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22744U - 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电热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22744U CN211722744U CN202020126409.9U CN202020126409U CN211722744U CN 211722744 U CN211722744 U CN 211722744U CN 202020126409 U CN202020126409 U CN 202020126409U CN 211722744 U CN211722744 U CN 2117227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food warmer
- electric food
- air
- po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67686 Eschscholzia lobb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45 mic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18 mica group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锅,包括壳体、锅体和发热元件,所述锅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发热元件设于所述锅体底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靠近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气孔相对于所述进气孔远离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锅,进行加热时,锅体下方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上升并从排气孔排出,则锅体下方的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冷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壳体内补充至锅体的下方。在电热锅持续使用的过程中,热空气不断从排气孔排出壳体外,冷空气不断从进气孔进入壳体内,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形成了散热的循环路径,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避免了电热锅升温过高的问题,可长时间使用,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锅。
背景技术
电热锅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烹饪器具,能够实现煎、炸、蒸、煮、炖、焖等多种烹调方式。根据烹调方式的不同,电热锅分为电煎锅、电炖锅、电蒸锅、电饭锅、电火锅,等等。电热锅一般包括壳体和装设于壳体内的锅体,锅体底部设有加热元件,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现有的电热锅一般是在壳体的底壁设置散热孔进行散热,然而,壳体的底壁与放置的台面之间通常距离较近,其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导致电热锅升温过高,不能长时间使用,容易存在高温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热锅,提高散热性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锅,包括壳体、锅体和发热元件,所述锅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发热元件设于所述锅体底部,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靠近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气孔相对于所述进气孔远离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如此设置,该电热锅进行加热时,锅体下方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上升并从排气孔排出,则锅体下方靠近壳体底部的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冷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壳体内补充至锅体的下方。在电热锅持续使用的过程中,热空气不断从排气孔排出壳体外,冷空气不断从进气孔进入壳体内,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形成了散热的循环路径,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避免了电热锅升温过高的问题,可长时间使用,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侧设有与所述进气孔相对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如此设置,可避免从壳体外侧看到壳体内的带电体零件,且避免人手指伸入接触带电体零件,提高了安全性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进气孔。如此设置,挡板可以完全挡住壳体内的带电体零件,避免使用者观察到壳体内的带电体零件而产生好奇进而将手指伸入进气孔内,从而提高了电热锅使用的安全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两端设有卡接板,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卡接板卡接于所述壳体内。如此设置,挡板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侧壳内,装配方式简单,可方便更换,利于后期维修。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朝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端部抵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如此设置,设置加强板可提高挡板的结构强度,使挡板更加耐用。并且,加强板还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使用时间较长后挡板变形并贴近壳体,而影响进气孔进气,保证了长时间使用后进气孔仍然可以顺畅进气,从而保证了电热锅的散热性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温控连接器,所述温控连接器设于所述锅体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温控连接器电连接所述发热元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片,所述隔热片设于所述温控连接器周侧,将所述锅体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分隔开,所述隔热片靠近所述温控连接器位置开设有通气部。如此设置,设置隔热片可以降低锅体向壳体底部传递的热量,从而壳体底部的温度较低,避免壳体底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的事故。隔热片设有通气部,则隔热片上下方的空气可实现流通,随着隔热片上方的热空气不断从排气孔排出,隔热片下方的空气经过通气部流入隔热片上方空间内,则隔热片下方空气减少,有利于外部冷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壳体内隔热片下方的空间中,从而更有利于隔热片和壳体底部之间的空间的散热。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远离所述锅体的一端边缘设有朝外凸出的加强筋;和/或,所述排气孔远离所述锅体的一端边缘设有朝外凸出的加强筋。如此设置,可提高进气孔和/或排气孔的边缘处的结构强度,避免长时间受热发生变形,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排气孔的大小。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冷空气进入壳体及利于热空气排出,提高散热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侧壳和底盖,所述侧壳呈筒体状,且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底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侧壳的一端并封闭该端开口。如此设置,底盖和侧壳一起形成完整的壳体结构,对锅体和发热元件起到保护作用,还保证了电热锅整体造型的协调美观。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盖设有散热孔。