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7813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7813U
CN220557813U CN202320257014.6U CN202320257014U CN220557813U CN 220557813 U CN220557813 U CN 220557813U CN 202320257014 U CN202320257014 U CN 202320257014U CN 220557813 U CN220557813 U CN 220557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inner container
guide pipe
lin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70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丹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70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7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7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7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内胆内设置有内胆加热管;以及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内胆外,蒸汽发生器连接有导汽管,导汽管伸入至内胆内,导汽管的至少一部分到内胆加热管的最小距离小于预定距离,以使导汽管的出汽段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导汽管的进汽段的温度。这样,内胆加热管可以对导汽管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提高出汽段通入到内胆中的蒸汽的温度。通过温度更高的蒸汽对食物直接进行烹饪,烹饪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烹饪器具的需求愈加多样化。蒸烤箱作为现代厨房中一种常见的烹饪器具,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选择。蒸烤箱通常包括内胆以及位于内胆外侧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可以产生蒸汽并通入到内胆内,对食物进行烹饪。
通常蒸烤箱还设置有内胆加热管,在蒸汽模式下,内胆加热管通常会对内胆内的蒸汽进行辅助加热,以保证内胆内具有较高的烹饪温度。
但为了保证较高的烹饪温度,内胆加热管需要维持在较高温度。这使得内胆加热管对食物进行炙烤,导致食物的表面干燥,影响烹饪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内胆内设置有内胆加热管;以及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内胆外,蒸汽发生器连接有导汽管,导汽管伸入至内胆内,导汽管的至少一部分到内胆加热管的最小距离小于预定距离,以使导汽管的出汽段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导汽管的进汽段的温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内胆加热管对导汽管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这样温度更高的水蒸汽流入到内胆,通过温度更高的水蒸汽对食物进行烹饪,食物口感更好,烹饪效果更佳。并且,由于内胆加热管对导汽管内的蒸汽进行加热,其距离更近且位于导汽管内的蒸汽更为可控,这使得内胆加热管的温度不至于过高而对食物形成炙烤,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考虑到在一些情况下,水蒸汽在从蒸汽发生器流到内胆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热能的损失,温度降低,这样设置的导汽管可以使出汽段的温度与进汽段的温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该情况下的内胆加热管仅需要较小的功率即可使出汽段的温度与进汽段的温度相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内胆加热管可以对导汽管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提高出汽段通入到内胆中的蒸汽的温度。通过温度更高的蒸汽对食物直接进行烹饪,烹饪效果更佳。
示例性地,导汽管还包括连接进汽段和出汽段之间的中间段,中间段位于内胆内,中间段上的各部分到内胆加热管的最小距离均小于预定距离。这样设置,距离内胆加热管的距离更近的中间段,其与内胆加热管一同位于内胆的内部,进一步保证内胆加热管对导汽管的升温效果。
示例性地,内胆加热管包围形成预定空间,中间段位于预定空间内或者包围预定空间。这样设置的中间段不会过多的占用空间,结构设置更紧凑。
示例性地,中间段沿着预定空间的边缘盘绕。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导汽管与内胆加热管之间的结构的紧凑度,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沿着预定空间的边缘缠绕,可以尽量增加中间段的长度,增加中间段的受热面积,蒸汽升温效果更好。
示例性地,中间段盘绕的圈数大于1以使中间段具有重叠部分,沿垂直于盘绕方向的堆叠方向,重叠部分的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内胆加热管的尺寸。这样,在堆叠方向上,内胆加热管所占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中间段的尺寸,可以尽量减小导汽管在堆叠方向上所占的空间,结构设置更合理。盘绕的圈数大于1可以使导汽管的长度更长,以提高蒸汽升温的效果。
示例性地,中间段盘绕的圈数小于2。盘绕圈数小于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中间段占空间过多而影响内胆内的食物容纳空间的大小。另一方面,缠绕的圈数不至于过多而影响导汽管的导汽效率。
示例性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挡板,中间段和内胆加热管设置于挡板和内胆的内壁之间,其中,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出汽段穿设于通孔,挡板上设置有散热孔。挡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导汽管和内管加热管形成遮挡,避免用户直接接触导致烫伤等情况的发生。
示例性地,挡板上设置有向内胆的中心凹陷的第一凹陷部,导汽管和内胆加热管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第一凹陷部内。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导汽管和内胆加热管对内胆内的烹饪空间的占用。
示例性地,预定空间内还设置有循环风机,导汽管设置于循环风机和内胆加热管之间。循环风机可以提高内胆加热管与外部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升内胆加热管对导汽管内的蒸汽的加热效率。
