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9521U -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9521U
CN220609521U CN202321955618.4U CN202321955618U CN220609521U CN 220609521 U CN220609521 U CN 220609521U CN 202321955618 U CN202321955618 U CN 202321955618U CN 220609521 U CN220609521 U CN 220609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water
air bag
separation device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556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会
刘长友
牛红星
韩建军
孟江红
黄建宾
范娟平
刘伟伟
范迎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Box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Box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Box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Box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556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9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9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9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包括:风包,风包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液位感应装置,液位感应装置设置在风包内,且液位感应装置用于检测风包内的水位高低,液位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和第三探针,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和第三探针竖直并列设置且底端的位置高度不同;控制箱,控制箱分别与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三探针和电磁阀电连接且控制箱用于根据风包内的水位高低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并自动排出风包内的水分,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力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作为选煤厂主要的供风设备,一方面用于介质桶、煤泥水桶的鼓风,防止煤泥在桶内发生沉淀;另一方面用于快开式隔膜压滤机,使用高压风压榨湿煤泥,脱去煤泥中的水分以便于销售,此种情况下由于选煤厂对高压风的纯净度要求比较严格,所以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风必须要先经过风包进行气水分离,用以去除气体中的水分及油污,才能进行利用。现阶段在进行气水分离时通常需要通过人工打开风包底部的阀门进行放水,一方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风包内的水分,残留的水分容易对用风设备造成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能够及时并自动排出风包内的水分,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力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包括:风包,所述风包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液位感应装置,所述液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风包内,且所述液位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风包内的水位高低,所述液位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和第三探针,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竖直并列设置且底端的位置高度不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所述第三探针和所述电磁阀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所述风包内的水位高低自动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闭。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路上还设置有手动闸阀,所述手动闸阀设置在所述排水口和所述电磁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风包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风包内压力的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风包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包括转换开关、液位继电器和接触器组件,所述转换开关通过所述液位继电器与所述接触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器组件包括接触器触点和接触器线圈,所述接触器线圈分别与所述接触器触点和所述液位继电器连接,所述接触器触点与所述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均与所述液位继电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控制箱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转换开关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根据液位感应装置测得的风包内的液位高度,通过液位继电器控制排水管路上的电磁阀开闭,从而能够及时自动排出风包内水分,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人力资源。
2、本实用新型在排水管路上的电磁阀与风包排水口之间设置手动闸阀,能够在电磁阀发生故障时,通过关闭手动闸阀保证风包内的气密性,保证装置的正常运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压力表和安全阀,能够及时监测风包内的压力并在压力过载时,及时泄压,实现气水分离目的的同时,保证了风包的安全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的控制回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包; 2—控制箱; 3—电磁阀;
4—第一探针; 5—第二探针; 6—第三探针;
7—压力表; 8—安全阀; 9—手动闸阀;
10—进气管; 11—排气管; 12—排水管路;
21—液压继电器; 22—接触器触点; 23—转换开关;
24—接触器线圈; 25—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包括:风包1、液位感应装置和控制箱2。所述风包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路12,所述排水管路12用于排出储存在风包1内的水分和油污,排水管路12的一端与风包1的排水口焊接连接,另一端开口向下延伸至空压机出水口,所述排水管路12上设置有电磁阀3,所述电磁阀3通过法兰连接在排水管路12上。所述液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风包1内,且所述液位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风包1内的水位高低,所述液位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探针4、第二探针5和第三探针6,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和所述第三探针6竖直并列设置且底端的位置高度不同,也即所触及的最低点不同,根据风包1内的液位高度不同,三根探针的底端分别能够与高度不同的液体接触,具体而言,第一探针4用于探测风包1内的液位高点、第二探针5用于探测中间液位点,第三探针6用于探测液位低点。所述控制箱2悬挂设置在所述风包1的附近位置,以便于巡视和维修,所述控制箱2分别与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所述第三探针6和所述电磁阀3电连接,第一探针4、第二探针5和第三探针6的顶部均弯折90度并穿设过风包1的侧壁,且通过电缆与控制箱2电连接,所述控制箱2用于根据所述风包1内的水位高低自动控制所述电磁阀3的开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路12上还设置有手动闸阀9,所述手动闸阀9通过法兰连接在排水管路12上,为防止电磁阀3发生故障时不能关闭,所述手动闸阀9设置在所述排水口和所述电磁阀3之间,在电磁阀3发生故障不能关闭时,可以通过手动关闭手动闸阀9来确保风包1内的气密性,当电磁阀3修复后再手动开启手动闸阀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包1上设置有进气管10和排气管11,进气管10与排气管11分别与风包1无缝焊接,进气管10位于风包1的一侧且靠近风包1的下侧设置,排气管11位于风包1的另一侧且靠近风包1的上侧设置。为实时监测高压风的压力并保证风包1的安全性,所述排气管11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风包1内压力的压力表7,所述压力表7的量程为0-1.6MPa,所述压力表7通过螺纹安装于管路且管路焊接设置在排气管1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风包1的安全性能,所述风包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8,所述安全阀8为弹簧式安全阀,弹簧式安全阀反应灵敏可靠,开启压力为1MPa,当达到或超过设置压力时,安全阀8自动开启,排出气体,达到泄压的目的,使风包1内的压力处于安全状态,所述安全阀8通过螺纹安装于管路且管路焊接固定于所述风包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2包括转换开关23、液位继电器21和接触器组件,所述转换开关23通过所述液位继电器21与所述接触器组件连接。
