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2012U -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2012U
CN220572012U CN202321896139.XU CN202321896139U CN220572012U CN 220572012 U CN220572012 U CN 220572012U CN 202321896139 U CN202321896139 U CN 202321896139U CN 220572012 U CN220572012 U CN 220572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water
neck
sticking
in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61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胡竞航
许华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613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2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2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2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所述内胆包括侧壁、底壁、胆口,所述胆口包括翻边,所述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所述颈部与所述翻边之间设有与颈部连接的扩口段以及连接段,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以及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连接段的下部;不仅实现利用物理防粘表面形成良好的水润膜,以降低米饭与内胆内壁的结合强度以及粘附性,实现0涂层不粘的效果;而且,该内胆还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满足多种烹饪器具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煲、电饭煲,在进行米饭烹饪时,容易粘锅,造成不易清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技术有两种:
一种是在内锅的内表面设置不沾涂层,比如特氟龙,但是设置不沾涂层存在一个问题:在长期使用后,涂层容易脱落,特别是在高温烹饪及干烧的情况下,不粘涂层更容易脱落,影响其防粘效果的同时,也会分解并释放一定的有毒物质,影响用户健康以及使用体验。
另一种是不设置涂层的内锅技术,其一是本申请人经过研究实用新型的一种不设任何不粘涂层的0涂层内锅,其通过在内锅外设置冷却风扇,在烹饪阶段的末期,通过进风口使外部冷气流进入,对内胆的外表面进行风冷降温,使内胆外表面温度快速降低,从而当内胆内部的高温蒸汽与内胆表面接触时,会迅速冷凝液化为冷凝水,进而在食物和内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防止食物与内锅表面粘连,起到不沾效果。
另外现有技术还公开一种通过在内锅表面设置相互连通的凸起结构;由于设有凸起结构的锅具表面相对光滑的锅具表面,食物与锅具表面的结合强度会有所降低,以期实现不粘;但是,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凸起结构虽然理论上可以降低食物与锅具表面的结合强度,实际验证却相差甚远,其实质是利用表面的粗糙度以减少食材与壁面的接触面积以期降低其粘锅现象,不粘效果有限;此外,对于压力锅这种有压环境的烹饪场景,对于密封要求非常高,需要严格保证锅盖和锅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即需要密封圈紧密贴合在内胆的表面以实现密封,但是这种凸起结构会使得锅盖和锅体之间无法有效密封,即无法应用在密封性能要求高的烹饪器具上。
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不仅实现利用物理防粘表面形成良好的水润膜,以降低米饭与内胆内壁的结合强度以及粘附性,实现0涂层不粘的效果;而且,该内胆还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满足多种烹饪器具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清洗内胆,所述内胆包括侧壁、底壁、胆口,所述胆口包括翻边,所述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所述颈部与所述翻边之间设有与颈部连接的扩口段以及连接段,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以及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连接段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连接段与扩口段的连接处;或者,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扩口段;或者,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扩口段与所述颈部的连接处;或者,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颈部。
