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5387U -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5387U
CN220545387U CN202322168257.5U CN202322168257U CN220545387U CN 220545387 U CN220545387 U CN 220545387U CN 202322168257 U CN202322168257 U CN 202322168257U CN 220545387 U CN220545387 U CN 220545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ed
domain controller
tub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82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涛涛
付春鑫
宋伟强
何常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ka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ka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ka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ka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82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5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5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5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该水冷域控制器包括上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在上壳体上开槽形成;下壳体;印刷电路板,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并且在面向上壳体的一侧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和多个其他发热器件;以及水冷管,由第一安装面接纳并且被弯曲以途经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和多个其他发热器件中的部分器件,从而在工作状态下对印刷电路板进行散热。以此方式,能够在避免过设计的情况下实现流体的稳定流动和较佳的传热效果,提升域控制器的热力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自动驾驶领域,特别地涉及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针对较大功耗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多采用水冷散热方式,其中主体水冷结构多采用水冷板设计,即在一个铝合金板上开槽用做流道,另外一个铝板通过焊接(钎焊、搅拌摩擦焊等)方式合盖。这种水冷板散热能力强,但也存在成本高,焊接不良可能漏液风险。对于一些中等功耗的散热需求,风冷散热不足且存在噪音问题,开槽式水冷板又会增加额外设计,导致不必要的额外成本。
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嵌管式设计,即铜管和铝合金配合的方式,铜管弯曲后压入铝合金的槽中,铜管两端连接进出水口,进出水口连接整车冷却系统,但是铜管压扁后容易产生裂痕而出现冷却液泄漏问题,铝合金的形状受工艺限值,铝合金平面需要做到比较平整才可将铜管压入,不利于产品的外形设计;另外,铜管与铝合金接触不好会对散热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当前域控制器方案的水冷管通常是独立冷却系统,其系统参数并未与芯片进行数据耦合,因此冷却效果不能得到监测,无法实时掌握异常情况,无法满足某些特定使用场景(如高温)下的使用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好,噪音小,结构设计空间要求低,稳定性更好以及与域控制器芯片能够通信耦合从而能够及时反馈冷却效果的水冷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该水冷域控制器包括:上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在上壳体上开槽形成;下壳体;印刷电路板,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并且在面向上壳体的一侧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和多个其他发热器件;以及水冷管,由第一安装面接纳并且被弯曲以途经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和多个其他发热器件中的部分器件,从而在工作状态下对印刷电路板进行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水冷管道经流体和参数计算后采用弯曲设计,途径重要散热部件,通过特定的管道弯曲形状来提高系统的散热性能和热能利用效率。该弯曲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管道冷却剂的流动阻力和压降,还能有效减少水冷管道的噪声和振动,同时降低了管道的热应力和疲劳损伤。此外,开槽埋管设计能够避免冷却管压扁引起的裂纹和漏液问题,显著降低传统水管的变形开裂风险,从而提高了域控制器的使用寿命。该水冷管道的弯曲设计与安全裕度的考虑相结合,使得冷却管道的弯曲形状设计更加灵活,满足不同散热部件的散热路径要求。此外,采用设计自由度更高的弯曲形状,能够优化水冷管道的流动特性,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和节能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水冷管道设计采用精细化匹配散热部件高度的弯曲形状,能够避免过度设计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和复杂性。通过精准的计算和模拟,能够实现最优的水冷管道设计,使得系统的散热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同时避免了过度设计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材料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管道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还具有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水冷管道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噪声小、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计算系统和数据中心等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其弯曲形状和管径与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的结温;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冷却压降;水冷管的局部弯曲半径或局部弯曲角度;水冷管的管道材料;以及水冷管的表面处理。