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4471B -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4471B
CN107314471B CN201710469434.XA CN201710469434A CN107314471B CN 107314471 B CN107314471 B CN 107314471B CN 201710469434 A CN201710469434 A CN 201710469434A CN 107314471 B CN107314471 B CN 1073144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conditioner
heat exchange
controller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94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4471A (zh
Inventor
车雯
于博
吴俊鸿
熊军
廖敏
连彩云
田雅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4694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4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4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4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4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4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6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separate evaporating and condensing chambers connected by at least one conduit; Loop-type heat pipes; with multiple or common evaporating or condensing cha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所述热管换热器包括:热管(1),能形成循环回路、且内部流动两相流体;冷凝端(2),形成于热管(1)的一端,冷凝端(2)能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作用;蒸发端(3),包括具有凹槽结构、能容纳热管(1)从凹槽结构穿过的换热部件(31),换热部件(31)与热管(1)相贴合设置,通过换热部件(31)能对空调控制器(4)进行吸热作用。本发明能够使得冷媒经过冷凝端后,在蒸发端通过热管再通过换热部件以对控制器进行吸热,从而起到对控制器散热降温的目的,与蒸发端为热管相比较,有效地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不断突破在极限环境下的制冷制热技术。其中在高温制冷时,需要降低空调运行中功率元器件的温度,从而使空调可靠的运行,目前,空调功率元器件散热使用的是铝制铲齿散热器,并通过改变其翅片的面积和形状进行强化散热,但这种形式的散热器需要通过增加铲齿面积提升散热量,而空调外机空间有限,且其面积越大,齿顶和齿根两端的温差越大,故其效率也较低。所以需要在有限的外机空间中使用一种高效的换热器,降低功率元器件的温度。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外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存在散热效率低、导致影响控制器的正常工作和运行、以及设备复杂、体积较大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新的应用于空调控制器散热的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低、严重影响控制器正常工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换热器,其包括:
热管,能形成循环回路、且内部流动两相流体;
冷凝端,形成于所述热管的一端,所述冷凝端能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作用;
蒸发端,包括具有凹槽结构、能容纳所述热管从所述凹槽结构穿过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与所述热管相贴合设置,通过所述换热部件能对空调控制器进行吸热作用。
优选地,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所述换热部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热管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储液部件为平板状的结构、包括能与所述控制器相贴合换热的换热平面,所述凹槽结构为在所述平板状的结构的一侧面朝与其相对的另一侧面开设的U型槽,所述换热平面为U型槽的至少一个槽壁。
优选地,所述换热平面为四边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
优选地,所述换热部件为铝板的结构形式。
优选地,所述换热部件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部件通过所述热管进行相互串联连接和/或相互并联连接。
优选地,沿着竖直方向,所述蒸发端设置在所述冷凝端的下方,所述冷凝端设置在所述蒸发端的上方。
优选地,位于竖直方向的最底端,所述热管也被折弯成U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包括:前述的热管换热器,还包括控制器,通过所述热管换热器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散热。
优选地,当所述换热部件包括换热平面时,所述换热平面与所述控制器的表面相贴合、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直接导热。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多个控制元器件,多个所述控制元器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表面、再通过所述表面传递至所述蒸发端以散出热量。
优选地,当包括两个换热部件时,两个所述换热部件通过所述热管相互并联,且两个所述换热部件将所述控制器夹设于两者之间、并相互贴合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散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包括外机换热器和前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外机换热器包括多个U型管,且多个所述U型管中的至少一根U型管作为所述热管换热器的所述冷凝端。
