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96757U -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96757U
CN220596757U CN202322264331.3U CN202322264331U CN220596757U CN 220596757 U CN220596757 U CN 220596757U CN 202322264331 U CN202322264331 U CN 202322264331U CN 220596757 U CN220596757 U CN 220596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anding door
landing
cage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43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云义
朱丹阳
朱磊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43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96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96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96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层门装置的外侧间隔设有吊笼,层门装置包括:层门安装框;下半层门,与层门安装框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上半层门,与层门安装框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下半层门和上半层门所在的门面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安装于下半层门上,当层门装置打开时,第一限位件限位抵接上半层门的顶端;和第二限位件,安装于层门安装框靠近上半层门的一侧,当层门装置关闭时,第二限位件限位抵接上半层门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门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容易在施工现场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背景技术
吊笼是一种施工用的直线升降机,多用于房建等施工现场,吊笼可以运输人员和物资到指定楼层,一般在吊笼上设置升降式吊笼门。每一层另外设置有层门装置,以保护该层的人员安全,防止意外跌落。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运输物资,多在层门装置和吊笼门上设置有机械联动装置,层门装置和吊笼门的两端联动完成后,在吊笼门打开时可以同步打开层门装置,方便人员和物资运输。现有技术中的吊笼门多为升降门,相应的层门装置也需要设计为升降式层门装置,受限于楼层的层高,层门装置中的层门需要为可叠式层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可叠式层门中的多个门板之间多通过链条等传动机构实现的多个门板协同运动,这种结构的可叠式层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在施工现场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可叠式层门结构复杂而导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层门装置,层门装置的外侧间隔设有吊笼,层门装置包括:
层门安装框;
下半层门,与层门安装框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
上半层门,与层门安装框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下半层门和上半层门所在的门面平行间隔设置;
第一限位件,安装于下半层门上,当层门装置打开时,第一限位件限位抵接上半层门的顶端;和
第二限位件,安装于层门安装框靠近上半层门的一侧,当层门装置关闭时,第二限位件限位抵接上半层门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半层门包括:下门框,外侧壁与层门安装框的内侧壁滚动配合,第一限位件安装于下门框的顶端横梁上;下门体,嵌装于下门框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为板状结构且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件均间隔安装于顶端横梁朝向上半层门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层门安装框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侧壁,第二限位件为折弯板状结构且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件与侧壁一一对应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半层门包括上门框以及嵌装于上门框内的上门体,层门安装框的侧壁内周间隔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轨道,上门框和下门框分别与两个轨道滚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门框和下门框上均安装有与轨道适配的滚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层门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数量为两个,支撑架均位于层门装置的内侧且分别与层门安装框的两个侧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竖杆,与层门安装框可拆卸连接;底板,与竖杆固定连接;斜杆,斜杆的一端与底板滑动配合,斜杆的另一端与竖杆连接;和锁紧件,安装于斜杆与底板之间,锁紧件用于将斜杆和底板锁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层门装置的外侧间隔设有吊笼,下半层门靠近吊笼设置,吊笼上安装有吊笼门,吊笼门朝向层门,且吊笼门上安装有吊笼门端联动机构联动,层门装置上安装有层门端联动机构,层门端联动机构安装于下半层门朝向吊笼的一侧,层门端联动机构用于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械联动系统,包括:吊笼和上述的层门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层门装置可以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对上下半层门的运动进行限位,当下半层门运动时可以带动下半层门一起运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传动机构实现的协同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门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容易在施工现场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层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层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机械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机械联动装置的应用场景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层门端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吊笼门端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吊笼门端联动机构与限位板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机械联动装置 2011 挂耳
