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2802U -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2802U
CN220582802U CN202321324014.XU CN202321324014U CN220582802U CN 220582802 U CN220582802 U CN 220582802U CN 202321324014 U CN202321324014 U CN 202321324014U CN 220582802 U CN220582802 U CN 220582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conditioner
shell
air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40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爱民
王玎
赵灵明
张维龙
谭金荣
秦兴连
周红
余洲
柳江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Panjiang Power Investment Tianneng Co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Panjiang Power Investment Tianneng Co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Panjiang Power Investment Tianneng Co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Panjiang Power Investment Tianneng Co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40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2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2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2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管、散热片、散热扇,所述壳体的前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壳体的后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管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包括进管、出管和多个行走管,所述所述进管与空调的出气管连接,所述进管与空调的回气管连接;所述散热片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散热片的叶片分别与进管、行走管、出管连接,使得从空调出气管出来的气体经由进管→散热片→行走管→散热片→行走管→…→散热片→出管进入空调的回气管;所述散热扇安装在壳体前面的安装孔内。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在炼焦车间的空调,与普通空调无异,但其使用环境与正常住家使用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各大车间因炼焦需求,环境多为高温区域,这就导致了空调氟利昂返回压缩机时,由于温度过高,而造成压缩机的温度高从而出现空调的热保护现象,空调机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空调机的维修次数也相对较高,使用寿命低,使用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管、散热片、散热扇,所述壳体的前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壳体的后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管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包括进管、出管和多个行走管,所述进管与空调内机的出气管连接,所述出管与空调外机的回气管连接;所述散热片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散热片的叶片分别与进管、行走管、出管连接,使得从空调内机出气管出来的气体经由进管→散热片→行走管→散热片→行走管→…→散热片→出管进入空调外机的回气管;所述散热扇安装在壳体前面的安装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上下封闭的主体以及左右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主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管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管托,所述管托用于安装进管和出管,所述管孔用于穿过进管、行走管、出管以与散热片的叶片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向外设置有具有安装孔的连接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在空调氟管上增加一套二次散热装置、二次散热装置的控制部分与压缩机的控制部分接在一期、当压缩机启动时,二次散热系统一起启动,通过增加二次散热装置,使氟利昂的循环时间增加,散热风扇将循环的氟利昂温度进一步降低,使氟利昂回压缩的温度降低避免压缩机高温热保护,增加二次散热装置降低了氟利昂的温度,减少了空调运行的故障率,提高空调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壳体1、散热管2、散热片3、安装孔111、进管21、出管22、行走管23、连接片123、主体11、管孔121、管托122、安装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壳体1、散热管2、散热片3、散热扇(图中未示出),壳体1的前面开设有安装孔11,壳体1的后面开设有散热孔;散热管2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包括进管21、出管22和多个行走管23,进管21与空调内机的出气管连接,出管21与空调外机的回气管连接;散热片3安装在壳体1内部,散热片3的叶片分别与进管21、行走管23、出管22连接,使得从空调内机出气管出来的气体经由进管21→散热片3→行走管23→散热片3→行走管23→…→散热片3→出管22进入空调外机的回气管;散热扇安装在壳体1前面的安装孔111内。
所述壳体包括上下封闭的主体11以及左右两侧的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固定安装在主体11的两侧,所述安装板12上开设有多个管孔121,所述安装板12的一侧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管托122,所述管托122用于安装进管21和出管22,所述管孔121用于穿过进管21、行走管23、出管22以与散热片3的叶片连接。
所述安装板12的底端向外设置有具有安装孔的连接片123,以便安装壳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散热管、散热片、散热扇,所述壳体的前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壳体的后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管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包括进管、出管和多个行走管,所述进管与空调内机的出气管连接,所述出管与空调外机的回气管连接;所述散热片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散热片的叶片分别与进管、行走管、出管连接,使得从空调内机出气管出来的气体经由进管→散热片→行走管→散热片→行走管→…→散热片→出管进入空调外机的回气管;所述散热扇安装在壳体前面的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下封闭的主体以及左右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主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管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管托,所述管托用于安装进管和出管,所述管孔用于穿过进管、行走管、出管以与散热片的叶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向外设置有具有安装孔的连接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
CN202321324014.X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Active CN220582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4014.XU CN22058280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4014.XU CN22058280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2802U true CN220582802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4014.XU Active CN220582802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2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5644B1 (ko) 자동 항온 제습 장치
KR20190080923A (ko) 온도 조절 가능한 4중 효과 제습 건조 시스템
CN10747777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05796B (zh) 一种用于提高交换机散热效率的交换机柜
JP3160838U (ja) 放熱装置
CN220582802U (zh) 一种高温环境空调的二次散热装置
CN100501255C (zh) 一种电子空气调节器
CN213638689U (zh) 整体式变频空气能烘干机的变频板散热结构
CN212324608U (zh) 空调器
CN213983805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212970594U (zh) 机柜空调用节能降耗的冷凝换热器
CN210040176U (zh) 一种氟冷变频板机组
CN202551578U (zh) 空调控制器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移动空调器
CN210725857U (zh) 空调器及其板翅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CN210624740U (zh)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9084929U (zh) 散热结构、空调器
CN203704175U (zh) 循环系统一体化的超薄机柜空调器
CN21708274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9775877U (zh) 一种空调的散热结构
CN217423562U (zh) 风管机
CN219607223U (zh) 空调装置
CN215421434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019418U (zh) 无风冷却电控箱及洗浴专用热水机组
CN220742640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195304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