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230U - 一种进气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1230U
CN220581230U CN202322223664.1U CN202322223664U CN220581230U CN 220581230 U CN220581230 U CN 220581230U CN 202322223664 U CN202322223664 U CN 202322223664U CN 220581230 U CN220581230 U CN 220581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plate
plate
inner shell
ai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236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敏剑
颜传世
高仙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angyuanlixin Vacuum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angyuanlixin Vacu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angyuanlixin Vacuum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angyuanlixin Vacuum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236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1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1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1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过滤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内壳体的外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呈螺旋型,导流板和内壳体的外壁、外壳体的内壁连接形成螺旋通道,进气管与螺旋通道连通,内壳体底部与外壳体连通,内壳体内还设有滤芯,气体从进气管进入螺旋通道内,气体经过螺旋通道后,从内壳体的底部进入内壳体内并与滤芯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进气过滤器在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使气体中的颗粒被过滤,保证出料口处的气体干燥纯净,防止气体中夹带的水分或颗粒对设备造成影响,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螺旋通道也增加了环形气流流动的距离,给气液分离的过程提供了场地与时间,间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进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进气过滤器需要过滤气体中的灰尘、沙粒、虫子等杂质,有些时候还需要过滤气体中混合的液体,使气体和液体分离,保持气体的干燥。但是市场上的进气过滤器只具备过滤颗粒杂质的功能,例如中国专利号:“202223244250.9”所述的一种油螺杆真空泵用进气过滤器,该进气过滤器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过滤箱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套环,套环的外侧可拆卸安装有滤芯,过滤箱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排气管,过滤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盖板,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盖板与安装环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过滤箱的内部。
在上述的结构中,主要通过滤芯对气体中的颗粒进行过滤,但在潮湿的环境里气体中很容易混合有液体,滤芯无法使气体和液体分离,而当混合有液体的气体进入真空泵机组内部时会影响整个机组的运行,导致设备受潮生锈腐蚀,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故障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使气体中的颗粒被过滤的进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进气过滤器,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内壳体的外部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螺旋型,所述导流板和所述内壳体的外壁、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连接形成螺旋通道,所述进气管与螺旋通道连通,所述内壳体底部与所述外壳体连通,所述内壳体内还设有滤芯,气体从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螺旋通道内,气体经过所述螺旋通道后,从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进入所述内壳体内并与所述滤芯相接触。
在上述的进气过滤器中,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多级隔离板,所述多级隔离板位于内壳体的下方,所述多级隔离板由若干个隔离板从上到下依次套接而成,各个所述隔离板之间形成多个下液口,所述多级隔离板整体近似于U字型。
