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9451U -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9451U
CN220529451U CN202321628239.4U CN202321628239U CN220529451U CN 220529451 U CN220529451 U CN 220529451U CN 202321628239 U CN202321628239 U CN 202321628239U CN 220529451 U CN220529451 U CN 220529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hell
slider
hous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82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永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82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9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9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9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可拆卸组件包括:壳体、与壳体滑动连接并凸设于壳体相对两侧上的滑动件、以及设于壳体上并位于滑动件滑动方向上的弹性件;其中,壳体还设有位于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部,且限位部可在滑动方向上与滑动件相卡接,以限制滑动件的滑动行程;滑动件还被配置为用于插入外部结构,并能够在受按压后向壳体内滑动,以退出外部结构;弹性件在滑动件向壳体内滑动后受滑动件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滑动件复位。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实现表带和表头的可拆卸连接,还能够利用限位柱提高滑动件的滑动可靠性。

Description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便于对手表的表头和表带进行更换或维修,多数表头和表带通过生耳针实现可拆卸地连接。然而,现有生耳针的拨杆一般设计较小,用户往往需要用手指指尖大力拨动才能够完成解锁,导致用户进行解锁操作的便利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组件,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并凸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上的滑动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上的弹性件;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可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与所述滑动件相卡接,以限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行程;所述滑动件还被配置为用于插入外部结构,并能够在受按压后向所述壳体内滑动,以退出所述外部结构;所述弹性件在所述滑动件向所述壳体内滑动后受所述滑动件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所述滑动件复位。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表带机构,所述表带机构包括:表带本体及上述的可拆卸组件,且所述表带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表头机构,用于与上述的表带机构连接,所述表头机构具有容纳所述壳体的装配空间,且所述表头机构位于所述装配空间内的相对两侧上还开设有插孔;其中,凸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上的所述滑动件还分别插设于所述表头机构相对两侧上的所述插孔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机构以及表头机构;所述表带机构包括:表带本体及可拆卸组件,且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与所述表带本体一端连接的壳体、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并凸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上的滑动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上的弹性件;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可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与所述滑动件相卡接,以限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行程;所述滑动件还插设于所述表头机构内,并能够在受按压后向所述壳体内滑动,以退出所述表头机构;所述弹性件在所述滑动件向所述壳体内滑动后受所述滑动件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所述滑动件复位。
本申请提供的可拆卸组件,通过设置滑动件凸设于壳体的相对两侧上,以及滑动件还用于插入外部结构内,使得壳体能够通过滑动件与外部结构进行卡接固定。同时,通过设置滑动件还与壳体滑动连接,且滑动件还能够受按压向壳体内滑动并退出外部结构,使得用户可通过按压滑动件实现壳体和外部结构的解锁,有利于提高壳体和外部结构的解锁便利性。此外,通过在壳体内设置能够与滑动件在滑动方向上相卡接的限位部,且该限位部用于限制滑动件的滑动行程,使得滑动件能够在预设范围内滑动,以提高滑动件的滑动可靠性。通过上述设置,当壳体用于连接表带,且外部结构为表头时,表带和表头可以通过滑动件实现解锁便利性较高的可拆卸地连接,且限位部的设置还可以提高可拆卸组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表头机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表带机构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可拆卸组件2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可穿戴设备10沿Ⅴ-Ⅴ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壳体221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底壳2216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底壳2216、滑动件222以及弹性件22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底壳2216、滑动件222以及弹性件223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滑动件22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在此使用的“可穿戴设备”指的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且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具备蓝牙的数据传输标准,实现协同交互能力。