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9233U -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9233U
CN220529233U CN202322273719.XU CN202322273719U CN220529233U CN 220529233 U CN220529233 U CN 220529233U CN 202322273719 U CN202322273719 U CN 202322273719U CN 220529233 U CN220529233 U CN 220529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arrel
frying
pan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37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江涛
孙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anli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anli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anli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anli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37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9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9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9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加热桶;在所述的加热桶外侧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在所述的加热桶内的上部设置有散热导流装置;在所述的加热桶下部设置有与加热桶开口相适配的炒锅;在所述的炒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的炒锅下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加热桶壁,桶壁加热循环热空气,用热气流加热物料,使物料全方位受热,从而达到物料升温快、物料温度低于锅底温度、避免物料粘锅和炭化以及避免产生黑烟的目的。循环热空气流吹炒物料,与物料接触面积大,从而达到高效、均匀、快速加热物料使其爆发式升温;锅底温度低于物料,避免物料粘锅、以及粘锅后炭化产生黑烟。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用于烘炒食品、药材、坚果、粮食和其它物料。
背景技术
传统炒制物料时,一般加热锅底,锅底再把热量传导给物料,完成炒制过程。但是,物料与锅底一般是点接触,接触面积小,传热效率低,为了减少炒制时间,锅底的温度就比较高,温度高的弊端是物料表面炭化,冒黑烟,不卫生、不环保、不节能。如炒瓜子容易脏手就是这么造成的。有的需要微膨化的物料,如炒米,这种炒制方式由于传热效率太低,升温太慢,常常炒成死豆。一般需要加盐或砂子,先把盐或砂子炒热,再加入物料,从而使物料微膨化。对于炒制易于糊锅的物料,这种方式的弊端特别大,如炒制中药蜜炙黄芪时,由于其中的蜂蜜成分特别容易粘锅炭化,常常是炒一锅,锅底完全变黑,需要1个小时人工洗锅,因为蜂蜜粘锅炭化后,特别硬,特别难以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磁气流炒制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加热桶;在所述的加热桶外侧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
在所述的加热桶内的上部设置有散热导流装置;
在所述的加热桶下部设置有与加热桶开口相适配的炒锅;
在所述的炒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的炒锅下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散热导流装置包括同中心轴线设置在加热桶中部的风罩,以及设置在风罩上的风扇;所述的风罩的外径小于加热桶的内径;所述的风罩的下部开口为进风口;所述的风罩设有锥形缩口,锥形缩口对应所述的风扇的进风口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加热桶内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多条换热片;相邻两个换热片之间形成热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装置为刮板,刮板中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向下穿过炒锅与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炒锅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门;在所述的炒锅下部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桶上端设置所述排汽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风罩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与所述炒锅径向成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为钉耙型刮板。