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2213U -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2213U
CN220612213U CN202322138004.3U CN202322138004U CN220612213U CN 220612213 U CN220612213 U CN 220612213U CN 202322138004 U CN202322138004 U CN 202322138004U CN 220612213 U CN220612213 U CN 220612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roll
supporting device
core
over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80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强
梁海超
朱广
李沛根
李文静
习海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ka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ka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ka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China XD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kai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80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2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2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2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包括支撑装置、翻转架、制动装置及固定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及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翻转架的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转动连接,翻转架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架中设置有移动横梁,移动横梁平行于翻转架的两个侧边;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翻转架靠近第一支撑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移动横梁靠近第二支撑装置的外侧;所述制动装置穿过第二支撑装置与翻转架连接。采用本装置翻转砂芯下半芯,实现平稳翻转,安全性好,确保在翻转过程中,砂芯不会受到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壳体制备过程中,广泛应用整体砂芯。整体砂芯的制备通常由左右芯盒合模后顶面开口填砂,固化后开芯盒,得到站立在底座上的整体砂芯。而对于一些较高的砂芯,现有混砂机机头位置低,不能制备站立式的整体砂芯。以及对于工艺要求内腔放置冷铁的整体砂芯,经常存在制芯过程中,受芯盒形状限制,难以人工放置冷铁。在芯盒制作冷铁定位及安装磁铁,制备整体砂芯时,冷铁经常掉落。针对这些情况,砂芯易采用分半制芯砂芯。
分半制芯砂芯,通常芯盒由分芯面一分为二,两个半芯盒都水平放置,分芯面朝上,由分芯面填砂,待固化后,在芯盒分芯面上放置底板,采用设备将芯盒翻转180°,并脱芯盒,分别得到分型面支撑在地板上的上、下半芯。完成分半制芯后,需要将下半芯进行翻转,使分芯面朝上,再将上半芯放上来进行合芯,完成砂芯制备。
授权公告号CN211198466U一种砂芯翻转吊装装置,由于采用咬合结构,要求砂芯芯头必须做出适合咬合的结构;同时,为保证咬合牢靠,咬合结构上带有齿结构,但齿咬合存在将砂芯咬碎,导致砂芯掉落风险;该装置采用了液压杆,因此该装置需有配套的液压结构,造价随之明显提高,进行砂芯翻转时,需多次操作液压机构,同时需要耗费电能;砂芯翻转过程为:根据砂芯大小调整承重板距离,再操作升降台上升接住砂芯,然后操作平台下降至咬合结构位置,拧紧螺栓使咬合结构咬紧,操作升降台下降至最低,接着手摇手柄翻转砂芯,完成砂芯翻转后,再操作升降台上升接住翻转后的砂芯,接着松螺栓,打开咬合结构,操作升降平台进一步上升,最后,用吊绳将翻转后的砂芯吊运,整个过程较为繁琐;该砂芯吊装装置,通过人工转动翻转手柄实现砂芯翻转,通常适合小砂芯翻转,不适合中、大型砂芯翻转。
因此,现常采用吊车天平钢丝绳吊下半芯芯头两端,两个人拽吊车钢丝绳完成砂芯翻转。这一翻转过程,不仅不安全,而且操作过程中钢丝绳将砂芯勒出明显的损伤,需要修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半制芯砂芯下半芯拖拽吊车天平钢丝绳操作不安全以及对砂芯勒出明显损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确保翻转过程中,翻转平稳,装置操作安全性好,保证砂芯无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翻转架、制动装置及固定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及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翻转架的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转动连接,翻转架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架中设置有移动横梁,移动横梁平行于翻转架的两个侧边;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翻转架靠近第一支撑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置在移动横梁靠近第二支撑装置的外侧;所述制动装置穿过第二支撑装置与翻转架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横梁及第一支撑柱;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安装在第一横梁中间区域;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部区域设置有旋转孔,翻转架通过旋转孔与第一支撑柱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翻转架为长方形;
所述翻转架的侧边上设置有通槽,通槽靠近第二支撑装置;
