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6541U -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6541U
CN220576541U CN202322258540.7U CN202322258540U CN220576541U CN 220576541 U CN220576541 U CN 220576541U CN 202322258540 U CN202322258540 U CN 202322258540U CN 220576541 U CN220576541 U CN 220576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ssembly
material taking
assembli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85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平锋
李陆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le Plastics &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le Plastics &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le Plastics &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le Plastics &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85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6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6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6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包括固定组件,驱动组件,前置夹持组件,后置夹持组件,当机械手处于模面位置后,注塑机顶针顶出动作同时,水口夹会夹住水口,第一取料板、第二取料板会在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取料板之间会保持距离以不碰到产品,在第一取料板、第二取料板上有四个小半圆孔,和一个大半圆孔,在两个取料板的配合下,以小半圆孔套住产品将其取出,大半圆孔为水口通过口,这样采用了套取的方式取出产品,可以很好的解决产品过轻不掉落,以及自然掉落后飞溅的现象,同时降低了产品在套取过程中掉落的概率,且不容易对产品留下痕迹。

Description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出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210705867U公开一种应用于注塑机上的夹取工装,其包括固定块和底座,固定块与底座活动连接,底座包括第一夹取区域和第二夹取区域,第一夹取区域中设有若干第一夹头,第二夹取区域中设有若干第二夹头,底座还设有位于第一夹取左侧部、右侧部第三夹头,所述第二区域中设有通孔,第二夹取区域中且位于通孔处还设有用于剪断料头的剪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从高温模具中取放成型产品,消除人工取件烫伤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取件效率。
然而该夹取工装,采用吸夹方式夹取,在吸夹的过程中产品容易掉落,同时在夹取的过程中,夹爪会在刚刚成型的产品表面留下痕迹,影响产品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夹取工装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包括:
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为长方形,表面具有安装空间;
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设有一对,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上,驱动组件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
前置夹持组件,该前置夹持组件设有一对,前置夹持组件分别与驱动组件相连接,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前置夹持组件移动;
后置夹持组件,该后置夹持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其与固定组件的底面相连接。
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板,该固定板为长方形,其表面具有安装空间。
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气缸,该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组件上,第一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前置夹持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板上,第一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第一取料板;
第二驱动气缸,该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组件上,第二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前置夹持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板上,第二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第二取料板。
前置夹持组件包括:
第一取料板,该第一取料板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取料板进行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取料板设置在第一驱动气缸上,其与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由第一驱动气缸带动第一取料板进行移动;
第二取料板,该第二取料板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第二取料板进行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取料板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上,其与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由第二驱动气缸带动第二取料板进行移动。
后置夹持组件包括:
水口夹,该水口夹与固定组件相连接,水口夹的顶部与固定组件的底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水口夹与固定板相连接,水口夹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取料板与第二取料板上分别有四个小半圆孔和一个大半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取料板对称设置,第一取料板与第二取料板上的小半圆孔和大半圆孔,可组合成四个完整的小圆孔与完整的大圆孔,相互配合套住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非吸夹取出工装设置了由固定板组成的固定组件,由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组件组成的驱动组件,由第一取料板与第二取料板组成的前置夹持组件,由水口夹组成的后置夹持组件,当机械手处于模面位置后,注塑机顶针顶出动作同时,水口夹会夹住水口,第一取料板、第二取料板会在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的推动下移动,取料板之间会保持距离以不碰到产品,在第一取料板、第二取料板上有四个小半圆孔,和一个大半圆孔,在两个取料板的配合下,以小半圆孔套住产品将其取出,大半圆孔为水口通过口,这样采用了套取的方式取出产品,可以很好的解决产品过轻不掉落,以及自然掉落后飞溅的现象,同时降低了产品在套取过程中掉落的概率,且不容易对产品留下痕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包括固定组件,驱动组件,前置夹持组件,后置夹持组件,固定组件为长方形,表面具有安装空间,驱动组件设有一对,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上,驱动组件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前置夹持组件设有一对,前置夹持组件分别与驱动组件相连接,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前置夹持组件移动,后置夹持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其与固定组件的底面相连接。
