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2880U -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2880U
CN220532880U CN202323391377.8U CN202323391377U CN220532880U CN 220532880 U CN220532880 U CN 220532880U CN 202323391377 U CN202323391377 U CN 202323391377U CN 220532880 U CN220532880 U CN 220532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tray
processing table
transferring
slid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913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岳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xin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xin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xin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xin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3913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2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2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2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铆钉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包括加工台;加工台的后端设置有机械手,加工台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移动部上分别设置有前托盘和后托盘,前托盘和后托盘之间相互交错设置;加工台的前端设置有翻转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加工台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翻转组件,通过利用升降模组、第一驱动气缸、旋转机械手之间的配合,能够将位于加工台前端的工件进行夹持旋转,以便于对工件的背面进行加工,省时省力,并且能够降低产品的不良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铆钉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背景技术
钣金冲压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铆合,这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此种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传统做法是在生产线外单独设置一台冲床,通过冲床做一对一的铆合加工,此种加工方式,不符合现代化自动生产的需求。随着现代化步伐飞速发展,现在的生产加工工艺在很大的程度上都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的模式。
但是,现有的钣金冲压件在进行铆钉加工时,在加工完一面后,需要经过人工将钣金冲压件进行翻转,对另一面进行加工,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包括加工台;
加工台的后端设置有机械手,加工台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移动部上分别设置有前托盘和后托盘,前托盘和后托盘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加工台的前端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模组,两个升降模组分别安装在加工台前端的左右两侧,每个升降模组的升降部上分别设置有升降台,升降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旋转机械手,旋转机械手的工作端相对于加工台的内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传动组件包括双头驱动马达,双头驱动马达安装在加工台内的后下端,双头驱动马达的两个转动轴上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上套设有传送带;
前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上端传送带的前侧相互连接,后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下端传送带的后侧相互连接,后托盘的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加工台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第二滑轨的上方,两个第一滑轨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二滑轨之间的宽度;
前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后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后托盘的下端,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传送带相互连接并滑动设置有第二滑轨上,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后托盘之间相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升降模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内侧与加工台之间相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前托盘和后托盘的上端面均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顶料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旋转机械手为双爪旋转机械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加工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转动轮,加工台底部的四周分别设置有锁紧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加工台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翻转组件,通过利用升降模组、第一驱动气缸、旋转机械手之间的配合,能够将位于加工台前端的工件进行夹持旋转,以便于对工件的背面进行加工,省时省力,并且能够降低产品的不良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工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加工台;11、转动轮;12、锁紧板;2、机械手;3、传动组件;31、双头驱动马达;32、连杆;33、传送带;34、第一滑轨;35、第二滑轨;4、前托盘;5、后托盘;6、翻转组件;61、升降模组;62、升降台;63、第一驱动气缸;64、旋转机械手;65、防护罩;7、升降组件;71、支撑板;72、第二驱动气缸;8、顶料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包括加工台1;
加工台1的后端设置有机械手2,加工台1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的移动部上分别设置有前托盘4和后托盘5,前托盘4和后托盘5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加工台1的前端设置有翻转组件6,翻转组件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模组61,两个升降模组61分别安装在加工台1前端的左右两侧,每个升降模组61的升降部上分别设置有升降台62,升降台6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63,第一驱动气缸63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旋转机械手64,旋转机械手64的工作端相对于加工台1的内部设置。
工作时,通过机械手2将工件分别放置在前托盘4和后托盘5上,传动组件3反转带动后托盘5向前运动、前托盘4向后运动,再通过传动组件3正转带动后托盘5向后运动、前托盘4向前运动,依次循环;当前托盘4或后托盘5移动至加工台1的前端时,第一驱动气缸63带动旋转机械手64向内运动,旋转机械手64将工件进行夹持,同时升降模组61通过升降台62带动旋转机械手64向上运动,接着旋转机械手64带动工件进行180°旋转,升降模组61再带动旋转机械手64向下运动,将工件放置在前托盘4或后托盘5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传动组件3包括双头驱动马达31,双头驱动马达31安装在加工台1内的后下端,双头驱动马达31的两个转动轴上分别连接有连杆32,连杆32上套设有传送带33;
