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0057U - 一种活检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检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0057U
CN220530057U CN202321683210.6U CN202321683210U CN220530057U CN 220530057 U CN220530057 U CN 220530057U CN 202321683210 U CN202321683210 U CN 202321683210U CN 220530057 U CN220530057 U CN 220530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lexible tube
slider
cavity
biopsy for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32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meimeichuang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32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0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0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0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活检钳。该活检钳包括:第一杆件,形成有第一腔体。滑动件,沿第一杆件的轴向可滑动,并且沿第一杆件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柔性管,形成有第二腔体,柔性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一杆件的轴向的一端,并且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通。旋转套,设置在柔性管的另一端。第二杆件,一端与滑动件连接,另一端朝柔性管的方向延伸。牵引丝,至少部分容置在柔性管内,一端固定到第二杆件的朝柔性管的方向延伸的一端。钳头组件,具有安装座和一对夹钳,一对夹钳与牵引丝的另一端连接。旋转套上设有能够压缩回弹的连接结构,安装座可转动地与旋转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活检钳能够更加可靠地驱动钳头组件转动,整体结构简单,钳头转动顺畅。

Description

一种活检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检钳。
背景技术
活检钳在临床内窥镜检查中运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活体组织活检钳,采用切取、钳取或穿刺等方法从患者体内取出一定量的病变组织,从而进行病理学检查。
由于所需取样的对象存在差异,因此实际取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取样对象调整活检钳的角度。为此,现有技术当中有开发了可以旋转的活检钳,但是结构较复杂,导致使用时旋转不顺畅,使用不够便利,结构不够稳固,有断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活检钳,能够更加可靠地驱动钳头组件转动,整体结构简单,钳头转动顺畅,避免上述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活检钳,包括:
第一杆件,形成有至少贯通轴向的一端的第一腔体。
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可滑动,并且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
柔性管,形成有沿轴向的两端贯通的第二腔体,所述柔性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旋转套,设置在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
第二杆件,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柔性管的方向延伸。
牵引丝,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柔性管内,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杆件的朝所述柔性管的方向延伸的一端。
钳头组件,具有安装座和一对夹钳,一对所述夹钳与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连接,以在被所述牵引丝牵引时可开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所述旋转套上设有能够压缩回弹的连接结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结构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与所述旋转套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压缩时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结构回弹后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检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更加可靠地驱动钳头组件转动,整体结构简单,钳头转动顺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套还包括基座,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还设有环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连接孔的一侧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当所述连接件受力时能够向所述第一空间内弯曲,当所述连接件为自然状态时能够回弹至原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钳的端部形状为锯齿形或圆弧勾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杆件的壁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伸到所述第一槽部内,以使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呈环状,并套在所述第一杆件上,所述滑动件内插入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形成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卡接部;