所述通槽包括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
所述移动横梁安装在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之间。
可选的,所述移动横梁靠近第二支撑装置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吊环,吊环上安装有第二固定结构。
可选的,所述移动横梁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翻转架靠近第一支撑装置的宽边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吊环,吊环上安装有第一固定结构。
可选的,所述翻转架靠近第一支撑装置的宽边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横梁、第二支撑柱及第三横梁;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上,第二支撑柱的顶部连接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连接制动装置。
可选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器、减速盘及定位销;
所述制动器安装在第三横梁上,制动器下方设置减速盘,减速盘的下方设置有通槽,定位销穿过通槽到第二支撑柱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横梁及第二支撑柱;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部区域设置有旋转孔,所述制动装置通过旋转孔与翻转架连接;所述制动装置为电动制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针对分半制芯砂芯下半芯拖拽吊车天平钢丝绳操作不安全以及对砂芯勒出明显损伤问题,设计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采用本装置翻转砂芯下半芯,保证半制芯砂芯平稳翻转,安全性好。本装置中的制动装置可以驱动下半芯进行翻转,翻转架中设置有移动横梁,能够实现不同大小下半芯平稳翻转,并且确保在翻转过程中,砂芯几乎无损伤。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与维护。
进一步的,制动装置可以选择手动制动装置或电动制动装置,可以满足多种工作场景。手动制动装置利用砂芯自重以及刹车片控制实现下半芯翻转,在不需要耗费电能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1为第一支撑装置;111为第一横梁;112第一支撑柱;12第二支撑装置;121为第二横梁;122第二支撑柱;123为第三横梁;21为第一固定结构;22为第二固定结构;31为吊环;32为吊环;4为翻转架;41为第一橡胶垫;42为第二橡胶垫;421为第一通槽;422为第二通槽;5为移动横梁;6为制动器;7为减速盘;8为定位销;9为电动制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包括支撑单元、翻转架4、固定装置及制动单元。
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1及第二支撑装置12。第一支撑装置11与第二装置12的大小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支撑装置11与第二支撑装置12之间设置有翻转架4,第二支撑装置12的顶部区域设置有制动装置。根据制动装置的种类不同,可以适当调整制动装置在第二支撑装置12的位置。
第一支撑装置11包括第一横梁111及第一支撑柱112。第一支撑柱112的底部安装在第一横梁111中间区域,第一支撑柱112的上方设置有旋转孔。第二支撑装置12包括第二横梁121、第二支撑柱122及第三横梁123。第二支撑柱122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121中间区域,第二支撑柱121的上方连接第三横梁123。第三横梁123相比于第二横梁122短。第二支撑柱12与第一支撑柱11的相同水平高度设置有旋转孔。
第一支撑装置11与第二支撑装置12之间设置有翻转架4,翻转架4为长方形,翻转架4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长边上设置有通槽,通槽包括第一通槽421及第二通槽422,第一通槽421及第二通槽422用于安装移动横梁5。翻转架4的两个宽边中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第一支撑装置11与第二支撑装置12的旋转孔中。使得翻转架4可以进行360°旋转。
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翻转架4的宽边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吊环31及第一固定结构21。并且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翻转架4的宽边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移动横梁5的宽度与翻转架4的宽边平行且等长,移动横梁5的两端具有与通槽相匹配的结构。移动横梁5的上下面与翻转架4上下面齐平。移动横梁5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橡胶垫42。移动横梁5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吊环32及第二固定结构22。吊环及固定结构用于保护砂芯在旋转过程中不受到破坏,保护砂芯的完整性。
第二支撑装置12的顶端设置有手动制动装置。第二支撑装置12的第二支撑柱122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减速盘7,减速盘7的下面通槽用于插定位销8。第三横梁123固定有制动器6,制动器6的刹车片可夹住减速盘的前后两个圆盘面。当制动装置为手动制动装置时,无需使用电力也可以进行作业,利用砂芯自重以及刹车片控制实现下半芯翻转,完成作业任务量。
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装置12的顶端还可以设置有电动制动装置9。通过电力驱动本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制动装置的多种选择,可以满足多种工作场景。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1、第二支撑装置12、翻转架4、移动横梁5、减速盘7、制动器6以及定位销8构成。
第一支撑装置11包括第一横梁111及第一支撑柱112,第一支撑柱112上方设置了旋转孔。第一横梁111中间位置竖直设置了第一支撑柱112。
第二支撑装置12包括第二横梁121、第二支撑柱122及第三横梁123。第二支撑柱122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121中间区域,第二支撑柱122的上方连接第三横梁123。
