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9168U -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9168U
CN220549168U CN202321658459.1U CN202321658459U CN220549168U CN 220549168 U CN220549168 U CN 220549168U CN 202321658459 U CN202321658459 U CN 202321658459U CN 220549168 U CN220549168 U CN 220549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nit
rocker arm
locking
fram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84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铭祥
丁信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84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9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9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9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电动三轮车至少具有前车架,枢接于该前车架上的后车架,该后车架枢设有后摇臂,该后摇臂上设有动力单元;该前车架与该后车架系借由一可倾装置来枢接;该动力单元具有电动马达部与可被该电动马达部带动的传动部,该传动部可带动后轮轴,该后轮轴的二端安装有后轮;该后摇臂的侧臂锁设有左右一对套管,该动力单元的前端锁固于该后摇臂前端上,该动力单元后端二侧锁付于该套管上;该后轮轴穿设于该套管内;借此可使该后摇臂沿车体左右方向宽度增宽,同时可使左右一对该后轮的轮距增加,从而可提升该电动三轮车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尤其指一种可使后摇臂沿车体左右方向宽度增宽,同时可使后轮的轮距增加,从而可提升电动三轮车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背景技术
前一轮后二轮的三轮电动车的技术领域中,其后悬构造造成了其后二轮轮距受到严重限制,因此除了行车稳定性不佳外,更会不利其他部品如煞车卡钳与碟煞盘等设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来提升电动三轮车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已为车辆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借此可使后摇臂沿车体左右方向宽度增宽,同时可使后轮的轮距增加,从而可提升电动三轮车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电动三轮车至少具有前车架,枢接于该前车架上的后车架,该后车架枢设有后摇臂,该后摇臂上设有动力单元;该前车架与该后车架系借由一可倾装置来枢接;该动力单元具有电动马达部与可被该电动马达部带动的传动部,该传动部可带动后轮轴,该后轮轴的二端安装有后轮;该后摇臂的侧臂锁设有左右一对套管,该动力单元的前端锁固于该后摇臂前端上,该动力单元后端二侧锁付于该套管上;该后轮轴穿设于该套管内。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左右一对套管具有内连结部与外连结部,以及位于该内连结部与该外连结部之间的中空的穿管部;该内连结部系连结于该动力单元的该传动部上;该外连结部系连结于该后摇臂的侧臂外侧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外连结部更锁设有碟煞系统的煞车卡钳。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外连结部具有上锁固部与下锁固部:该后摇臂的该侧臂具有第一锁设部与第二锁设部,该下锁固部具有多个,该下锁固部系锁固于该第一锁设部与该第二锁设部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后摇臂的该侧臂朝车体后方依序设置有该第一锁设部与该第二锁设部及后避震器锁设部,该后避震器锁设部可供后避震器锁设。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由车体后视观视,该后避震器系位于动力单元的二边外侧。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后摇臂系以枢接部来枢接于该后车架上;由车体俯视观视,该枢接部系位于该动力单元朝车体前后方向的前方,该后摇臂的该侧臂系位于该动力单元朝车体左右方向的外侧边;从车体侧视观视,该动力单元至少有一部份与该侧臂重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后车架上设置有置物箱。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套管的穿管部与该后轮轴系位于该后摇臂上侧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该后摇臂安装有该后避震器的下端部系位于该后轮轴的后方及下方处。