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加热桶壁,桶壁及换热片加热循环热空气,用热气流加热物料,使物料全方位受热,从而达到物料升温快、物料温度低于锅底温度、避免物料粘锅和炭化以及避免产生黑烟的目的。循环热空气流吹炒物料,与物料接触面积大,从而达到高效、均匀、快速加热物料使其爆发式升温;锅底温度低于物料,避免物料粘锅、以及粘锅后炭化产生黑烟。电磁加热效率高,升温快,余热小,温度控制精确,循环热空气的风阻小,发热体与循环热空气的温差小。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合理、高效加热、锅体温度低、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不含外壳、保温的顶视图。
图3所示图1所示实施例加热桶、散热片、风罩的剖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散热片示意图。
图5所示为钉耙型刮板示意图。
其中:1-机壳、2-搅拌轴弹簧、3-刮板、4-刮板支架、5-炒锅保温、6-炒锅、7-滤网、8-炒锅法兰、9-加热桶下法兰、10-加热桶保温、11-散热风机、12-电磁线圈、13-加热桶、14-加热桶上法兰、15-风罩支撑柱、16-加热桶顶盖、17-风罩、18-风扇、19-风扇轴、20-风扇电机、21-排汽管、22-换热片、23-进料门把手、24-进料门、25-出料门、26-出料门把手、27-出料斗、28-搅拌轴、29-联轴器、30-搅拌减速机、31-搅拌电机、32-电磁加热电源、33-热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加热桶;在所述的加热桶外侧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在所述的加热桶内的上部设置有散热导流装置;在所述的加热桶下部设置有与加热桶开口相适配的炒锅;在所述的炒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的炒锅下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散热导流装置可以是轴流风扇或离心式风扇等。上述的搅拌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搅拌叶或刮板,刮板中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向下穿过炒锅与电机传动连接。
工作时,启动所述电磁加热电源,所述电磁加热电源在所述电磁线圈内产生高频电流,高频电流在所述电磁线圈周围产生高频磁场,高频磁场在所述加热桶壁内产生涡流,涡流使所述加热桶发热,风扇旋转产生的气流经过加热桶时,被所述加热桶内壁及所述换热片加热后成为高温热气流,高温热气流流出所述热气流通道后,吹向所述炒锅底部的物料并加热物料,物料在所述搅拌装置作用下做不规则圆周运动。热气流把热量传给物料后,温度降低,再次被风扇吸入并吹向加热桶,水汽从所述排汽管排出,如此往复,直到物料被炒制完成为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散热导流装置包括同中心轴线设置在加热桶中部的风罩,以及设置在风罩上的离心式风扇;所述的风罩的外径小于加热桶的内径;所述的风罩的下部开口为进风口;所述的风罩设有锥形缩口,锥形缩口对应离心式风扇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的加热桶内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多条换热片;相邻两个换热片之间形成热气流通道。
炒锅底部的刮板在搅拌轴驱动下旋转,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有向所述炒锅的锅边方向运动的趋势,物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又有向中心运动的趋势,因此,在气流和所述刮板的共同作用下,物料上下翻滚运动,所有物料都有机会与热气流充分接触。
由于所述加热桶壁面积有限,为了降低所述加热桶内壁温度,在所述加热桶内壁焊接所述换热片,其效果说明如下:
假设加热桶内径120cm,风罩外径104cm,加热桶壁加热部分的高度为40cm,换热片长度40cm,高度7cm,共180片,
风道截面积:3.14x(120x120-104x104)/4=2813平方厘米
加热桶内壁总的表面积S1=120x3.14x40=15072平方厘米
换热片总的表面积(双面)S2=40*7*180*2=100800平方厘米
换热片总的表面积是加热桶内壁总的表面积的6.69倍
炒制时,消耗功率最大的阶段是物料温度低于130度以下,因为这个时候主要是蒸发水分,需要较大的功率,超过130度,水分基本蒸发,需要的功率降低。保持50度的温差,热空气向物料释放热量后最高温度为180度,被加热后为230度。230度空气的密度为0.702千克/立方米,比热为1.003千焦/(千克x度),最大加热功率60kW,需要的空气量为:60/(50x1.003)=1.2千克/秒,1.2/0.702=1.709立方米/秒,风速=1.709/0.2813=6.1米/秒。
不安装换热片时,加热桶内壁散热功率负荷为60x1000/15072=4瓦/平方厘米,与热气流的温差可达200度,加热桶内壁温度可达200+230=430度,温度偏高一点。需要安装辅助换热片来降低加热桶温度。