在所述滑动件套在所述第一杆件的状态下,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径向,横跨所述第一腔体以及所述第一槽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杆件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被固定到所述滑动件;
所述第二杆件设置为在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柔性管的方向的滑动被限制的位置,至少部分伸到所述柔性管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牵引丝通过所述连杆组件与一对所述夹钳铰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组件具有:一对第一连杆,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夹钳铰接;第二连杆,一端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经由所述旋转套伸进所述柔性管内,并在所述柔性管内与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一端安装到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的一端,所述柔性管的部分穿过所述保护管而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杆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活检钳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活检钳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钳头组件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钳头组件的爆炸图。
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组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活检钳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活检钳的爆炸图,图3是钳头组件107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4是钳头组件107的爆炸图。参照图1至图4,并主要参照图1、图2,一种实施方式的活检钳包括:第一杆件101、滑动件102、柔性管103、旋转套104、第二杆件105、牵引丝106以及钳头组件107。第一杆件101形成有至少贯通轴向的一端的第一腔体108。滑动件102沿第一杆件101的轴向可滑动,并且沿第一杆件101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柔性管103形成有沿轴向的两端贯通的第二腔体。柔性管10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并且,柔性管103的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108连通。旋转套104固定在柔性管103的另一端。第二杆件105的一端与滑动件102连接,另一端朝柔性管103的方向延伸。牵引丝106至少部分容置在柔性管103内。牵引丝106的一端固定到第二杆件105的朝向柔性管103的方向延伸的一端。钳头组件107具有安装座110和一对夹钳111(主要参照图3、图4),安装座110可转动地与旋转套104连接,一对夹钳111与牵引丝106的另一端即朝向钳头组件107延伸的一端连接,以在被牵引丝106牵引时可开闭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座110上。旋转套104上设有能够压缩回弹的连接结构,安装座110上设有连接孔130,连接结构穿过连接孔130,安装座110可转动地与旋转套104连接;连接结构压缩时的直径小于连接孔130的直径,连接结构回弹后的直径大于连接孔130的直径,从而可以使连接结构压缩进入连接孔130内,之后释放回弹连接结构卡在连接孔130内,使旋转套104与安装座110连接,且可以旋转。
本申请中的旋转套104还包括基座131,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于基座131上。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件132,连接件132之间形成第一空间。连接件132远离基座131的一端还设有环状的突出部133,突出部133与连接孔130的一侧相抵接。其中一实施例中,基座131为空心圆柱形,连接件132固定于基座131的一端。连接件132的形状为圆弧形,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132相对设置,中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第一空间,用于在连接件132受外力压缩时可以向内运动。突出部133沿连接件132的径向的外侧突出,用于在径向上对旋转套104与安装座110形成限制,使两者无法分离。
