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8858U -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8858U
CN205018858U CN201520633716.5U CN201520633716U CN205018858U CN 205018858 U CN205018858 U CN 205018858U CN 201520633716 U CN201520633716 U CN 201520633716U CN 205018858 U CN205018858 U CN 205018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oker
heat
conducting layer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37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恩松
刘勇
王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337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8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8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8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该内锅包括在顶部形成圆形开口的锅壁,锅壁包括设置在内侧的导热层和设置在外侧的导磁层,导磁层仅设置在锅壁的受热区段上。该内锅的导磁层仅设置在锅壁的受热区段上,避免了导磁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煮饭器的内锅的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烹饪器具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煮饭器中,内锅的锅壁一般包括位于内侧的导热层和位于外侧的导磁层。导热层由诸如铝的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而导磁层一般由诸如铁、镍、银、不锈钢等导磁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复合材料片制作煮饭器内锅的锅壁。具体地,首先从由导热材料层和导磁材料层层叠粘合而成的较大的复合材料片上截取一定区段,然后将该区段拉伸或冲压成型,从而形成内锅的锅壁。该锅壁的制作方法使得导磁层在导热层外侧完全地覆盖导热层。
上述复合材料片的成本一般较高,导致煮饭器的内锅的成本较高。另外,煮饭器内的加热元件位于煮饭器的底部,当内锅定位在煮饭器中时,导磁层的仅一部分与加热元件对准。从而,导磁层只有与加热元件对准的部分起到了导磁加热的作用,而导磁层的未与加热元件对准的另一部分基本没有起到导磁加热作用或作用很小。这也造成了导磁材料的浪费,进一步导致煮饭器内锅的成本增高。所以,存在对于成本较低的煮饭器内锅的需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其包括在顶部形成圆形开口的锅壁,锅壁包括设置在内侧的导热层和设置在外侧的导磁层,其中导磁层仅设置在锅壁的受热区段上。
该内锅的导磁层仅设置在锅壁的受热区段上,避免了导磁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煮饭器的内锅的成本。
优选地,受热区段构造为在内锅定位在煮饭器中时对准设置在煮饭器中的加热元件,以实现最好的加热效果。
优选地,受热区段位于锅壁的下部并且不包括锅壁的底部的中心区域,进一步避免导磁材料的浪费,且便于温度传感器的感温。
优选地,锅壁的底部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向上凹进的凹陷部,便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煮饭器,该煮饭器包括上述任一种内锅。该煮饭器的成本也得到降低。
优选地,煮饭器具有加热元件,且当内锅定位在煮饭器中时,加热元件对准受热区段,以实现最好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将容易地获得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很多优点的更完整的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主剖视图;
图2是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煮饭器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主剖视图;
图4是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煮饭器的局部主视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主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文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图6中步骤S1中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文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中步骤S1中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文的第三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优选实施例,其中,各个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或相同的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可以应用于诸如电饭煲、电压力锅或者其它的电加热炊具的煮饭器。应当了解,上述煮饭器除具有煮饭功能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功能。下文将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100包括锅壁110,该锅壁110在其自身的顶部形成圆形开口。锅壁110包括大致呈球形的侧壁和大致呈圆形的底壁,两者之间为曲面过渡。可以看到,侧壁沿高度方向是在中部向外凸出的。优选地,侧壁接近顶部处稍向内缩进形成颈部,并在顶部处向外延伸形成翻边,以便于用户把持内锅100。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侧壁也可以不为球形而设置为其它形状,例如为大致圆柱形,即侧壁沿高度方向基本是平直的。