进一步的,所述分界线至少分割部分所述独立的锁水凹槽,以使得靠近所述分界线的部分所述锁水凹槽具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的内表面为竖直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胆口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锁牙;所述锁牙形成所述翻边;或者,所述锁牙位于所述翻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界线通过抛光或者拉丝或者切割工艺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锁水凹槽的直径为d,0.2mm<d<2mm。
进一步的,所述防粘表面还设有通过PVD镀膜形成的保护薄膜,所述保护薄膜的厚度小于所述锁水凹槽的等效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的内壁上设有刻度标识区,所述刻度标识区设于所述防粘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锅体中设有如上所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易清洗内胆,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锅盖和所述内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内胆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以及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从而实现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实现0涂层不粘的效果,具体的:内胆煮饭完成后,内胆内剩余的少量水以及米饭间隙中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便可存储在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的低洼处,从而形成一层水润膜,这层水润膜会对米饭和内胆内壁进行浸润,进而降低了米饭与内胆内壁的结合强度以及粘附性,使米饭不会沾粘内胆内壁上,最终实现0涂层不粘的效果,且烹饪时不会脱落,亦不会污染食物和产生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物质;
烹饪器具的密封形式目前涉及两种,一种为密封圈密封在内胆的翻边上,即密封圈抵压在内胆的翻边上实现贴合密封;另一种为密封在内胆靠近翻边处的内壁面上,即密封圈的唇边贴合在内胆连接段的上部的内壁面上实现贴合密封。本申请将内胆的内表面设有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且将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连接段的下部,即光滑表面包括了内胆的翻边以及内胆靠近翻边的连接段处,该结构一方面保证不同形式的密封结构的烹饪器具,都能够实现与内胆的密封适配,保证密封圈能够紧贴在内表面上。
另一方面:内胆的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颈部与翻边之间设有与颈部连接的扩口段以及连接段,将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连接段的下部,能够使得在烹饪过程以及烹饪结束后的保温阶段中给予水蒸气以及冷凝水定向加速流通的路径,提升不粘性能,同时还能够解决冷凝水滴落在米饭的表面的问题。具体的:首先,由于内胆的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颈部与翻边之间设有连接颈部的扩口段,即扩口段形成了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使得该处内壁的内表面相对于内胆的其他部分朝向锅盖的方向外露有更大的表面积,并且呈现向下倾斜;其更利于水蒸气在该扩口段的内壁面上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着扩口段向下倾斜的表面加速流动,朝向设有独立的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流动,从而解决现有烹饪中,水分更多聚集在内胆的底部,侧壁水分相对较少,产生水膜形成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结构能够保证在烹饪阶段中,尤其是烹饪阶段的后期,或者保温阶段,通过不断收集的冷凝水,持续的从扩口段向侧壁的防粘表面输送水分,提升内胆的侧壁的内表面的锁水凹槽的防粘水膜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整体的防粘效果。并且,由于提升了水蒸气在扩口段表面冷凝的能力,也能够解决冷凝水过多的集中在锅盖上,滴落在米饭表面,造成米饭表面过湿,影响烹饪口感的问题。
2、将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连接段与扩口段的连接处,保证连接段为光滑的表面,从而保证密封圈密封在连接段时,也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性,从而保证对内胆的不同密封形式都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
或者,将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扩口段,在保证良好密封性能的同时,扩口段还设有部分光滑表面,光滑的表面设置在有倾斜面的扩口段,更利于冷凝水分的流动,从而加速冷凝水朝向设有防粘表面的内壁面流动,提升内胆整体的不粘性能,且更进一步的提升水蒸气在扩口段的冷凝速度,从而降低水蒸气过多的在锅盖的内表面冷凝。