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冷却管管路设计和优化,结合流体力学分析和计算模拟方法,对管道弯曲形状、管径、弯曲半径、弯曲角度、管道材料、表面处理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以实现流体的稳定流动和最优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并且与水冷管以预定间隙适配,预定间隙由结构胶至少部分地填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结构胶具有高导热系数,能够同时满足导热和固定可靠性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在与第一安装面相背的一侧包括多个散热凸台,多个散热凸台中的每个凸台经由导热凝胶与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和多个其他发热器件热耦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散热凸台位置与发热器件位置相对应,提升系统的散热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凸台由上壳体压铸成型后机加工精铣,保证其粗糙度、平面度,并且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域控制器还包括保护盖,保护盖设置与水冷管相匹配的凹槽并且覆盖水冷管。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加保护盖进一步提高水冷管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域控制器包括固定卡扣,并且水冷管还包括一对水嘴,一对水嘴分别耦接至进水口和出水口并且经由固定卡扣固定至上壳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将水冷管的水嘴固定在域控制器本体上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管、上壳体、保护盖、水嘴中的至少两者采用相同材料制成,以减轻或防止冷却回路中发生电化学腐蚀。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不仅能够防止电化学腐蚀,还能够提升域控制器系统的整体性。而且,采用相同材料还能够提高域控制器系统的整体性,减少系统中不同材料之间的热膨胀和收缩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冷管内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至少一个传感器与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通信地耦接并且适于将水冷管内与冷却效果相关联的实时参数传递到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以经由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对水冷管进行实时流体控制。其中与冷却效果相关联的实时参数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的结温、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冷却压降、流体温度和湍流、涡旋、分离、回流、边界层压缩等。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冷却管系统参数能够与芯片进行数据耦合,对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实现精细化的管道控制和优化调节,满足某些特定使用场景(如高温、高精密车辆使用场景等)下的使用需求。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水冷管由铝合金制成并且横截面为圆形。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圆形截面有利于降低水管流阻和压降,采用铝管而非铜管,可以避免整车冷却回路中的铜铝化学腐蚀,有助于降低成本和重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该自动驾驶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水冷域控制器。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上壳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的上壳体背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的前视剖面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水冷管传感器示意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及其类似用语应当理解为开放性包含,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应当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或“该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如上文所提及,目前的域控制器结构采用水冷板设计,成本高,漏液可能性大,并且压扁后的管道容易产生裂痕导致漏液,并且不利于弯曲设计,而且水冷系统参数无法进行实时监控,无法实时掌握水冷系统异常情况。至少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采用埋管式水冷设计,域控制器上壳体表面压铸出管槽通道,水冷管(优选为铝合金管)弯曲后放入上壳体管槽,铝管和管槽之间通过高导热系数的结构胶粘结。水冷管不需要打扁,保持原始的圆形截面形状,显著降低了传统水管打扁带来的变形开裂风险,从而使水冷管弯曲形状设计具有更大设计自由,尽可能覆盖更多发热器件;同时圆形截面有利于降低水管流阻和压降。优先采用相同材料金属管时,可以避免整车冷却回路中的铜铝化学腐蚀,有助于降低成本和重量。冷却管和壳体槽之间通过高导热系数的结构胶填充,可以同时满足导热和固定可靠性的要求。同时,冷却管系统参数能够与芯片进行数据耦合,对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实现精细化的管道控制和优化调节,满足某些特定使用场景(如极端环境、高精密车辆使用场景等)下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水冷域控制器可以用于自动驾驶车辆,车辆可以是机动车辆或非机动车辆,其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小汽车、轿车、卡车、公交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等。然而,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近车辆的广义交通工具,诸如船、火车、飞机等等。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是具有一定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也可以是具有半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体地,水冷域控制器可以包括上壳体10、水冷管20、保护盖30、印刷电路板40、下壳体50、水嘴60、固定卡扣70、导热凝胶80以及结构胶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冷管20安装在上壳体10上。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上壳体10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地,参照图2,上壳体10包括第一安装面11、第二安装面12和第三安装面13。第一安装面11可以按照经过严格工艺设计的弯曲水冷管的形状进行开槽得到,用于接纳水冷管20。