本申请中的连接件132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例如可以使用橡胶制成,当连接件132受力时能够向第一空间内弯曲,连接结构压缩,此时连接件132之间的距离减小,连接结构的直径小于连接孔130的直径,当连接件132为自然状态时能够回弹至原位,此时连接结构的直径大于连接孔130的直径。基于上述结构特性,可以使连接件132压缩后穿过连接孔130,之后由于连接件132的直径大于连接孔130的直径,连接件132的突出部133被卡在安装座110的一端,使得旋转套104无法与安装座110脱离。
本申请中的夹钳111的端部形状为锯齿形或圆弧勾状,当夹钳111的端部形状为锯齿形时,夹钳111便于切割活体组织以便取样,当夹钳111的端部形状为圆弧勾状时,夹钳111便于夹取异物,不同形状的夹钳111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活检钳,能够更加可靠地驱动钳头组件107转动。具体来说,由于滑动件102沿第一杆件101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当第一杆件101沿周向转动时,滑动件102也随着第一杆件101而周向地转动。由于滑动件102与牵引丝106之间被固定,而牵引丝106与钳头组件107连接,因此,当滑动件102转动时,能够带动牵引丝106以及钳头组件107一起转动。由此,能够实现钳头组件107的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活检钳中,由于牵引丝106为柔性件,通过在滑动件102和牵引丝106之间设置第二杆件105,能够缩短牵引丝106所需要的长度,在作为柔性件的牵引丝106的长度被缩短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杆件101以及滑动件102转动所产生的扭力能够更加可靠地经由第二杆件105、牵引丝106而传递到钳头组件107的一对夹钳111。由于一对夹钳111安装在安装座110上,当一对夹钳111随着滑动件102的转动(经由第二杆件105以及牵引丝106而转动时,由于在柔性管103的另一端(远端)固定有旋转套104,并使钳头组件107的安装座110能够绕着旋转套104而转动,由此,能够使钳头组件107的转动更加顺畅、可靠。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活检钳,能够更加可靠地驱动钳头组件107转动。
继续参照图1、图2,第一杆件101例如可以呈横截面圆环形状的杆状。第一腔体108和第一杆件101的外周同轴。第一腔体108可以沿第一杆件101的轴向贯通,即第一腔体108可以贯通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两端,以使第一杆件101整体呈中空状。为了便于使用,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可以安装有手环112。手环112安装到第一杆件101的方式并不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手环112例如可以通过可变形的卡扣113安装到第一杆件101上。例如,卡扣113可以一端卡在第一腔体108内,另一端从第一腔体108伸出并卡在手环112内。由此,通过安装有手环112,能够便于使用者操作。
滑动件102的形状与第一杆件101的形状匹配。例如,在第一杆件101呈横截面圆环形状的杆状的情况下,滑动件102也可以呈环状,滑动件102内开设有滑动孔114,滑动孔114的直径与第一杆件101的外周的直径相同或者略大于第一杆件101的外周的直径,由此,滑动件102可以通过该滑动孔114,套在第一杆件101上,并沿第一杆件101的轴向可滑动。
为了限制滑动件102沿第一杆件101的周向的转动,第一杆件101的壁部可以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槽部115,第一槽部115例如沿径向与第一腔体108连通。第一槽部115例如可以包括两个,分别开设在第一杆件101的径向的两端。第一槽部115沿第一杆件101的轴向延伸的长度与滑动件102驱动牵引丝106所需要的行程大致相等。此外,第一槽部115沿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中部开设,并且可以不贯穿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两端。与第一槽部115对应地,滑动件102上可以设置有卡接部116,卡接部116伸到第一槽部115内,以使滑动件102沿第一杆件101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此外,可以将第一槽部11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作为限制部117,来限制滑动件102沿第一杆件101滑动的距离。
滑动件102的卡接部116例如可以通过安装其他的零部件而形成。例如,滑动件102内可以插入有卡接件118,卡接件118形成滑动件102的卡接部116。具体地,例如,卡接件118上形成有卡接臂119,在滑动件102套在第一杆件101的状态下,卡接件118伸进第一腔体108内,并且,卡接臂119伸到第一槽部115内。通过将作为其他零部件的卡接件118插到滑动件102内从而形成滑动件102的卡接部116,不仅能够容易地形成滑动件102内的卡接结构,而且,也便于滑动件102在套到第一杆件101的情况下,与第二杆件105的固定(后述)。
具体来说,卡接件118例如可以是通过塑料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一体形成的部件。卡接件118包括两个卡接臂119,两个卡接臂119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臂120连接,由此形成一体的结构。此外,各卡接臂119的远端分别呈悬臂状,由此,在对卡接臂119的远端施加力的情况下,卡接臂119的远端能够弹性变形。各卡接臂119的悬臂端分别形成爪部121,各爪部121分别朝向卡接臂119的外侧延伸。此外,各卡接臂119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分别形成有夹持臂122,各卡接臂119的夹持臂122相互对置并形成有用于夹持第二杆件105的夹持孔(未标记附图标记)。
滑动件102的径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接槽123,卡接槽123沿滑动件102的轴向延伸,并至少贯通轴向的一端。此外,卡接槽123与滑动件102的滑动孔114连通。另外,卡接槽123的远端形成有卡接孔124,卡接孔124用于与卡接臂119的远端的爪部121卡接。