或者,将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扩口段与颈部的连接处,或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颈部,从而使得连接段和扩口段均为光滑的表面,一方面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及提升冷凝水朝向防粘表面流动的速度,提升防粘性能。此外,连接段和扩口段光滑的表面使得用户在取放时有更好的手感;且分界线设在扩口段与颈部的连接处,该处在内胆的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凸部,从而使得更容易通过相关制造工艺形成均匀的分界线,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3、分界线至少分割部分独立的锁水凹槽,以使得靠近所述分界线的部分所述锁水凹槽具有开口,从而使得冷凝水自光滑表面快速流向锁水凹槽的开口,保证冷凝水快速定向的朝向开口流动,提升锁水凹槽的锁水能力,提升其整体不粘性能。
4、所述连接段的内表面为竖直面。由于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位于连接段上,该连接段为竖直面结构,保证密封圈密封的内胆的面的均匀一致性,进而充分保证密封圈对内胆的密封性能,使得适配各种烹饪器具。
5、防粘表面还设有通过PVD镀膜形成的保护薄膜,保护薄膜的厚度小于锁水凹槽的等效深度。以进一步改善内胆的表面性能,防止刮擦对防粘表面造成划伤问题,并且还能改变内胆内表面的光泽,提高内胆的美观性;此外,保护薄膜的厚度小于锁水凹槽的等效深度,可避免降低锁水凹槽的锁水能力,影响内胆的不粘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内胆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内胆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内胆的板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内胆的俯视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内胆;
110、侧壁;111、颈部;112、扩口段;113、连接段;
120、底壁;
130、胆口;131,翻边;
140、防粘表面;141、锁水凹槽;142、开口;143、乳突;
150、光滑表面;160、分界线;170、锁牙;180、保护薄膜;190、刻度标识区;H、锁水凹槽的等效深度;
200、锅盖;210、密封圈;
300、锅体;400、外金属层;500、内金属层;600、铝层6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清洗内胆,所述内胆包括侧壁、底壁、胆口,所述胆口包括翻边,所述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所述颈部与所述翻边之间设有连接颈部的扩口段以及连接段,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以及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连接段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内胆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以及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从而实现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实现0涂层不粘的效果,具体的:由于内胆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内胆煮饭完成后,内胆内剩余的少量水以及米饭间隙中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便可存储在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的低洼处,从而形成一层水润膜,这层水润膜会对米饭和内胆内壁进行浸润,进而降低了米饭与内胆内壁的结合强度以及粘附性,使米饭不会沾粘内胆内壁上,最终实现0涂层不粘的效果,且烹饪时不会脱落,亦不会污染食物和产生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物质;
烹饪器具的密封形式目前涉及两种,一种为密封圈密封在内胆的翻边上,即密封圈抵压在内胆的翻边上实现贴合密封;另一种为密封在内胆靠近翻边处的内壁面上,即密封圈的唇边贴合在内胆连接段的上部的内壁面上实现贴合密封。本申请将内胆的内表面设有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且将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连接段的下部,即光滑表面包括了内胆的翻边以及内胆靠近翻边的连接段处,该结构一方面保证不同形式的密封结构的烹饪器具,都能够实现与内胆的密封适配,保证密封圈能够紧贴在内表面上。
另一方面:内胆的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颈部与翻边之间设有与颈部连接的扩口段以及连接段,将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连接段的下部,能够使得在烹饪过程以及烹饪结束后的保温阶段中给予水蒸气以及冷凝水定向加速流通的路径,提升不粘性能,同时还能够解决冷凝水滴落在米饭的表面的问题。具体的:首先,由于内胆的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颈部与翻边之间设有连接颈部的扩口段,即扩口段形成了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使得该处内壁的内表面相对于内胆的其他部分朝向锅盖的方向外露有更大的表面积,并且呈现向下倾斜;其更利于水蒸气在该扩口段的内壁面上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着扩口段向下倾斜的表面加速流动,朝向设有独立的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流动,从而解决现有烹饪中,水分更多聚集在内胆的底部,侧壁水分相对较少,产生水膜形成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结构能够保证在烹饪阶段中,尤其是烹饪阶段的后期,或者保温阶段,通过不断收集的冷凝水,持续的从扩口段向侧壁的防粘表面输送水分,提升内胆的侧壁的内表面的锁水凹槽的防粘水膜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整体的防粘效果。