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8417U -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8417U
CN220528417U CN202320135248.3U CN202320135248U CN220528417U CN 220528417 U CN220528417 U CN 220528417U CN 202320135248 U CN202320135248 U CN 202320135248U CN 220528417 U CN220528417 U CN 220528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ircuit board
cooling plate
plate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52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洌
曹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ga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ga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ga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ga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52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8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电路板包括设置于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液冷板上设置有翅片结构,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冷板上开设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与翅片流道连通,该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上具有翅片结构,换热性能强,液冷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置有电路板,提高了液冷板的换热能力,降低了整体造价。

Description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服务器或计算机,当采用高性能CPU或GPU芯片的时候,风冷方式较难达到冷却效果,造成芯片超温降频,甚至宕机。越来越多的服务器采用接触液冷方式(DCLC)来给芯片冷却。DCLC是在PCB表面安装一块金属液冷板,金属液冷板内部有空腔体,并形成冷却液流道;金属液冷板与PCB上需要散热的高密度芯片紧密接触,实现良好的换热,通过金属液冷板中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将PCB上发热器件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芯片的冷却。
液冷板有热阻和流阻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液冷板的热阻是通过液冷板把芯片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的能力,流阻是冷却液流过液冷板的阻力,流阻和系统的水力性能配置相关。一般来说,液冷板的热阻和流阻越小越好。为了降低热阻,液冷板内会通过机加工制作一些翅片,增加换热面积。液冷板的热阻与翅片的厚度和间隙相关,翅片越密,热阻越低,换热效果越好。但是越密的翅片会增加液冷板的流阻,导致相同水力性能的冷板,流量减少,热阻提高,同样也会影响冷板的性能。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增加翅片的高度,增大流通量,降低流阻。但是冷板的热阻与翅片高度并不是正相关的,而是随着高度增加,影响会迅速减少。所以当液冷板满足了热阻和流阻的性能要求时,有一部分冷却液是没有发挥良好的冷却效果,导致液冷板的平均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该液冷板散热结构能够提高换热能力,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
所述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电路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
所述液冷板上设置有翅片结构,所述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所述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冷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均与所述翅片流道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包括底板、顶板和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冷板,所述进液口、所述进液流道、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出液流道均设置于所述冷板上,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均与所述底板焊接连接,所述翅片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冷板上具有容置所述翅片结构的开口;
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结构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垂直;和/或,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板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
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设置于所述冷板的侧面,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或者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冷板的相同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板上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固定于所述冷板上,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接头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液冷板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电路板包括设置于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液冷板上设置有翅片结构,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冷板上开设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与翅片流道连通,该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上具有翅片结构,换热性能强,液冷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置有电路板,提高了液冷板的换热能力,降低了整体造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液冷板;
2-电路板;
11-底板;
12-顶板;
13-冷板;
21-第一电路板;
22-第二电路板;
111-翅片结构;
112-进液流道;
113-出液流道;
114-第一凸起结构;
115-第二凸起结构;
116-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
131-进液接头;
132-出液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固定”、“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1及电路板2;
所述液冷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电路板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22;
所述液冷板1上设置有翅片结构111,所述翅片结构111包括翅片流道,所述液冷板1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冷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112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113,所述进液流道112和所述出液流道113均与所述翅片流道连通。
本实施例的液冷板1用于第一电路板21和第二电路板上22电子元件的散热,本实施例对所述液冷板1的材质不做特别限制,示例性地,液冷板1可以为铝板或者钢板。本实施例对所述液冷板1和所述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的具体尺寸不做特别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前预设。
本实施例的液冷板1上设置有有翅片结构111,翅片结构111能够增加换热面积。现有液冷板1为了满足液冷板的热阻性能要求,需要加密液冷板1上的翅片结构,翅片结构加密后,翅片流道变窄,为了满足液冷板1的流阻性能要求,需要增加翅片结构的高度,当液冷板1满足了热阻和流阻的性能要求时,有一部分冷却液是没有发挥良好的冷却效果的,这也导致了液冷板1的平均成本高,本申请通过在液冷板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置电路板,在满足液冷板1热阻和流阻的前提下,增加了负载提高了换热能力,降低了平均成本。本实施例对所述翅片结构111在液冷板上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不做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第一电路板21和第二电路板上22上高倍率发热元件的数量和位置提前预设。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电路板包括设置于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液冷板上设置有有翅片结构,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冷板上开设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与翅片流道连通,该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上具有翅片结构,换热性能强,液冷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置有电路板,提高了液冷板的换热能力,降低了整体造价。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9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板1包括底板11、顶板12和位于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之间的冷板13,所述进液口、所述进液流道112、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出液流道113均设置于所述冷板13上,所述顶板12、所述底板11均与所述冷板13焊接连接,所述翅片结构111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冷板13上具有容置所述翅片结构111的开口;所述第一电路板21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第二电路22板设置于所述顶板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设置于所述冷板13的侧面,对所述进液口、所述进液流道112、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出液流道113的具体位置不做特别限制,可选地,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于冷板13的同侧,或者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于冷板13相对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翅片结构111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本实施例对所述翅片结构111在底板11上的形成方式不做特别限制,示例性地,所述翅片结构111为所述底板11采用铲齿的工艺形成。本实施例的冷板13上具有容置所述翅片结构111的开口,翅片结构111位于冷板13的开口处并贯穿冷板13,翅片结构111的顶部与顶板12焊接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翅片结构111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与底板11固定,本实施例的翅片结构111的一端与底板11固定,一端与顶板12固定,翅片结构111在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形成翅片流道。
