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8319U -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8319U
CN220598319U CN202322218962.1U CN202322218962U CN220598319U CN 220598319 U CN220598319 U CN 220598319U CN 202322218962 U CN202322218962 U CN 202322218962U CN 220598319 U CN220598319 U CN 220598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trabecula
hanging
steel sid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189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硕
邸忠魁
曹学亮
谢中原
刘鑫磊
张嘤方
孙建彪
丛楠
倪娜
梁俊峰
杨玉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cec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ngchu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cec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ngchu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cec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ngchu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cec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ngch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189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8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8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8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包括梁侧模结构、吊模构件和底模结构。其中梁侧模结构包括钢侧模、模板固定筋、侧模对拉杆及对拉杆配套螺母和垫块;吊模构件包括顶部及底部小梁、双侧吊杆及吊杆配套螺母和垫片;底模结构包括木板、底模板、固定卡扣。本实用新型吊模体系可以有效解决码头施工工作面无法进行满堂架搭设的困难,构件易加工、结构易拆卸、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主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背景技术
在模板搭设施工中,底模板支撑常用满堂架搭设的方式施工,该方式稳定性强、适用广泛、搭设技术比较成熟。但在码头地基进行施工时,因为其比较特殊的地域特点,施工条件受到限制,经常出现无法搭设满堂支架的情况,因此需对现有的模板架体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码头基地施工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码头地基无法进行满堂支架搭设的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采用混凝土横纵梁模板搭设,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所述吊模体系包括梁侧模结构、吊模构件和底模结构;所述梁侧模结构包括:一对钢侧模、贯穿钢侧模的侧模对拉杆、连接在侧模对拉杆两端的对拉杆配套螺母和垫块以及连接钢侧模与下方桩帽结构的模板固定筋;所述吊模构件包括:位于钢侧模上方的顶部小梁、位于钢侧模下方的底部小梁、位于钢侧模两侧贯穿所述顶部小梁和底部小梁的吊杆及连接于吊杆上下两端的吊杆配套螺母和垫片;所述顶部小梁和底部小梁均与钢侧模垂直,所述吊杆平行于钢侧模且与顶部小梁和底部小梁垂直;所述底模结构包括:钢侧模下方的底模板、满铺于底模板下方且位于底部小梁上方的木板以及梁底的木工卡扣,所述木工卡扣将底模板和木板与钢侧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钢侧模为定制成品钢模板,包括面板、边框、横肋和竖围檩,所述侧模对拉杆及对拉杆配套螺母和垫片设置于钢模板竖围檩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小梁与底部小梁为木方或型钢,在顶部小梁与底部小梁两端且位于钢侧模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吊杆的冲孔。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固定筋埋设于已完成的桩帽结构,且与钢侧模焊接连接,固定钢侧模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板为竹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吊模结构垂直于整体梁侧模设置,以固定钢侧模及底模结构,将底模结构与侧模结构连接为整体,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结构的整体稳定。
钢侧模安装在桩帽上,底模板由吊模构件吊装在钢模板上形成整体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压力由钢侧模、侧模对拉杆承受,竖向压力由底模板、木板及吊模构件传递至钢侧模上,再由钢侧模专递至桩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吊模体系可以有效解决施工工作面无法进行满堂架搭设的困难,搭设便捷,搭设工作效率高。
所用材料均为常见施工材料,还具有原料易取得、构件易加工、结构易拆卸、施工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吊模体系的竖直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
附图标记:1、钢侧模;2、侧模对拉杆;3、对拉杆配套螺母;4、垫块;5、模板固定筋;6、吊杆;7、吊杆配套螺母;8、垫片;9、顶部小梁;10、底部小梁;11、木工卡扣;12、底模板;13、木板;14、面板;15、边框;16、横肋;17、竖围檩;18、桩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吊模体系包括梁侧模结构、吊模构件和底模结构。
梁侧模结构包括:一对钢侧模1、贯穿钢侧模1的侧模对拉杆2、连接在侧模对拉杆2两端的对拉杆配套螺母3和垫块4以及连接钢侧模1与下方桩帽结构18的模板固定筋5。
吊模构件包括:位于钢侧模1上方的顶部小梁9、位于钢侧模1下方的底部小梁10、位于钢侧模1两侧贯穿所述顶部小梁9和底部小梁的吊杆6及连接于吊杆6上下两端的吊杆配套螺母7和垫片8;所述顶部小梁9和底部小梁10均与钢侧模1垂直,所述吊杆6平行于钢侧模1且与顶部小梁9和底部小梁10垂直。
底模结构包括:钢侧模1下方的底模板12、满铺于底模板12下方且位于底部小梁10上方的木板13以及梁底的木工卡扣11,所述木工卡扣11将底模板12和木板13与钢侧模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钢侧模1为定制成品钢模板,包括面板14、边框15、横肋16和竖围檩17,所述侧模对拉杆2及对拉杆配套螺母3和垫块4设置于钢模板竖围檩17位置。