其还可以具备多种监测传感器,如监测环境光、地磁、温度、气压、高度、陀螺仪和加速计以及心率等数据的传感器。此外,可穿戴设备的显示方式可以包括指针、数字以及图像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表头机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可以为机械手表、电子手表、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等设备,下面仅以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10包括:表头机构100和表带机构200。其中,表头机构100的相对两侧均连接有表带机构200(图1仅示出单侧),并能够与相对两侧的表带机构200共同围设形成可供用户进行穿戴的佩戴空间。同时,表头机构100还能够与表带机构200可拆卸地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表头机构100或者表带机构200进行更换或维修。在本实施例中,表头机构100和表带机构200不仅具有可拆卸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还具有解锁操作便利性高的优点,有利于提升用户进行操作的便利性。
表头机构100能够与表带机构200可拆卸地连接,且表头机构100还可以集成有可穿戴设备10所需的各类功能器件。如图1至图2所示,表头机构100的相对两侧可以形成有装配空间101,且该装配空间101可以用于容纳部分表带机构200。同时,表头机构100位于装配空间101内的相对两侧上还具有插孔102,且位于装配空间101内的表带机构200可以分别插入相对两侧的插孔102内,使得表头机构100与表带机构200能够进行卡接固定。此外,表带机构200还可以退出插孔102,以解除与表头机构100的卡接状态,从而实现表头机构100和表带机构200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表头机构100可以包括:表框110以及表芯120。其中,表框110可以呈环形设置,并围设形成有用于安装表芯120的容纳空间。表芯120安装于容纳空间内,并能够与表框110可拆卸地或固定地连接,且表芯120还集成有如电池、显示屏、扬声器以及麦克风等可穿戴设备10所需的功能器件。同时,表框110背离表芯120的相对两侧上还设有连接部111,且该连接部111上形成有前述的装配空间101,以利用连接部111与表带机构20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减少可拆卸连接对表框110和表芯120结构设计及硬件布局的影响。此外,连接部111位于装配空间101内的相对两侧上设有前述的插孔102,且当表带机构200插入插孔102后,表带机构200能够与连接部111在厚度方向Z上以及连接部111远离表芯120的方向上相卡接,以实现表头机构100和表带机构200的固定装配。
可选地,为了提高安装便利性,装配空间101不仅在表芯120的厚度方向Z上贯穿连接部111的相对两侧,且装配空间101还贯穿连接部111远离表芯120的一侧,以在连接部111上形成三个开口。如此设置,表带机构200可以从三个开口所在的任意一处装入装配空间101内,以提高表头机构100和表带机构200的装配便利性。
可选地,装配空间101也可以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一般进行设置,装配空间101也可以仅贯穿连接部111远离表芯120的一侧,仅需表带机构200能够装入装配空间101内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连接部111的设计也可以被省略,表框110背离表芯120的相对两侧上也可以直接形成前述的装配空间101,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表头机构100也可以不限于包括表框110和表芯120,表头机构100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3至图5,图3是图1中表带机构2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可拆卸组件2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可穿戴设备10沿Ⅴ-Ⅴ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表带机构200可以装入至装配空间101内,并能够插入或退出插孔102,以实现与表头机构100的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表带机构200包括:表带本体210和可拆卸组件220。其中,表带本体210的端部与可拆卸组件220连接,且表带本体210可以用于与表头机构100配合围设形成前述供用户穿戴的佩戴空间。可拆卸组件220设于表带本体210的端部上,并可装入装配空间101内,且可拆卸组件220还可以插入或退出插孔102,以实现表带本体210和表框110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组件220不仅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还具有解锁操作便利性高的优点,有利于提升用户进行操作的便利性。
表带本体210可以由软胶、橡胶或者硅胶等柔性材料制成,且表带本体210的端部能够与可拆卸组件220固定连接,以提高表带本体210和可拆卸组件220的装配牢固性。例如,表带本体210的端部可以嵌设于可拆卸组件220内,且表带本体210的端部还开设有定位孔,而可拆卸组件220可以设有插设于定位孔内的定位柱,使得表带本体210的端部还能够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与可拆卸组件220相卡接。当然,表带本体210和可拆卸组件22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此。例如,考虑到更换表带本体210和可拆卸组件220的可能性,表带本体210和可拆卸组件220也可以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拆卸组件220分别连接表带本体210以及表框110,并可用于实现表带本体210和表框110的可拆卸连接。如图4至图5所示,可拆卸组件220包括:壳体221、滑动件222以及弹性件223。其中,壳体221与表带本体210连接,且壳体221还可以装入装配空间101内。滑动件222与壳体221滑动连接,并凸设于壳体221的相对两侧上,且滑动件222还可以分别插入表框110位于装配空间101内相对两侧的插孔102,以实现壳体221与连接部111卡接固定。同时,滑动件222还能够在受按压后向壳体221内滑动,并退出插孔102,以解除壳体221与连接部111的卡接状态,使得壳体221能够从装配空间101中拆出。弹性件223设于壳体221上,并位于滑动件222的滑动方向X上,且能够在滑动件222向壳体221内滑动后受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滑动件222进行复位,使得滑动件222能够插入插孔102内。