本实施例的底板11上的翅片结构111的位置根据第一电路板21或者第二电路板22上的高发热元件的位置对应,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第一电路板21或者第二电路板22上的高发热元件的位置提前预设底板11上的翅片结构111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翅片结构111与所述底板11垂直设置。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0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21的第一凸起结构114,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1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11垂直;和/或,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22的第二凸起结构115,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1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板12垂直。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凸起结构114和第二凸起结构115,第一凸起结构114与第一电路板21上相应的发热电子元件对应,第二凸起结构115与第二电路板22上的发热电子元件对应,本实施例的第一凸起结构114的数量根据第一电路板21上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的数量决定,第一凸起结构114顶部表面积的大小根据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的面积决定。第二凸起结构115的数量根据第二电路板22上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的数量决定,第二凸起结构115的顶部表面积的大小根据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的面积决定。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凸起结构114与所述底板11一体成型,第二凸起结构115与所述顶板12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1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1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116;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15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116。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凸起结构11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1之间设置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116,能够降低第一电路板21上的发热电子元件与液冷板1之间的热阻,第二凸起结构115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之间设置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116,能够降低第二电路板22上的发热电子元件与液冷板1之间的热阻。
请参阅图1和图9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所述冷板13上设置有进液接头131和出液接头132,所述进液接头131和所述出液接头132固定于所述冷板13上,所述进液接头131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接头132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本实施例通过在冷板13上设置进液接头131和出液接头132便于与进液和出液的管道连接,本实施例的进液接头131和出液接头132可以采用与冷板13压铸成型的方式制作。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路板2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22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液冷板1上。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底板11和顶板12上均设置有螺钉安装孔,冷板13与顶板12对应的一面以及冷板13与底板11对应的一面均设置有螺钉固定座,本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板21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1上,第二电路板22通过螺钉固定在顶板1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电路板包括设置于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液冷板上设置有有翅片结构,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冷板上开设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与翅片流道连通,该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上具有翅片结构,换热性能强,液冷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置有电路板,提高了液冷板的换热能力,降低了整体造价。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
例如: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
所述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电路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
所述液冷板上设置有有翅片结构,所述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所述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冷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均与所述翅片流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液冷板散热结构,液冷板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电路板包括设置于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液冷板上设置有翅片结构,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冷板上开设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均与翅片流道连通,该液冷板散热结构的液冷板上具有翅片结构,换热性能强,液冷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置有电路板,提高了液冷板的换热能力,降低了整体造价。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液冷板及电路板;
所述液冷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电路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面上的第二电路板;
所述液冷板上设置有翅片结构,所述翅片结构包括翅片流道,所述液冷板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液冷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均与所述翅片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包括底板、顶板和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冷板,所述进液口、所述进液流道、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出液流道均设置于所述冷板上,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均与所述冷板焊接连接,所述翅片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冷板上具有容置所述翅片结构的开口;
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结构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垂直;和/或,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
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或者导热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设置于所述冷板的侧面,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相对设置,或者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冷板的相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上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和所述出液接头固定于所述冷板上,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接头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均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液冷板上。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板散热结构。
CN202320135248.3U 2023-01-13 2023-01-13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20528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5248.3U CN220528417U (zh) 2023-01-13 2023-01-13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5248.3U CN220528417U (zh) 2023-01-13 2023-01-13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8417U true CN220528417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5248.3U Active CN220528417U (zh) 2023-01-13 2023-01-13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8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89364B2 (ja) 液冷システムを備える電子ボード
US7639498B2 (en) Conductive heat transport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component electronics system
JP2001119181A (ja) 電子部品の冷却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2278664U (zh) 适于电子设备液冷散热的液冷板及具有其的散热单元
JP2005150755A (ja) コールドプレート
US6397926B1 (en) Heat sink, method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cool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I784364B (zh) 散熱模組
TWI731622B (zh) 車用電子裝置
JP7118186B2 (ja) 放熱装置
CN116324671A (zh) 用于冷却电路板的元件的冷却装置
CN115079795A (zh) 一种液冷服务器及其液冷散热硬盘模组
CN220528417U (zh)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CN210895329U (zh) 一种板内散热用模块结构
WO2021036249A1 (zh) 一种散热器、电子设备及汽车
JP4922903B2 (ja) 電子機器用の冷却装置
CN216250709U (zh) 均温散热装置
TWI424140B (zh) 受熱面平行散熱片型扁平狀散熱構造體
CN115379729A (zh) 散热模块、装置、刀片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JP3153018U (ja) 通信装置筐体の放熱装置
JP2005011928A (ja) 液冷循環システム
CN219741019U (zh) 一种散热器模组及设备机箱
CN216291968U (zh)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CN21696065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CN21179259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5301268U (zh) 一种gpu板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