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2769U -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2769U
CN220532769U CN202321255351.8U CN202321255351U CN220532769U CN 220532769 U CN220532769 U CN 220532769U CN 202321255351 U CN202321255351 U CN 202321255351U CN 220532769 U CN220532769 U CN 220532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frame
die
guide rail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53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ei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ei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ei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eidi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53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2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2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2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换模装置,包括用于模具加工的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侧方的机架,所述机架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的放置工位、用于将模具输送至工作台的换模工位以及用于循环换模的等待工位,所述机架上还设置能够带动模具沿机架长度方向位移依次输送至各个工位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换模工位上与输送机构联动能够将工作台上模具牵引至换料工位处的换模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换模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相互配合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具的更换效率,而且结构更加紧凑,实现模具的快速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冲压生产线中,压机中更换模具通常依靠叉车搬运,其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效率低。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冲压生产线的换模也将走向机械智能自动化,因此冲压生产线的换模需要自动化装备。
目前,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523116A公开了一种整线自动换模台车组件,涉及模具的整线换模技术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整线换模台车组件存在换模过程效率低的问题,包括换模台车组件、储模位部分和下模位部分,所述储模位部分内放置备用模具,所述换模台车组件用于放置模具,还包括位于储模位部分和下模位部分之间的换模位部分,所述换模位部分包括用于自动钩取和松开模具的钩扣组件;以及用于带动钩扣组件和模具从储模位部分移动至下模位部分的举模器。
虽然这种整线自动换模台车组件能够通过钩扣组件实现自动钩取和松开模具来提高换模效率,但是该装置的换模流程较为繁琐,难以将模具从工作台上快速更换,整体更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模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换模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换模装置,包括用于模具加工的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侧方的机架,所述机架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的放置工位、用于将模具输送至工作台的换模工位以及用于循环换模的等待工位,所述机架上还设置能够带动模具沿机架长度方向位移依次输送至各个工位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换模工位上与输送机构联动能够将工作台上模具牵引至换料工位处的换模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具放置于放置工位上后,通过输送机构将放置工位上的模具输送到等待工位处等待,然后通过换模机构将工作台上的模具输送到换模工位处,接下来再通过输送机构带动等待工位上的模具向换模工位移动,进而将位移工位上换下的模具推动至放置工位处,最后再由换模机构将换模工位上的模具输送至工作台,实现模具的自动化换模,能够通过换模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相互配合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具的更换效率,而且结构更加紧凑,实现模具的快速更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输送机构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上的滑移座、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导轨、滑移连接于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挂钩以及设置于滑移座上与第一挂钩适配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导轨由等待工位延伸至换模工位端部,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挂钩位移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挂钩与滑移座上的第一卡块卡接后,由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挂钩位移,进而实现滑移座沿机架长度方向的位移,能够使滑移座依次移动至不同工位上,实现滑移座的移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换模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与机架之间的下料架、