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将壳体221装入装配空间101时,用户可按压滑动件222向壳体221内滑动,以对连接部111进行避让,且滑动件222还抵压弹性件223发生弹性形变。当用户将壳体221装入至装配空间101的预定位置后,用户可松开滑动件222,使得滑动件222能够在弹性件223的弹力作用下向壳体221外滑动,并插入插孔102内,以实现壳体221和表框110的卡接固定。同理,当用户需要拆卸壳体221和表框110时,用户可按压滑动件222向壳体221内滑动,以使滑动件222退出插孔102,从而解除壳体221和表框110的卡接状态,使得壳体221能够从装配空间101内拆出。相较于采用生耳针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案,本实施例通过用户按压滑动件222进行解锁操作,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
可选地,可拆卸组件220除了可以用于表带本体210和表框110的可拆卸连接外,也可以用于有可拆卸连接需求的其他外部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请结合图4至图5参阅图6至图7,图6是图4中壳体221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底壳2216的结构示意图。
壳体221可以与表带本体210的端部连接,且壳体221还可以承载滑动件222以及弹性件223,并通过滑动件222与连接部111卡接固定,以提高表带本体210与表框110连接的牢固性。如图4至图6所示,壳体221具有安装空间2211,且该安装空间2211用于安装滑动件222以及弹性件223,并用于容纳表带本体210的端部,使得表带本体210的端部能够嵌设于壳体221内。同时,壳体221的相对两侧上还开设有连通安装空间2211的避让槽2212以及避让孔2213,且滑动件222可分别通过避让槽2212和避让孔2213凸出于壳体221的相对两侧设置,并可通过避让槽2212和避让孔2213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其中,滑动件222通过避让槽2212凸出于壳体221设置的部分区域可供用户按压,使得滑动件222能够在受按压后向壳体221内滑动,而滑动件222通过避让孔2213凸出于壳体221设置的部分区域用于插入或退出插孔102,以实现壳体221和连接部111的卡接固定。
如图5至图7所示,壳体221还设有位于安装空间2211内的限位部2214,且该限位部2214还位于滑动件222的滑动方向X上,并能够与滑动件222相卡接,以限制滑动件222的滑动行程,使得滑动件222仅能够在预设范围内滑动,从而提高滑动件222的滑动可靠性。例如,当滑动件222受按压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并退出插孔102后,滑动件222能够在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的方向上与限位部2214相卡接,以避免滑动件222完全没入安装空间2211内与壳体221相错位,进而导致滑动件222无法在弹力作用下复位的问题。同时,当滑动件222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后,滑动件222还能够在向安装空间2211外滑动的方向上与限位部2214相卡接,以避免滑动件222在凸出于壳体221后继续向壳体221外滑动,从而导致滑动件222从壳体221上脱出的问题。通过上述设置,壳体221可以利用限位部2214限制滑动件222的滑动行程,以提高滑动件222的滑动可靠性,也即是提高可拆卸组件220的可靠性。
具体地,壳体221可以包括:顶壳2215以及底壳2216。如图6至图7所示,顶壳2215可以盖设于底壳2216上,并与底壳2216共同围设形成前述的安装空间2211。同时,顶壳2215和底壳2216还可以共同围设形成前述的避让槽2212以及避让孔2213。例如,顶壳2215与底壳2216相接的一侧可以开设有连通安装空间2211的缺口,而底壳2216与顶壳2215相接的一侧也可以开设有连通安装空间2211的缺口,且当顶壳2215盖设于底壳2216上时,顶壳2215和底壳2216上的两个缺口可以共同组成前述的避让槽2212以及避让孔2213。此外,底壳2216与顶壳2215相对设置并位于安装空间2211的一侧上可以设有前述的限位部2214,且限位部2214可以是底壳2216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顶壳2215和底壳2216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且通过将壳体221拆件为顶壳2215以及底壳2216,并利用顶壳2215以及底壳2216共同形成前述的避让槽2212以及避让孔2213,有利于提高壳体221与滑动件222的装配便利性。
可选地,顶壳2215和底壳2216也可以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一般进行设置。例如,避让槽2212和避让孔2213也可以直接开设于顶壳2215或者底壳2216上,而不限于由顶壳2215以及底壳2216共同形成。同时,限位部2214也可以不限于设置在底壳2216上,限位部2214也可以设置在顶壳2215朝向底壳2216并位于安装空间2211内的一侧上,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请结合图4至图5参阅图8至图10,图8是图4中底壳2216、滑动件222以及弹性件22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底壳2216、滑动件222以及弹性件223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滑动件222的结构示意图。
滑动件222与壳体221滑动连接,并凸设于壳体221的相对两侧上,且滑动件222能够插入或退出插孔102,以实现壳体221和连接部111的可拆卸连接。如图4至图5以及图8至图9所示,滑动件222设于安装空间2211内,并通过避让槽2212以及避让孔2213凸设于壳体221的相对两侧上,且滑动件222还分别插设于装配空间101相对两侧上的插孔102内。同时,滑动件222还能够沿避让槽2212以及避让孔2213的内壁滑动,以实现滑动件222与壳体221的滑动连接,使得滑动件222能够插入或退出插孔102。
进一步地,为了与相对两侧上的插孔102相配合,滑动件2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其中,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间隔地设于安装空间2211内,且第一滑动件222a凸出于壳体221的一侧设置,并插设于一插孔102内,而第二滑动件222b凸出于壳体221的另一相对侧设置,并插设于另一插孔102内。同时,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滑动,也即是朝向安装空间2211内或安装空间2212外滑动,并能够在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滑动后抵压弹性件223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可以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还可以对称设置于安装空间2211内。
