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1968U -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1968U
CN216291968U CN202122634545.6U CN202122634545U CN216291968U CN 216291968 U CN216291968 U CN 216291968U CN 202122634545 U CN202122634545 U CN 202122634545U CN 216291968 U CN216291968 U CN 216291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heat pipe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45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
任庆港
潘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inshare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inshare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inshare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inshare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45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1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1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1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基板,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铲齿,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设置有热源安装位;导热组件,导热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散热基板上;若干第一散热片,若干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于导热组件的另一端上。通过在散热基板上设置导热组件,使得散热基板上吸收的部分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导到若干第一散热片,保障了若干第一散热片的散热作用;通过设置若干第一散热片和若干铲齿,增加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满足了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且避免了只增加铲齿高度降低散热效率,进而保证了第一散热片和铲齿的散热效率,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铲齿散热器是电子设备中比较常用的散热装置,通常铲齿散热器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铲齿,其中,铲齿散热器吸收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并通过若干散热铲齿传导热量,使得流动空气通过散热铲齿间隙时,空气与散热铲齿进行热交换,进而带走散热铲齿上的热量;通过散热铲齿的持续的导热作用以及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铲齿散热器实现对发热元器件的降温散热作用。
为了满足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需要增加铲齿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考虑到铲齿散热器中发热元器件的安装面的面积一般是固定的,因此通常选择增加散热铲齿的高度来增加散热面积;由于热传导和风扇强制对流的原因,铲齿散热器的根部和顶部的温差明显较大,使得散热铲齿的顶部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散热作用,因此仅仅增加散热铲齿的高度并不能满足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电子设备中铲齿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包括:
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铲齿,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设置有热源安装位;
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
若干第一散热片,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若干导热管;
若干所述导热管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导热段;所述第一导热段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串连于所述第二导热段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沟槽;所述第一导热段设置于所述热管沟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热管沟槽设置为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导热段的外周面弧度适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基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通孔;所述第一导热段设置于所述热管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段的外周面上设置导热粘接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热段设置于所述连接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导热段呈“匚”字形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热段与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顶面平行设置;
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沿高度方向与若干所述铲齿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还包括:
若干第二散热片,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管背离所述散热基板的一端,且位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背离所述散热基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若干导热管还包括: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导热段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段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上;
第三导热段,所述第三导热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导热段平行设置,且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串连于所述第三导热段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基板,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铲齿,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设置有热源安装位;导热组件,导热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散热基板上;若干第一散热片,若干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于导热组件的另一端上。通过在散热基板上设置导热组件,使得散热基板上吸收的部分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导到若干第一散热片,保障了若干第一散热片的散热作用;通过设置若干第一散热片和若干铲齿,增加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满足了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且避免了只增加铲齿高度降低散热效率,进而保证了第一散热片和铲齿的散热效率,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剖视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中的散热基板与铲齿的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另一视角剖视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中的散热基板与铲齿的连接关系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中的若干第一散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1、散热基板;12、铲齿;13、导热组件;14、第一散热片;15、导热粘接层;16、第二散热片;111、热源安装位;112、热管沟槽;113、圆弧槽;114、热管通孔;131、导热管;141、连接孔;1311、第一导热段;1312、第一连接段;1313、第二导热段;1314、第二连接段;1315、第三导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铲齿散热器是电子设备中比较常用的散热装置,通常铲齿散热器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铲齿,其中,铲齿散热器吸收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并通过若干散热铲齿传导热量,使得流动空气通过散热铲齿间隙时,空气与散热铲齿进行热交换,进而带走散热铲齿上的热量;通过散热铲齿的持续的导热作用以及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铲齿散热器实现对发热元器件的降温散热作用。