夹持板63内侧相贴合,在对下模具4进行定位时,将下模具4放置在底座框3顶部后,电机66工作后可控制第一双向螺纹杆67转动,继而促使两个框板61将下模具4紧紧夹持在中间位置后,再控制框板61上的两个夹持板63进行相向移动,来对下模具4的前后两侧进一步进行夹持,基于此可保证下模具4的稳定定位,保证了脱模等工作中下模具4能够保持稳定,且还能适应不同大小的下模具4夹持需求。
框板61内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设置于活动槽62底部并与活动槽62相匹配,夹持板63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68,控制板68延伸入矩形槽并与矩形槽相匹配,矩形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69,第二双向螺纹杆69贯穿控制板68并与控制板68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双向螺纹杆69两端螺纹方向相反,U形板65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691,圆杆691延伸入矩形槽内部,且圆杆691与框板61转动连接,圆杆69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92,第二双向螺纹杆69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93,第二锥齿轮693设置于第一锥齿轮692底部,且第二锥齿轮693与第一锥齿轮692相啮合,圆杆691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694,第一锥齿轮692转动后可带动第二锥齿轮693转动;
底座框3内腔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托板695,托板695顶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框696,U形板65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97,移动板697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698,齿条698设置于传动齿轮694一侧,且齿条698与传动齿轮694相啮合,移动板697后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699,衔接板699延伸入矩形框696内部并与矩形框696滑动连接,齿条698移动后带动传动齿轮694转动,底座框3后侧壁上开设有通槽,底座框3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矩形框696后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81,电动伸缩杆681贯穿通槽,且电动伸缩杆681后端与支撑板内侧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681转动后可对矩形框696进行前后推动。
安装组件7包括液压杆71,液压杆71固定连接于主体板2内侧顶部,液压杆71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72,上模具5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3,安装块73延伸入套筒72内部并与套筒72相匹配,安装块73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孔,安装块73插入套筒72内部后进行安装,套筒72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74,L形板74一侧设置有螺纹调节杆75,螺纹调节杆75贯穿L形板74一侧壁并与L形板74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调节杆75一端转动连接有插板76,插板76贯穿套筒72一侧壁,插板76延伸入插孔内部并与插孔相匹配,插板76延伸入插孔内部后,可对安装块73提供限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本装置接通电源,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注塑前,首先将上模具5顶部的安装块73插入套筒72内部后,转动螺纹调节杆75,螺纹调节杆75带动插板76移动,插板76移动至插入插孔内部后,安装块73获得限位,此时完成上模具5的安装过程,整个安装过程简单便捷,有利于使用者快速操作;
随后将下模具4放置在底座框3顶部后,电机66工作后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杆67,第一双向螺纹杆67带动两个U形板65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U形板65移动后带动框板61移动,直至两个框板61将下模具4紧紧夹持在中间位置后,即完成对下模具4的初步限位,随后电动伸缩杆681工作后对矩形框696进行推动,矩形框696带动移动板697移动,移动板697带动齿条698移动,齿条698带动传动齿轮694转动后,传动齿轮694带动圆杆691转动,圆杆691带动第一锥齿轮692转动,第一锥齿轮692带动第二锥齿轮693转动,第二锥齿轮693带动第二双向螺纹杆69转动后,第二双向螺纹杆69带动两个控制板68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促使控制板68带动夹持板63移动,使夹持板63能够对下模具4进行夹持和解除夹持状态,基于此,能够有效对下模具4进行稳定定位夹持,促使下模具4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注塑的整个过程均能保持稳定状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包括加工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板(2),所述加工平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框(3),所述底座框(3)顶部放置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顶部设置有上模具(5),所述底座框(3)上设置有定位机构(6),所述主体板(2)内侧设置有安装组件(7);
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两个框板(61),两个框板(61)均设置于底座框(3)顶部,所述框板(61)上开设有活动槽(62),活动槽(62)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板(63),两个夹持板(63)分别延伸出框板(61)前后两侧外部,所述底座框(3)顶部开设有两个横槽(64),所述框板(61)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65),所述U形板(65)贯穿横槽(64)并与横槽(64)相匹配,所述底座框(3)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66),底座框(3)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67),电机(66)通过输出轴与第一双向螺纹杆(67)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双向螺纹杆(67)分别贯穿两个U形板(65),且第一双向螺纹杆(67)与U形板(65)通过螺纹连接,