可以理解的是,关于“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的描述仅是为了说明“滑动件”的数量,也就是说,“第一滑动件”也可以称之为“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而“第二滑动件”也可以称之为“滑动件”或“第一滑动件”,下面仅以单个滑动件222与壳体221的配合关系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而言,当滑动件222处于第一位置时,滑动件222可以凸出于壳体221设置,并插设于插孔102内,以实现壳体221与连接部111的卡接固定。同时,当滑动件222受按压向安装空间2211内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滑动件222能够退出插孔102,并抵压弹性件223发生弹性形变,且滑动件222还能够在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的方向上与限位部2214相卡接。此外,当滑动件222在弹性件223的弹力作用下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后,滑动件222还能够在向安装空间2211外滑动的方向上与限位部2214相卡接。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利用滑动件222实现壳体221与连接部111的可拆卸连接,还能够利用限位部2214提高滑动件222的滑动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滑动件222与限位部2214在滑动方向X上的卡接,滑动件222开设有限位槽2221,而限位部2214设有插设于限位槽2221内的限位柱22141。其中,当滑动件222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柱22141可以与限位槽2221内的第一侧壁22211相卡接,使得滑动件222能够在向安装空间2211外滑动的方向上与限位部2214相卡接,以避免滑动件222从壳体221上脱出。同时,当滑动件222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限位柱22141也能够在限位槽2221内滑动,并能够与限位槽2221内与第一侧壁2221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侧壁22212相卡接,使得滑动件222能够在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的方向上与限位部2214相卡接,以避免滑动件222完全滑入安装空间2211与壳体221相错位无法滑出的问题。
可选地,限位槽2221以及限位柱22141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即,滑动件222设有限位柱22141,而限位部2214设有限位槽2221,且位置互换后限位柱22141和限位槽2221的配合关系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地,当滑动件222处于第一位置时,限位柱22141也可以不与第一侧壁22211相卡接。此时,滑动件222本身可以与壳体221形成有避让槽2212以及避让孔2213的侧壁相卡接,使得滑动件222无法从壳体221内脱出。
可选地,限位柱22141还能够与限位槽2221的内壁在垂直于滑动方向X的方向上相卡接,以限制滑动件222在垂直于滑动方向X的方向上位移,以提高滑动件222的滑动一致性。
可选地,为了避免滑动件222以限位柱22141的延伸方向为轴方向发生转动偏移,限位槽2221和限位柱22141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柱22141可以分别插设于连个限位槽2221内。同时,两个限位槽2221以及限位柱22141还可以关于滑动方向X对称设置。如此设置,两个限位柱22141可以分别与两个限位槽2221相配合,以对滑动件222的转动偏移进行限制,从而进一步提高滑动件222的滑动可靠性。
如图5和图8至图9所示,滑动件222包括:主体部2222、按压部2223以及插接部2224。其中,主体部2222设于安装空间2211内,并开设有限位槽2221。按压部2223与主体部2222的一侧连接,并通过避让槽2212凸出于壳体221设置,且按压部2223可在用户按压下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插接部2224与主体部2222的另一相对侧连接,并通过避让孔2213凸出于壳体221设置,且插接部2224和按压部2223凸出于壳体221的同一侧设置。同时,插接部2224还用于插入插孔102内,且当按压部2223受按压后,插接部2224能够在主体部2222的带动下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以退出插孔102,从而实现壳体221和连接部111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壳体221装入装配空间101后,按压部2223所在的区域位于装配空间101外,以便于用户对按压部2223进行按压。
可选地,为了确保弹性件223能够提供正向弹力带动滑动件222进行复位,插接部2224还设有导向柱22241,且该导向柱22241可以在插接部2224朝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的方向上凸出于主体部2222设置。其中,导向柱22241可以与弹性件223连接,且导向柱22241可以用于限制弹性件223在安装空间2211内的位置,并为弹性件223产生的弹力方向提供导向,以确保按压部2223以及插接部2224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凸出于壳体221设置。
弹性件223设于安装空间2211内,并位于滑动方向X上,且当滑动件222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时,弹性件223能够受滑动件222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滑动件222进行复位。如图5和图9所示,弹性件223具体可以为弹簧,且弹性件223位于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之间,也即是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的主体部2222之间,并能够在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滑动后,受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的主体部2222的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高弹力带动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进行复位。同时,弹性件223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套设于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的导向柱22241上,以降低弹性件223的弹力方向发生偏移的概率。如此设置,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可以共用同一弹性件223进行复位,有利于减少可拆卸组件220的结构件,降低可拆卸组件220的生产成本。