在上述的进气过滤器中,所述多级隔离板依次包括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以及第五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三隔离板、所述第四隔离板均近似于环形,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侧壁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三隔离板、所述第四隔离板的侧壁均呈弧形设置,并且倾斜程度依次增大,所述第二隔离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板内,所述第二隔离板顶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下液口;所述第三隔离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隔离板内,所述第三隔离板顶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下液口;所述第四隔离板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隔离板内,所述第四隔离板顶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三隔离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三下液口,所述第四隔离板的底部制有第四下液口,所述第五隔离板呈弧形并位于所述第四下液口的正上方。
在上述的进气过滤器中,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池,所述多级隔离板位于所述缓冲池的上方,所述下液口位于缓冲池的上方,所述缓冲池的底部设有出液管。
在上述的进气过滤器中,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还设有斜隔板,所述斜隔板位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导流板的上方、所述出气管的下方,所述内壳体上制有回流缺口,所述回流缺口位于所述斜隔板低位处的上方。
在上述的进气过滤器中,所述内壳体内还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呈喇叭型,所述滤芯的底部插入所述定位环内,所述定位环的底部制有回流孔,所述内壳体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回流孔回流进入外壳体。
在上述的进气过滤器中,所述内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压板,所述外壳体顶部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卡钳螺钉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
在上述的进气过滤器中,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外壳体之间相切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进气过滤器在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使气体中的颗粒被过滤,保证出料口处的气体干燥纯净,防止气体中夹带的水分或颗粒对设备造成影响,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气体从进气管切向进入螺旋通道,切向进气避免改变气体流向,可切实增加气体的圆周流动速度,方便气体沿着螺旋通道螺旋向下流动形成环行气流,离心力使环形气流内物质逐渐形成从外到内按比重从大到小规则分布的状态,液体在外圈沿壁运动,使气液分离,并且气流速度越快,分离效果越好;螺旋通道也增加了环形气流流动的距离,给气液分离的过程提供了场地与时间,间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同时螺旋通道也能使气体中的颗粒被很好地过滤,螺旋通道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减少后续滤芯过滤负担,保证滤芯使用寿命;设置多级隔离板,隔离排气气流与缓冲池,避免缓冲池内液体被气流浃带;多级隔离板呈层叠结构,形成多级下液口,逐级将液体引流到下方缓冲池,同时隔离板下方的气体通过第四下液口向上释放,平衡隔离板上、下气压;下液口通道狭窄,流阻大,可限制其他下液口气体通过量,从而减少第四下液口向上出气量,避免形成较大气流浃带下液口处的液体;内壳体的顶部外侧倾斜的斜隔板对液流进行导向,当液流从斜隔板上的高位流向低位时,再经由内壳体上的回流缺口回流入内壳体;内壳体顶部高过斜隔板,可以避免气流接触斜隔板上的冷凝液体,可有效减少液体被浃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进气过滤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进气过滤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11、进气管;12、出液管;13、出气管;14、缓冲池;2、内壳体;21、回流缺口;22、内导管;23、定位环;24、支撑杆;25、回流孔;3、导流板;4、斜隔板;5、滤芯;6、多级隔离板;61、第一隔离板;62、第二隔离板;63、第三隔离板;64、第四隔离板;65、第五隔离板;7、压板;8、盖板;9、卡钳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进气过滤器,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外壳体1上设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3,外壳体1的底部设有出液管12。进气管11和外壳体1之间相切设置,气体从进气管11进入实现切向进气。内壳体2位于外壳体1的内侧,内壳体2底部与外壳体1连通。内壳体2的外部设有导流板3,导流板3呈螺旋型。导流板3和内壳体2的外壁、外壳体1的内壁连接形成螺旋通道,进气管11与该螺旋通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壳体2和外壳体1之间还设有斜隔板4,斜隔板4位于进气管11和导流板3的上方、出气管13的下方。内壳体2上制有回流缺口21,回流缺口21位于斜隔板4低位处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壳体2的底部设有内导管22。内壳体2内还设有滤芯5、定位环23和支撑杆24。支撑杆24近似于三角形,支撑杆24底部的两侧和内导管22的内壁紧贴。滤芯5的底部插入定位环23内,并位于定位环23和支撑杆24之间,完成滤芯5的安装。定位环23呈喇叭型,顶部开口大,对滤芯5的安装起到导向的作用;定位环23底部缩口,略大于滤芯5,对滤芯5的安装起到准确定位的作用。定位环23的底部制有回流孔25,内壳体2内的液体通过回流孔25回流进入外壳体1。滤芯5作为最后一道过滤关口,保证排出的气体干燥纯净,螺旋通道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减少滤芯过滤负担,保证滤芯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体1内还设有多级隔离板6,多级隔离板6位于内壳体2的下方。多级隔离板6由若干个尺寸递减的隔离板从上到下依次套接而成,各个隔离板之间形成多个下液口,多级隔离板6整体近似于U字型。