并且,由于提升了水蒸气在扩口段表面冷凝的能力,也能够解决冷凝水过多的集中在锅盖上,滴落在米饭表面,造成米饭表面过湿,影响烹饪口感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易清洗内胆,内胆100包括侧壁110、底壁120、胆口130,侧壁110和底壁120相连接;内胆100的胆口130包括翻边131,内胆100的侧壁110设有收缩的颈部111,颈部111与翻边131之间设有与颈部111连接的扩口段112以及连接段113;所述内胆100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141的防粘表面140,以及对接密封圈210的光滑表面150,光滑表面150与防粘表面140的分界线160设于所述连接段160的下部。由于内胆的内表面通过分界线160分为光滑表面150以及防粘表面140,且防粘表面140位于连接段160的下部,能够一方面保证内胆100位于连接段及其之上的区域为光滑表面,该表面需要对接密封圈210,从而保证烹饪器具的密封性能,如图6所示,当烹饪器具为压力烹饪器具时,密封圈210的密封面不仅包括内胆100胆口130的翻边131区域,还包括靠近翻边131区域的内胆130的侧壁区域,即侧壁的连接段113的区域,该处区域为光滑表面,能够使得密封圈210抵接在光滑表面上,更容易贴合,密封效果更为稳定,防止出现密封圈210抵接在防粘表面140上,由于防粘表面140设有多个独立的锁水凹槽141,容易出现密封不严,产生漏气的问题。因此将光滑表面150与防粘表面140的分界线160设于连接段160的下部,能够保证不同的烹饪器具的密封性能,不仅能够适配用于密封内胆100的翻边131的烹饪器具,如大多数的电饭煲、电炖锅等;也适配与密封内胆100的侧壁的上壁面的烹饪器具,如压力锅、微压锅、蒸锅等。
由于在进行米饭烹饪时,发生粘锅的主要烹饪区间位于烹饪的后期,如位于焖饭阶段或者保温阶段,此时内胆100中的水分已经非常少,为了解决该阶段的米饭粘连问题,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烹饪后期,内胆中的少量水分以及水蒸气,使其能够固定并持续处于内壁面上,以解决其粘连问题。具体的,内胆100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141的防粘表面140,防粘表面140分布在米饭烹饪的区域上,内胆100煮饭完成后,内胆100内剩余的少量水以及米饭间隙中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便可存储在相互独立的锁水凹槽141的低洼处,从而形成一层水润膜,这层水润膜会对米饭和内胆内壁进行浸润,进而降低了米饭与内胆内壁的结合强度以及粘附性,使米饭不会沾粘内胆内壁上,最终实现0涂层不粘的效果,且烹饪时不会脱落,不会污染食物和产生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物质.
此外,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强其不粘性能,以及充分的利用水蒸气产生的冷凝水,本实用新型还将内胆100的侧壁110设有收缩的颈部111,颈部111与翻边131之间设有与颈部111连接的扩口段112以及连接段113;从而能够使得在烹饪过程以及烹饪结束后的保温阶段中给予水蒸气以及冷凝水定向加速流通的路径,提升不粘性能,同时还能够解决冷凝水滴落在米饭的表面的问题。具体的:首先,由于内胆100的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111,颈部111与翻边131之间设有连接颈部111的扩口段112,即由于颈部111的收缩结构,使得扩口段112形成了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使得该处内胆100内壁的内表面相对于内胆100的其他部分朝向锅盖200的方向外露有更大的表面积,并且呈现向下倾斜;其更利于水蒸气在该扩口段112的内壁面上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沿着扩口段112向下倾斜的表面加速流动,朝向设有独立的锁水凹槽141的防粘表面流动,从而解决现有烹饪中,水分更多聚集在内胆100的底壁120,侧壁110的水分相对较少,产生水膜形成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结构能够保证在烹饪阶段中,尤其是烹饪阶段的后期,或者保温阶段,通过不断收集的冷凝水,持续的从扩口段112向侧壁的防粘表面输送水分,提升内胆的侧壁的内表面的锁水凹槽的防粘水膜的效果,进一步的提升整体的防粘效果。并且,由于提升了水蒸气在扩口段表面冷凝的能力,也能够解决冷凝水过多的集中在锅盖200上,滴落在米饭表面,造成米饭表面过湿,影响烹饪口感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锁水凹槽141可通过激光加工、机械加工、蚀刻工艺、光刻等方法加工形成,多个锁水凹槽141随机分布或者在内胆底面呈矩阵分布,而在内胆内侧面呈多个环形阵列分布或者全部以多个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在内胆100的内表面上,以使内胆100的分界线160的下部形成防粘表面140,加工时,先将金属板材的一侧表面加工成防粘表面,可以将金属板材的一侧表面整个加工成防粘表面,随后对金属板材进行拉伸冲压形成内胆100,然后对侧壁顶端进行向外弯折形成翻边131,最后对翻边131以及内胆的光滑表面150以及分界线160进行抛光、拉丝或者车削即可。