第二支撑柱122比第一支撑柱112高150-400mm,第二支撑柱122与第一支撑柱112等高位置设置了旋转孔,在第二支撑柱122的旋转孔下方100mm-200mm范围设置了定位孔,该定位孔的直径大小为φ20mm-φ40mm;在第二支撑柱122的顶端设置了第三横梁123。
翻转架4主体为长方形,由长边中间位置至第二支撑装置12之间,对翻转架4的两条长边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宽不小于10mm不大于50mm的通槽,两条长边之间的通槽用于安装移动横梁5;在两个宽边中间位置设置直径不小于φ50mm旋转轴,其中,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旋转轴长度不小于100mm,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的旋转轴长度不小于150mm;在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翻转架4宽边外侧均匀设置多个吊环31,以及用于砂芯固定的第一固定结构21,以及在上下表面都设置有厚度不小于3mm第一橡胶垫41。移动横梁5与翻转架4宽边平行且等长,移动横梁5长度方向两端具有与翻转架4的两长边通槽相匹配的结构,配合间隙0.5mm-2mm,移动横梁的宽度不小于20mm,移动横梁5的上下两个面与翻转架4上下面平齐,移动横梁5上下面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垫41等厚的第二橡胶垫42;移动横梁5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一侧均匀设置多个吊环32,以及用于砂芯固定的第二固定结构22。
在第二支撑装置12一侧,翻转架4旋转轴端部,设置了直径为150-400mm减速盘7,通过减速盘中心的竖直方向,有通过减速盘中心的水平平面作为镜像平面的两个通槽,通槽直径为φ20mm-φ40mm,其中下面通槽用于插定位销8。在第二支撑装置12上面的第三横梁123,固定了制动器6,制动器6的刹车片可夹住减速盘的前后两个圆盘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1、第二支撑装置12、翻转架4、移动横梁5、减速盘7、制动器6以及定位销8构成。
第一支撑装置11包括第一横梁111及第一支撑柱112,第一支撑柱112上方设置了旋转孔。第一横梁111中间位置竖直设置了第一支撑柱112。
第二支撑装置12包括第二横梁121及第二支撑柱122。第二支撑柱122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121中间区域。
第二支撑柱122与第一支撑柱112等高,第二支撑柱122与第一支撑柱112等高位置设置了旋转孔。翻转架4主体为长方形,由长边中间位置至第二支撑装置12之间,对翻转架4的两条长边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宽不小于10mm不大于50mm的通槽,两条长边之间的通槽用于安装移动横梁5;在两个宽边中间位置设置直径不小于φ50mm旋转轴,其中,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旋转轴长度不小于100mm,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的旋转轴长度不小于150mm;在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翻转架4宽边外侧均匀设置多个吊环31,以及用于砂芯固定的第一固定结构21,以及在上下表面都设置有厚度不小于3mm第一橡胶垫41。移动横梁5与翻转架4宽边平行且等长,移动横梁5长度方向两端具有与翻转架4的两长边通槽相匹配的结构,配合间隙0.5mm-2mm,移动横梁的宽度不小于20mm,移动横梁5的上下两个面与翻转架4上下面平齐,移动横梁5上下面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垫41等厚的第二橡胶垫42;移动横梁5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一侧均匀设置多个吊环32,以及用于砂芯固定的第二固定结构22。
在第二支撑装置12一侧,翻转架4旋转轴端部,设置了电动制动装置9。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1、第二支撑装置12、翻转架4、移动横梁5、减速盘7、制动器6以及定位销8构成。
第一支撑装置11包括第一横梁111及第一支撑柱112,第一支撑柱112上方设置了旋转孔。第一横梁111中间位置竖直设置了第一支撑柱112。
第二支撑装置12包括第二横梁121、第二支撑柱122及第三横梁123。第二支撑柱122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121中间区域,第二支撑柱122的上方连接第三横梁123。
第二支撑柱122比第一支撑柱112高150-400mm,第二支撑柱122与第一支撑柱112等高位置设置了旋转孔。在第二支撑柱122的顶端设置了第三横梁123。
翻转架4主体为长方形,由长边中间位置至第二支撑装置12之间,对翻转架4的两条长边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宽不小于10mm不大于50mm的通槽,两条长边之间的通槽用于安装移动横梁5;在两个宽边中间位置设置直径不小于φ50mm旋转轴,其中,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旋转轴长度不小于100mm,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的旋转轴长度不小于150mm;在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翻转架4宽边外侧均匀设置多个吊环31,以及用于砂芯固定的第一固定结构21,以及在上下表面都设置有厚度不小于3mm第一橡胶垫41。移动横梁5与翻转架4宽边平行且等长,移动横梁5长度方向两端具有与翻转架4的两长边通槽相匹配的结构,配合间隙0.5mm-2mm,移动横梁的宽度不小于20mm,移动横梁5的上下两个面与翻转架4上下面平齐,移动横梁5上下面设置有与第一橡胶垫41等厚的第二橡胶垫42;移动横梁5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一侧均匀设置多个吊环32,以及用于砂芯固定的第二固定结构22。
在第二支撑装置12一侧,翻转架4旋转轴端部,设置了电动制动装置9。
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翻转架(4)、制动装置及固定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1)及第二支撑装置(12);
所述翻转架(4)的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11)转动连接,翻转架(4)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装置(12)转动连接;
