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0514U - 光伏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伏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0514U
CN220570514U CN202321933100.0U CN202321933100U CN220570514U CN 220570514 U CN220570514 U CN 220570514U CN 202321933100 U CN202321933100 U CN 202321933100U CN 220570514 U CN220570514 U CN 220570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photovoltaic
adapter
photovoltaic adapte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31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超
张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Zhengya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31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0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0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0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转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根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及自所述基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电端子设置为具有沿三个不同方向延伸的接触部,从而可在三个方向与对接元件进行插接,从而能够实现灵活地延长、转接及收尾。

Description

光伏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转接器。
背景技术
光伏电缆是太阳能接线盒及光伏电站的主要连接部件,光伏电缆的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产生的电流传输到汇流箱,然后并入逆变器,最后再接入国家电网或直接给负载供电,光伏电缆的用量成本对建设太阳能电站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光伏电缆在与逆变器系统进行连接时需要较多的光伏连接器进行连接,尤其在需要延长、收尾或转接时,会导致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变得更为复杂,无形中造成连接困难及建设成本的增加。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光伏转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地延长、转接及收尾的光伏转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转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根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及自所述基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一体地注塑成型于所述导电端子外,且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且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对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对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均具有容纳腔及突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若干彼此独立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收容并暴露于相应的对接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可选择性地与对接元件相适配,所述导电端子以所述第三接触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对接部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一对对接柱,每一所述对接柱呈中空状,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收容并卡扣于相应对接柱内的孔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将所述第一对接部或第二对接部封堵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位于其第四方向上的两侧的一对锁扣臂,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均具有能够与所述锁扣臂相卡扣的一对锁扣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体还具有沿所述锁扣臂的延伸方向突伸的凸出部及凹设于所述凸出部上的第一收容槽,当所述第一盖体组装至所述第一或第二对接部时,所述凸出部塞入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的容纳腔内,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装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以将第一或第二对接部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的间隙密封的第一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将所述第三对接部封堵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绝缘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在第四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对接部两侧的一对卡持臂,所述第二盖体具有供所述一对卡持臂插入并与其相卡扣的卡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对接部具有自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对接柱自所述连接部沿第三方向继续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具有凹设于其外周面以收容第二密封圈的第二收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光伏转接器通过将导电端子设置为具有沿三个不同方向延伸的接触部,从而可在三个方向与对接元件进行插接,从而能够实现灵活地延长、转接及收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伏转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光伏转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光伏转接器将第一、第二盖体移除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光伏转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光伏转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图5所示光伏转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转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至少一根导电端子2。
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基部21、自所述基部21沿第一方向X1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2、自所述基部21沿第二方向X2延伸的第二接触部23及自所述基部21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第三接触部24,所述第二方向X2与第一方向X1相反,所述第三方向Y与第一方向X1垂直。
所述绝缘本体1一体地注塑成型于所述导电端子2外,且包括主体部11及自所述主体部11延伸且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22、23、24对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对接部12、13、14。
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12、13均具有容纳腔101及突设于所述容纳腔101内的延伸部102,所述延伸部102具有若干彼此独立的对接空间1021,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22、23分别收容并暴露于相应的对接空间1021内。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22、23、24可选择性地与对接元件相适配,所述导电端子2以所述第三接触部24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接元件可以为对接连接器,也可以是后文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盖体4、5。