水冷管20的弯曲形状路径经过系统级芯片及大部分其它发热器件,这将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进一步地,上壳体10可以经由压铸工艺后机加工精铣制成,保证其粗糙度,其材料例如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能够实现最佳的传热和散热效果。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1可以作为独立部件贴附至上壳体10或者与上壳体10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冷管20管径可以是12-14mm,管壁可以是1mm。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10的第一安装面11与水冷管20之间可以填充结构胶90。结构胶90可以具有高导热系数,同时可以使得水管20和第一安装面13之间固定可靠。在一个实施例中,结构胶90可以是双组分凝胶,导热系数≥1.8W/(mK),通过加热固化得到。结构胶90的用量取决于冷却管20与第一安装面11的间隙,作为优选,可以控制在0.1mm。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壳体10的第二安装面12可以用来固定保护盖30,保护盖30和上壳体10例如通过螺丝固定。具体地,保护盖30一侧按照水冷管20形状开槽,横截面为半圆形,半径比水冷管20的半径大约0.1mm,保护盖40的安装面42与上壳体10的安第二装面12贴合,通过螺钉锁固。
这样一来,保护盖30的构造采用了与水冷管20相匹配的设计,以确保水冷管20具有足够的容纳间隙,避免铝管在外力撞击下变形或开裂。这种构造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冷管20,同时避免了传统水冷管打扁所带来的变形开裂风险。同时,由于保护盖30采用了与水冷管20相匹配的构造,水冷管20不需要被压扁,保持了原始的圆形截面形状。这种设计显著降低了传统水冷管打扁带来的变形开裂风险,从而使水冷管的弯曲形状设计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尽可能地覆盖更多的发热器件。圆形截面还有利于降低水管流阻和压降,从而增加了水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保护盖30采用铝合金材料,并采用压铸工艺同样压铸出管槽,以便倒扣在水冷管20上。保护盖30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壳体10上,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水冷管20优选采用铝合金管,以便与上壳体10和保护盖30的材质相匹配。由于上壳体10、水冷管20和保护盖30的材质相同,可以有效地防止整车冷却回路中发生电化学腐蚀。这种腐蚀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用相同材料的设计可以降低腐蚀的风险,并且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安装面13用于接纳水嘴60,水嘴60可以包括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具体地,第三安装面13分别用于接纳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这种设计可以使水嘴60与其它组件紧密结合,以便实现更高效的水冷系统。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水嘴60采用与上壳体10、水冷管20和保护盖30相同的材料,例如同样为铝合金材料,以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水嘴60与水冷管20通过导热性能不做要求的结构胶粘结固定。水嘴60与水冷管20配合端外表面开有导胶槽,有利于此结构胶的均匀涂抹。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嘴60与水冷管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散热性能。
水嘴60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可以通过固定卡扣70安装至第三安装面13。固定卡扣70可以是不锈钢卡扣和螺钉结构,并且例如可以采取铝合金材料制成,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散热性能。这种设计可以使水嘴60与第三安装面13紧密结合,并且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的上壳体10背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的前视剖面图。结合图1、图3和图4,上壳体10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类散热凸台16和第二类散热凸台17,第一类散热凸台16和第二类散热凸台17与发热器件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一类散热凸台16用于接触或间接接触印刷电路板40上的系统级芯片41,并且第二类散热凸台17用于接触或间接接触印刷电路板40上的其他发热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40可以经过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Mounted Technology,简记为SMT)上件或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Dual Inline-PinPackage,简记为DIP),插件后形成的印刷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间接接触时,第一类散热凸台16和系统级芯片41之间可以填充导热凝胶80,系统级芯片4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凝胶80传导到第一类散热凸台16,第一类散热凸台16的热量传导至上壳体10,大部分热量再通过结构胶90传导至水冷管20,传导至水冷管20的大部分大热通过水冷管壁传导至水冷管内的冷却液,接着通过冷却液的对流传热将热量带走。导热凝胶80例如可以是有机硅脂状复合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间接接触时,第二类散热凸台17和其他发热器件42之间也可以填充导热凝胶80,其他发热器件4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凝胶80传导到第二类散热凸台17,第二类散热凸台17的热量传导至上壳体10,大部分热量再通过结构胶90传导至水冷管20,传导至水冷管20的大部分大热通过水冷管壁传导至水冷管内的冷却液,接着通过冷却液的对流传热将热量带走。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凝胶80的用量取决于系统级芯片41与第一类散热凸台16的间隙,以及其他发热器件42与第二类散热凸台17的间隙。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类散热凸台16、第二类散热凸台17的高度和平面度、印刷电路板40的翘曲度以及安装螺柱15的平面度来共同实现。作为优选,间隙名义值通常可以控制在0.3~0.5mm范围内。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并且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因此,水冷域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热量传导和散热,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通过控制散热凸台的高度和平面度以及印刷电路板的翘曲度等参数,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热传导和散热效果。此外,填充导热凝胶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效率,使系统的散热性能更加优越。