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于换模工位处的第二导轨、滑移连接于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挂钩以及设置于滑移座上与第二挂钩适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导轨由下料架延伸至工作台端部,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相交,所述相交处还设置能够分别适配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换向组件,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二挂钩位移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于第一导轨垂直设置的第二导轨来实现模具的移动,能够使结构更加紧凑,而且通过垂直分布的方式能够使换模更加高效,而且通过换向组件能够使输送机构与换模机构相互配合,不会相互干涉。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导轨尺寸相同,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绕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交处的旋转座、设置于旋转座上与第一导轨尺寸适配的滑槽以及设置于机架内驱动旋转座旋转的第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旋转座旋转,使旋转座上的滑槽分别对应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从而实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切换,能够适配第一挂钩与第二挂钩的位移。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换模工位处还设置有用于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脱钩的脱钩组件,所述脱钩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于换模工位两侧的顶升气缸和设置于顶升气缸伸缩端能够抵触滑移座底部的顶升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模具位移至换模工位处需要切换运动方向时,通过脱钩组件使挂钩脱离,进而实现运动方向的切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换模工位处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滚动连接有与滑移座底部抵触连接的滚珠,所述滚珠设置有多个,并阵列排布于底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换位工位处设置多个滚珠,能够更便于滑移座在换模工位处运行方向的切换,使运动更加稳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挂钩包括滑移连接于第一滑轨的第一滑块、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上能够上下摆动的第一卡板和弹性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卡块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板上具有与第一卡块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板侧边设置有用于顶升板抵触的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第一卡板来卡接第一卡块,而且能够配合脱钩组件,使其抵触连接板使第一卡板向上翻转,从而使第一卡块脱离第一卡槽,实现第一挂钩的脱钩。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模具能够吊装至放置工位处,所述放置工位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滑移座的定位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移座位移的限位块,所述机架还设置有多个位移传感器,分别排布于各个工位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定位块和限位块的配合,能够在模具从换模工位推至放置工位时,通过定位块和限位块的限制,能够使模具位移至指定位移,更便于后续的吊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导轨位于下料架中心处,所述下料架上沿机架宽度方向阵列排布有多个用于承接滑移座的滚轮,滚轮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料架上多个滚轮,能够更便于滑移座的移动,使其在输送过程中更加平稳。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旋转台底端的齿轮、沿机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并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设置于机架上驱动齿条位移的驱动气缸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推动气缸带动齿条位移,从而使齿轮旋转,进而带动旋转座旋转。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模具放置于放置工位上后,通过输送机构将放置工位上的模具输送到等待工位处等待,然后通过换模机构将工作台上的模具输送到换模工位处,接下来再通过输送机构带动等待工位上的模具向换模工位移动,进而将位移工位上换下的模具推动至放置工位处,最后再由换模机构将换模工位上的模具输送至工作台,实现模具的自动化换模,能够通过换模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相互配合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具的更换效率,而且结构更加紧凑,实现模具的快速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第一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换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工作台;2、机架;3、放置工位;4、换模工位;5、等待工位;6、输送机构;7、换模机构;8、底板;9、滚珠;10、定位块;11、限位块;12、位移传感器;13、滚轮;
20、滑移座;21、第一导轨;22、第一挂钩;23、第一卡块;24、第一驱动件;
221、第一滑块;222、第一卡板;223、第一卡槽;
30、下料架;31、第二导轨;32、第二挂钩;33、第二卡块;34、第二驱动件;35、换向组件;36、脱钩组件;
351、旋转座;352、滑槽;354、齿轮;355、齿条;356、驱动气缸;357、限位座;