从图1中可以看到,锅壁110包括设置在内层的导热层111和设置在外层的导磁层112,导热层111由诸如铝的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而导磁层112可以由诸如铁、镍、银等导磁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导磁层112仅设置在锅壁110的受热区段上。这里“受热区段”是指当内锅100定位在煮饭器1(见图2)中时锅壁110受到煮饭器1中的加热元件200(见图2)加热的区段,受热区段只占据锅壁110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由于导磁层112仅设置在锅壁110的受热区段上,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完全地覆盖导热层111,避免了导磁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煮饭器的内锅100的成本。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锅壁110的受热区段构造为在内锅100定位在煮饭器1中时对准加热元件200,从而使导磁层112对准加热元件200,以实现最好的加热效果,并使得对导磁层112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另外,从图1和图2中还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煮饭器1的加热元件200位于煮饭器1的下部的不包括底部中心区域的位置。相应地,本实施例中,锅壁110的受热区段位于锅壁110的下部,并且不包括锅壁110底部的中心区域,从而使得导磁层112仅覆盖锅壁110下部的不包括底部的中心区域的部分,达到了进一步减小导磁层112的面积,避免导磁材料的浪费的效果。此外,煮饭器1底部一般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以对于煮饭器1来说,内锅100的锅壁110的底部中心区域不具有导磁层112,使得该底部中心区域较平整,便于温度传感器的感温。
并且,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锅壁110的底部的中心区域还设置有向上凹进的凹陷部,以便于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设置。
如图3和4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100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100基本相同,除了第二实施例的内锅100的锅壁110的导热层111在邻近受热区段的位置处设置有台阶部111a。该台阶部111a将导热层111的外侧区分成上下两个区段。在某些场合下,期望对导热层111外侧的上下两个区段进行不同的材料处理(例如喷涂不同颜色或功能的涂料,或者进行抛光、本色处理等不同的处理),此时,该台阶部111a起到对上下不同区段的定位的作用。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100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煮饭器的内锅100基本相同,除了第三实施例的内锅100的锅壁110的导磁层112外侧还设有外保护层113,以防止导磁层112受到腐蚀。
如图2和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煮饭器1,该煮饭器1包括上述任一种内锅100。由于上文所述的原因,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煮饭器的内锅成本较低,从而该煮饭器的成本也得到降低。
从图2和图4中可以看到,优选地,当内锅100定位在煮饭器1中时,煮饭器1的加热元件200对准内锅100的锅壁110的受热区段,从而对准锅壁110的导磁层112,以实现最好的加热效果,并使得对导磁层112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如图6所示,根据本文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成型步骤S1:将导热材料加工成型为导热层111。
填充槽加工步骤S2:在受热区段上加工出用于使导磁材料经熔射而填充在其中的填充槽111b。
糙化步骤S3:对导热层111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进行糙化处理。
熔射步骤S4:将导磁材料熔射在受热区段上,以形成导磁层112。
保护层熔射步骤S5:在导磁层112上熔射惰性材料,以形成外保护层113。
内侧糙化步骤S6:对导热层111的内侧表面进行糙化处理。
内侧处理步骤S7:对导热层111的内侧表面喷涂不粘涂料以形成不粘涂层,并且移印或丝印水位刻度线。
第一烘烤烧结步骤S8:对喷涂有不粘涂料的内锅100进行烘烤烧结。
外侧处理步骤S9:对内锅100的外侧表面的局部区域做抛光或拉丝处理,对内锅100的外侧表面喷涂不粘涂料,以形成不粘涂层,并移印或丝印图标。
第二烘烤烧结步骤S10:对内锅100进行烘烤烧结。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本文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并未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材料片,而是首先将导热层111加工成型(S1),然后在锅壁110的受热区段上熔射导磁材料以形成导磁层112(S4)。可以理解,该方法使得可以不再使用昂贵的复合材料,并且该方法中,熔射导磁材料以形成导磁层112的步骤S3使得导磁层112可以只位于锅壁110的受热区段上,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完全地覆盖导热层111,从而避免了导磁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煮饭器的内锅100的成本。
如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成型步骤S1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浇铸或压铸导热材料,以形成粗坯;
S102:去水口边料,即将粗坯的浇铸/压铸口料和模具分型边料处理掉。
S103:对粗坯的表面进行抛丸,以去掉粗坯的表面的沾沙并冲实内部的气孔。
S104:在专用车削设备上根据图纸上的导热层111的尺寸和外观车削出所需要的导热层111,其形状可以例如为球形或直壁锅形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锻压等其他方法以替换浇铸或压铸的方法而形成导热层111。
在步骤S2中所加工出的填充槽111b起到了在步骤S4的中辅助导磁材料的准确定位的作用,并且填充槽的存在使得导磁层112不会从锅壁110的外侧表面向外凸出,从而实现整个锅壁110的外侧表面的一致和平滑。该填充槽可以使用例如车削加工、冲压或其他的工艺形成。在该步骤后,要对车削好的或以其他工艺形成的导热层111进行清洗,具体为对其进行除油除脂处理,以去除其表面残留的例如车削液和油脂等物。当然,填充槽加工步骤S2为可选的步骤,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而省去。
在步骤S3中对导热层111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进行的糙化处理可以增加导热层111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的表面粗糙度,以提高后续的熔射步骤S4中所熔射的导磁材料与导热层111之间的附着力。该糙化步骤具体可以为例如对导热层111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进行外喷砂。优选地,糙化处理后的导热层111的表面粗糙度为3-3.5μ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步骤S3也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而省去。