优选地,所述外机换热器还包括风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外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通过将蒸发端包括具有凹槽结构、能容纳所述热管从所述凹槽结构穿过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与所述热管相贴合设置,通过所述换热部件能对空调控制器进行吸热作用,能够使得冷媒经过冷凝端后,由热管进入蒸发端的位于换热部件位置处的热管段部分,通过热管再通过换热部件以对控制器进行吸热,使得空调控制器中的热量被传递至换热部件、再传递至热管中的冷媒,经由热管中的冷媒的流动而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对控制器散热降温的目的,与蒸发端为热管相比较,有效地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并且利用两相流体在蒸发端高效快速地吸取控制器功率元器件散发的热量、并通过冷凝端将热量快速导出散发至空气中,使得控制器表面快速降温,有效地提高了对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安全的工作;
2.本发明的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通过将所述热管的冷凝端设置于位于蒸发端的上方,能够通过重力的作用将蒸发后的冷媒气体向上自然地浮起、进而到达蒸发端上方的冷凝端中,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冷媒气液两相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重力不同、并且利用这种作用使得冷媒自发地运动,从而形成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并在空调外机有限的空间中将热管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元器件散热,采用将热管换热器蒸发端贴合在控制器板背面,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吸收功率元器件传导在控制器板上的热量,从而降低元器件温度,使空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可靠的运行;并且还避免了还需使用动力输入的方式来推动冷媒运动,节省了动力、节省了能源;
3.本发明的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通过是将外机换热器的至少一根U型管作为热管换热器冷凝端,不需要额外的增加热管和翅片,能够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结构、减小了结构复杂程度、节省了材料成本以及空间;且通过设置的风机进行散热、能够利用外机风机与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换热,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有效地利用了室外机的风机结构、不用增设结构部件(例如风机),减小了结构布置、使得空间更为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管换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换热部件部分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热管换热器与控制器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热管;2、冷凝端;3、蒸发端;31、换热部件;4、空调控制器;41、控制元器件;5、外机换热器;6、风机;7、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换热器,其包括:
热管1,能形成循环回路、且内部流动两相流体;
冷凝端2,形成于所述热管1的一端,所述冷凝端2能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作用;
蒸发端3,包括具有凹槽结构、能容纳所述热管1从所述凹槽结构穿过的换热部件31(换热部件与热管不相通),所述换热部件31与所述热管1相贴合设置,通过所述换热部件31能对空调控制器4进行吸热作用。
通过将蒸发端包括具有凹槽结构、能容纳所述热管从所述凹槽结构穿过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与所述热管相贴合设置,通过所述换热部件能对空调控制器进行吸热作用,能够使得冷媒经过冷凝端后,由热管进入蒸发端的位于换热部件位置处的热管段部分,通过热管再通过换热部件以对控制器进行吸热,使得空调控制器中的热量被传递至换热部件、再传递至热管中的冷媒,经由热管中的冷媒的流动而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对控制器散热降温的目的,与蒸发端为热管相比较,有效地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并且利用两相流体在蒸发端高效快速地吸取控制器功率元器件散发的热量、并通过冷凝端将热量快速导出散发至空气中,使得控制器表面快速降温,有效地提高了对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安全的工作。
优选地,在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所述换热部件3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热管1的横截面积。通过将换热部件沿垂直流体流动方向的横截面积设置于大于热管的横截面积,能够使得在蒸发端热管位置处通过换热部件而使得在沿流体流动方向相同长度的冷媒的换热面积得到增大,进一步有效地提升了热交换的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换热部件31为平板状的结构、包括能与所述控制器4相贴合换热的换热平面,所述凹槽结构为在所述平板状的结构的一侧面朝与其相对的另一侧面开设的U型槽,所述换热平面为U型槽的至少一个槽壁。这是本发明的换热部件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设计成平板状的结构、且凹槽结构通过在其一侧面上开设的方式,能够使得热管穿设于该U型槽中、通过该U型槽对热管进行夹设,以对热管进行传热导热的作用,相对于普通的平板结构的一面贴合于热管上设置而言,该夹设结构使得热管与换热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有效的增加,从而更加优异的提高了热管与换热部件的传热效率;进一步优选该U型槽的槽壁均与热管紧密贴合,这样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接触面积(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换热平面为四边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这是本发明的换热平面的优选结构和形状,本发明进一步优选该换热平面为四边形,再优选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换热部件31为铝板的结构形式。通过将其设置为铝板的结构形式,由于铝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且铝质材料成本较低,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换热部件的导热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结构成本。