示例性地,导汽管设置于内胆的后壁。这样设置可以更好地避免用户从内胆的烹饪空间中取拿食物时被烫伤的情况,提升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内胆的后壁上设置有向后凹陷的第二凹陷部,内胆加热管和导汽管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第二凹陷部内,蒸汽发生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凹陷部的下方。这样,在水平方向上,蒸汽发生器位于第二凹陷部的下方的部分结构与第二凹陷部可以有一定的重叠,减少蒸汽发生器、内胆加热管和导汽管整体上所占的空间。在不改变烹饪器具的尺寸的前提下,增大内胆的烹饪空间的尺寸,结构设置更合理。
示例性地,出汽段的温度在105-200度之间。这样,通入到内胆内的蒸汽温度更适于对食物进行烹饪,以确保食物的口感。
示例性地,导汽管的出汽口位于内胆内的下部。将出汽口设置在内胆的下部更利于导汽管内的蒸汽高效地充满内胆,进一步提高内胆内的升温效率。
示例性地,进汽段的进汽口位于内胆的外侧并与蒸汽发生器相连,进汽段与内胆的导汽管设置于的内壁垂直。这样,进汽段的结构设置更简单合理,在其与橡胶管相连时,插拔安装的过程更简单。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是限定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是限定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主视图,其中未示出内胆的侧壁;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主视图,其中未示出挡板;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导汽管的立体图;以及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导汽管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内胆;110、内胆加热管;111、预定空间;120、挡板;121、通孔;122、散热孔;123、第一凹陷部;124、第三凹陷部;130、后壁;131、第二凹陷部;200、蒸汽发生器;300、导汽管;310、进汽段;311、进汽口;320、中间段;330、出汽段;331、出汽口;400、循环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结合参照图1、2、3和5,该烹饪器具包括内胆100以及设置在内胆100外的蒸汽发生器200。内胆100内可以设置有内胆加热管110。内胆加热管110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或未来开发的加热方式。内胆加热管110可以呈任意规则或不规则形设置在内胆100内,其可以通过紧固件或者任意其他方式固定在内胆100内。内胆100内可以形成用于烹饪食物的烹饪空间。蒸汽发生器200可以连接有导汽管300,导汽管300伸入至内胆100内。蒸汽发生器200可以将水汽化为水蒸汽,该过程可以理解为一次加热。水蒸汽通过导汽管300进入到内胆100内,对烹饪空间内食物进行烹饪。导汽管300的至少一部分到内胆加热管110的最小距离可以小于预定距离,以使导汽管300的出汽段33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导汽管的进汽段310的温度。其中,最小距离可以是任意方向上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这样理解,内胆加热管110在其预定距离内形成一个加热空间,位于该加热空间内的导汽管300内的蒸汽可以受到内胆加热管110的加热的作用。预定距离可以与内胆加热管110的功率有关。示例性地,预定距离可以小于或等于10mm。优选地,预定距离可以小于或等于5mm。具体地,水蒸汽依次经过导汽管300的进汽段310和出汽段330,流入至内胆100的内部。水蒸汽在导汽管300内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导汽管300的至少一部分到内胆加热管110的最小距离小于预定距离,这样在内胆加热管110的作用下,经过该部分的水蒸汽可以被二次加热。通常,从蒸汽发生器200流出的水蒸汽为100度,进汽段310的温度一般在100度左右。通过对导汽管300结构的合理设置,可以使经过二次加热的水蒸汽的温度达到100度以上。导汽管300可以部分设置在内胆100内,也可以全部位于内胆100内,或者,导汽管300可以全部位于内胆100的外部(例如,导汽管可以贴靠在内胆的外壁),保证导汽管300与内胆加热管110之间的最小距离足够小以对其内部的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即可,此处不做过多限定。为保证导汽管300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耐用性,导汽管300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导汽管300和蒸汽发生器200之间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高温橡胶管进行连接。
举例来说,在一些使用场景下,用户需要内胆100的内部的温度在120度左右。现有技术中,通入到内胆内的水蒸汽温度只能达到100度,此时通常是通过加热管对内胆内的蒸汽进行辅助加热,而为了达到120度的预定温度,加热管的温度需要升温到远大于120度的温度(一般为200-300度),这样在蒸汽进行烹饪的同时,温度过高的加热管会形成对食物的炙烤,使食物表面干燥,烹饪效果差。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内胆加热管110对导汽管300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这样温度更高的水蒸汽流入到内胆100,通过温度更高的水蒸汽对食物进行烹饪,食物口感更好,烹饪效果更佳。并且,由于内胆加热管110对导汽管300内的蒸汽进行加热,其距离更近且位于导汽管300内的蒸汽更为可控,这使得内胆加热管110的温度不至于过高而对食物形成炙烤,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考虑到在一些情况下,水蒸汽在从蒸汽发生器200流到内胆100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热能的损失,温度降低,这样设置的导汽管可以使出汽段330的温度与进汽段310的温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该情况下的内胆加热管110仅需要较小的功率即可使出汽段330的温度与进汽段310的温度相同。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内胆加热管110可以对导汽管300内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提高出汽段330通入到内胆100中的蒸汽的温度。通过温度更高的蒸汽对食物直接进行烹饪,烹饪效果更佳。
示例性地,出汽段330的温度可以在105-200度之间。这样,通入到内胆100内的蒸汽温度更适于对食物进行烹饪,以确保食物的口感。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的导汽管的结构和位置等的设置,使出汽段的温度大于200度。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5和7,导汽管300还可以包括连接进汽段310和出汽段330之间的中间段320。中间段320可以位于内胆100内,中间段320上的各部分到内胆加热管110的最小距离可以均小于预定距离。可以这样理解,内胆加热管110对导汽管300内的蒸汽的升温作用主要是在中间段320进行的。这样设置,距离内胆加热管110的距离更近的中间段320,其与内胆加热管110一同位于内胆100的内部,进一步保证内胆加热管110对导汽管300的升温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段还可以设置在内胆的外侧壁,中间段可以尽量贴靠该外侧壁,以使内胆加热管的热量可以通过该外侧壁传递至其中。