步骤S4具体包括将铁丝、不锈钢或其他导磁材料通过熔射设备喷射到导热层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中,以形成导磁层112。熔射的方法简单易行,且熔射所用的材料(如铁、不锈钢等)成本较低。此外,该步骤中所熔射的材料(例如铁等)容易在煮饭器的使用过程中受到腐蚀,而步骤S5中熔射的外保护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导磁层112受到腐蚀。当然,保护层熔射步骤S5为可选的步骤,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而省去。
内侧糙化步骤S6具体可以为例如对导热层111的内侧表面进行内喷砂。优选地,内层糙化步骤S6后的导热层111的内侧表面的粗糙度为3-3.5μm。内侧处理步骤S7中所用的不粘涂料可以包括陶瓷涂料、氟涂料等。第一烘烤烧结步骤S8中的烘烤过程可以实现导热层111的内侧表面的不粘涂层迅速干燥和固化,以迅速地转变为致密完整的固态薄膜,烧结过程可以提高该不粘涂层的致密度和强度。
外侧处理步骤S9中的抛光或拉丝处理可以美化内锅100的外观,该步骤所喷涂的不粘涂料可以包括陶瓷涂料、氟涂料等。第二烘烤烧结步骤S10中的烘烤过程可以实现内锅100外侧的不粘涂层迅速干燥和固化,以迅速地转变为致密完整的固态薄膜,烧结过程可以提高该不粘涂层的致密度和强度。
应当了解,上述实施例只是制造内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各个步骤并不都是必要的,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并且,各个步骤的顺序也并不必然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其先后操作顺序。
根据本文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除成型步骤S1之外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基本相同,为简洁起见,本文将仅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成型步骤S1。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导热材料加工成型为导热层111的成型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对导热材料片进行压花,即在导热材料片上压出花纹图案,以增大后续步骤中导热层与导磁层之间的接触面积。
S102:将导热材料片放到拉伸设备模具中进行拉伸。
S103:对拉伸后的导热材料片进行整口和切边,即对口部边沿进行磨平,以达到要求的R角,并切除多余的边料。
S104:将导热材料放入涨形设备中进行涨形,以实现所需的尺寸和外观(若需要直壁锅形,则无需此步骤)。
S105:在专用车削设备上根据图纸上的导热层111的尺寸和外观车削出所需要的导热层111,其形状可以例如为球形或直壁锅形等,并车削处所需的台阶差。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成型步骤S1主要使用了拉伸工艺以形成导热层111。
根据本文的第三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抛光步骤S2和电镀步骤S3替换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2-S5。为简洁起见,对于第三实施例,本文将仅具体说明抛光步骤S2和电镀步骤S3,如图9所示,在抛光步骤S2中,对导热层111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进行抛光处理(例如电抛光或化学抛光),以增加电镀步骤S3中导磁材料在导热层111上的附着力。当然,抛光步骤S2为可选的步骤,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而省去。在电镀步骤S3中,将导磁材料电镀在受热区段上,以形成导磁层112。电镀的方法所用的导磁材料一般为银、镍等惰性材料,不易生锈或腐蚀,从而无需在导磁层112外侧再增加外保护层。
根据本文的第四实施例的制造上述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抛光步骤S2和电镀步骤S3替换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2-S5。第四实施例中的抛光步骤S2和电镀步骤S3与第三实施例中的步骤S2和S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和图示。
本文的各个实施例中,关于导磁层与导热层的结合,描述了熔射和电镀的方法,在实践中,还可以用其他使液体状态的导磁材料附着在导热层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上,以形成导磁层的附着步骤。例如,在一个根据本文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浇铸的方法将液体状态的导磁材料附着在导热层的外侧表面的受热区段上,以形成导磁层。在浇铸导磁材料之前,需要对导热层进行清洗。并且,如果所浇铸的导磁材料是容易生锈的材料,则优选地还可以在导磁层上喷涂料或熔射外保护层。
为了进行说明,上文参照了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上文的示例性的讨论并非意欲是无遗漏地或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公开的明确形式上。鉴于以上教导,也有可能存在很多变型和变化。本实用新型不应理解为由这些实施例所限制,而应根据权利要求进行理解。

Claims (6)

1.一种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其包括在顶部形成圆形开口的锅壁,所述锅壁包括设置在内侧的导热层和设置在外侧的导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层仅设置在所述锅壁的受热区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区段构造为在所述内锅定位在所述煮饭器中时对准设置在所述煮饭器中的加热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区段位于所述锅壁的下部并且不包括所述锅壁的底部的中心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的底部的所述中心区域设置有向上凹进的凹陷部。
5.一种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饭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煮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饭器具有加热元件,且当所述内锅定位在所述煮饭器中时,所述加热元件对准所述受热区段。