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电热锅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锅,进行加热时,锅体下方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上升并从排气孔排出,则锅体下方靠近壳体底部的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冷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壳体内补充至锅体的下方。在电热锅持续使用的过程中,热空气不断从排气孔排出壳体外,冷空气不断从进气孔进入壳体内,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形成了散热的循环路径,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避免了电热锅升温过高的问题,可长时间使用,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热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热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热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热锅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以上。
请参阅图1-3,一种电热锅,包括壳体2、锅体1和发热元件3,锅体1设于壳体2内,发热元件3设于锅体1底部。发热元件3通电发热从而给锅体1提供热能,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3为发热管,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锅体1底部。
壳体2的侧壁设有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进气孔211靠近壳体2的底部设置。排气孔212相对于排气孔(212)远离壳体2的底部设置。电热锅进行加热时,锅体1下方和壳体1之间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上升并从排气孔212排出,则锅体1下方靠近壳体1底部的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冷空气从进气孔211进入壳体2内补充至锅体1的下方,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所示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在电热锅持续使用的过程中,热空气不断从排气孔212排出壳体2外,冷空气不断从进气孔211进入壳体2内,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形成了散热的循环路径,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避免了电热锅升温过高的问题,可长时间使用,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壳体2包括侧壳21和底盖22,侧壳21呈筒体状,且两端均具有开口,底盖22可拆卸地安装于侧壳21的一端并封闭该端开口。底盖22和侧壳21一起形成完整的壳体结构,对锅体1和发热元件3起到保护作用,还保证了电热锅整体造型的协调美观。
本实施例中,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均设于侧壳21上,结构较简单,容易加工。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分别靠近侧壳21两端的开口。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底盖22具有较高侧壁,进气孔211设于底盖22的侧壁上,而排气孔212设于侧壳21上。
进一步地,底盖22设有散热孔221,热空气还可从该散热孔221排出,进一步提高了电热锅的散热性能。如图1所示,散热孔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孔221呈散射状分布,且由底盖22中心向边缘散热孔221的大小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且容易加工。然而,该实施例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于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孔221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排布,各个散热孔221的大小及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位置进行不同设置。
请参阅图2、3所示,电热锅还包括温控连接器4,温控连接器4设于锅体1的底部与壳体2的底部之间,温控连接器4电连接发热元件3。温控连接器4可耦合连接具有耦合器的底座,通过与底座耦合连接给发热元件3供电,使发热元件3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锅体1。温控连接器4还具有温控组件,温控组件可采用突跳式温控器,温控组件可检测锅体1的温度并进行过热保护,当锅体1温度过高时,温控组件发生跳变断开电路,防止发热元件3继续加热,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由于设置有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形成良好的散热结构,可有效降低壳体2内的温度,避免壳体2内温度过高导致温控组件发生跳变的问题。并且,温控连接器4一般包括导电的金属件和绝缘的塑胶件,壳体2内的热量得到有效散热可以避免高温将塑胶件熔化而发生安全事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电热锅还包括隔热片5,隔热片5设于温控连接器4周侧,将锅体1的底部与壳体2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分隔开。设置隔热片5可以降低锅体1向壳体2底部传递的热量,从而壳体2底部的温度较低,避免壳体2底部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的事故。隔热片5优选采用云母片,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且价格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示,隔热片5靠近温控连接器4位置开设有通气部51。如此,隔热片5上下方的空气可实现流通,随着隔热片5上方的热空气不断从排气孔212排出,隔热片5下方的空气经过通气部512流入隔热片5上方空间内,则隔热片5下方空气减少,有利于外部冷空气从进气孔211进入壳体1内隔热片5下方的空间中,从而更有利于隔热片5和壳体2底部之间的空间的散热。通气部51可以为通孔,结构较为简单。
请参阅图2、4、5,壳体2内侧设有与进气孔211相对的挡板23,挡板23与壳体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本实施例中,挡板23设于侧壳21内侧。挡板23与壳体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保证了进气孔211的正常通气。如果不设置挡板23,则从侧壳21外侧可直接看到侧壳21内的带电体零件,如发热管、温控连接器4等零件,且人手指可能从进气孔211伸入侧壳21内接触带电体零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设置挡板23可避免从侧壳21外侧看到壳体2内的带电体零件,且避免人手指伸入接触带电体零件,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设置挡板23还具有导向作用,使经过进气孔211的空气朝底盖22方向拐弯再补充到锅体1下方,可以更充分地更换锅体1下方的热空气,使锅体1下方靠近底盖22处的部位更容易散热。
优选地,挡板23在壳体2的侧壁上的垂直投影覆盖进气孔211。如此,挡板23可以完全挡住壳体2内的带电体零件,避免使用者观察到壳体2内的带电体零件而产生好奇进而将手指伸入进气孔211内,从而提高了电热锅使用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5,挡板23的两端设有卡接板231,挡板23通过卡接板231卡接于壳体2内。挡板23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壳体2内,装配方式简单,可方便更换,利于后期维修。具体而言,卡接板231与挡板23为一体式结构,结构更加稳固。侧壳21内壁设有限位筋24,卡接板231设有卡接口,卡接口卡于限位筋24上与限位筋24过盈配合,从而将挡板23安装于壳体2内,该卡接板231装配方式简单,且装配牢固。
挡板23朝向进气孔211的一侧设有加强板232,加强板232的端部抵于壳体2的内侧壁(也就是侧壳21的内壁)。设置加强板232可提高挡板23的结构强度,使挡板23更加耐用。并且,加强板232还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使用时间较长后挡板23变形并贴近壳体2的侧壳21,而影响进气孔211进气,保证了长时间使用后进气孔211仍然可以顺畅进气,从而保证了电热锅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加强板232与挡板23也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强度更好。