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安装滑动件102和卡接件118。首先,卡接件118可以经由第一槽部115伸进第一腔体108内。在卡接件118伸进第一腔体108内的情况下,卡接件118沿第一杆件101的径向,横跨第一杆件101的第一腔体108以及两个第一槽部115。更加具体地,卡接件118的连接臂120沿第一杆件101的径向,横跨第一杆件101的第一腔体108以及两个第一槽部115。卡接臂119以及爪部121分别从第一杆件101的外侧露出。将滑动件102的卡接槽123和第一杆件101的第一槽部115对准,沿第一杆件101的轴向滑动卡接件118和/或滑动件102,此时,两个卡接臂119分别插入到滑动件102的两个卡接槽123内。在卡接件118的爪部121接近滑动件102的端部时,使卡接臂119朝内侧变形,并使卡接臂119沿着卡接槽123继续滑动,直到卡接件118的爪部121到达卡接孔124。此时,卡接臂119朝外侧弹性变形,爪部121卡进卡接孔124内。由此,完成滑动件102和卡接件118的安装。
在卡接件118安装到滑动件102的卡接槽123的状态下,至少卡接件118的连接臂120横跨了滑动件102的径向的两侧的卡接槽123以及第一杆件101的第一槽部115和第一腔体108,由此滑动件102相对于第一杆件101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
柔性管103例如可以选择弹性材料制作的弹簧管、波纹管、螺旋状的PU管等。柔性管103的一端例如与第一杆件101可同轴地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即与安装有手环112的相反的一端)。例如,柔性管103可以通过固定帽125安装在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即与安装有手环112的相反的一端)。此外,柔性管103与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可同轴地旋转的方式并不特别限定,例如,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形成有安装孔126,该安装孔126与第一腔体108连通。柔性管103的一端通过固定帽125伸进该安装孔126内并在该安装孔126内可旋转。此外,固定帽125在安装孔126内沿轴向被限制,以抑制柔性管103沿轴向脱落。
通过将柔性管103设置为与第一杆件101可以同轴地旋转,能够确保第一杆件101转动时不会影响到柔性管103,从而抑制柔性管103的弯折、缠绕等。由此,能够提高钳头组件107随着第一杆件101的转动而转动的可靠性。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检钳还可以包括保护管127,保护管127的一端安装到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柔性管103的部分穿过保护管127而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一杆件101。保护管127例如可以是不锈钢等材质的空心的硬管,保护管127的外径小于第一杆件101的外径,由此,能够缩小取样的时候,所需要开的取样孔的直径。同样地,保护管127的轴向的一端也可以紧固到设置在第一杆件101的轴向的一端的安装孔126内。柔性管103沿保护管127的轴向而穿过,并且,在第一杆件101转动的时候,保护管127随着第一杆件101而转动,换言之,柔性管103在保护管127内大致固定,而保护管127相对柔性管103转动。由于柔性管103的部分设置在保护管127内,因此,即使第一杆件101和保护管127一起转动,也至少能够抑制柔性管103在靠近第一杆件101的部分的弯折、缠绕等。
第二杆件105例如至少部分容置在第一腔体108内。第二杆件105的一端固定在滑动件102上,另一端朝柔性管103的方向延伸。具体来说,例如,第二杆件105的一端被卡在卡接在滑动件102内的卡接件118上。更加具体地,在卡接件118卡接在滑动件102内的状态下,形成在第二卡接件118的卡接臂119的夹持臂122位于第一腔体108内,并且,由各卡接臂119的夹持臂122相互对置而形成的夹持孔大致位于第一腔体108的径向的中间的位置。第二杆件105的一端被夹持在该夹持孔内。
由此,通过在滑动件102内插入有卡接件118,并在卡接件118上形成有夹持孔,能够容易地使第二杆件105在容置在第一腔体108内的状态下与滑动件102连接,并相对于滑动件102被固定。
第二杆件105例如可以是碳钢、马氏体不锈钢等材料加工而成的细长状的较硬的针状。第二杆件105能够用来传递第二杆件105的转动力矩,并由此带动连接在第二杆件105的轴向的另一端的牵引丝106转动。此外,通过设置第二杆件105,也能够缩短牵引丝106所需要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杆件105设置为在滑动件102沿朝向柔性管103的方向的滑动被限制的位置,至少部分伸到柔性管103内。更加具体地,在卡接在滑动件102的卡接件118抵接第一槽部115的位于柔性管103的限制部117的状态下,第二杆件105伸到柔性管103内。通过使第二杆件105能够伸到柔性管103内,能够确保在滑动件102沿第一杆件101反复移动时,提高驱动柔性牵引丝106的可靠性等。具体来说,由于第二杆件105为硬质的杆件,牵引丝106为柔性件,通过使第二杆件105能够伸到柔性管103内,能够支撑牵引丝106的运动,抑制牵引丝106的折弯,由此,能够提高牵引丝106被驱动时的可靠性。
继续参照图3、图4,并辅助参照图1、图2,旋转套104固定在柔性管103的另一端。旋转套104例如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等方式,与柔性管103同轴地固定在柔性管103的另一端。此外旋转套104也可以在柔性管103加工的时候,直接在柔性管103的一端加工出来。钳头组件107可以在旋转套104的内部与旋转套104转动连接,也可以在旋转套104的外侧与旋转套104转动连接。在钳头组件107在旋转套104的外侧与旋转套104转动连接的方式中,牵引丝106的另一端沿旋转套104的轴向,延伸到旋转套104的外部而与钳头组件107连接。