示例性地,参照图5,内胆加热管110可以包围形成预定空间111,中间段320可以位于预定空间111内或者包围预定空间111。内胆加热管110本身构成预定空间111的边界。中间段320可以沿着内胆加热管110的延伸方向设置。例如,在内胆加热管110呈环形设置时,中间段320可以呈环形位于内胆加热管110的内侧或者外侧。这样设置的中间段320不会过多的占用空间,结构设置更紧凑。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汽管的中间段可以与预定空间的边界重叠设置。
示例性地,继续参照图5,中间段320可以沿着预定空间111的边缘盘绕。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导汽管300与内胆加热管110之间的结构的紧凑度,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沿着预定空间111的边缘缠绕,可以尽量增加中间段320的长度,增加中间段320的受热面积,蒸汽升温效果更好。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中间段可以设置在预定空间的中心处。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6和8,中间段320盘绕的圈数可以大于1以使中间段320具有重叠部分。沿垂直于盘绕方向的堆叠方向,重叠部分的最大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内胆加热管110的尺寸。以图6中的实施例为例,其中盘绕方向为X-X,堆叠方向为Y-Y。这样,在堆叠方向上,内胆加热管110所占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中间段320的尺寸,可以尽量减小导汽管300在堆叠方向上所占的空间,结构设置更合理。盘绕的圈数大于1可以使导汽管300的长度更长,以提高蒸汽升温的效果。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段的重叠部分的尺寸可以大于内胆加热管的尺寸。
示例性地,参照图7和8,中间段320盘绕的圈数可以小于2。可以理解的是,在中间段320的管径不变的情况下,盘绕的圈数越多,在其堆叠方向上中间段320所占的尺寸就越大。而如果想在不增加中间段320所占的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盘绕圈数来增加中间段320的受热面积,这需要减小中间段320的管径。这会影响导汽管300的导汽效率。盘绕圈数小于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中间段320占空间过多而影响内胆100内的食物容纳空间的大小。另一方面,缠绕的圈数不至于过多而影响导汽管的导汽效率。示例性地,中间段320盘绕的圈数可以为1.5圈。或者,中间段盘绕的圈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任意其他值。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4和6,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挡板120,中间段320和内胆加热管110可以设置于挡板120和内胆100的内壁之间,其中,挡板120上可以设置有通孔121,出汽段330可以穿设于通孔121,挡板120上可以设置有散热孔122。挡板12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导汽管300和内管加热管110形成遮挡,避免用户直接接触导致烫伤等情况的发生。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内胆加热管的热能,可以不设置挡板,内胆加热管和导汽管直接暴露于内胆的烹饪空间内。
示例性地,参照图6,挡板120上可以设置有向内胆100的中心凹陷的第一凹陷部123,导汽管300和内胆加热管1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伸入至第一凹陷部123内。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导汽管300和内胆加热管110对内胆100内的烹饪空间的占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上可以不设置第一凹陷部,挡板整体可以呈平板状。在具有循环风机400的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123内可以设置有向内胆100的中心凹陷的第三凹陷部124,循环风机400的部分结构可以伸入至第三凹陷部124内。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5和6,预定空间111内还可以设置有循环风机400,导汽管300可以设置于循环风机400和内胆加热管110之间。循环风机400可以提高内胆加热管110与外部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升内胆加热管110对导汽管300内的蒸汽的加热效率。
示例性地,参照图3和6,导汽管300可以设置于内胆100的后壁130。这样设置可以更好地避免用户从内胆100的烹饪空间中取拿食物时被烫伤的情况,提升使用体验。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汽管可以设置在内胆的顶壁或侧壁上。
示例性地,参照图2和6,内胆100的后壁130上可以设置有向后凹陷的第二凹陷部131。内胆加热管110和导汽管3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伸入至第二凹陷部131内,蒸汽发生器2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二凹陷部131的下方。这样,在水平方向上,蒸汽发生器200位于第二凹陷部131的下方的部分结构与第二凹陷部131可以有一定的重叠,减少蒸汽发生器200、内胆加热管110和导汽管300整体上所占的空间。在不改变烹饪器具的尺寸的前提下,增大内胆100的烹饪空间的尺寸,结构设置更合理。示例性地,蒸汽发生器200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烹饪器具的底板上。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内胆的后壁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内胆后壁可以呈平板状设置,即其上不设置有第二凹陷部。
示例性地,导汽管300的出汽口331可以位于内胆100内的下部。可以理解的是,蒸汽的温度较高,流入至内胆100后会首先流向内胆100的上部。将出汽口331设置在内胆100的下部更利于导汽管300内的蒸汽高效地充满内胆100,进一步提高内胆100内的升温效率。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出汽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任意其他位置,保证内胆的升温效率即可,此处不做过多限定。出汽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