所述第三对接部14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一对对接柱142,每一所述对接柱142呈中空状,所述光伏转接器100还具有收容并卡扣于相应对接柱142内的孔帽3。
所述光伏转接器100还具有将所述第一对接部12或第二对接部13封堵的第一盖体4,所述第一盖体4具有位于其第四方向上的两侧的一对锁扣臂41,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12、13均具有能够与所述锁扣臂41相卡扣的一对锁扣槽103。
所述第一盖体4还具有沿所述锁扣臂41的延伸方向突伸的凸出部42及凹设于所述凸出部42上的第一收容槽(未图示),当所述第一盖体4组装至所述第一或第二对接部12、13时,所述凸出部42塞入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12、13的容纳腔101内,所述光伏转接器100还具有装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以将第一或第二对接部12、13与所述第一盖体4之间的间隙密封的第一密封圈61。
所述光伏转接器100还具有将所述第三对接部14封堵的第二盖体5,所述第二盖体5与所述绝缘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进行转接时,拆卸并移除第二盖体5,所述第三对接部14可与对接连接器进行连接进而与逆变器电性相连;当无需转接时,将第二盖体5装配并锁扣至所述第三对接部14上,进而将第三接触部24封闭在第二盖体5。
所述光伏转接器100还具有在第四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对接部14两侧的一对卡持臂15,所述第二盖体5具有供所述一对卡持臂15插入并与其相卡扣的卡持槽51。
所述第三对接部14具有自所述主体部11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连接部141,所述对接柱142自所述连接部141沿第三方向Y继续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141具有凹设于其外周面以收容第二密封圈62的第二收容槽141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伏转接器100具有三个所述导电端子2,所述第三对接部14具有三个所述对接柱142,三个所述导电端子2的排列方向与三个对接柱142的排列方向相同,所述第四方向为所述对接柱142的排列方向,所述一对卡持臂15在所述对接柱142的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对接部14的两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光伏转接器100通过将导电端子2设置为具有沿三个不同方向延伸的接触部12、13、14,从而可在三个方向与对接元件进行插接,从而能够实现灵活地延长、转接及收尾。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伏转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至少一根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接触部、自所述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及自所述基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地注塑成型于所述导电端子外,且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且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对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对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均具有容纳腔及突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若干彼此独立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收容并暴露于相应的对接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接触部可选择性地与对接元件相适配,所述导电端子以所述第三接触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接部包括并排设置的至少一对对接柱,每一所述对接柱呈中空状,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收容并卡扣于相应对接柱内的孔帽。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将所述第一对接部或第二对接部封堵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位于其第四方向上的两侧的一对锁扣臂,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均具有能够与所述锁扣臂相卡扣的一对锁扣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还具有沿所述锁扣臂的延伸方向突伸的凸出部及凹设于所述凸出部上的第一收容槽,当所述第一盖体组装至所述第一或第二对接部时,所述凸出部塞入所述第一、第二对接部的容纳腔内,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装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以将第一或第二对接部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的间隙密封的第一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将所述第三对接部封堵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绝缘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转接器还具有在第四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对接部两侧的一对卡持臂,所述第二盖体具有供所述一对卡持臂插入并与其相卡扣的卡持槽。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接部具有自所述主体部沿第三方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对接柱自所述连接部沿第三方向继续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具有凹设于其外周面以收容第二密封圈的第二收容槽。
CN202321933100.0U 2023-07-20 2023-07-20 光伏转接器 Active CN220570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3100.0U CN220570514U (zh) 2023-07-20 2023-07-20 光伏转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3100.0U CN220570514U (zh) 2023-07-20 2023-07-20 光伏转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0514U true CN220570514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10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3100.0U Active CN220570514U (zh) 2023-07-20 2023-07-20 光伏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0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54420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コネクタ
CN104733956A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TW202306247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CN111834786A (zh) 电连接器
CN211579042U (zh) 电连接器
CN206834389U (zh) Type C型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20570514U (zh) 光伏转接器
CN216850642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7281267U (zh) 一种带二次锁的储能用线对板连接器
CN207994145U (zh) 一种插拔式电源连接装置
CN21608550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1564722B (zh) 高速连接器
CN21012382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8770455U (zh) 电力轨道连接件和电力轨道系统
CN208478688U (zh) 电连接器
CN208093853U (zh) 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CN114122770B (zh) 一种芯片连接器
CN217562867U (zh) 电连接器
CN218472310U (zh) 一种板端转接器
CN220628336U (zh) 一体式防水连接器
CN220368172U (zh) 中继转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5989460U (zh) 信号电源混合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19739516U (zh) 一种转换连接器
CN220189936U (zh) 一种板对板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428028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