进一步地,进气孔211远离锅体1的一端边缘设有朝外凸出的加强筋213。设置加强筋213可提高进气孔211的边缘处的结构强度,避免长时间受热发生变形,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同样地,排气孔212远离锅体1的一端边缘设有朝外凸出的加强筋213。设置加强筋213可提高排气孔212的边缘处的结构强度,避免长时间受热发生变形,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进气孔2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进气孔211成排设置。设置多个进气孔211可提高气流量,从而提升散热性能,多个进气孔211成排设置,形状规整,造型美观。多个进气孔211可以排列成一排,也可以排列成多排。多个进气孔211可以围绕成一圈或围绕成一个或多个弧线段,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排气孔2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排气孔212成排设置。设置多个排气孔212可提高气流量,从而提升散热性能,多个排气孔212成排设置,形状规整,造型美观。多个排气孔212可以排列成一排,也可以排列成多排。多个排气孔212可以围绕成一圈或围绕成一个或多个弧线段,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图1所示实施例中,进气孔211为长条形孔,但不限于此,进气孔211也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或椭圆形孔,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通孔。图1所示实施例中,排气孔212为长条形孔,但不限于此,排气孔212也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或椭圆形孔,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通孔。
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的大小不同。图1所示实施例中,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均为长条形孔,但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的大小不同,进气孔211的大小大于排气孔212的大小,如此,更有利于冷空气进入壳体2内及利于热空气排出,提高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热锅,包括壳体(2)、锅体(1)和发热元件(3),所述锅体(1)设于所述壳体(2)内,所述发热元件(3)设于所述锅体(1)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侧壁设有进气孔(211)和排气孔(212),所述进气孔(211)靠近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所述排气孔(212)相对于所述进气孔(211)远离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侧设有与所述进气孔(211)相对的挡板(23),所述挡板(23)与所述壳体(2)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3)在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进气孔(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3)的两端设有卡接板(231),所述挡板(23)通过所述卡接板(231)卡接于所述壳体(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3)朝向所述进气孔(211)的一侧设有加强板(232),所述加强板(232)的端部抵于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连接器(4),所述温控连接器(4)设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与所述壳体(2)的底部之间,所述温控连接器(4)电连接所述发热元件(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片(5),所述隔热片(5)设于所述温控连接器(4)周侧,将所述锅体(1)的底部与所述壳体(2)的底部之间的空间分隔开,所述隔热片(5)靠近所述温控连接器(4)位置开设有通气部(5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211)远离所述锅体(1)的一端边缘设有朝外凸出的加强筋(213);和/或,
所述排气孔(212)远离所述锅体(1)的一端边缘设有朝外凸出的加强筋(2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11)的大小大于所述排气孔(212)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侧壳(21)和底盖(22),所述侧壳(21)呈筒体状,且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底盖(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侧壳(21)的一端并封闭该端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2)设有散热孔(2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6409.9U CN211722744U (zh) | 2020-01-19 | 2020-01-19 | 电热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26409.9U CN211722744U (zh) | 2020-01-19 | 2020-01-19 | 电热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22744U true CN211722744U (zh) | 2020-10-23 |
Family
ID=7288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26409.9U Active CN211722744U (zh) | 2020-01-19 | 2020-01-19 | 电热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722744U (zh) |
-
2020
- 2020-01-19 CN CN202020126409.9U patent/CN2117227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55189U (zh) | 烹饪器具 | |
CN112932280A (zh) | 一种带冷风通道的上置式多功能料理锅 | |
CN211722744U (zh) | 电热锅 | |
CN220192746U (zh) | 烹饪设备 | |
CN217013641U (zh) | 烹饪隔热结构及烹饪装置 | |
CN214760688U (zh) | 一种带冷风通道的上置式多功能料理锅 | |
CN215777527U (zh) | 空气炸箱及集成灶 | |
CN211155324U (zh) | 烹饪器具 | |
JP3931821B2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17978932U (zh) | 全电化集成灶 | |
CN216984592U (zh) | 空气炸锅的保险丝安装结构 | |
CN216060160U (zh) | 具有空气炸功能的蒸汽烹饪装置 | |
CN207492536U (zh) | 一种电饭锅 | |
CN21480421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852543U (zh) | 一种高效的风道循环结构 | |
CN212186203U (zh) |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 |
CN214128227U (zh) | 空气炸锅 | |
CN210446692U (zh) | 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3542608U (zh) | 墙暖取暖器 | |
CN218515600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 | |
CN212227127U (zh) | 炉具 | |
CN211459847U (zh) | 一种锅盖装置及其空气炸锅 | |
CN217987347U (zh) | 一种多士炉与空气烤箱一体机 | |
CN214387173U (zh) | 微蒸烤装置 | |
CN213909867U (zh) |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