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后摇臂沿车体左右方向宽度增宽,同时可使左右一对的该后轮的轮距增加,从而可提升该电动三轮车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后摇臂沿车体左右方向宽度增宽,同时可使左右一对的该后轮的轮距增加,从而可提升该电动三轮车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电动三轮车后悬部份空间充分利用与空间紧致化。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只须拆卸该后轮即进行维修动作,从而可提升该电动三轮车的维修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后避震器系固定于该后摇臂的后端,从而可增加该后避震器缓冲行程。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电动三轮车的支撑性与行驶操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后摇臂呈环抱该动力单元方式配置,从而可使该后摇臂沿车体左右方向的宽度增大,并降低该动力单元的重心,进而来提升该电动三轮车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车辆于转弯时该前车架会倾斜,而该后车架不随着倾斜,从而可提升该置物箱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该动力单元安装时可由车体上方向下摆设组装,从而可便利该动力单元的组立工程。
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些技术手段可达到功效在于:借此可增加该后避震器缓冲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车架与可倾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车架、动力单元与可倾装置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车架与动力单元后视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摇臂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摇臂与动力单元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电动三轮车
2:前车架
21:头管部 22:转向机构
23:前叉单元 24:前轮
25:主管部 26:脚踏部
27:上升管部
271:延伸部 272:横辅助管部
273:竖辅助管部
28:锁设部
3:后车架
31:横管部
32:后架部
321:上升部 322:转折部
323:延伸部 324:横向辅助管
325:纵辅助管
33:连接座 34:枢设座
4:动力单元
41:电动马达部
42:传动部
421:后轮轴
43:后轮
5:可倾装置
51:阻尼器
6:控制器
7:后摇臂
7a:侧臂
71:枢接部 72:横杆
73:锁付座 74:第一锁设部
75:第二锁设部
76:后避震器锁设部
77:后避震器
8:套管
81:内连结部
811:锁设孔
82:外连结部
821:上锁固部 822:下锁固部
83:穿管部
9:碟煞系统
91:煞车卡钳 92:碟煞盘
B:电池
C:置物箱
P:锁固元件
S: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三轮车1,至少具有前车架2,枢接于该前车架2上的后车架3,该后车架3枢设有后摇臂7,该后摇臂7上设有动力单元4。
如图1所示,该前车架2前方设有头管部21,该头管部21上方设有转向机构22,该头管部21的下方设有前叉单元(前避震器)23,该前叉单元23下方枢有一前轮24;该头管部21朝车体后下方设有主管部25,该主管部25的后方设有略成水平状左右一对的脚踏部26,该脚踏部26朝车体上方且略倾斜左右一对的上升管部27,该上升管部27更朝车体后方延设略水平的延伸部271,该上升管部27朝向该脚踏部26方向设有沿车体左右方向设置,并连接左右一对的该上升管部27的横辅助管部272,以及由该横辅助管部272沿车体上下方向向下设置的竖辅助管部273;该横辅助管部272与该上升管部27之间设置有可供该动力单元4运作所需的电源的电池B;该上升管部27上方与该延伸部271设有可供驾驶人乘座的座垫S;该上升管部27邻近该脚踏部26处,朝车体后方设有左右一对的锁设部28,该锁设部28锁设有可倾装置5,该前车架2即以该可倾装置5为摆动中心作左右方向的摆动。
如图1、2、3所示,该后车架3前端下方设有沿车体左右方向设置的横管部31,于该横管部31的二端设有左右一对朝车体后方延设后架部32,该后架部32由该横管部31起具有上升部321、转折部322与延伸部323,该延伸部323上安装有置物箱C;该上升部321与该转折部322之间设有可控制动力单元4运作的控制器6;该转折部322与该延伸部323上方分别设有至少一支沿车体左右方向设置的横向辅助管324,本实用新型以设置三支该横向辅助管324来举例说明;于二个该横向辅助管324之间设有沿车体前后方向设置左右一对的纵辅助管325;该横管部31近中央处设有连接座33,该连接座33与该可倾装置5连接,该横管部31朝车体前端邻近该可倾装置5设有阻尼器51;该横管部31朝车体后方方向设有左右一对的枢设座34,该枢设座34枢设有可沿车体上下方向摆动的后摇臂7。