安装换热片后,设计加热桶内壁散热功率为18kW,其余42kW转移到换热片,则加热桶内壁散热功率负荷为18x1000/15072=1.2瓦/平方厘米,与热气流的温差只有1.2x200/4=60度。此时,换热片散热功率负荷为42x1000/100800=0.42瓦/平方厘米,与热气流的温差只有0.42x200/4=21度。加热桶内壁与换热片的温差为60-21=39度。选择换热片为1.5mm厚铜板(如使用不锈钢板,增加厚度),导热系数400瓦/(米x度),长40cm,宽7cm,180片,换热片总的导热截面积为0.0015x0.4*180=0.108平方米,平均温度为沿宽度7/2=3.5cm处,换热片总的传导功率为400x0.108x39/0.035=48127W=48.127kW〉42kW。安装换热片后,加热桶内壁最高温度为230+60=290度,与一般锅体炒制时的温度差不多,但用热气流炒制时,物料不与加热桶内壁直接接触,炒锅锅底的温度是物料被热气流加热后传导给锅底的,一般物料温度比锅底温度高60度以上,实际锅底温度小于180-60=120度,因而物料就不会粘锅炭化了。
通过以上分析,加热桶最高温度290度,热气流最高温度230度,物料最该温度180度,炒锅锅底最高120度。实际炒制过程中,主要是开始阶段水分蒸发时需要的功率大。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包括电磁加热电源32、电磁线圈12、加热桶13、加热桶下法兰9、加热桶上法兰14、加热桶顶盖16、加热桶保温10、排汽管21、换热片22、热气流通道33、风罩17、滤网7、风罩支撑柱15、风扇18、风扇轴19、风扇电机20、炒锅6、炒锅保温5、炒锅法兰8、刮板3、刮板支架4、搅拌轴28、搅拌轴弹簧2、联轴器29、搅拌减速机30、搅拌电机31、进料门24、出料门25、出料斗27、散热风机11、机壳1及控制系统。
所述加热桶13为圆筒,外壁设置所述加热桶保温10后,沿所述加热桶13圆周方向缠绕所述电磁线圈12,所述电磁线圈12与所述电磁加热电源32电气连接;所述加热桶13上下端分别设置所述加热桶上法兰14和所述加热桶下法兰9,所述加热桶顶盖16通过所述加热桶上法兰14与所述加热桶13连接,所述加热桶顶盖16上设置所述风扇电机20;所述风罩17设置在所述加热桶13内,通过所述风罩支撑柱15固定在所述加热桶顶盖16下方;所述加热桶13内壁设置所述换热片22,所述加热桶13与所述风罩17之间设置所述热气流通道33;所述风罩17上端出口设置所述风扇18,通过所述风扇轴19与所述风扇电机20连接,下端入口设置所述滤网7。
所述炒锅6上端设置所述炒锅法兰8,通过所述加热桶下法兰9与所述加热桶13连接;所述炒锅6底部设置所述刮板3,所述刮板3通过所述刮板支架4与所述搅拌轴28连接,所述搅拌轴28通过所述联轴器29与所述搅拌减速机30连接,所述搅拌减速机30再与所述搅拌电机31连接;所述炒锅6侧壁设置所述进料门24和所述出料门25,所述进料门24在所述出料门25的正上方,所述出料门25下方设置所述出料斗27。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刮板3与所述炒锅6径向成夹角,所述刮板3对物料产生向外推力,更容易把物料推到热气流的正下方,同时出料更快。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刮板3由多种类型的刮板组成,其中有的为钉耙型,如图5所示,钉耙把物料耙出沟壕,有利于气流同时接触更多的物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换热片22的上端靠近所述风罩17一侧去掉一部分角,使被气流带上去的轻物料不停留在所述换热片22的上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加热桶13壁上焊接铜管,管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时响应更快。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气流炒制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炒制时,关闭出料门25,打开进料门24,启动搅拌电机31,加入待炒物料后关闭进料门24,启动风扇电机20和电磁加热电源32,电磁加热电源32在电磁线圈12中产生高频电流,高频电流在电磁线圈12周围产生高频磁场,高频磁场在加热桶13壁内产生涡流,涡流使加热桶13发热,一部分热量传导给换热片22,加热桶13内壁和换热片22把风扇18吹入加热桶13和风罩17之间的热气流通道33的气流加热为热气流,热气流吹向炒锅6的底部加热物料,把热量传导给物料后,温度降低,进入风罩,再次被风扇18吸入并吹向热气流通道33,吸收热桶13内壁和换热片22的热量后再次吹向炒锅6加热物料,如此往复。被吹起的轻物料被滤网7挡在风罩17外面。由于风罩17罩口截面积是热气流通道33的总截面积的3倍,热气流在罩口下端的风速很低,扬起的物料很难到达滤网7的位置。炒制过程中,产生水汽后,机内的压力增加,产生的水汽从排汽管21排出。所述散热风机11为所述电磁线圈12散热。
炒制过程中,搅拌电机31旋转速度被搅拌减速机30降低后,通过联轴器29驱动搅拌轴28旋转,搅拌轴28通过刮板支架4带动刮板3在炒锅6内搅拌物料,使物料做不规则圆周运动。搅拌轴弹簧2的作用是使刮板3保持对炒锅6的锅底有一定压力。
炒制过程中,热气流把炒锅6上部物料扬起乱飞,并向炒锅6的中心运动,刮板3推动物料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把底部的物料推向炒锅6的四周的热气流下方,完成物料的上下翻滚炒制。刮板中的钉耙型刮板使物料产生沟壕,使物料更容易被热气流加热。
炒制完成后,打开出料门25,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料门25进入出料斗27。
