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3040U - 空调器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3040U
CN211953040U CN202020263107.6U CN202020263107U CN211953040U CN 211953040 U CN211953040 U CN 211953040U CN 202020263107 U CN202020263107 U CN 202020263107U CN 211953040 U CN211953040 U CN 211953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ng
air
out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631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朋
何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631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3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3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3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限定出换热风道,所述机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体内部分隔成风机仓和压机仓,所述风机仓内设有换热器和风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压机仓内设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发热模块;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热管,所述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发热模块相连,所述热管的第二端伸入散热风道内,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外机,与传统的采用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的方式相比,散热性能良好,可以很好地满足发热模块的散热要求。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室外机的电控板上的发热模块多采用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然而,这种采用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的方式,散热性能一般,像一些带有格栅的高层楼房中和中东地区变频机等采用风冷散热器很难满足发热模块的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外机,所述发热模块的散热性能良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限定出换热风道,所述机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体内部分隔成风机仓和压机仓,所述风机仓内设有换热器和风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压机仓内设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发热模块;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热管,所述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发热模块相连,所述热管的第二端伸入散热风道内,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通过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热管的散热装置,并使热管的第一端与发热模块相连,热管的第二端伸入散热风道内,且使散热风道与换热风道连通,与传统的采用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的方式相比,散热性能良好,可以很好地满足发热模块的散热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风道为所述换热风道,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隔板伸入所述换热风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上形成有散热进风口,所述隔板上形成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之间限定出所述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位于所述压机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连接在所述发热模块和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端之间,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设有第一导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设有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发热模块可拆卸地相连,且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板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均设有第二导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均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均为导热硅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发热模块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端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端设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热管的顶面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一侧表面平齐;或所述热管为扁平状结构,所述热管与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发热模块的一侧表面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端设有多个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板和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电控板和散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控板和散热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散热板与热管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板和散热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室内机100;
机体1;风机仓11;压机仓12;
散热风道121;散热进风口122;
隔板2;散热出风口21;
换热器3;第一换热段31;第二换热段32;
风机4;电控板5;发热模块51;
热管61;第一端611;第二端612;散热片613;
散热板62;容纳槽621;散热基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即空调器室内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即空调器室外机100)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包括机体1和散热装置。
具体而言,参照图1-图4,机体1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限定出换热风道,机体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机体1内部分隔成风机仓11和压机仓12,风机仓11内设有换热器3和风机4,换热器3和风机4位于换热风道内,换热器3邻近进风口设置。机体1可以用于给压缩机、换热器3、风机4、电控板5以及散热装置等部件提供支撑、固定和安全防护。
例如,在图1-图4的示例中,机体1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为矩形,隔板2布置在机体1内,且隔板2可以邻近机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例如,图2和图4中的右端),以将机体1内部分隔成风机仓11和压机仓12,换热器3和风机4均设在风机仓11内。换热器3可以大体为L形,以便布置在机体1内的拐角处,具体地,换热器3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第一换热段31邻近机体1的长边设置,第二换热段32邻近机体1的短边设置。风机4位于机体1的另一长边处。相应地,进风口可以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形成在机体1的上述长边侧壁上且与第一换热段31相对,第二进风口形成在机体1的上述侧壁上且与第二换热段32相对,出风口形成在机体1的上述另一长边侧壁上且与风机4相对,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限定出换热风道。
当风机4工作时,风机4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使外部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入到机体1的风机仓11内,并与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段31和第二换热段32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空气流经风机4后从出风口排出。
压机仓12内设有压缩机和电控板5,电控板5上设有发热模块51。发热模块51可以为控制芯片等。电控板5可以安装在电器盒内,并通过电器盒固定在压机仓12内。可选地,电控板5可以为电控PCB(Printed circuit boards,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板。
散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热管61,热管61的第一端611与发热模块51相连,热管61的第二端612伸入散热风道121内,散热风道121与换热风道连通。散热装置用于对发热模块51进行散热,以保证发热模块51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空调器室外机100正常且高效地运行。具体地讲,当空调器室外机100工作时,发热模块51发热,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内的工作液体与发热模块51换热后蒸发,蒸汽流向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并在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凝结成液体,同时释放热量,工作液体回流到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从而可以对发热模块51进行循环散热。而且,热管61的导热能力强,可以实现对发热模块51的高效散热。另外,在上述过程中,在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释放的热量进入散热风道121内,且由于散热风道121与换热风道连通,该热量可以在风机4的作用下从出风口排出,将热量迅速带出空调器室外机100外,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外机100,通过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热管61的散热装置,并使热管61的第一端611与发热模块51相连,热管61的第二端612伸入散热风道121内,且使散热风道121与换热风道连通,与传统的采用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的方式相比,散热性能良好,可以很好地满足如带有格栅的高层楼房中和中东地区变频机等的发热模块51的散热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散热风道121为换热风道,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穿过隔板2伸入换热风道内。如此设置,气流在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的热量带走,从而可以强化对发热模块51的散热,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例如,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伸入风机仓11内且位于风机4和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段31之间。如此,气流在从换热器3流向风机4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保证带走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的热量。进一步地,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可以邻近换热器3设置,流经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的气流更多,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结合图3和图4,机体1上形成有散热进风口122,隔板2上形成散热出风口21,散热进风口122和散热出风口21之间限定出散热风道121,散热风道121位于压机仓12内。例如,在图3和图4的示例中,散热风道121和散热装置均位于压机仓12内,散热风道121的两端分别为散热进风口122和散热出风口21,散热进风口122形成在压机仓12的与隔板2相对的侧壁上,散热出风口21形成在隔板2上,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位于压机仓12内。当风机4工作时,散热出风口21处产生负压,使得外部气流可以通过散热进风口122进入到散热风道121内,从而带走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的热量。