如上所述,钳头组件107具有安装座110和一对夹钳111,安装座110可转动地与旋转套104连接,一对夹钳111与牵引丝106的位于旋转套104的一端连接,以在被牵引丝106牵引时可开闭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座110上。如上所述,钳头组件107可以在旋转套104的外侧与旋转套104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一对夹钳111的开启和关闭,安装座110上可以设置有连杆组件136。牵引丝106通过连杆组件136与一对夹钳111铰接。具体来说,例如,安装座110上具有对置的一对安装壁137,一对夹钳111的中部例如通过铰接轴138铰接在安装壁137上。连杆组件136包括一对第一连杆139以及一个第二连杆140,一对第一连杆139的一端分别与一对第一夹钳111铰接,第二连杆140的一端与一对第一连杆139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40的另一端则经由旋转套104伸进柔性管103内,并在柔性管103内与牵引丝106的另一端固定。由此,当牵引丝106经由滑动件102、第二杆件105被牵引时,能够通过拉动连杆组件136的第二连杆140以及一对第一连杆139,从而使一对夹钳111打开或者关闭。
一对第一连杆139在靠近安装座110的转动位置与牵引丝106铰接,此外,第二连杆140则延伸到柔性管103内。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牵引丝106的长度,使来自牵引丝106的扭转力更加有效地传递到安装座110以及一对夹钳111,能够提高牵引丝106驱动安装座110以及一对夹钳111的转动的可靠性。
此外,安装座11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连杆140的转动进行引导的引导孔141。引导孔141的内径略大于第二连杆140的直径,例如,引导孔141的内径比第二连杆140的直径大0.15mm以上且0.25mm以下。通过设置引导孔141,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二连杆140被转动的时候的稳定性,并由此提高牵引丝106驱动安装座110以及一对夹钳111的转动的可靠性。
由此,根据上面各实施方式的活检钳,能够更加可靠地驱动钳头组件107的一对夹钳111转动。具体来说,通过在滑动件102和牵引丝106之间设置第二杆件105,能够缩短牵引丝106所需要的长度,在作为柔性件的牵引丝106的长度被缩短的情况下,由于滑动件102转动所产生的扭力能够更加可靠地经由第二杆件105、牵引丝106而传递到钳头组件107的一对夹钳111。由于一对夹钳111安装在安装座110上,当夹钳111被随着滑动件102的转动(经由第二杆件105、牵引丝106以及一对夹钳111)而转动时,由于在柔性管103的另一端(远端)固定有旋转套104,并使钳头组件107的安装座110能够绕着旋转套104而转动,由此,能够使钳头组件107的转动更加顺畅、可靠。
另外,上面虽然说明了第一杆件101呈横截面圆环形状的杆状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第一杆件101只要能够对滑动件102的引导进行导向,其横截面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例如,第一杆件101也可以呈横截面大致C字型、U字型、工字型、矩形状等各种形状,只要能够对滑动件102进行导向,并能够将第二杆件105容置在其内部即可。
另外,上面虽然说明了滑动件102的卡接部116通过安装其他的零部件而形成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卡接部116也可以在滑动件102的内部与滑动件102一体成型。此外,滑动件102内也可以直接架设有卡接轴,并使该卡接轴横跨第一槽部115以及第一腔体108而形成。
另外,上面虽然说明了牵引丝106延伸到旋转套104的外部、钳头组件107在旋转套104的外侧、通过安装座110与旋转套104转动连接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安装座110整体的部分伸入到旋转套104内,并在旋转套104的内部和旋转套104转动连接。在此情况下,牵引丝106也只要延伸到旋转套104的内部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施方式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杆件,形成有至少贯通轴向的一端的第一腔体;
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可滑动,并且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
柔性管,形成有沿轴向的两端贯通的第二腔体,所述柔性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旋转套,设置在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
第二杆件,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柔性管的方向延伸;
牵引丝,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柔性管内,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二杆件的朝所述柔性管的方向延伸的一端;
钳头组件,具有安装座和一对夹钳,一对所述夹钳与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连接,以在被所述牵引丝牵引时可开闭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所述旋转套上设有能够压缩回弹的连接结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结构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与所述旋转套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压缩时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结构回弹后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还包括基座,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第一空间;