1 吊笼门端联动机构 2012 轨道
11 起升板安装座 202 下半层门
112 连接板 2021 下门框
12 吊笼端起升板 2022 下门体
121 旋转轴 203 上半层门
122 摆动板 2031 上门框
123 连接臂 2032 上门体
13 扭力弹性件 204 第一限位件
14 限位板 205 第二限位件
2 层门端联动机构 206 滚轮
21 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 207 支撑架
211 层门端起升板 2071 竖杆
212 卡接块 2072 底板
213 层门卡接钩 2073 斜杆
3 限位板 2074 锁紧件
200 层门装置 300 限位开关
201 层门安装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层门装置200,层门装置200包括:
层门安装框201,层门安装框201用于稳固层门,当层门上下运动时,层门安装框201保持静止。
下半层门202,与层门安装框201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下半层门202可以在层门安装框201中上下移动。
上半层门203,与层门安装框201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下半层门202和上半层门203所在的门面平行,且下半层门202与上半层门203间隔设置。当层门装置200关闭时,上半层门203与下半层门202形成一道封闭门,将楼层内侧与外侧间隔,保护楼层内的人员和物资安全。
第一限位件204,安装于下半层门202上,当层门装置200打开时,第一限位件204与上半层门203的顶端限位抵接。
第二限位件205,安装于层门安装框201背离吊笼的一侧,当层门装置200关闭时,第二限位件205与上半层门203的底部限位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门装置200工作原理如下:当层门装置200打开时,下半层门202带动第一限位件204一起向上运动。当运动一段距离之后,第一限位件204与上半层门203的顶端限位抵接,下半层门202继续向上运动时,可以带动上半层门203一起向上运动,直至完全打开层门装置200,下半层门202停止运动。当层门装置200关闭时,下半层门202向下运动,上半层门203在重力和第一限位件204的支撑力的作用下随下半层门202一起向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之后,上半层门203与第二限位件205限位抵接,停止向下运动,下半层门202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层门装置200完全关闭,下半层门202停止运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层门装置200,可以通过设置两个限位件实现下半层门202与上半层门203之间的联动,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半层门202包括:下门框2021,外侧壁与层门安装框201的内侧壁滚动配合,第一限位件204安装于下门框2021的顶端横梁上。下门体2022,嵌装于下门框2021内。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件204安装在下门框2021顶端的横梁上,当下半层门202运动至与上半层门203同一水平面上时,第一限位件204与上半层门203的顶端限位抵接,随后随下半层门202一起向上移动。将第一限位件204安装在下门框2021的顶端横梁上可以使上半层门203和下半层门202协同运动的同步性更好,共同升起至层门安装框201的上端,节约了层门安装框201的布置空间。下门体2022可以为网状的铝网板或者铁丝网等,将楼层的内部和外部阻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限位件204为板状结构且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件204均间隔安装于顶端横梁朝向上半层门203的一侧。多个第一限位件204与上半层门203顶端限位抵接后,可以将上半层门203平稳托起,支撑上半层门203上下移动,保证了层门装置200中的上半层门203和下半层门202运动的平稳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层门安装框201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侧壁,所述第二限位件205为折弯板状结构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05与所述侧壁一一对应安装。第二限位件205的第一折弯面可以与层门安装框201固定连接,第二折弯面与水平面平行。当上半层门203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上半层门203的下门框2021梁可以与第二限位件205限位抵接,两个第二限位件205分设于层门安装框201的两个侧壁上可以对上半层门203的支撑更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层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层门结构去除了上门体2032和下门体2022,上半层门203包括上门框2031以及嵌装于上门框2031内的上门体2032,层门安装框201的侧壁内周间隔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轨道2012,上门框2031和下门框2021分别与两个轨道2012滚动配合。轨道2012的设置可以使上半层门203与下半层门202的运动更加平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门框2031和下门框2021上均安装有与轨道2012适配的滚轮206。滚轮206与轨道2012滚动配合可以减少上半层门203和下半层门202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延长层门装置2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层门装置200还包括:支撑架207,数量为两个,支撑架207均位于层门装置200的内侧且分别与层门安装框201的两个侧壁连接。层门装置200可以安装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上,但是一些现场没有合适的脚手架供层门装置200安装,因此需要设立支撑架207来稳固层门装置200,使层门装置200可以稳固安装,将楼层内外间隔。两个支撑架207可以分别将层门安装框201的两个侧壁固定,使层门装置200安装的更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架207包括:竖杆2071,与层门安装框201可拆卸连接;底板2072,与竖杆2071固定连接;斜杆2073,斜杆2073的一端与底板2072滑动配合,斜杆2073的另一端与竖杆2071连接;和紧固件2074,安装于斜杆2073与底板2072之间,紧固件2074用于将斜杆2073和底板2072锁紧。