前托盘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上端传送带33的前侧相互连接,后托盘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下端传送带33的后侧相互连接,后托盘5的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7。
双头驱动马达31通过两侧的连杆32带动传动带33进行转动,进而双头驱动马达31反转带动后托盘5向前运动、前托盘4向后运动,接着再通过双头驱动马达31正转带动后托盘5向后运动、前托盘4向前运动,依次循环;升降组件7能够帮助后托盘5移动至加工台1前侧时,带动后托盘5向上运动,便于旋转机械手64对其进行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加工台1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34和第二滑轨35,第一滑轨34设置在第二滑轨35的上方,两个第一滑轨34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二滑轨35之间的宽度;
前托盘4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34上,后托盘5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35上。
通过设置有第一滑轨34和第二滑轨35,能够更好的便于前托盘4和后托盘5进行前后滑动,还能够减少传送带33受到的压力,提高使用寿命;第一滑轨34之间的宽度大于第二滑轨35之间的宽度,能够便于升降组件7将后托盘5向上升起,不会发生碰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升降组件7包括支撑板71,支撑板71设置在后托盘5的下端,支撑板7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传送带33相互连接并滑动设置有第二滑轨35上,支撑板7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72,第二驱动气缸72的活塞杆与后托盘5之间相互连接。
通过第二驱动气缸72带动后托盘5进行上下运动,支撑板71能够在传送带33的带动下和第二滑轨35的滑动配合下,在加工台1的内部进行前后移动,能够带动后托盘5前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升降模组6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65,防护罩65的内侧与加工台1之间相互连接。
由于设置在加工台1的外侧,能够对升降模组61、第一驱动气缸63、旋转机械手64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前托盘4和后托盘5的上端面均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顶料柱8。
能够将工件顶起,使得工件与前托盘4、后托盘5间隔,便于旋转机械手64对工件进行夹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旋转机械手64为双爪旋转机械手。
通过左右两侧设置的旋转机械手64能够分别对工件的四角处进行夹持,更加的稳固,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加工台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转动轮11,加工台1底部的四周分别设置有锁紧板12。
能够便于对加工台1进行移动,锁紧板12能够对加工台1进行锁紧固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台;
加工台的后端设置有机械手,加工台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移动部上分别设置有前托盘和后托盘,前托盘和后托盘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加工台的前端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模组,两个升降模组分别安装在加工台前端的左右两侧,每个升降模组的升降部上分别设置有升降台,升降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旋转机械手,旋转机械手的工作端相对于加工台的内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双头驱动马达,双头驱动马达安装在加工台内的后下端,双头驱动马达的两个转动轴上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上套设有传送带;
前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上端传送带的前侧相互连接,后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下端传送带的后侧相互连接,后托盘的下端设置有升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加工台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第二滑轨的上方,两个第一滑轨之间的宽度大于两个第二滑轨之间的宽度;
前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后托盘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后托盘的下端,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传送带相互连接并滑动设置有第二滑轨上,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后托盘之间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模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内侧与加工台之间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前托盘和后托盘的上端面均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顶料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机械手为双爪旋转机械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加工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转动轮,加工台底部的四周分别设置有锁紧板。
CN202323391377.8U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Active CN220532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91377.8U CN220532880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91377.8U CN220532880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2880U true CN220532880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391377.8U Active CN220532880U (zh) 2023-12-13 2023-12-13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2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1831B (zh) 一种自动化冲床
CN111453418A (zh) 轮胎加工用搬运设备
CN219378717U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天窗的冲压设备
CN220532880U (zh) 一种加工线内两工位翻转移载铆钉置入设备
CN211957806U (zh) 一种电池注塑后处理转台装置
CN109841554B (zh) 一种硅片百片整形上料设备
CN215511102U (zh) 一种可对中机械手
CN215159064U (zh) 一种旋转搬运装置
CN215100565U (zh) 一种自动化配件搬运送料装置
CN214569054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4087540U (zh) 一种运输定位装置
CN113953375A (zh) 一种汽车零件冲孔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14198980A (zh) 一种托盘冷却装置
CN111498442B (zh) 一种冰箱侧板自动码垛生产装置
CN113183503A (zh) 汽车保险杠异型压、铣孔、焊接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CN218425042U (zh) 一种打凸设备
CN219444147U (zh) 一种顶盖板组装设备
CN113247610A (zh) 一种推拉式搬运机器人
CN211758136U (zh) 异形金属板收料装置
CN215397050U (zh) 汽车保险杠异型压、铣孔、焊接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CN212475102U (zh) 一种接地架传动取料机构
CN212150521U (zh) 一种装焊生产线物流输送设备
CN220165176U (zh) 一种移载装置
CN217349742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连接头检测用上料机构
CN217618904U (zh) 一种中间盖和转子总成的压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