或者,如图4所示,加工时,可以将金属板材的一侧表面的除外缘以外的其他区域加工成防粘表面,外缘的尺寸可以为翻边的尺寸,或者翻边以及连接段的尺寸;随后对金属板材进行拉伸冲压形成内胆100,然后对侧壁顶端进行向外弯折形成翻边131,最后对设有锁水凹槽的光滑表面150以及分界线160进行抛光、拉丝或者车削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光滑表面,可以为两种方式:一种其是相对于防粘表面来说,该光滑表面具有更低的粗糙度值,该粗糙度不会对内胆的密封性能产生影响;另一种方式为,光滑表面为经过抛光、打磨或拉丝等制造工艺形成的较为平滑,表面无颗粒感的平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将光滑表面150与防粘表面140的分界线160设于连接段113与扩口段112的连接处,保证连接段113为光滑表面,从而保证密封圈密封在连接段时,也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性,保证对内胆100的不同密封形式都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性能。
或者,将光滑表面150与防粘表面140的分界线160设于扩口段,在保证良好密封性能的同时,扩口段112还设有部分光滑表面,光滑的表面设置在相对颈部有倾斜面的扩口段112,更利于冷凝水分的流动,从而加速冷凝水朝向设有防粘表面的内壁面流动,提升内胆100整体的不粘性能,且更进一步的提升水蒸气在扩口段的冷凝速度,从而降低水蒸气过多的在锅盖200的内表面冷凝。
或者,将光滑表面150与防粘表面140的分界线160设于扩口段112与颈部111的连接处,或光滑表面150与防粘表面140的分界线设于颈部111,从而使得连接段113和扩口段112均为光滑的表面,一方面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及提升冷凝水朝向防粘表面140流动的速度,提升防粘性能。此外,连接段113和扩口段112光滑的表面使得用户在取放时有更好的手感;且分界线160设在扩口段112与颈部111的连接处,由于颈部111内缩,即该处在内胆100的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凸部,从而使得更容易通过相关制造工艺形成均匀的分界线160,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分界线160通过抛光或者拉丝或者切割工艺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光滑表面150与防粘表面140之间的分界线160,该分界线160可以为形成明显的观察到的分界线,如为区分光滑表面150和防粘表面140的分界凹槽形成的分界线;或为区分光滑表面150和防粘表面140的分界凸起形成的分界线;或者为具有一定的宽度以形成明显分界的分界线。
该分界线160也可以为不易观察到的,但可以使得光滑表面150和防粘表面140有明显区分;如,分界线可以为光滑表面150的一部分,该部分为连接防粘表面的连接区域;分界线可以为防粘表面140的一部分,该部分为连接光滑表面的连接区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分界线160至少分割部分独立的锁水凹槽141,以使得靠近分界线160的部分锁水凹槽141具有开口142。从而使得冷凝水自光滑表面快速流向锁水凹槽141的开口142,保证冷凝水快速定向的朝向开口142流动,提升锁水凹槽141的锁水能力,提升其整体不粘性能。为了得到更优的锁水效果,分界线160尽量多的分割独立的锁水凹槽141,以最大化的为冷凝水提供流动通道,提升冷凝水的流动速率,进而提高锁水凹槽141的锁水能力,提升其形成良好均匀的水润膜,提升其整体不粘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段113的内表面为竖直面。由于对接密封圈210的光滑表面150包括连接段113上,该连接段113为竖直面结构,保证密封圈210密封的内胆的面的均匀一致性,进而充分保证密封圈对内胆的密封性能,使得适配各种烹饪器具。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段113的竖直面结构,是指其平面基本上与水平方向处于垂直的方向,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等的偏差,可能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只要处于合理的公差范围内,都属于本申请所指的竖直面结构。
如图5-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胆100的胆口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锁牙170;所述锁牙170形成所述翻边131;或者,所述锁牙170位于所述翻边131上。通过在内胆100的胆口设置多个锁牙,实现锅盖200直接与内胆100锁合,对应的锅盖200上的密封圈210与内胆100密封更为贴合,从而有效的提升锅盖200和内胆100的密封性能,保证高效、安全烹饪。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水凹槽141的直径为d,0.2mm<d<2mm。当锁水凹槽141的直径d小于0.2mm时,锁水凹槽141会因尺寸过小而出现无法存水进而无法形成水润膜的情况,由此会降低防粘表面的不粘性能,同时也会出现防粘表面难以加工的问题;而当锁水凹槽141的直径d大于2mm时,会因尺寸过大而导致米粒易卡入锁水凹槽141而焦糊粘连造成内胆难以清洗的问题;为此本实施例中锁水凹槽141直径d优选为0.35mm,如此设计,既可以兼顾锁水凹槽141可加工性以及防粘表面的不粘性能,不会因锁水凹槽141尺寸过小出现无法存水而无法形成水润膜以及防粘表面难以加工的问题,也不会因为锁水凹槽141尺寸过大导致米粒易卡入锁水凹槽141内而焦糊粘黏造成内胆难以清洗的问题。当然,可选的,锁水凹槽141的直径d还可为但不限于0.2mm、0.25mm、0.3mm、0.4mm、0.5mm、0.6mm等。在抛光或车削时,翻边141顶面的金属层以及连接段或扩口段抛光或车削变薄形成光滑表面150,抛光或车削的厚度大于锁水凹槽141的深度,且小于内胆100金属厚度的1/3。