优选地,沿着竖直方向,所述蒸发端3设置在所述冷凝端2的下方,所述冷凝端2设置在所述蒸发端3的上方。通过将所述热管的冷凝端设置于位于蒸发端的上方,能够通过重力的作用将蒸发后的冷媒气体向上自然地浮起、进而到达蒸发端上方的冷凝端中,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冷媒气液两相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重力不同、并且利用这种作用使得冷媒自发地运动,从而形成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并在空调外机有限的空间中将热管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元器件散热,采用将热管换热器蒸发端贴合在控制器板背面,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吸收功率元器件传导在控制器上的热量,从而降低元器件温度,使空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可靠的运行;并且还避免了还需使用动力输入的方式来推动冷媒运动,节省了动力、节省了能源。
优选地,位于竖直方向的最底端、所述热管1也被折弯成U型结构。通过将最底端的热管折弯成U型结构能够在该处形成一个弯折、为形成一个完整的热管循环回路提供了前提条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的改进,将实施例1中的1 个换热部件替换或更替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中未示出),优选地,所述换热部件31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部件31通过所述热管1进行相互串联连接和/或相互并联连接。例如可以将两个换热部件各自相连的管路之间相互并联,且控制器被夹设在两者之间,能够通过两个换热部件同时对控制器进行散热作用,从而更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散热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控制器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一个换热部件贴合一个表面以对控制器进行散热、另一个换热部件贴合另一个表面以对控制器进行散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热管换热器对控制器的散热效率。
实施例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包括前述的热管换热器,还包括控制器,通过所述热管换热器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散热。通过蒸发端包括具有凹槽结构、能容纳所述热管从所述凹槽结构穿过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与所述热管相贴合设置,通过所述换热部件能对空调控制器进行吸热作用,能够使得冷媒经过冷凝端后,由热管进入蒸发端的位于换热部件位置处的热管段部分,通过热管再通过换热部件以对控制器进行吸热,使得空调控制器中的热量被传递至换热部件、再传递至热管中的冷媒,经由热管中的冷媒的流动而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对控制器散热降温的目的,与蒸发端为热管相比较,有效地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并且利用两相流体在蒸发端高效快速地吸取控制器功率元器件散发的热量、并通过冷凝端将热量快速导出散发至空气中,使得控制器表面快速降温,有效地提高了对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安全的工作。
优选地,当所述换热部件31包括换热平面时,所述换热平面与所述控制器的表面相贴合、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直接导热。通过将换热部件的换热平面与控制器的表面相贴合的方式,有效地实现换热部件与控制器之间的直接导热作用,相比起不接触而间接传热该种直接传热的传热效率更高,能有效且快速地降低控制器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4包括多个控制元器件41,多个所述控制元器件41 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表面、再通过所述表面传递至所述蒸发端3以散出热量。这是本发明的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形式,将多个控制元器件的热量先传导至控制器的表面、再通过蒸发端被散出,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多个控制元器件的散热作用。
优选地,当包括两个换热部件时,与两个所述换热部件31分别相连的热管之间相互并联,且两个所述换热部件31将所述控制器4夹设于两者之间(两个所述换热部件31之间)、并相互贴合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散热(未示出)。这样相对于一个换热部件而言,能够增大换热部件与控制器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地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控制器的换热效果和散热效果。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包括外机换热器6和前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如图5所示。通过包括前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能够使得冷媒经过冷凝端后,由热管进入蒸发端的位于换热部件位置处的热管段部分,通过热管再通过换热部件以对控制器进行吸热,使得空调控制器中的热量被传递至换热部件、再传递至热管中的冷媒,经由热管中的冷媒的流动而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对控制器散热降温的目的,与蒸发端为热管相比较,有效地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并且利用两相流体在蒸发端高效快速地吸取控制器功率元器件散发的热量、并通过冷凝端将热量快速导出散发至空气中,使得控制器表面快速降温,有效地提高了对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安全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外机换热器5包括多个U型管,且多个所述U型管中的至少一根U型管作为所述热管换热器的所述冷凝端2。通过是将外机换热器的至少一根U型管作为热管换热器冷凝端,不需要额外的增加热管和翅片,能够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结构、减小了结构复杂程度、节省了材料成本以及空间。
优选地,所述外机换热器5还包括风机6。通过将所述外机换热器还包括风机,能够有效地利用外机风机系统与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换热,提高换热器效率,并且合理利用空调室外机的结构部件,实现一机多用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外机,使得空调控制器中的热量被传递至换热部件、再传递至热管中的冷媒,经由热管中的冷媒的流动而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对控制器散热降温的目的,与蒸发端为热管相比较,有效地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并且利用两相流体在蒸发端高效快速地吸取控制器功率元器件散发的热量、并通过冷凝端将热量快速导出散发至空气中,使得控制器表面快速降温,有效地提高了对空调控制器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安全的工作。