示例性地,进汽段310的进汽口311可以位于内胆100的外侧并与蒸汽发生器200相连。进汽段310与内胆100的导汽管300设置于的内壁垂直。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进汽段310与内胆100的后壁130垂直设置。通常,进汽段310和蒸汽发生器200之间通过耐高温的橡胶管相连。这样,进汽段310的结构设置更简单合理,在其与橡胶管相连时,插拔安装的过程更简单。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汽段可以与该内壁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所述内胆内设置有内胆加热管;以及
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内胆外,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有导汽管,所述导汽管伸入至所述内胆内,所述导汽管的至少一部分到所述内胆加热管的最小距离小于预定距离,以使所述导汽管的出汽段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汽管的进汽段的温度,
所述导汽管还包括连接所述进汽段和所述出汽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内胆加热管包围形成预定空间,所述中间段沿着所述预定空间的边缘盘绕在所述预定空间内或包围所述预定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位于所述内胆内,所述中间段上的各部分到所述内胆加热管的最小距离均小于所述预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盘绕的圈数大于1以使所述中间段具有重叠部分,沿垂直于盘绕方向的堆叠方向,所述重叠部分的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内胆加热管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盘绕的圈数小于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挡板,所述中间段和所述内胆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内胆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出汽段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向内胆的中心凹陷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导汽管和所述内胆加热管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凹陷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空间内还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导汽管设置于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内胆加热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汽管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后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后壁上设置有向后凹陷的第二凹陷部,所述内胆加热管和所述导汽管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段的温度在105-200度之间;和/或
所述导汽管的出汽口位于所述内胆内的下部;和/或
所述进汽段的进汽口位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进汽段与所述内胆的所述导汽管设置于的内壁垂直。
CN202320257014.6U 2023-02-07 2023-02-07 烹饪器具 Active CN220557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7014.6U CN220557813U (zh) 2023-02-07 2023-02-07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7014.6U CN220557813U (zh) 2023-02-07 2023-02-07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7813U true CN220557813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10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7014.6U Active CN220557813U (zh) 2023-02-07 2023-02-07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7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32893C2 (ru) Комплект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ищи на пару в микроволновой печи
US10022021B2 (en) Cooking apparatus
EP1541025A1 (en) Overheated steam oven
US20010025848A1 (en)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for heating cooking vessels
KR20100011478U (ko) 스팀 튀김오븐
CN109717753A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JP2013187042A (ja) 加熱調理器及び家電機器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220557813U (zh) 烹饪器具
CN106136875B (zh) 低噪音的电炊具
JP5846935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及び家電機器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12021954B (zh) 一种基于涡流效应的家用多功能烧烤架
CN114343445A (zh) 烹饪器具
CN209733607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US7227105B2 (en) Cooking apparatus
CN208551238U (zh) 烹饪厨具盖体、蒸笼和烹饪厨具
CN220529768U (zh) 多功能炊具
CN207893809U (zh) 凹形智能电磁厨具和智能电磁烹饪系统
CN211722744U (zh) 电热锅
JP6842317B2 (ja) 蒸気発生装置
CN215899397U (zh) 一种空气电压力锅
CN219782357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
CN211155138U (zh) 烹饪器具
CN219020871U (zh) 一种料理机
CN213248408U (zh) 烹饪器具
CN110464219A (zh) 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