多级隔离板6依次包括第一隔离板61、第二隔离板62、第三隔离板63、第四隔离板64以及第五隔离板65。第一隔离板61、第二隔离板62、第三隔离板63、第四隔离板64均近似于环形,第一隔离板61的侧壁竖直设置。第二隔离板62、第三隔离板63、第四隔离板64的侧壁均呈弧形设置,并且倾斜程度依次增大。第二隔离板62的顶部位于第一隔离板61内,第二隔离板62顶部的外侧面和第一隔离板6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下液口;同样地,第三隔离板63的顶部位于第二隔离板62内,第三隔离板63顶部的外侧面和第二隔离板62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下液口;第四隔离板64的顶部位于第三隔离板63内,第四隔离板64顶部的外侧面和第三隔离板63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三下液口。第四隔离板64的底部制有第四下液口66,第五隔离板65呈弧形并位于第四下液口66的正上方。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池14,多级隔离板6位于缓冲池14的上方,第四下液口66位于缓冲池14的上方。
各个下液口均呈狭缝式,气体流动流阻大,过气会产生较大气压损失,结合隔离板下侧空间是以下液口为出气口的半封闭空间,进气进液后必然气压升高,结合隔离板上方完全无阻隔的、气压基本相同的情况,正常工作过程中,隔离板下方的气压会高于隔离板上方的气压,无法给气流提供向下流动的动力;同时下液口流动方向是与环形气流的流动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气流无法利用运动惯性作为动力进入隔离板下方空间。所以,狭缝式的下液口使环形气流很难通过下液口进入隔离板下方的;而对于液体,由于比重与气体相比相差上千倍,液体可以自由通过下液口进入缓冲池。
上述技术方案中:内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压板7。外壳体1顶部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8,盖板8通过卡钳螺钉9可拆卸安装在外壳体1的顶部,拆装方便,便于滤芯5清洗或更换。
气体从进气管11切向进入螺旋通道,切向进气避免改变气体流向,可切实增加气体的圆周流动速度,方便气体沿着螺旋通道螺旋向下流动形成环行气流,离心力使环形气流内物质逐渐形成从外到内按比重从大到小规则分布的状态,液体在外圈沿壁运动,使气液分离,并且气流速度越快,分离效果越好;螺旋通道也增加了环形气流流动的距离,给气液分离的过程提供了场地与时间,间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气体经过螺旋通道后,保持旋转的离心力并进入多级隔离板6内,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在隔离板的内壁上运动,多级隔离板6呈层叠结构,形成多级下液口,液体通过各级下液口与气流分离并进入缓冲池14内。
气液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内导管22进入内壳体2内,滤芯5对气体中的颗粒进行过滤,最后纯净的气体从出气管13流出。在内壳体2内分离出来的液体可以通过回流孔25回流进入多级隔离板6,再经下液口进入缓冲池14。
本进气过滤器在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使气体中的颗粒被过滤,保证出气口处的气体干燥纯净,防止气体中夹带的水分或颗粒对设备造成影响,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气体从进气管11切向进入螺旋通道,切向进气避免改变气体流向,可切实增加气体的圆周流动速度,方便气体沿着螺旋通道螺旋向下流动形成环行气流,离心力使环形气流内物质逐渐形成从外到内按比重从大到小规则分布的状态,液体在外圈沿壁运动,使气液分离,并且气流速度越快,分离效果越好;螺旋通道也增加了环形气流流动的距离,给气液分离的过程提供了场地与时间,间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同时螺旋通道也能使气体中的颗粒被很好地过滤,螺旋通道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减少后续滤芯过滤负担,保证滤芯使用寿命;设置多级隔离板6,隔离排气气流与缓冲池14,避免缓冲池14内液体被气流浃带;多级隔离板6呈层叠结构,形成多级下液口,逐级将液体引流到下方缓冲池14,同时隔离板下方的气体通过第四下液口66向上释放,平衡隔离板上、下气压;下液口通道狭窄,流阻大,可限制其他下液口气体通过量,从而减少第四下液口66向上出气量,避免形成较大气流浃带下液口处的液体;内壳体的顶部外侧倾斜的斜隔板4对液流进行导向,当液流从斜隔板4上的高位流向低位时,再经由内壳体2上的回流缺口21回流入内壳体2;内壳体2顶部高过斜隔板4,可以避免气流接触斜隔板4上的冷凝液体,可有效减少液体被浃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外壳体1;进气管11;出液管12;出气管13;缓冲池14;内壳体2;回流缺口21;内导管22;定位环23;支撑杆24;回流孔25;导流板3;斜隔板4;滤芯5;多级隔离板6;第一隔离板61;第二隔离板62;第三隔离板63;第四隔离板64;第五隔离板65;压板7;盖板8;卡钳螺钉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进气过滤器,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外部设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呈螺旋型,所述导流板(3)和所述内壳体(2)的外壁、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连接形成螺旋通道,所述进气管(11)与螺旋通道连通,所述内壳体(2)底部与所述外壳体(1)连通,所述内壳体(2)内还设有滤芯(5),气体从所述进气管(11)进入所述螺旋通道内,气体经过所述螺旋通道后,从所述内壳体(2)的底部进入所述内壳体(2)内并与所述滤芯(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还设有多级隔离板(6),所述多级隔离板(6)位于内壳体(2)的下方,所述多级隔离板(6)由若干个隔离板从上到下依次套接而成,各个所述隔离板之间形成多个下液口,所述多级隔离板(6)整体近似于U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