CN201520633716.5U 2015-08-21 2015-08-21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Active CN205018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3716.5U CN205018858U (zh) 2015-08-21 2015-08-21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3716.5U CN205018858U (zh) 2015-08-21 2015-08-21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8858U true CN205018858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3716.5U Active CN205018858U (zh) 2015-08-21 2015-08-21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885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123A (zh) * 2015-08-21 2017-03-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煮饭器及制造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
CN107174133A (zh) * 2016-03-09 2017-09-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h加热的鼓型复合内锅及其加工方法
CN107343745A (zh) * 2017-04-05 2017-11-14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108065750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刻度线标记的制作方法和不粘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78709A (zh) * 2018-05-22 2018-08-10 中山市万顺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陶瓷锅的陶瓷内胆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00218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锅的制造方法、复合锅及复合锅的中间层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123A (zh) * 2015-08-21 2017-03-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煮饭器及制造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
CN107174133A (zh) * 2016-03-09 2017-09-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h加热的鼓型复合内锅及其加工方法
CN107174133B (zh) * 2016-03-09 2023-12-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h加热的鼓型复合内锅及其加工方法
CN108065750A (zh) * 2016-11-14 2018-05-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刻度线标记的制作方法和不粘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43745A (zh) * 2017-04-05 2017-11-14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108378709A (zh) * 2018-05-22 2018-08-10 中山市万顺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陶瓷锅的陶瓷内胆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00218A1 (zh) * 2020-06-29 2022-01-06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锅的制造方法、复合锅及复合锅的中间层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8858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CN103783999A (zh) 新型复合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US11278147B2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profiled non-stick pans with concave-convex pattern
JP5559089B2 (ja) 調理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した加熱調理器用調理釜
CN202919904U (zh) 一种新型多元复合炊具
CN106466123A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煮饭器及制造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的方法
CN106466126B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煮饭器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JP3716370B2 (ja) 調理用容器
CN105768852A (zh) 一种蜂窝涂层不粘砂锅
CN204862736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和煮饭器
CN203506432U (zh) 非金属制锅
CN109349911B (zh) 一种外表面具有部分凹凸花纹的汤锅制作工艺
KR101392095B1 (ko) 조리용기 제조방법
CN107432663B (zh) 内锅的制造方法
CN207940630U (zh) 一种复合锅
CN203447072U (zh) 一种三层复合不粘锅
CN211632766U (zh) 一种内钢外铝复合双层炊具
CN206080087U (zh) 一种具有微沸防溢功能的锅
CN20788609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1668288U (zh) 一种感温变色杯体
CN201734485U (zh) 煎炒锅
CN211093305U (zh) 一种生铁少油烟不粘锅
JP3213984U (ja) ノンスティックフライパン構造
CN208909705U (zh) 锅体和具有其的电加热设备
CN207306539U (zh) 一种电磁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