温度传感器测量加热桶13内壁和热气流温度,变频器调节搅拌速度和气流速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对不脱离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视为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朝下设置的加热桶;在所述的加热桶外侧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
在所述的加热桶内的上部设置有散热导流装置;
在所述的加热桶下部设置有与加热桶开口相适配的炒锅;
在所述的炒锅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在所述的炒锅下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装置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散热导流装置包括同中心轴线设置在加热桶中部的风罩,以及设置在风罩上的风扇;所述的风罩的外径小于加热桶的内径;所述的风罩的下部开口为进风口;所述的风罩设有锥形缩口,锥形缩口对应所述的风扇的进风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热桶内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多条换热片;相邻两个换热片之间形成热气流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为刮板,刮板中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向下穿过炒锅与电机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炒锅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门;在所述的炒锅下部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桶上端设置有排汽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罩下部开口处设置有滤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与所述炒锅径向成夹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气流炒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为钉耙型刮板。
CN202322273719.X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Active CN220529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3719.XU CN220529233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3719.XU CN220529233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9233U true CN220529233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3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3719.XU Active CN220529233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9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76166A1 (zh) 一种高效能空气炸锅
CN209090950U (zh)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饪器具
WO2018076164A1 (zh) 一种能避免锅底漏液的空气炸锅
CN20641417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搅拌棒及设有同其旋转蒸架的空气炸锅
CN106361177A (zh) 一种能避免锅底漏液的空气炸锅
CN106166026A (zh) 一种四驱烹饪炒菜机及炒锅
CN208031028U (zh) 一种电磁加热式空气炸锅
CN109442959A (zh) 一种空气热流烘炒机
CN108478032A (zh) 一种上排风冷却风道的电热空气炸锅
CN220529233U (zh) 一种电磁气流炒制机
CN210861223U (zh) 一种带微蒸烤功能的集成灶
CN216493387U (zh) 一种双桶加热内循环节能炒货锅
CN201921686U (zh) 反应釜
CN216385028U (zh) 一种谷物绞龙烘干机进料装置
CN209512112U (zh) 一种空气热流加热灶
CN215127562U (zh) 一种空气炸锅加热装置
CN210382557U (zh) 一种空气热流加热设备
CN108469050B (zh) 一种自吸式油烟机
CN209950336U (zh) 恒温防炒糊胡麻炒制装置
CN209355668U (zh) 一种空气热流烘炒机
CN207648868U (zh) 电磁大锅灶
CN109506256A (zh) 一种空气热流加热灶
CN219868013U (zh) 一种节能电磁双头大炒炉
CN215736804U (zh) 一种天然气直燃式恒温加热炒货机
CN205940213U (zh) 烤房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