361、顶升气缸;362、顶升板;36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换模装置,包括用于模具加工的工作台1和设置于工作台1一侧的机架2,机架2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的放置工位3、用于将模具输送至工作台1的换模工位4以及用于循环换模的等待工位5。
如图2所示,机架2上设置有能够带动模具沿机架2长度方向位移依次输送至各个工位的输送机构6,输送机构6包括沿机架2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2上的滑移座20、沿机架2长度方向设置于机架2上的第一导轨21、滑移连接于第一导轨21上的第一挂钩22以及设置于滑移座20上与第一挂钩22适配的第一卡块23,机架2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挂钩22位移的第一驱动件24。
如图3所示,第一挂钩22包括滑移连接于第一滑轨的第一滑块221、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221上能够上下摆动的第一卡板222和弹性连接第一滑块221与第一卡块23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卡板222上具有与第一卡块23对应的第一卡槽223,第一卡块23固定设置于滑移座20的一侧,第一卡块23端部设置有斜倒角,第一卡板222能够在第一驱动件24的带动下抵触第一卡块23直至第一卡块23位移至第一卡槽223内,实现第一卡板222与第一卡块23的固定。
第一导轨21由等待工位5延伸至换模工位4端部,能够使第一挂钩22位移至换模工位4端部,能够使第一挂钩22钩设位于放置工位3处的滑移座20。
使用时,能够通过第一驱动件24带动第一挂钩22在第一导轨21上往复位移,能够通过第一挂钩22将放置工位3处的模具输送至等待工位5或换模工位4处,实现模具的输送。
换模工位4上还设置有能够与输送机构6联动使模具由工作台1和换料工位上模具往复输送的换模机构7,换模机构7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与机架2之间的下料架30、沿机架2宽度方向设置于换模工位4处的第二导轨31、滑移连接于第二导轨31上的第二挂钩32以及设置于滑移座20上与第二挂钩32适配的第二卡块33,第二卡块33形状与第一卡块23形状相同,第二卡块33相对第一卡块23垂直设置于滑移座20一侧。
第二挂钩32结构与第一挂钩22结构相同,第二挂钩32包括滑移连接于第二导轨31的第二滑块、转动连接于第二滑块上的第二卡板、设置于第二卡板上与第二卡块33适配的第二卡槽以及弹性连接第二卡板与第二滑块的弹性件。
机架2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二挂钩32位移的第二驱动件34,第二驱动件34与第一驱动件24结构相同,第一驱动件24包括与第一滑块221或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链条、与链轮啮合的链轮、驱动链轮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用于收纳链条并安装链条的箱体,驱动电机安装于箱体上。
如图4所示,第二导轨31与第一导轨21垂直设置,且第一导轨21与第二导轨31相交,第二导轨31由下料架30延伸至工作台1端部,相交处还设置能够分别适配第一挂钩22和第二挂钩32的换向组件35,第一导轨21与第二导轨31的导轨尺寸相同,换向组件35包括绕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31相交处的旋转座351、设置于旋转座351上与第一导轨21的尺寸适配的滑槽352以及设置于机架2内驱动旋转座351旋转的第三驱动件,能够通过第三驱动件带动旋转座351旋转90°,使滑槽352能够分别对应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31,进而实现第一挂钩22和第二挂钩32路径的切换,能够使输送机构6和换模机构7不会相互干涉,提高换模效率。
第三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旋转台底端的齿轮354、沿机架2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2并与齿轮354啮合的齿条355、设置于机架2上驱动齿条355位移的驱动气缸356以及设置于机架2上的限位座357,通过限制座限制齿条355的移动距离,进而限制齿轮354的旋转角度。
换模工位4处还设置有用于第一挂钩22或第二挂钩32脱钩的脱钩组件36,脱钩组件36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于换模工位4两侧的顶升气缸361和设置于顶升气缸361伸缩端能够抵触滑移座20底部的顶升板362,第一卡板222和第二卡板上均设置有能够与顶升板362适配的连接板363,能够通过顶升气缸361通过顶升板362抵触连接板363,使第一卡板222或第二卡板向上翻转,进而使第一卡槽223或第二卡槽脱离第一卡块23或第二卡块33,实现脱钩。
换模工位4处设置有底板8,底板8上滚动连接有与滑移座20底部抵触连接的滚珠9,滚珠9设置有多个,并阵列排布于底板8上。
模具能够吊装至放置工位3处,放置工位3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滑移座20的定位块10,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移座20位移的限位块11,所述机架2还设置有多个位移传感器12,分别排布于各个工位上,位移传感器12相对设置于滑移座20的两侧,能够通过位移传感器12判断滑移座20的位移情况,更便于输送机构6和换模机构7的联动。
第二导轨31位于下料架30中心处,下料架30上沿机架2宽度方向阵列排布有多个用于承接滑移座20的滚轮13,滚轮13沿机架2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
在使用时,先通过工作人员将需要更换的新模具吊装至放置工位3处,启动输送机构6将放置工位3上的模具输送到等待工位5后,启动换模机构7,使工作台1上的原模具输送到换模工位4处,然后再次启动输送机构6使等待工位5处的新模具输送至换模工位4处,在输送的同时能够通过新模具底部的滑移座20推动原模具底部的滑移座20,使原本位于换模工位4处的原模具位移至放置工位3处,接下来再次启动换模机构7,使新模具位移至工作台1,实现原模具与新模具的更换,最后再通过工作人员将放置工位3处的原模具取走,实现模具的高效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换模装置,包括用于模具加工的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侧方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延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放置模具的放置工位、用于将模具输送至工作台的换模工位以及用于循环换模的等待工位,所述机架上还设置能够带动模具沿机架长度方向位移依次输送至各个工位的输送机构、设置于换模工位上与输送机构联动能够使模具由工作台和换料工位上模具往复输送的换模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