返回图1,下壳体50通过安装螺柱15固定至上壳体,以将印刷电路板40夹在中间。这样一来,拼装起来的上壳体10、水冷管20、保护盖30、印刷电路板40、下壳体50、水嘴60、固定卡扣70、导热凝胶80以及结构胶90组成完整的水冷域控制器的结构。
继续参考图1,如前所提及,水冷管20的弯曲形状及在上壳体10的安装位置需经过详细设计,保证水冷管20的投影正好落在系统级芯片41和其它发热器件42的上方,即水冷管20途经系统级芯片41和大多数其它发热器件42的上方,以此减少导热热阻,提高散热能力。
在一个可以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了DOE(Design of Experiments)设计思路来确定水冷管20的弯曲形状和管径。DOE是现代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它是一种统计学方法,旨在通过系统地调查和分析多个设计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以确定最佳的产品或过程设计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DOE设计思路来确定水冷管20的弯曲形状和管径。DOE设计思路可同时考虑多个设计因素及其交互作用,通过对各因素不同取值组合进行实验和分析,找到影响设计目标的主要因素和最优的参数组合方案。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DOE设计思路可以考虑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41的结温、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之间的冷却压降、水冷管20的局部弯曲半径或局部弯曲角度、水冷管20的管道材料以及水冷管20的表面处理等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基于统计学方法,通过考虑多个设计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利用响应面或多参数优化方法对水冷管20的弯曲形状和管径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来说,可以将系统级芯片41的结温最小和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之间的冷却压降最小作为DOE的两个设计目标,对水冷管20的弯曲形状和管径进行设计,这两个设计目标可以取权重平衡。通过对不同参数组合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水冷管20的直径和形状尺寸等优化参数,从而得到最佳的水冷管20的设计方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优化设计的效果。例如,可以将所设计的水冷管20用于实际系统中,通过测试和测量系统级芯片41的结温、水冷管20的冷却效率和压降等参数,评估所设计水冷管20的性能表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水冷域控制器水冷管传感器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对水冷管20的智能化控制,可以在水冷管20的内部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31,该传感器31适于将水冷管20内与冷却效果相关联的实时参数传递到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41,以实现对水冷管20的实时参数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感器31可以是任意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湍流传感器等,以实时监测和管理与冷却效果相关联的实时参数。系统级芯片41可以通过数据耦合实现对传感器31传回的实时参数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保证水冷域控制器的稳定,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冷却效果相关联的实时参数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的结温、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冷却压降、流体温度和湍流、涡旋、分离、回流、边界层压缩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传感器31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实现精细化的管道控制和优化调节,从而提高水冷管20的散热效率和导热性能。通过与系统级芯片41的数据耦合,可以实现对冷却管系统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某些特定使用场景的使用需求,例如在极端环境下(如高温)车辆的使用需求。这种智能化的控制方案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传感器31可以监测和管理与冷却效果相关联的多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湍流、涡旋、分离、回流、边界层压缩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与系统级芯片41的数据耦合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实现对冷却管系统参数的精细化控制和优化调节,从而提高水冷管20的散热效率和导热性能。此外,冷却管系统参数还可以根据特定使用场景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例如在极端环境下(如高温)车辆的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水冷管道经过流体和参数计算后采用弯曲设计,途径重要散热部件,通过特定的管道弯曲形状来提高系统的散热性能和热能利用效率。该弯曲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管道冷却剂的流动阻力和压降,还能够减少水冷管道的噪声和振动,同时降低了管道的热应力和疲劳损伤。同时,开槽埋管设计可以避免冷却管压扁引起的裂纹和漏液问题,显著降低传统水管的变形开裂风险,从而提高了域控制器的使用寿命。此外,水冷管道的弯曲设计与安全裕度的考虑相结合,使得冷却管道的弯曲形状设计更加灵活,满足不同散热部件的散热路径要求。采用设计自由度更高的弯曲形状,能够优化水冷管道的流动特性,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管道设计采用精细化匹配散热部件高度的弯曲形状,避免了过度设计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和复杂性。通过精准的计算和模拟,能够实现最优的水冷管道设计,使得系统的散热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同时避免了过度设计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材料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管道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还具有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管道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噪声小、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计算系统和数据中心等场合。该设计方案在实现系统高效散热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浪费,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因此,该设计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10),具有第一安装面(11),所述第一安装面(11)在所述上壳体(10)上开槽形成;