本发明在空调室外机有限空间中,使用高效的热管换热器,使热管换热器蒸发端贴合在控制器板背面,控制器板正面分布需要散热的功率元器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吸收热量,冷凝端布置在蒸发端的上方,与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形成分离式微通道热管换热器,并利用重力作用,实现热管内冷媒的循环,从而达到降低元器件温度的目的,进而使空调能够在高温的环境下可靠运行,增大空调运行的环境温度范围。
且本发明是将外机换热器的一根U型管作为热管换热器冷凝端,不需要额外的增加热管和翅片,且能够利用外机风机与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1.利用重力作用,形成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并在空调外机有限的空间中将热管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元器件散热,采用将热管换热器蒸发端贴合在控制器板背面,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吸收功率元器件传导在控制器板上的热量,从而降低元器件温度,使空调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可靠的运行。
2、本发明的热管换热器是利用外机换热器的一个U型管作为其冷凝端,并将冷凝端与蒸发端通过热管连通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并利用其蒸发端与控制器进行热交换。
3、蒸发端的热管贴合式穿过一个铝板,冷媒经过冷凝端后到达蒸发端,通过铝板与控制器板进行换热;同时这种铝板设计,与热管直接换热相比较,增大了换热面积,提升了换热效率。
实施例1的形式如图5所示,其中包括热管换热器,其分为冷凝端2和蒸发端3,且热管换热器冷凝端1为外机换热器上端的一个U型管;同时有外机控制器4与热管换热器的蒸发端3贴合,进行热交换。
热管换热器形式如图1所示,其冷凝端2是外机换热器5上端的一个U型管,蒸发端2由热管与铝板组成;同时其冷凝端和蒸发端通过热管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且冷凝端的垂直位置要高于蒸发端。蒸发端形式如图1所示,其中 1为热管,31为换热部件(优选为铝板),铝板侧面有开口部分,热管通过穿过铝板侧面开口部分进入铝板,并与铝板内部无缝隙贴合,这种蒸发端为铝板的设计,与蒸发端为热管换热相比较,能够增大热管换热器与控制器板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利用外机换热器U型管作为冷凝端,不需要额外的增加热管和翅片,可以节省材料和空间,同时使其冷凝端能够利用外机风机6 与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换热,提高热管换热器冷凝端的换热效率。
本方案中控制器4形式如图3所示,其包括控制器板和功率元器件41,其中控制器板正面上的元器件由Y1、Y2、Y3、Y4、Y5、Y6表示;同时控制器板背面与热管换热器的蒸发端3的铝板进行贴合,其形式如图4所示。当空调外机运转时,控制器上的功率元器件会产生热量,其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到控制器板上,同时热管换热器的蒸发端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控制器板上的热量吸收,冷凝端2布置在蒸发端3的上方,与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器,且蒸发端3和冷凝端2形成一个回路,利用重力作用,使冷媒在里面进行循环换热。
实施例2形式图中未示出,其中包括热管换热器,其分为冷凝端2和两个蒸发端;同时控制器4与两个蒸发端3分别贴合。两个蒸发端3分别贴合在控制器4的背面和正面;当空调外机运转时,控制器上的功率元器件会产生热量,控制元器件41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到控制器板上,同时热管换热器的蒸发端3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控制器板上的热量吸收;其他热量不能传递到控制器板上的元器件,利用蒸发端3贴合在其上面将热量吸收。冷凝端2布置在蒸发端3的上方,利用外机风机6与空气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且蒸发端和冷凝端形成一个回路,利用重力作用,使冷媒在里面进行循环换热。
热管换热器首先将冷凝端固定在外机换热器上面,然后与蒸发端连接同时充灌冷媒。
需要说明的是热管换热器中热管材料不受限制,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本方案中热管优先使用铝和铜。
需要说明的是热管换热器中冷媒种类不受限制,可以是R410A,R134a等常见冷媒,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其他冷媒。
需要说明的是热管换热器冷凝端与蒸发端的高度差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设计成不同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端铝板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椭圆形等形状,其中本方案中优先选用四边形。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端铝板的大小不受限制,依据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其可以大于、小于和等于控制器板面积,本方案选取铝板外表面积小于控制器板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热管换热器冷凝端是外机换热器的一个U型管,其依据使用条件可以选取外机换热器不同位置的U型管,本方案优先选取外机换热器最上端的U型管作为热管换热器的冷凝端。
上述实施方式中提及的只是一种实施方式,不应成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具体使用过程中热管的排数、冷媒的种类、蒸发端储液室的形状等可以是其他形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换热器,还包括控制器,通过所述热管换热器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散热,所述热管换热器包括:
热管(1),能形成循环回路、且内部流动两相流体;
冷凝端(2),形成于所述热管(1)的一端,所述冷凝端(2)能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作用;