所述翻转架(4)中设置有移动横梁(5),移动横梁(5)平行于翻转架(4)的两个侧边;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21)及第二固定结构(22);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1)设置在翻转架(4)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外侧;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22)设置在移动横梁(5)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的外侧;
所述制动装置穿过第二支撑装置(12)与翻转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1)包括第一横梁(111)及第一支撑柱(112);
所述第一支撑柱(112)的底部安装在第一横梁(111)中间区域;
所述第一支撑柱(112)的上部区域设置有旋转孔,翻转架(4)通过旋转孔与第一支撑柱(11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4)为长方形;
所述翻转架(4)的侧边上设置有通槽,通槽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
所述通槽包括第一通槽(421)及第二通槽(422);
所述移动横梁(5)安装在第一通槽(421)与第二通槽(4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横梁(5)靠近第二支撑装置(12)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吊环,吊环上安装有第二固定结构(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横梁(5)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4)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宽边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吊环,吊环上安装有第一固定结构(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4)靠近第一支撑装置(11)的宽边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2)包括第二横梁(121)、第二支撑柱(122)及第三横梁(123);
所述第二支撑柱(122)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121)上,第二支撑柱(122)的顶部连接第三横梁(123);
所述第三横梁(123)连接制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器(6)、减速盘(7)及定位销(8);
所述制动器(6)安装在第三横梁(123)上,制动器(6)下方设置减速盘(7),减速盘(7)的下方设置有通槽,定位销(8)穿过通槽到第二支撑柱(12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2)包括第二横梁(121)及第二支撑柱(122);
所述第二支撑柱(122)的底部安装在第二横梁(121)上;
所述第二支撑柱(122)的上部区域设置有旋转孔,所述制动装置通过旋转孔与翻转架(4)连接;
所述制动装置为电动制动装置。
CN202322138004.3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Active CN220612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004.3U CN220612213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8004.3U CN220612213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2213U true CN220612213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5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8004.3U Active CN220612213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2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59650A1 (en) Counterweight block and assemblies for cranes
KR20090088066A (ko) 대차와 프레임의 회전을 이용한 턴오버 장치
CN220612213U (zh) 一种分半制芯砂芯翻转装置
CN108811286B (zh) 一种适用于直线感应加速器腔体的翻转平台及其翻转方法
CN103537660A (zh) 自适应式铝液抬包倾翻装置
CN214005430U (zh) 一种桥梁立柱翻转架
CN209886621U (zh) 砂箱
CN21061992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
CN112281674A (zh) 一种用于墩柱平转直的施工方法
CN108237216A (zh) 一种用于砂型铸造业简易的砂箱翻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6190569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辅助装置
CN213164576U (zh) 一种铸件打磨用的运输装置
CN211028010U (zh) 用于风电产品铸件的铸造压铁支撑装置
CN110586913B (zh) 一种用于铁合金浇铸作业中定流量自动浇注系统
CN207105197U (zh) 混凝土浇筑组合模具
CN207900165U (zh) 用于砂型铸造业简易的砂箱翻身装置
CN212945384U (zh) 一种铸造用翻箱装置
CN104786090A (zh) 一种大型钢套工件翻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39380U (zh) 一种用于重物的起吊架
CN218362068U (zh) 铸造浇注机器人用浇包翻转机构
CN215093664U (zh) 一种起重机车轮加工的搬运夹具
CN220926050U (zh) 一种具有自锁结构的大型钢包吊具
CN221216835U (zh) 一种模具钢材吊运安全防护架
CN21642653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模板吊运装置
CN213976626U (zh) 一种斗齿铸件热处理存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