下壳体(50);
印刷电路板(40),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下壳体(50)之间并且在面向所述上壳体(10)的一侧包括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41)和多个其他发热器件(42);以及
水冷管(20),由所述第一安装面(11)接纳并且被弯曲以途经至少一个所述系统级芯片(41)和多个其他发热器件(42)中的部分器件,从而在工作状态下对所述印刷电路板(40)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20)包括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并且其弯曲形状和管径与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
至少一个所述系统级芯片(41)的结温;
所述进水口(61)和所述出水口(62)之间的冷却压降;
所述水冷管(20)的局部弯曲半径或局部弯曲角度;
所述水冷管(20)的管道材料;以及
所述水冷管(20)的表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并且与所述水冷管(20)以预定间隙适配,所述预定间隙由结构胶(90)至少部分地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在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1)相背的一侧包括多个散热凸台,多个所述散热凸台中的每个凸台经由导热凝胶(80)与至少一个所述系统级芯片(41)和多个所述其他发热器件(42)热耦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盖(30),所述保护盖(30)设置与所述水冷管(20)相匹配的凹槽并且覆盖所述水冷管(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域控制器(100)包括固定卡扣(70),并且所述水冷管(20)还包括一对水嘴(60),一对所述水嘴(60)分别耦接至所述进水口(61)和所述出水口(62)并且经由所述固定卡扣(70)固定至所述上壳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20)、所述上壳体(10)、所述保护盖(30)、所述水嘴(60)中的至少两者采用相同材料制成,以减轻或防止冷却回路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20)内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31),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31)与至少一个所述系统级芯片(41)通信地耦接并且适于将所述水冷管(20)内与冷却效果相关联的实时参数传递到至少一个所述系统级芯片(41),以经由至少一个所述系统级芯片(41)对所述水冷管(20)进行实时参数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20)由铝合金制成并且横截面为圆形。
10.一种自动驾驶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冷域控制器(100)。
CN202322168257.5U 2023-08-14 2023-08-14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Active CN220545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8257.5U CN220545387U (zh) 2023-08-14 2023-08-14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8257.5U CN220545387U (zh) 2023-08-14 2023-08-14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5387U true CN220545387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2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8257.5U Active CN220545387U (zh) 2023-08-14 2023-08-14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5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63270A1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with thermoeletric cooling module
WO200304339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10114121A (ja) 電装部品の放熱器
CN212906119U (zh) 服务器
CN215683005U (zh) 车载域控制器
CN209659866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辅助装置
CN208940087U (zh) 散热装置及摄像机
CN220545387U (zh)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水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WO2018196141A1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
CN210605614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散热装置
WO1995017765A2 (en) Liquid cooled heat sink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H09326579A (ja) 冷却ユニットおよび該ユニットに用いるヒートシンク
CN220823602U (zh) 高效散热的智能座舱主机
CN209299652U (zh) 一种利用铝挤式vc快速导热的风冷散热器
JP2011243793A (ja) 冷却器
CN220528471U (zh) 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风冷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车辆
CN220354603U (zh) 电磁阀结构及燃料电池系统
CN114698339B (zh) 一种船舶电控箱的降温散热系统
CN216011066U (zh) 一种散热装置、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17845415U (zh) 一种在线气体热像仪自动温控装置
CN219656656U (zh) 一种防腐钢制散热器
CN216083625U (zh) 一种热电制冷笔记本电脑风冷系统
CN216527067U (zh) 具有半导体制冷片的水冷排
CN220156934U (zh) 一种智能采集控制器
CN216905722U (zh) 用于电路板的散热装置及一种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