所述接触器组件包括接触器触点22和接触器线圈24,所述接触器线圈24分别与所述接触器触点22和所述液位继电器21连接,所述接触器触点22与所述电磁阀3连接。所述液位继电器21通过控制接触器线圈24的得、失电来开启或关闭排水电磁阀3。
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和所述第三探针6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和所述第三探针6均与所述液位继电器21连接,根据液位继电器21的运行原理,液位继电器21能够根据风包1内的液位高低自动控制所述电磁阀3的启停。
所述控制箱2还包括电源25,所述电源25与所述转换开关23连接,所述转换开关23用于控制电源25的开断,所述电源25为220V的交流电源。具体的,打开转换开关23接通电源25,从而开启自动控制回路,当风包1内的液位上升达到高点时,水与第一探针4接触,液位继电器21工作,接触器线圈24得电,接触器触点22吸合,电磁阀3开启,开始排水;当液位下降至中间液位点以下时,水与第二探针5分离,接触器线圈24失电,接触器触点22断开,电磁阀3关闭,停止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
使用时,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风首先通过进气管10进入风包1内,高压风内的水分及油污由于重力的作用沉入风包1的底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液位逐渐上升,并慢慢的触及到液位感应装置中的探针,当水位触及到用于测量高液位的第一探针4时,液位继电器21控制接触器线圈24得电,接触器触点22吸合,使电磁阀3工作,开始排水;当水位降低到用于测量中间液位的第二探针5以下时,液位继电器21断开控制回路,电磁阀3关闭,从而实现了气水的自动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包(1),所述风包(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路(12),所述排水管路(12)上设置有电磁阀(3);
液位感应装置,所述液位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风包(1)内,且所述液位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风包(1)内的水位高低,所述液位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探针(4)、第二探针(5)和第三探针(6),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和所述第三探针(6)竖直并列设置且底端的位置高度不同;
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分别与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所述第三探针(6)和所述电磁阀(3)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箱(2)用于根据所述风包(1)内的水位高低自动控制所述电磁阀(3)的开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路(12)上还设置有手动闸阀(9),所述手动闸阀(9)设置在所述排水口和所述电磁阀(3)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包(1)上设置有进气管(10)和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上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所述风包(1)内压力的压力表(7)。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包(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8)。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包括转换开关(23)、液位继电器(21)和接触器组件,所述转换开关(23)通过所述液位继电器(21)与所述接触器组件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组件包括接触器触点(22)和接触器线圈(24),所述接触器线圈(24)分别与所述接触器触点(22)和所述液位继电器(21)连接,所述接触器触点(22)与所述电磁阀(3)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和所述第三探针(6)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探针(4)、所述第二探针(5)和所述第三探针(6)均与所述液位继电器(21)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控制箱(2)还包括电源(25),所述电源(25)与所述转换开关(23)连接。
CN202321955618.4U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Active CN220609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5618.4U CN220609521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5618.4U CN220609521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9521U true CN220609521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8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55618.4U Active CN220609521U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9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9132U (zh) 无耗气自动排水器
CN206768913U (zh) 一种用于高低温试验箱的自动加水装置
CN220609521U (zh) 一种气水自动分离装置
CN209012781U (zh) 一种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的排水装置
WO2023226986A1 (zh) 一种抗堵型负压污水收集站
CN211621788U (zh) 一种二次供水自动控制系统
AU2018253465B2 (en) Automatic draining device for condensed water or leaking water in aeration pipeline
CN111781034A (zh) 瓦斯继电器的气体取出装置及取气方法
CN208574349U (zh) 一种压缩空气冷凝液排放装置
CN113090802B (zh) 一种煤气管道u型水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5764624U (zh) 一种压气系统循环自动排水装置
CN214215760U (zh) 一种储气罐智能排水系统
CN215333335U (zh) 一种用于压缩空气的自动排水罐
CN111765022B (zh) 一种船用燃油系统监测与处置装置
CN208935839U (zh) 一种压缩空气管道自动排水装置
CN207999644U (zh) 一种蒸汽疏水装置
CN2317928Y (zh) 自动排水式空气过滤减压器
CN206571650U (zh) 一种空压机的自动排水装置
CN108753350B (zh) 一种用于球罐脱水的安全装置及球罐脱水装置
CN220061016U (zh) 一种压缩空气储存干燥装置
CN209260639U (zh) 应用于抑尘喷淋系统的储水容器
CN206112519U (zh) 欧冶炉高压煤气系统排水控制装置
CN210564982U (zh) 一种空压机级间冷却器冷凝水自动排放装置
CN218409894U (zh) 一种冷凝水疏水系统
CN217356517U (zh) 一种压缩空气管道积水全自动收集检测排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