本实施例中,顶部小梁9与底部小梁10为木方,在顶部小梁9与底部小梁10两端且位于钢侧模1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吊杆6的冲孔。
本实施例中,模板固定筋5埋设于已完成的桩帽结构18,且与钢侧模1焊接连接,固定钢侧模1位置。
本实施例中,底模板12为竹胶板。
对于梁侧模结构施工:
本实施例选用梁截面尺寸为1.0m*0.8m。根据图纸在已完成桩帽结构上进行施工放线,放线完成后将连接好的定制成品钢侧模吊装至设计位置,在钢模板外侧桩帽上打设模板定位筋,将模板与定位筋焊接形成可靠连接。面板采用6mm钢板,边框采用12#带钢,横肋采用12#槽钢,竖围檩采用双拼12#槽钢,模板定位筋可选用C25钢筋。梁侧模对拉杆及配套螺母和垫片安装在钢侧模的双拼槽钢竖围檩中间,拉杆安装完成后标定梁尺寸。
对于吊模构件施工:
吊模构件的安装,先安装顶部小梁,即将已完成打孔的木方安装在钢侧模上,顶部及底部小梁材料选用150*100松木木方,木方长度应长于梁宽加两侧模板宽度,本实施例中木方长度为1.5m,冲孔位置在木方两侧靠近梁钢侧模以外的位置,冲孔直径略大于吊杆执行,供吊杆安装。吊杆选用C25带螺纹吊杆,吊杆长度应长于梁高,并留有足够长度安装垫片、螺母及进行位置调整,本实施例选用吊杆长度为1.5m。吊杆一端安装好垫片及螺母后,从小梁冲孔位置安装。吊梁结构顶部安装完成后,将底部小梁安装至吊杆上,并预安装垫片及螺母,保证底部小梁与钢侧模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底模结构的安装,待底模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底部螺母的调整。吊模构件的数量根据梁长度决定,吊模构件间距不超过1m可满足施工荷载要求。
对于底模结构施工:底模板选用12mm厚竹胶板,木板选用40*100木板。底模板及木板根据梁尺寸制作,将加工好的木板满铺在底部小梁上,木板安装方向垂直于底部小梁纵向安装,再将底模板安装在木板上,调整吊模构件中底部小梁下的螺母,将底模板调整至设计标高。调整完成后在底模位置安装木工卡扣固定侧模及底模。安装完成后重新标定梁尺寸,以保证施工质量。
上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体现,并不能涵盖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在上述实施例以及附图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获得更多的实施方式,因此这些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模体系包括梁侧模结构、吊模构件和底模结构;
所述梁侧模结构包括:一对钢侧模(1)、贯穿钢侧模(1)的侧模对拉杆(2)、连接在侧模对拉杆(2)两端的对拉杆配套螺母(3)和垫块(4)以及连接钢侧模(1)与下方桩帽结构(18)的模板固定筋(5);
所述吊模构件包括:位于钢侧模(1)上方的顶部小梁(9)、位于钢侧模(1)下方的底部小梁(10)、位于钢侧模(1)两侧贯穿所述顶部小梁(9)和底部小梁(10)的吊杆(6)及连接于吊杆(6)上下两端的吊杆配套螺母(7)和垫片(8);所述顶部小梁(9)和底部小梁(10)均与钢侧模(1)垂直,所述吊杆(6)平行于钢侧模(1)且与顶部小梁(9)和底部小梁(10)垂直;
所述底模结构包括:钢侧模(1)下方的底模板(12)、满铺于底模板(12)下方且位于底部小梁(10)上方的木板(13)以及梁底的木工卡扣(11),所述木工卡扣(11)将底模板(12)和木板(13)与钢侧模(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侧模(1)为定制成品钢模板,包括面板(14)、边框(15)、横肋(16)和竖围檩(17),所述侧模对拉杆(2)及对拉杆配套螺母(3)和垫块(4)设置于钢模板竖围檩(17)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小梁(9)与底部小梁(10)为木方或型钢,在顶部小梁(9)与底部小梁(10)两端且位于钢侧模(1)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吊杆(6)的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固定筋(5)埋设于已完成的桩帽结构(18),且与钢侧模(1)焊接连接,固定钢侧模(1)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2)为竹胶板。
CN202322218962.1U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Active CN220598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8962.1U CN220598319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8962.1U CN220598319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8319U true CN220598319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18962.1U Active CN220598319U (zh) 2023-08-17 2023-08-17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8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6960U (zh) 大截面劲性钢骨柱钢桁架模板
CN109577553A (zh) 一种新式装配式结构预制柱构件及梁柱节点施工方法
CN220598319U (zh) 一种适用于现浇码头混凝土梁的吊模体系
CN21019526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叠合板楼面的无立杆支撑系统
CN113338535B (zh) 一种h型钢梁外包混凝土的定型模具及施工方法
KR101402384B1 (ko) 압축력 전달판을 구비하는 철골보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2672722U (zh) 用于浇筑梁梁底模板的支撑结构
CN218061031U (zh) 一种免拆模梁、板的安装加固装置
CN217175727U (zh) 一种混凝土墙体暗埋配电箱内支撑装置
CN214739017U (zh)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与钢梁连接装置
CN214833897U (zh) 大跨厚比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
CN110886485B (zh) 早拆铝合金模板支撑结构
CN211369069U (zh) 一种预制楼板的钢结构连接组件
CN220644056U (zh) 码头混凝土面板底模吊模体系
CN217028079U (zh) 一种构造柱加固模具
CN218375393U (zh) 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
CN112049415A (zh) 一种挑檐支模的施工方法
CN221168672U (zh) 一种运营线路新增车站站台翼缘板模板系统
CN216196610U (zh) 梁侧帮整体式夹具
CN216196520U (zh) 一种工字钢定位卡紧装置
CN220394909U (zh) 一种高层aac外墙摇摆连接节点
CN215716281U (zh) 一种剪力墙
CN220576218U (zh) 一种可调节框格梁模板固定装置
CN220226215U (zh) 外墙底部吊模
CN217924845U (zh) 一种建筑用吊模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