如此设置,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同时,简化了散热装置的加工和装配,从而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散热风道121可以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风道段和第二风道段,第一风道段的远离第二风道段的一端为散热进风口122,第二风道段的远离第一风道段的一端为散热出风口21,第二风道段沿朝向远离第一风道段的方向向风机4倾斜延伸,以使换热后的气流可以更好地流向风机4。当然,散热风道121还可以形成为图4中所示的直线型结构,以便于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参照图5-图9,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板62,散热板62连接在发热模块51和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之间。此时发热模块51和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分别位于散热板62的两侧。由此,通过设置散热板62,方便了热管61的安装。散热板62与发热模块51之间设有第一导热件,如此设置,发热模块51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板62更好地传递给热管61,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散热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散热板62与发热模块51之间设有散热基板7,散热基板7与发热模块51可拆卸地相连,且散热基板7与散热板62可拆卸地相连。由此,通过设置散热基板7,并使散热基板7与两侧的发热模块51和散热板62均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更换电控板5或散热装置时,可以将发热模块51或散热板62从散热基板7上拆下,无需更换整个电控板5和散热装置,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可选地,散热基板7与发热模块51之间、散热基板7与散热板62之间均通过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可拆卸地相连,装拆方便,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散热基板7与发热模块51之间、散热基板7与散热板62之间均设有第二导热件。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导热件,发热模块51的热量可以依次通过散热基板7、散热板62更好地传递给热管61,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散热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
可选地,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均为导热硅脂等。由此,通过采用导热硅脂,可以有效填充两个部件(例如,散热基板7和散热板62等)之间的空隙,增加了这两个部件之间的导热面积,从而可以更好地将发热模块51的热量传递至热管61,且可以降低上述两个部件的加工精度,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如图5-图7所示,散热板62的远离发热模块5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槽621,容纳槽621与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的形状相适配,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设在容纳槽621内,且热管61的顶面与散热板62的上述一侧表面平齐。例如,参照图6-图7并结合图5,散热板62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容纳槽621,此时热管61可以有多个,多个热管61分别容纳在多个容纳槽621内,多个容纳槽621在散热板6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容纳槽621沿散热板6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散热板6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端面,如此,当热管61占据容纳槽621的整个长度方向时,且由于热管61的顶面与散热板62的一侧表面平齐,热管61整体容置在容纳槽621内,极大地增加了热管61与散热板6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热管61与散热板62之间的换热效率,且通过设置容纳槽621,便于热管61的安装定位,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可选地,散热板62为铜板或铝板等,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图5中显示了三个热管61和三个容纳槽621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两个或者多于三个热管61和容纳槽621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如图8所示,热管61为扁平状结构,热管61与散热板62的远离发热模块51的一侧表面接触。此时热管6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与散热板62的远离发热模块51的一侧表面接触。如此设置,同样增加了热管61与散热板62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热管61与散热板62之间的换热效率,且简化了散热板62的加工,可以降低成本。
参照图1-图4并结合图5和图9,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可以嵌入散热板62或与散热板62的表面接触,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可以固定折弯后引入指定位置如风机仓11或压机仓12的散热风道121内。可以理解的是,热管61的具体折弯形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当散热装置布置在空调器室内机中时,散热装置可以呈竖向布置,且热管61的上述第一端611位于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的下方,此时热管61内的工作液体的回流靠自身的重力就可以满足。当然,工作液体还可以在毛细力的作用下回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5和图9所示,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设有多个散热片613。例如,多个散热片613可以沿热管6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由此,通过在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设置多个散热片613,增加了散热面积,热管61的上述第二端612的热量可以通过多个散热片613更快地散发出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限定出换热风道,所述机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体内部分隔成风机仓和压机仓,所述风机仓内设有换热器和风机,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位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器邻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压机仓内设有电控板,所述电控板上设有发热模块;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热管,所述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发热模块相连,所述热管的第二端伸入散热风道内,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为所述换热风道,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隔板伸入所述换热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形成有散热进风口,所述隔板上形成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进风口和所述散热出风口之间限定出所述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位于所述压机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连接在所述发热模块和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端之间,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设有第一导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设有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发热模块可拆卸地相连,且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板可拆卸地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均设有第二导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发热模块之间、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均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均为导热硅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发热模块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端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一端设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热管的顶面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一侧表面平齐;或
所述热管为扁平状结构,所述热管与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发热模块的一侧表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所述第二端设有多个散热片。
CN202020263107.6U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器室外机 Active CN211953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3107.6U CN211953040U (zh)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器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3107.6U CN211953040U (zh)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器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3040U true CN211953040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94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63107.6U Active CN211953040U (zh) 2020-03-05 2020-03-05 空调器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3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32658A1 (en) Control box,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CN107166564B (zh)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4666272U (zh) 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CN21467625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3089964U (zh) 顶出风式空调室外机
CN21195304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7314471B (zh)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671750A (zh) 空调器及其相变散热控制盒
CN110486853A (zh) 一种空调外机
CN212324608U (zh) 空调器
CN214627774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2777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3983805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210980124U (zh) 一种空调外机
CN21190952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21087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1822831U (zh) 一种散热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1001448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1397422A (zh) 散热换热器及半导体换热器及半导体空调
CN217844241U (zh) 空调机组
KR20140139803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11442439A (zh) 变频空调系统
CN212812465U (zh) 一种发热模块散热装置、电控盒及车辆空调
CN21717875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5260182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