支撑架207可以为三脚架的形式,竖杆2071与层门安装框201可拆卸连接,在施工完毕时方便将层门和支撑架207拆除。底板2072和斜杆2073的设置可以稳固竖杆2071,斜杆2073的一端与底板2072滑动配合,用户可以调整斜杆2073与底板2072之间的角度调整竖杆2071的垂直度,使层门装置200保持与水平面垂直。紧固件2074可以锁紧斜杆2073和底板2072,使锁紧后的斜杆2073与底板2072之间的角度保持恒定。其中,斜杆2073与竖杆2071之间可以为铰接或者可以供斜杆2073旋转的焊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层门装置200的外侧间隔设有吊笼(图中未示出),下半层门202靠近吊笼设置,吊笼上安装有吊笼门,吊笼门朝向层门,且吊笼门上安装有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联动,层门装置200上安装有层门端联动机构2,层门端联动机构2安装于下半层门202朝向吊笼的一侧,层门端联动机构2用于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联动。
换言之,采用上述的层门装置200,可以驱动下半层门202的升降时,同时控制上半层门203的升降,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层门装置200中的上半层门203与下半层门202协动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门装置200便于安装在层高较低的楼层上。在层门安装框201的内周壁设置导轨,在上半层门203和下半层门202的门框外周壁设置滚轮206,可以降低上半层门203和下半层门202在升降过程中的摩擦,运动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层门装置200可以安装支撑架207,使层门装置200的适用范围更广泛。本实用新型的下半层门202上可以安装层门端联动机构2,可以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相配合,以实现联动,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机械联动系统,包括:吊笼和上述的层门装置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联动系统还包括机械联动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械联动装置100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械联动装置100的应用场景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机械联动装置100,用于联动吊笼门与层门装置200,层门装置200包括层门,机械联动装置100包括: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安装于吊笼门朝向层门的一侧。层门端联动机构2,安装于层门上并包括: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卡接或分离,以使吊笼门和层门联动或分离。距离调节组件22,连接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和层门之间并能够调节二者之间的距离。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和层门端联动机构2联动之后,吊笼门的运动可以带动层门装置200的层门运动,即当吊笼门上升时,可以带动层门上升开启,当吊笼门下降关闭时,可以带动层门下降关闭。
层门端联动机构2可以包括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和距离调节组件22,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是用于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卡接或分离的组件,当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卡接时,机械联动装置100处于联动状态,吊笼门可以与层门联动。距离调节组件22可以使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伸出层门一段距离,该距离可以调整。当吊笼门因为距离过远无法与层门联动时,用户可以调节距离调节组件22,使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向吊笼门方向移动,进而使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可以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卡接。采用上述的机械联动装置100可以适应更复杂的施工环境,减少联动失灵,吊笼门与层门装置200之间的联动更方便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层门端联动机构2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械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距离调节组件22包括:层门端固定板221、导向杆222以及锁紧件223。其中,层门端固定板221安装于层门背离吊笼门的一侧。层门端固定板221可以稳固距离调节组件22,以使距离调节组件22可以稳固安装于层门上。导向杆222的一端活动贯穿层门并与层门端固定板221连接,另一端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调整导向杆222伸出层门的长度来控制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与层门之间的距离。锁紧件223设于导向杆222上并用于将导向杆222、层门端固定板221和层门之间锁紧或释放。当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之间的距离为可以进行联动的距离后,锁紧件223可以将导向杆222、层门端固定板221和层门锁紧,限制导向杆222的活动。当机械联动装置100失灵时,用户可以打开锁紧件223,并移动导向杆222,使两端的层门端联动机构2和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可以相互卡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包括:起升板安装座11,安装在吊笼门上,起升板安装座11上间隔设有两个连接板112。吊笼端起升板12,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12枢转连接,吊笼端起升板12能够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卡接或分离,以使层门和吊笼门在联动状态和分离状态切换。吊笼端起升板12可以与层门端联动机构2相卡接,当吊笼端起升板12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卡接时,层门端联动机构2和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可以联动。