下模具(4)外侧分别与框板(61)一侧和夹持板(63)内侧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板(61)内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设置于活动槽(62)底部并与活动槽(62)相匹配,所述夹持板(63)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68),控制板(68)延伸入矩形槽并与矩形槽相匹配,矩形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69),第二双向螺纹杆(69)贯穿控制板(68)并与控制板(68)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65)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691),所述圆杆(691)延伸入矩形槽内部,且圆杆(691)与框板(61)转动连接,所述圆杆(69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92),第二双向螺纹杆(69)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93),第二锥齿轮(693)设置于第一锥齿轮(692)底部,且第二锥齿轮(693)与第一锥齿轮(692)相啮合,所述圆杆(691)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69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3)内腔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托板(695),所述托板(695)顶部滑动连接有矩形框(696),U形板(65)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97),移动板(697)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条(698),齿条(698)设置于传动齿轮(694)一侧,且齿条(698)与传动齿轮(694)相啮合,所述移动板(697)后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699),所述衔接板(699)延伸入矩形框(696)内部并与矩形框(69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3)后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座框(3)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矩形框(696)后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81),电动伸缩杆(681)贯穿通槽,且电动伸缩杆(681)后端与支撑板内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7)包括液压杆(71),所述液压杆(71)固定连接于主体板(2)内侧顶部,所述液压杆(71)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72),所述上模具(5)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73),安装块(73)延伸入套筒(72)内部并与套筒(72)相匹配,安装块(73)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2)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74),L形板(74)一侧设置有螺纹调节杆(75),螺纹调节杆(75)贯穿L形板(74)一侧壁并与L形板(74)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调节杆(75)一端转动连接有插板(76),所述插板(76)贯穿套筒(72)一侧壁,所述插板(76)延伸入插孔内部并与插孔相匹配。
CN202322323898.3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Active CN220614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3898.3U CN220614761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3898.3U CN220614761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4761U true CN220614761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3898.3U Active CN220614761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4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69731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CN113232252B (zh) 一种注塑机锁模机构
CN211591158U (zh) 一种抽芯距可调的内抽芯注塑模具
CN220614761U (zh) 一种汽车部件注塑模具的定位机构
CN111940551A (zh) 一种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CN210732957U (zh) 一种防尘套的脱模生产装置
CN214645606U (zh) 一种多穴模腔注塑件同步取料装置
CN215203162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定位工装
CN111730116B (zh) 智能化的模具加工系统
CN217046446U (zh) 用于多模穴模具自动取件的生产用机械手
CN215619569U (zh) 一种注塑机快速换模装置
CN220464608U (zh) 一种可调式模具连接结构
CN109108705A (zh) 一种塑料成型挤出模具的定型模机械加工夹具
CN217196610U (zh) 一种注塑治具定位机构
CN213500441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注塑机
CN113771309B (zh) 一种汽车前雨刮电机齿轮的加工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CN215472866U (zh) 一种高精密注塑机夹具
CN213972260U (zh) 一种大型高精度复杂结构塑料酒炮专用模具
CN211074559U (zh) 一种用于注塑带管状家居用品的注塑模具
CN219947133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生产的工装夹具
CN219618552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式限位固定结构的汽车轮胎模具
CN21831494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辅助脱模装置
CN112706330B (zh) 一种安全性能好且方便调节的模具
CN218965995U (zh) 一种塑胶制品快速成型模具
CN217098611U (zh) 一种汽车尾灯灯罩用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