一方面可以将锁水凹槽141消除,另外一方面避免将内胆100的金属层完全消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锁水凹槽14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直径d为锁水凹槽141槽口周向轮廓的最大外接圆尺寸,例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锁水凹槽的形状为圆形,直径是指圆形的直径;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锁水凹槽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直径是指正六边形外接圆的直径;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锁水凹槽的形状为矩形,直径是指矩形两条短边之间宽度尺寸。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依据加工工艺需求等具体情况将凹槽设置成方形等形状,此处不再对其进行一一列举。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锁水凹槽141的内表面的防粘性能,锁水凹槽141的内表面为微米级的粗糙面,优选的,锁水凹槽141的内表面为由多个微米级别的乳突143构成的粗糙面,乳突结构由光刻机加工形成或者蚀刻工艺加工形成,以使锁水凹槽141的内表面形成类似荷叶的仿生凹凸结构,更利于水润膜的形成,以进一步减少米饭与锁水凹槽141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在每一个锁水凹槽141中形成多个小的独立的小储水凹槽,从而形成更为致密的水润膜结构,进而提高了不粘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锁水凹槽141的内表面还可通过喷砂或镭雕或电镀等手段处理后形成粗糙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防粘表面140还设有通过PVD镀膜形成的保护薄膜180,所述保护薄膜180的厚度小于所述锁水凹槽141的等效深度H,以进一步改善内胆的表面性能,防止刮擦对防粘表面造成划伤问题,并且还能改变内胆内表面的光泽,提高内胆的美观性;此外,保护薄膜180的厚度小于锁水凹槽141的等效深度H,可避免锁水凹槽141原有的锁水结构被破坏。
保护薄膜180为铬膜或二氧化硅膜。如此设计,既能提升保护薄膜180的耐磨抗刮性能,又使保护薄膜180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避免其高温后发生反应而变色,由此保证了内胆100长时间使用后内表面无划伤、以及抗变色的效果。
优选的,保护薄膜180的厚度小于乳突143的高度,优选为0.5μm~2.5μm,当保护薄膜180的厚度小于0.5μm时,会降低保护薄膜180的防刮擦性能,无法有效保护锁水凹槽141的内表面以及相邻两个锁水凹槽141之间的内胆内表面,当保护薄膜180的厚度大于2.5μm时,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破坏由乳突143形成的粗糙面结构,为此本实施例中保护薄膜180的厚度优选为1.5μm,如此设计,可使保护薄膜180处于一个合适的厚度,既可以避免因保护薄膜180厚度太小而导致其防刮擦性能降低、无法有效保护防粘表面的问题,又能避免因保护薄膜180厚度太大而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以及避免锁水凹槽141的粗糙面被破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内胆还包括外金属层400、内金属层500和铝层600,铝层600夹设于外金属层400和内金属层500之间,内金属层500的内表面设有上述防粘表面140,外金属层400和/或内金属层500为食品级金属材质制成,例如SUS304或SUS316L材质,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内胆100的结构强度同时,确保食品安全性,避免内胆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本实施例的内胆由多层金属复合而成,即所述本体至少包括内金属层500和导热层,铝层600为导热层。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内胆100还可为单层不锈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内胆100的内壁上设有刻度标识区190,所述刻度标识区190设于所述防粘表面140。具体的,可以在防粘表面140上设置有避空区,该避空区用于设置刻度标识区190,以使得便于设置以及用户便于识别。也可以在防粘表面140的表面通过镭射、激光、雕刻等工艺将刻度标识区190设置在防粘表面140上,以使得在不影响密封性能的同时实现刻度标识,以指导用户按标识放置米水。
如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盖200和锅体300,其中锅盖200与锅体300之间可以铰接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锅盖200上设有密封圈210,锅体300包括外锅,外锅具有圆筒状的容置空间,内胆100可以自由地放入容置空间或者从容置空间中取出以方便对其进行清洗,密封圈210用于密封锅盖200和内胆300,以使得在进行烹饪时能够形成密封的烹饪腔,提升加热烹饪效率,外锅位于容置空间的底部设有对内胆100进行加热的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以此通过加热内胆的方式实现对内胆中食材的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易清洗内胆,所述内胆包括侧壁、底壁、胆口,所述胆口包括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收缩的颈部,所述颈部与所述翻边之间设有与所述颈部连接的扩口段