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110,固定板为长方形,其表面具有安装空间。
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210与第二驱动气缸220,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组件上,第一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前置夹持组件,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组件上,第二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前置夹持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板上,第一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第一取料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板上,第二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第二取料板。
前置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取料板310与第二取料板320,该第一取料板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取料板进行移动,第二取料板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第二取料板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取料板设置在第一驱动气缸上,其与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由第一驱动气缸带动第一取料板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取料板设置在第二驱动气缸上,其与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由第二驱动气缸带动第二取料板进行移动。
后置夹持组件包括水口夹410,水口夹与固定组件相连接,水口夹的顶部与固定组件的底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水口夹与固定板相连接,水口夹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取料板与第二取料板上分别有四个小半圆孔和一个大半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取料板对称设置,第一取料板与第二取料板上的四个小半圆孔和一个大半圆孔,可组合成四个完整的小圆孔与完整的大圆孔,相互配合套住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出现“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时,应理解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时,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7)

1.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组件;
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设有一对,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组件上,驱动组件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
前置夹持组件,该前置夹持组件设有一对,前置夹持组件分别与驱动组件相连接,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前置夹持组件移动;
后置夹持组件,该后置夹持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其与固定组件的底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板,该固定板为长方形,其表面具有安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气缸,该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组件上,第一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前置夹持组件;
第二驱动气缸,该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固定组件上,第二驱动气缸的底部与固定组件的顶部相连接,用以驱动前置夹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特征在于,前置夹持组件包括:
第一取料板,该第一取料板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取料板进行移动;
第二取料板,该第二取料板设置在驱动组件上,其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由驱动组件带动第二取料板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特征在于,后置夹持组件包括:
水口夹,该水口夹与固定组件相连接,水口夹的顶部与固定组件的底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取料板与第二取料板上分别有四个小半圆孔和一个大半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其特征在于,取料板对称设置,第一取料板与第二取料板上的四个小半圆孔和一个大半圆孔,可组合成四个完整的小圆孔与完整的大圆孔,相互配合套住产品。
CN202322258540.7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Active CN220576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8540.7U CN220576541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8540.7U CN220576541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6541U true CN220576541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8540.7U Active CN220576541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6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76541U (zh) 一种非吸夹取出工装
CN201389591Y (zh) 一种壳筒类零件成型冲压装置
CN213495901U (zh) 一种压铸件的冲切模具及冲切设备
CN111730866A (zh) 一种防盗标签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及组装检测方法
CN209035252U (zh) 一种行进式型材通孔冲压设备
CN210939674U (zh) 一种冲切工装的共用模架
CN212666279U (zh) 一种纸浆杯盖余边和掀盖的切模
CN219855699U (zh) 一种多穴光学透镜拆边夹具
CN113232249A (zh) 防水机侧边条冲切治具
CN112828542A (zh) 一种反应釜搅拌片的制造工艺及其设备
CN210176159U (zh) 双面胶抓取组件
CN221112716U (zh) 一种塑胶件冲切机构
CN211251206U (zh) 一种日化产品模具的回程杆
CN214604527U (zh) 塑胶插针料头裁切装置
CN211839767U (zh) 汽车钣金件冲孔工装
CN215796927U (zh) 一种取料夹具
CN112809831B (zh) 一种纸浆杯盖余边和掀盖的切模及切边设备
CN214645564U (zh) 一种自动取切水口装置
CN220805462U (zh) 一种立式切边成型系统
CN214136926U (zh) 一种斜弹块机构
CN220113845U (zh) 一种模压硅胶制品用等距变距吸取装置
CN220127410U (zh) 一种高速模内铆触点继电器端子模具
CN212422209U (zh) 一种防盗标签自动组装检测设备
CN216914724U (zh) 一种注塑产品与料头分离设备
CN220840398U (zh) 一种用于胶塞切口的自动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