隔离板(6)依次包括第一隔离板(61)、第二隔离板(62)、第三隔离板(63)、第四隔离板(64)以及第五隔离板(65),所述第一隔离板(61)、所述第二隔离板(62)、所述第三隔离板(63)、所述第四隔离板(64)均近似于环形,所述第一隔离板(61)的侧壁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隔离板(62)、所述第三隔离板(63)、所述第四隔离板(64)的侧壁均呈弧形设置,并且倾斜程度依次增大,所述第二隔离板(62)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板(61)内,所述第二隔离板(62)顶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隔离板(6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下液口;所述第三隔离板(63)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隔离板(62)内,所述第三隔离板(63)顶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隔离板(62)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下液口;所述第四隔离板(64)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隔离板(63)内,所述第四隔离板(64)顶部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三隔离板(63)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三下液口,所述第四隔离板(64)的底部制有第四下液口(66),所述第五隔离板(65)呈弧形并位于所述第四下液口(66)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池(14),所述多级隔离板(6)位于所述缓冲池(14)的上方,所述下液口位于缓冲池(14)的上方,所述缓冲池(14)的底部设有出液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和所述外壳体(1)之间还设有斜隔板(4),所述斜隔板(4)位于所述进气管(11)和所述导流板(3)的上方、所述出气管(13)的下方,所述内壳体(2)上制有回流缺口(21),所述回流缺口(21)位于所述斜隔板(4)低位处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内还设有定位环(23),所述定位环(23)呈喇叭型,所述滤芯(5)的底部插入所述定位环(23)内,所述定位环(23)的底部制有回流孔(25),所述内壳体(2)内的液体通过所述回流孔(25)回流进入外壳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压板(7),所述外壳体(1)顶部的开口处安装有盖板(8),所述盖板(8)通过卡钳螺钉(9)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和所述外壳体(1)之间相切设置。
CN202322223664.1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进气过滤器 Active CN220581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3664.1U CN22058123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进气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23664.1U CN22058123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进气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1230U true CN220581230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23664.1U Active CN220581230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进气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1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4454B (zh) 以多重气旋滤尘的粉尘收集装置
CN220581230U (zh) 一种进气过滤器
CN100522037C (zh) 旋风分离器及设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
CN210152809U (zh) 一种沙漠空气滤清装置
CN210646871U (zh) 一种带分离管的新型导向叶片式旋风分离器旋风子
CN206444360U (zh) 一种除油过滤器
CN212225418U (zh) 一种旋风式自清洁空滤器
CN211360096U (zh) 一种自带排尘系统的拉丝机装置
RU48277U1 (ru) Сепаратор
CN220779397U (zh) 上下合盖式集成旋风分离器
CN219272580U (zh) 在线分析沉降过滤装置
CN111905513A (zh) 一种立式组合过滤分离器
CN111643972A (zh) 一种气体过滤器
CN220344329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结构及清洁机
KR20110108044A (ko) 역세정 영향을 최소화하는 집진장치
CN210584059U (zh) 一种基于离心力的新型汽水分离器
JP2010162480A (ja) 気液分離器
KR102041303B1 (ko) 에어클리닝 장치
CN219206753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装置及清洁机
CN213144629U (zh) 一种远程多级滤清器
CN218852604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19502340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19846415U (zh) 用于清洁机的分离装置及清洁机
CN220531027U (zh) 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
CN212467597U (zh) 一种立式组合过滤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