如图3、4、5、6、7所示,该后摇臂7的前端设有枢接部71,该后摇臂7即借由该枢接部71枢设于该枢设座34上,从而可以该枢设座34为摆动中心来沿车体上下方向的摆动;该后摇臂7于设置该枢接部71朝车体后方设有沿车体左右方向的横杆72,该横杆72上设有沿车体左右方向设置的一对锁付座73,该锁付座73可供该动力单元4前端锁付定位用;该后摇臂7的侧臂7a上更朝车体后方依序设有第一锁设部74与第二锁设部75及后避震器锁设部76;该第一锁设部74与该第二锁设部75可供套管8锁设;该后避震器锁设部76可供后避震器77锁设,该后避震器77上端则系锁设于该后架部32的该横向辅助管324上,借此该后避震器77可吸收该后摇臂7沿车体上下摆动时的震动,由车体后视观视,该后避震器77系位于该动力单元4的二边外侧。
如图2、3、4、6所示,该套管8具有左右一对,左右一对的该套管8造型略有差异但基本构造相同,以下仅以其中一个该套管8来举例说明;该套管8具有内连结部81与外连结部82,以及位于该内连结部81与该外连结部82之间的中空的穿管部83;该内连结部81具有多个锁设孔811,该多个锁设孔811可供该动力单元4的锁设定位,更明确的说,该动力单元4具有电动马达部41与可被该电动马达部41带动运作的传动部42;由俯视观视,该电动马达部41与该传动部42略成为L形方式配设;左右一对的该套管8的该内连结部81分别锁设于该动力单元4的该传动部42上,该动力单元4的前端系锁设于该后摇臂7的该锁付座73上,该动力单元4的后端则系锁设于该套管8的该内连结部81上,从而来使该动力单元4可以获得稳定的定位效果,据此由俯视观视,该后摇臂7的该枢接部71系位于该动力单元4朝车体前后方向的前方,该动力单元4系被该后摇臂7所环抱,由侧视观视,该后摇臂7与该动力单元4沿车体左右方向的侧臂7a至少部分重叠,意即该动力单元4系位于该后摇臂7二侧侧臂7a之间,该动力单元4与该后摇臂7的该侧臂7a之间介设该套管8的该内连结部81;该外连结部82沿车体上下方向设有上锁固部821与下锁固部822,该上锁固部821与该下锁固部822本实用新型各以设置二个来举例说明,该下锁固部822系可借由锁固元件P来锁固于该后摇臂7的该第一锁设部74与该第二锁设部75上,借此来使该套管8于该后摇臂7上获得稳固的定位效果,更进一步言,该外连结部82系以该下锁固部822由该后摇臂7外侧锁固于该后摇臂7上;该外连结部82的该上锁固部821可供其他部品锁固用,本实用新型以该上锁固部821锁设碟煞系统9的煞车卡钳91来举例说明。
如图1、2、3、4、6、7所示,承上述,该动力单元4的该传动部42最终输出轴的后轮轴421穿入该套管8向车体二侧延伸,更明确的说,该后轮轴421由该套管8的该内连结部81穿入后,穿经该穿管部83再由该外连结部82穿出后连结于后轮43(后轮43具有左右一对),该后轮43内侧进一步的安装该碟煞系统9的碟煞盘92;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后悬配置,可使该后摇臂7沿车体左右方向宽度增宽,同时可使左右一对该后轮43的轮距增加,从而可提升该电动三轮车1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后悬配置,由于左右一对的该套管8的该穿管部83与该后轮轴421系位于该后摇臂7上侧方,因此该动力单元4安装时可由车体上方向下摆设组装,从而可便利该动力单元4的组立工程;再者,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后悬配置,可使该后避震器77系固定于该后摇臂7的后端,且位于该后轮轴421的下方,使得该后避震器77的下端部系位于该后轮轴421的后方及下方处,从而可增加该后避震器77缓冲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该电动三轮车1至少具有前车架2,枢接于该前车架2上的后车架3,该后车架3枢设有后摇臂7,该后摇臂7上设有动力单元4;该前车架2与该后车架3系借由一可倾装置5来枢接;该动力单元4具有电动马达部41与可被该电动马达部41带动的传动部42,该传动部42可带动后轮轴421,该后轮轴421的二端安装有后轮43;该后摇臂7的侧臂7a锁设有左右一对套管8,该动力单元4的前端锁固于该后摇臂7前端上,该动力单元4后端二侧锁付于该套管8上;该后轮轴421穿设于该套管8内;借此可使该后摇臂7沿车体左右方向宽度增宽,同时可使左右一对该后轮43的轮距增加,从而可提升该电动三轮车1行车操控性及行驶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左右一对的该套管8的该穿管部83与该后轮轴421系位于该后摇臂7上侧方,因此该动力单元4安装时可由车体上方向下摆设组装,从而可便利该动力单元4的组立工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结构,可改善现有的缺点并达到所诉求的目的,确实已较现有的增进功效,显然已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及创造性。

Claims (10)