以及连接段;所述内胆的内表面包括设有多个相互独立锁水凹槽的防粘表面,以及对接密封圈的光滑表面,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连接段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连接段与扩口段的连接处;或者,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扩口段;或者,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扩口段与所述颈部的连接处;或者,所述光滑表面与防粘表面的分界线设于所述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界线至少分割部分所述独立的锁水凹槽,以使得靠近所述分界线的部分所述锁水凹槽具有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内表面为竖直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胆口处沿周向设有多个锁牙;所述锁牙形成所述翻边;或者,所述锁牙位于所述翻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界线通过抛光或者拉丝或者切割工艺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凹槽的直径为d,0.2mm<d<2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表面还设有通过PVD镀膜形成的保护薄膜,所述保护薄膜的厚度小于所述锁水凹槽的等效深度。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易清洗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内壁上设有刻度标识区,所述刻度标识区设于所述防粘表面。
10.一种压力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上设有密封圈,所述锅体中设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易清洗内胆,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锅盖和所述内胆。
CN202321896139.X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Active CN220572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6139.XU CN220572012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6139.XU CN220572012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2012U true CN220572012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07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6139.XU Active CN220572012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2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8858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CN220572012U (zh) 一种易清洗内胆及压力烹饪器具
CN203506432U (zh) 非金属制锅
CN205923786U (zh) 电压力锅的蒸汽阀
CN219846135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19460910U (zh) 一种易清洗烹饪器具
CN116250726B (zh) 一种米饭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09177223U (zh) 一种设有导流端的纸制杯盖
CN213850013U (zh) 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19353581U (zh) 一种具有易清洗金属内胆的烹饪器具
CN219479790U (zh) 一种米饭烹饪器具
CN208371498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WO2021036971A1 (zh) 一种无盖容器和有盖容器的防淋方法及装置
CN219846050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02128299U (zh) 电磁炉用硅胶锅
CN219629310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113440013B (zh) 防滴水结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846049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219353580U (zh) 一种易清洗电饭煲
CN108261051A (zh) 一种不锈钢锅
CN208582196U (zh) 一种不锈钢锅
CN220141409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18791819U (zh) 一种防粘内胆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3605662U (zh) 一种铝合金轻质型水杯
CN209202784U (zh) 一种不锈钢搪瓷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