可选地,弹性件2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仅需多个弹性件223均位于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之间,且能够产生弹力用于带动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进行复位即可。可选地,弹性件223也可以不限于为弹簧,弹性件223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力的结构件,仅需弹性件223能够产生弹力用于带动滑动件222进行复位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上述设置,当用户需要进行解锁操作时,用户可同时按压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的按压部2223,使得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的插接部2224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以退出插孔102解除壳体221和连接部111的卡接状态,进而将壳体221从安装空间2211内拆出。当然,除了同时按压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外,用户也可以单独按压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进行解锁操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也可以通过独立的弹性件223进行复位。例如,弹性件22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安装空间2211内还具有位于第一滑动件222a和第二滑动件222b的主体部2222之间的挡墙。其中,一弹性件223可以位于第一滑动件222a的主体部2222和挡墙之间,并能够在第一滑动件222a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时,受第一滑动件222a的主体部2222和挡墙的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第一滑动件222a进行复位。同理,另一弹性件223可以位于第二滑动件222b的主体部2222和挡墙之间,并能够在第二滑动件222b向安装空间2211内滑动时,受第二滑动件222b的主体部2222和挡墙的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第二滑动件222b进行复位。
本申请提供的可拆卸组件220,通过设置滑动件222凸设于壳体221的相对两侧上,以及滑动件222还用于插入插孔102内,使得壳体221能够通过滑动件222与表框110进行卡接固定。同时,通过设置滑动件222还与壳体221滑动连接,且滑动件222还能够受按压向壳体221内滑动并退出插孔102,使得用户可通过按压滑动件222实现壳体221和表框110的解锁,有利于提高壳体221和表框110的解锁便利性。此外,通过在壳体221内设置能够与滑动件222在滑动方向X上相卡接的限位部2214,且该限位部2214用于限制滑动件222的滑动行程,使得滑动件222能够在预设范围内滑动,以提高滑动件222的滑动可靠性。通过上述设置,表带本体210和表框110可以通过滑动件222实现解锁便利性较高的可拆卸地连接,且限位部2214的设置还可以提高可拆卸组件220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并凸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上的滑动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上的弹性件;其中,
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可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与所述滑动件相卡接,以限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行程;所述滑动件还被配置为用于插入外部结构,并能够在受按压后向所述壳体内滑动,以退出所述外部结构;所述弹性件在所述滑动件向所述壳体内滑动后受所述滑动件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所述滑动件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壳体内由第一位置滑动第二位置时,所述滑动件在朝向所述壳体内滑动的方向上与所述限位部相卡接,并退出所述外部结构,且所述滑动件还抵压所述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
当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动件还在朝向所述壳体外滑动的方向上与所述限位部相卡接,并凸设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上,以插入所述外部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限位部中的一者开设有限位槽,而另一者设有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柱;其中,
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一侧壁相卡接;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内的第二侧壁相卡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且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还在垂直于所述滑动方向的方向上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卡接,以限制所述滑动件在垂直于所述滑动方向的方向上的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槽还关于所述滑动方向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穿设于所述壳体的按压部以及插接部,且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插接部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设置;其中,