1.一种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电动三轮车至少具有前车架,枢接于所述前车架上的后车架,所述后车架枢设有后摇臂,所述后摇臂上设有动力单元;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借由一可倾装置来枢接;所述动力单元具有电动马达部与可被所述电动马达部带动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可带动后轮轴,所述后轮轴的二端安装有后轮;所述后摇臂的侧臂锁设有左右一对套管,所述动力单元的前端锁固于所述后摇臂前端上,所述动力单元后端二侧锁付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后轮轴穿设于所述套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一对的所述套管具有内连结部与外连结部,以及位于所述内连结部与所述外连结部之间的中空的穿管部;所述内连结部连结于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传动部上;所述外连结部连结于所述后摇臂的侧臂外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结部更锁设有碟煞系统的煞车卡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结部具有上锁固部与下锁固部:所述后摇臂的所述侧臂具有第一锁设部与第二锁设部,所述下锁固部具有多个,所述下锁固部锁固于所述第一锁设部与所述第二锁设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的所述侧臂朝车体后方依序设置所述第一锁设部与所述第二锁设及后避震器锁设部,所述后避震器锁设部可供后避震器锁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由车体后视观视,所述后避震器位于动力单元的二边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以枢接部来枢接于所述后车架上;由车体俯视观视,所述枢接部位于所述动力单元朝车体前后方向的前方,所述后摇臂的所述侧臂位于所述动力单元朝车体左右方向的外侧边;从车体侧视观视,所述动力单元至少有一部份与所述侧臂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置物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穿管部与所述后轮轴位于所述后摇臂上侧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与所述后摇臂之间设置有后避震器,所述后避震器的下端部位于所述后轮轴的后方及下方处。
CN202321658459.1U 2023-06-28 2023-06-28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Active CN220549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8459.1U CN220549168U (zh) 2023-06-28 2023-06-28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8459.1U CN220549168U (zh) 2023-06-28 2023-06-28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9168U true CN220549168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5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8459.1U Active CN220549168U (zh) 2023-06-28 2023-06-28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9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9833B1 (en) Support structure of reverse tricycle
US11358672B2 (en) Rolling motor vehicle
CN108116577B (zh) 可侧倾倒三轮电动车
JP6153049B1 (ja) 三輪車両
CN202728450U (zh) 一种前两轮轻便三轮车
JP6120567B2 (ja) 車輌の操舵装置
JP2015037928A (ja) スイングロック装置付き車両
CN220549168U (zh) 电动三轮车后悬配置
CN110182291B (zh) 偏心式转向总成及三轮摩托车
JP6029447B2 (ja) 鞍乗り型車輌の前輪支持構造
JP6029445B2 (ja) 車輌の前輪支持構造
CN213323490U (zh) 四轮电动乘用车
CN103253332A (zh) 座驾式电动摩托车
CN205675158U (zh) 一种设有可整体倾斜行驶的倒三轮前转向机构
US4283074A (en) Narrow track economy motor vehicle
CN110182292B (zh) 用于偏心式转向的转向系统及三轮摩托车
CN201325558Y (zh)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CN108657345A (zh)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结构
JPH0115436B2 (zh)
TWM655673U (zh) 電動三輪車後懸配置
CN220549172U (zh) 摩托车的脚刹车装置
CN220096527U (zh) 电动三轮车动力单元的防护装置
CN218751188U (zh) 适用于三轮车和四轮车的通用车架
CN219651263U (zh) 车桥转向系统及车辆
CN213109561U (zh) 一种大型造型机器人前电驱后转向平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