上的滑移座、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导轨、滑移连接于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挂钩以及设置于滑移座上与第一挂钩适配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导轨由等待工位延伸至换模工位端部,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一挂钩位移的第一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与机架之间的下料架、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于换模工位处的第二导轨、滑移连接于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挂钩以及设置于滑移座上与第二挂钩适配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导轨由下料架延伸至工作台端部,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相交,所述相交处还设置能够分别适配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换向组件,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驱动第二挂钩位移的第二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导轨尺寸相同,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绕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交处的旋转座、设置于旋转座上与第一导轨尺寸适配的滑槽以及设置于机架内驱动旋转座旋转的第三驱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工位处还设置有用于第一挂钩或第二挂钩脱钩的脱钩组件,所述脱钩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于换模工位两侧的顶升气缸和设置于顶升气缸伸缩端能够抵触滑移座底部的顶升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工位处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滚动连接有与滑移座底部抵触连接的滚珠,所述滚珠设置有多个,并阵列排布于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包括滑移连接于第一滑轨的第一滑块、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上能够上下摆动的第一卡板和弹性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卡块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卡板上具有与第一卡块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板侧边设置有用于顶升板抵触的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能够吊装至放置工位处,所述放置工位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滑移座的定位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移座位移的限位块,所述机架还设置有多个位移传感器,分别排布于各个工位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位于下料架中心处,所述下料架上沿机架宽度方向阵列排布有多个用于承接滑移座的滚轮,滚轮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旋转台底端的齿轮、沿机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并与齿轮啮合的齿条、设置于机架上驱动齿条位移的驱动气缸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限位座。
CN202321255351.8U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Active CN220532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5351.8U CN220532769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5351.8U CN220532769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2769U true CN22053276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5351.8U Active CN220532769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2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8951B (zh) 一种自动生产线上的托盘输送和切换系统
CN110884817A (zh) 一种铜排自动移栽仓库
CN112374106A (zh) 自动化移载翻转输送设备
CN210236494U (zh) 一种袋装物料自动装车机
CN111302007A (zh) 一种生产线工件多级转运装置
CN220532769U (zh) 一种自动换模装置
CN116873565B (zh) 一种smt料盘拆料机及拆料方法
CN213135543U (zh) 白车身主线总拼切换系统
CN110561174A (zh) 一种龙门机床托盘交换的机构
CN216188969U (zh) 一种多工位移载机构
CN215248043U (zh) 一种sim卡连接器直列式高效转运机构
CN21367131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钣金冲压装置
CN213801771U (zh) 一种堆垛前板材对齐装置
CN209659735U (zh) Fpc自动下底板机
CN110733857B (zh) 矩形框架钢筋夹持运输装置
CN210703825U (zh) 一种龙门机床托盘交换的机构
CN215094054U (zh) 一种可用于商标加工衔接的中转平台
CN219362457U (zh) 物料传输机构
CN215665763U (zh) 工件转移用滑道治具工装
CN218859675U (zh) 一种龙门式升降载具对接设备
CN216656108U (zh) 自动上下料液压冲压装置
CN219258793U (zh) 一种钣金件定位转运装置
CN109093022A (zh) 一种大型压力机自动上下料单元
CN214868483U (zh) 一种单体组装设备
CN212152731U (zh) 一种印染布匹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