所述插接部被配置为用于插入所述外部结构,且所述按压部能够向所述壳体内滑动,并带动所述插接部向所述壳体内滑动,以使所述插接部退出所述外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主体部,且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插接部连接;其中,所述主体部能够随所述按压部的滑动在所述壳体内滑动,并开设有所述限位槽,且所述限位部设有所述限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还设有导向柱,且所述导向柱在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壳体内滑动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主体部设置;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并在所述插接部向所述壳体内滑动后受所述主体部抵压发生弹性形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凸设于所述壳体一侧的第一滑动件,以及凸出于所述壳体另一相对侧的第二滑动件;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被配置为可朝向靠近或远离彼此的方向滑动,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并能够受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抵压发生弹性形变。
10.一种表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机构包括:表带本体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拆卸组件,且所述表带本体的端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11.一种表头机构,用于与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表带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头机构具有容纳所述壳体的装配空间,且所述表头机构位于所述装配空间内的相对两侧上还开设有插孔;其中,凸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上的所述滑动件还分别插设于所述表头机构相对两侧上的所述插孔内。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机构以及表头机构;
所述表带机构包括:表带本体及可拆卸组件,且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与所述表带本体一端连接的壳体、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并凸设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上的滑动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上的弹性件;其中,
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可在所述滑动方向上与所述滑动件相卡接,以限制所述滑动件的滑动行程;所述滑动件还插设于所述表头机构内,并能够在受按压后向所述壳体内滑动,以退出所述表头机构;所述弹性件在所述滑动件向所述壳体内滑动后受所述滑动件抵压发生弹性形变,以提供弹力带动所述滑动件复位。
CN202321628239.4U 2023-06-25 2023-06-25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20529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8239.4U CN220529451U (zh) 2023-06-25 2023-06-25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8239.4U CN220529451U (zh) 2023-06-25 2023-06-25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9451U true CN220529451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8239.4U Active CN220529451U (zh) 2023-06-25 2023-06-25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9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6075B (zh) 用於一電子裝置之附接系統
CN220529451U (zh) 可拆卸组件、表带机构、表头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0726885U (zh) 腕带连接组件及腕戴设备
CN215455886U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11920152B (zh) 穿戴设备
CN21774337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4451643A (zh) 锁合结构、壳体组件、智能穿戴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216316035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4081252B (zh) 可穿戴设备
CN220024325U (zh) 表带机构、可拆卸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8000506A (zh) 可穿戴设备、表带及表头
CN114063428B (zh) 外装部件、壳体以及钟表
WO2022267292A1 (zh) 腕戴设备
CN219590683U (zh) 表头、可穿戴设备及表框组件
CN219476008U (zh) 表头、可穿戴设备、表框组件及表芯组件
CN220710793U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表带组件
CN108681417B (zh) 显示组件及穿戴设备
CN220423311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带
CN217039139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20088760U (zh) 穿戴设备的壳体结构及穿戴设备
JP2014027731A (ja) クレードル
CN215075962U (zh) 穿戴设备
CN115998268A (zh) 可穿戴设备、设备本体、绑带组件及气囊结构
CN113558353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7852957U (zh) 一种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