吊笼端起升板12的两端与连接板112枢转连接且旋转角度受限,当吊笼端起升板12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卡接时,吊笼端起升板12另一侧受限无法继续转动,因此,吊笼端起升板12支撑可以支撑层门上下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与限位板3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吊笼门的门框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限位板3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限位板3用于吊笼门完全关闭时,对吊笼端起升板12卡接并收拢于限位槽,以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分离。吊笼门的门框不随吊笼门上下移动,限位板3上开设的限位槽可以收拢起升板,以使吊笼在楼层之间上下移动时对层门避让,吊笼可以无障碍上下移动。当吊笼门开启时,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随吊笼门一起上下运动,吊笼端起升板12与限位槽分离,并受重力影响向层门侧旋转,使吊笼端起升板12可以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卡接。当吊笼端起升板12收拢于限位槽内部时,吊笼端起升板12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分离,吊笼门与层门停止联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还包括扭力弹性件13,吊笼端起升板12包括:旋转轴121,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12枢转连接,扭力弹性件13套设于旋转轴121上。摆动板122,与旋转轴121固定连接,扭力弹性件13的一端与连接板112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板122连接。连接臂123,安装于摆动板122的一侧并与限位槽适配。扭力弹性件13可以设置预紧力,当吊笼门打开时,吊笼端起升板12受重力和扭力弹性件13预紧力共同作用下,向层门侧摆动,以使吊笼端起升板12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卡接。当吊笼门关闭时,连接臂123插接于限位槽,使吊笼端起升板12收拢。当吊笼门向上打开,连接臂123与限位槽分离,摆动板122可以向层门侧摆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包括:层门端起升板211,与距离调节组件22连接,当距离调节组件22的导向轴向吊笼门侧延伸时,层门端起升板211随导向轴一同移动,以便于层门端联动机构2与吊笼门端联动机构1联动。卡接块212,安装于层门端起升板211朝向吊笼门的一侧,卡接块212能够与吊笼端起升板12卡接或分离。当吊笼门向上打开时,吊笼端起升板12脱离限位槽并与卡接块212卡接,吊笼门带动层门一同向上移动。吊笼门向下关闭时,吊笼门带动层门一同向下移动。吊笼门即将关闭时,吊笼端起升板12与卡接块212分离,吊笼门与层门停止联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层门装置200还包括层门安装框201,层门安装于层门安装框201中,层门安装框201朝向吊笼门的下侧壁上安装有挂耳2011,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还包括:层门卡接钩213,层门卡接钩213的中部枢转连接在安装轴上,安装轴安装在层门端起升板211上。其中,层门卡接钩213的下部为钩部,钩部与挂耳2011配合使用,使得层门安全关闭时钩部与挂耳2011挂接。层门卡接钩213的上部与卡接块212对应设置,使得吊笼端起升板12插入卡接块212的同时抵触层门卡接钩213的上部,使得钩部移动以脱离挂耳2011。
在吊笼门在某一楼层打开时,吊笼端起升板12与楼层的层门装置200上的卡接块212卡接,并与层门卡接钩213的上部抵触,使层门卡接钩213的钩部与挂耳2011脱离,层门可以随吊笼门一起上下运动。当吊笼门关闭,吊笼端起升板12与卡接块212和层门卡接钩213的上部分离时,钩部与挂耳2011挂接,防止层门意外打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吊笼门向上打开时,吊笼端起升板12与限位板3分离,吊笼端起升板12在重力和扭力弹性件13预紧力作用下向层门侧摆动,直至与限位杆14抵接。随后,吊笼端起升板12与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的卡接块212的底端卡接,并抵触层门卡接钩213的上部,使层门卡接钩213的钩部与挂耳2011分离。当吊笼门继续向上移动时,吊笼端起升板12对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施加支撑力,使层门随吊笼门一起打开。当吊笼门关闭时,层门在重力的作用下,随吊笼门一起向下运动。当吊笼门即将关闭时,吊笼端起升板12收拢于限位板3的限位槽内,使吊笼端起升板12与层门端联动机构2分离。层门卡接钩213的钩部在重力作用下与挂耳2011挂接配合,避免意外打开。
换言之,采用上述的机械联动装置100可以调节层门端联动支撑组件21与层门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机械联动装置100联动失灵,使机械联动装置100可以适应更复杂的施工环境。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联动装置100可以在吊笼门打开时与层门装置200联动,方便用户和物资运输;在吊笼门关闭时断开与层门装置200之间的联动,使吊笼可以在楼层之间移动。层门卡接钩213与挂耳2011的设置可以防止层门从楼层内部意外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械联动系统还包括:吊笼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吊笼运动。限位开关300,与吊笼控制单元电连接,限位开关300安装于层门装置200的层门安装框201朝向吊笼的一侧,当层门装置200关闭时,限位开关300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吊笼控制单元;当层门装置200打开时,限位开关300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吊笼控制单元。当层门装置200关闭时,层门装置200与限位开关300限位抵接,限位开关300可以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信号至吊笼控制单元,吊笼控制单元在确定层门装置200关闭后,可以控制吊笼上下运动,以移动至其他楼层。当层门装置200未关闭时,限位开关300未与层门限位抵接,限位开关300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至吊笼控制单元,吊笼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说明层门装置200和吊笼门均未关闭,此时,吊笼控制单元无法控制吊笼上下移动切换楼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装置(200)包括:
层门安装框(201);
下半层门(202),与所述层门安装框(201)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
上半层门(203),与所述层门安装框(201)的侧壁滚动配合安装,所述下半层门(202)和所述上半层门(203)所在的门面平行间隔设置;
第一限位件(204),安装于所述下半层门(202)上,当所述层门装置(200)打开时,所述第一限位件(204)限位抵接所述上半层门(203)的顶端;和
第二限位件(205),安装于所述层门安装框(201)靠近所述上半层门(203)的一侧,当所述层门装置(200)关闭时,所述第二限位件(205)限位抵接所述上半层门(20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层门(202)包括:
下门框(2021),外侧壁与所述层门安装框(201)的内侧壁滚动配合,第一限位件(204)安装于所述下门框(2021)的顶端横梁上;
下门体(2022),嵌装于所述下门框(20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04)为板状结构且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204)均间隔安装于所述顶端横梁朝向所述上半层门(20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安装框(201)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侧壁,所述第二限位件(205)为折弯板状结构且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05)与所述侧壁一一对应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层门(203)包括上门框(2031)以及嵌装于所述上门框(2031)内的上门体(2032),所述层门安装框(201)的侧壁内周间隔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轨道(2012),所述上门框(2031)和下门框(2021)分别与两个轨道(2012)滚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框(2031)和所述下门框(2021)上均安装有与所述轨道(2012)适配的滚轮(2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装置(200)还包括:
支撑架(207),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撑架(207)均位于所述层门装置(200)的内侧且分别与所述层门安装框(201)的两个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7)包括:
竖杆(2071),与所述层门安装框(201)可拆卸连接;
底板(2072),与所述竖杆(2071)固定连接;
斜杆(2073),所述斜杆(2073)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072)滑动配合,所述斜杆(2073)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杆(2071)连接;和
紧固件(2074),安装于所述斜杆(2073)与所述底板(2072)之间,所述紧固件(2074)用于将所述斜杆(2073)和所述底板(2072)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门装置(200)的外侧间隔设有吊笼,所述下半层门(202)靠近所述吊笼设置,所述吊笼上安装有吊笼门,所述吊笼门朝向所述层门装置(200),且所述吊笼门上安装有吊笼门端联动机构联动,所述层门装置(200)上安装有层门端联动机构(2),所述层门端联动机构(2)安装于所述下半层门(202)朝向所述吊笼的一侧,所述层门端联动机构(2)用于与所述吊笼门端联动机构联动。
10.一种机械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笼;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层门装置(200)。
CN202322264331.3U 2023-08-22 2023-08-22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Active CN220596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4331.3U CN220596757U (zh) 2023-08-22 2023-08-22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4331.3U CN220596757U (zh) 2023-08-22 2023-08-22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96757U true CN220596757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7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4331.3U Active CN220596757U (zh) 2023-08-22 2023-08-22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96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43435B1 (en) Safety fall arrestor and wind lock for vertical lift doors
RU2005141593A (ru) Система домкратов для направляющих
US9725281B2 (en) Elevator roller guide
JP2648373B2 (ja) エレベータ牽引ワイヤロープ滑車を懸架するための梁
WO2008012592A1 (en) Elevators
US2009009795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n elevator car drive machine
US6553716B2 (en) Safety catch assembly for doors; door assembly; and, use
CN220596757U (zh) 层门装置和机械联动系统
CN113816239B (zh) 用于升降机的层门及升降机
CN103221624B (zh) 电梯的轿厢
CN220549879U (zh) 机械联动装置及机械联动系统
KR20220125633A (ko) 포설용 말비계탑승장치
JP2013163555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AU2021208843A1 (en) Mobile transport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n installation frame into a shaft
CN116902728A (zh) 一种带有防晃系统的无机房三开门电梯
EP2406164B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guide rail bracket
CN101544330B (zh) 电梯绳索止振装置
JP4391872B2 (ja) 免震建物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KR101327675B1 (ko) 건물 외벽을 따라 이동하는 외벽 클라이밍 장치
JP4456904B2 (ja) 免震建物用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9220119U (zh) 一种超大平移门用防侧翻吊挂滑移结构
KR102574403B1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 장치
JP4539339B2 (ja) 引戸の上部ガイド構造
JPH08217361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つり合いおもり脱レール防止装置
CN210029873U (zh) 一种多变空间升降系统的防坠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