蒸发端(3),包括具有凹槽结构、能容纳所述热管(1)从所述凹槽结构穿过的换热部件(31),所述换热部件(31)与所述热管(1)相贴合设置,通过所述换热部件(31)能对空调控制器(4)进行吸热作用;所述换热部件(31)为平板状的结构、包括能与所述控制器(4)相贴合换热的换热平面,所述凹槽结构为在所述平板状的结构的一侧面朝与其相对的另一侧面开设的U型槽,所述换热平面为U型槽的至少一个槽壁;所述换热部件(31)为两个以上,分别穿过两个以上所述换热部件(31)的热管(1)部分彼此之间相互串联连接和/或相互并联连接;两个所述换热部件(31)通过所述热管相互并联,且两个所述换热部件(31)将所述控制器(4)夹设于两者之间、并相互贴合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所述换热部件(3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热管(1)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平面为四边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件(31)为铝板的结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竖直方向,所述蒸发端(3)设置在所述冷凝端(2)的下方,所述冷凝端(2)设置在所述蒸发端(3)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竖直方向的最底端,所述热管也被折弯成U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热部件(31)包括换热平面时,所述换热平面与所述控制器的表面相贴合、以对所述控制器进行直接导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包括多个控制元器件(41),多个所述控制元器件(41)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控制器的所述表面、再通过所述表面传递至所述蒸发端(3)以散出热量。
9.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机换热器(5)和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空调控制散热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换热器(5)包括多个U型管,且多个所述U型管中的至少一根U型管作为所述热管换热器的所述冷凝端(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换热器(5)还包括风机(6)。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1之一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1710469434.XA 2017-06-20 2017-06-20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107314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9434.XA CN107314471B (zh) 2017-06-20 2017-06-20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9434.XA CN107314471B (zh) 2017-06-20 2017-06-20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4471A CN107314471A (zh) 2017-11-03
CN107314471B true CN107314471B (zh) 2023-06-06

Family

ID=60183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9434.XA Active CN107314471B (zh) 2017-06-20 2017-06-20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44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1513B (zh) * 2018-05-09 2022-03-08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组件、风冷散热器以及空调设备
CN109362206B (zh) * 2018-08-24 2019-06-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星载高热流密度tr组件阵列集成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8229674A1 (en) * 2008-09-26 2010-04-15 Actron Air Pty Limit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CN104595989A (zh) * 2013-10-31 2015-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及其电器元件散热控制方法
CN104279647A (zh) * 2014-09-30 2015-01-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和单冷型空调器
CN206846943U (zh) * 2017-06-20 2018-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4471A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6564B (zh)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4666272U (zh) 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EP2677848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cabinet
JP6888102B2 (ja) 熱交換器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4654475A (zh) 散热器组件、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CN107314471B (zh) 热管换热器、空调控制散热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US20230164950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control box
CN21467625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08238294U (zh) 一种半导体换热器
CN208238295U (zh) 一种热管式半导体换热系统
CN214627774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214627775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110671750A (zh) 空调器及其相变散热控制盒
CN215570861U (zh)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056887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2179669U (zh) 散热换热器及半导体换热器及半导体空调
CN114126331A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KR102128587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001448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8076616B (zh) 光伏离心机系统
CN111397422A (zh) 散热换热器及半导体换热器及半导体空调
CN211953040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4676258U (zh) 空调装置以及电控盒
CN111366018A (zh) 半导体制冷用散热组件及半导体制冷设备
KR20140139803A (ko) 공기 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