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还设有环状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连接孔的一侧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当所述连接件受力时能够向所述第一空间内弯曲,当所述连接件为自然状态时能够回弹至原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的端部形状为锯齿形或圆弧勾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的壁部开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伸到所述第一槽部内,以使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周向的转动被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呈环状,并套在所述第一杆件上,所述滑动件内插入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形成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卡接部;
在所述滑动件套在所述第一杆件的状态下,所述卡接件沿所述第一杆件的径向,横跨所述第一腔体以及所述第一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件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被固定到所述滑动件;
所述第二杆件设置为在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柔性管的方向的滑动被限制的位置,至少部分伸到所述柔性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连杆组件,所述牵引丝通过所述连杆组件与一对所述夹钳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具有:
一对第一连杆,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夹钳铰接;
第二连杆,一端与一对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另一端经由所述旋转套伸进所述柔性管内,并在所述柔性管内与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一端安装到所述第一杆件的轴向的一端,所述柔性管的部分穿过所述保护管而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杆件。
CN202321683210.6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活检钳 Active CN220530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3210.6U CN22053005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活检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3210.6U CN22053005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活检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0057U true CN220530057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3210.6U Active CN22053005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活检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0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34655B2 (ja) 内視鏡用生検鉗子
US5082000A (en) Biopsy forceps with calde controlled jaws
US10201381B2 (en) Hand instruments with shaped shafts for use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JP4987909B2 (ja) 内視鏡用縫合器
US7806903B2 (en) Clipping instrument for an endoscopic surgical device
US8062310B2 (en) Clipping instrument for an endoscopic surgical device
US20170340351A1 (en) Flexible trocar assembly for surgical circular stapling devices
EP2147638B1 (en) Endoscopically inserting surgical tool
JP4056989B2 (ja) 内視鏡処置具
CN101116606A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KR20230151048A (ko) 외부 도구 채널을 갖는 내시경 봉합 시스템
JP3634644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の操作部
KR101153306B1 (ko) 수술용 봉합장치
CN220530057U (zh) 一种活检钳
JP6716453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KR20190057557A (ko) 내시경용 클립장치
JP5704858B2 (ja) 内視鏡用鉗子
CN115363697A (zh) 一种微创手术钳
CA2194775A1 (en) Track guided end effector assembly
CN113812987A (zh) 活检钳
CN113740097A (zh) 一种测试装置
CN211749834U (zh) 一种软组织夹的夹头
CN219699993U (zh) 一体式取样钳
JP4070964B2 (ja) 内視鏡用クリップ装置
CN216495413U (zh) 一种活检钳及内窥镜手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