为了满足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需要增加铲齿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考虑到铲齿散热器中发热元器件的安装面的面积一般是固定的,因此通常选择增加散热铲齿的高度来增加散热面积;由于热传导和风扇强制对流的原因,铲齿散热器的根部和顶部的温差明显较大,使得散热铲齿的顶部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散热作用,因此仅仅增加散热铲齿的高度并不能满足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电子设备中铲齿散热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通过在散热基板上设置导热组件,使得散热基板上吸收的部分热量通过导热组件的导热作用,将热量传导到若干第一散热片,并通过若干第一散热片实现散热,保障了若干第一散热片的降温散热作用;通过设置的若干第一散热片和若干铲齿,有效的增加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同时避免了只增加铲齿高度对散热效率的影响,满足了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且使得若干第一散热片和若干铲齿在合适高度时具有较好的散热作用,进而有效的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降温散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具体详参下述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其包括散热基板11、若干铲齿12、导热组件13和若干第一散热片14;所述散热基板11沿高度方向的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铲齿12,所述散热基板11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设置有热源安装位111;所述导热组件1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上;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13的另一端上。
可以理解,在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中,热源安装位111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等热源装置,散热基板11吸收电子设备等热源装置产生的热量,并通过若干铲齿12传导热量,流动空气与若干铲齿12进行热交换,进而通过流动空气带走热量,实现对电子设备等热源装置的降温散热作用;在对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中,通常选择增大铲齿12高度来增加空气接触面积,进而提升热交换效率,铲齿12高度一般增加到85-95mm,但由于热传导和风扇强制对流的原因,铲齿12散热器中铲齿12的根部和顶部的温差明显较大,使得铲齿12的顶部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散热作用;铲齿12高度的最优选择是45-50mm,理论上铲齿12的根部和顶部的温差只有3-4度,此时能取得较好的散热作用,但无法满足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所述散热基板11可设置为铝底板,一般采用材质较软的1060铝板或1100铝板制作;通过在散热基板11上设置导热组件13,使得散热基板11上吸收的部分热量通过导热组件13的导热作用,传导热量到若干第一散热片14,保障了若干第一散热片14的散热作用;通过设置的若干第一散热片14和若干铲齿12,有效的增加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散热面积,满足激光泵源模块、大功率芯片等大功率电子设备或元器件的散热需求,且避免了只增加铲齿12高度对铲齿12散热效率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若干第一散热片14和若干铲齿12的散热效率,进而有效的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降温散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组件13包括若干导热管131;若干所述导热管131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段1311、第一连接段1312和第二导热段1313;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上,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间隔串连于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上。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若干导热管131,将散热基板11上的部分热量传导至若干第一散热片14,为若干第一散热片14的散热作用提供了保障;其中,若干导热管131中通入流动的冷却液传导热量;冷却液通过设置于散热基板11上的第一导热段1311吸收散热基板11上的热量,并通过第一连接段1312将热量传导至第二导热段1313上,通过串连于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上若干第一散热片14扩散热量,保障了若干第一散热片14的散热作用,且有效的提升了散热基板11吸收热量的效率,进而提升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整体散热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基板11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沟槽112;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设置于所述热管沟槽112中。
可以理解,若干热管沟槽112均沿相同方向开设于所述散热基板11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且若干热管沟槽112均匀间隔分布于底面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热管沟槽112,使得设置于所述热管沟槽112中的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均匀吸收散热基板11上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基板11对电子设备的热量吸收效率,进而保障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整体散热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沟槽112设置为圆弧槽113,所述圆弧槽113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的外周面弧度适配设置。
可以理解,圆弧槽113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的外周面弧度适配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的截面半径与圆弧槽113的截面半径相同,或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的截面半径略小于圆弧槽113的截面半径,使得设置于圆弧槽113中的第一导热段1311保持与圆弧槽113最大面积的面接触,以提升散热基板11上第一导热段1311吸收热量的速率;通过将热管沟槽112设置为圆弧槽113,并将圆弧槽113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的外周面弧度适配设置,有效的提升了第一导热段1311与散热基板11的热交换面积,进而有效的提升了第一导热段1311的吸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散热基板11对电子设备的吸热效率,进而保障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整体散热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基板1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通孔114;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设置于所述热管通孔114中。
可以理解,所述散热基板1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通孔114,具体的,若干热管通孔114均沿相同方向开设于所述散热基板11上,且若干热管沟槽112均匀间隔分布于所述散热基板11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热管通孔114,使得设置于所述热管通孔114中的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均匀吸收散热基板11上热量,进一步提升散热基板11对电子设备的热量吸收效率,进而保障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整体散热效果。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4和图6,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的外周面上设置导热粘接层15。
可以理解,所述导热粘接层15位于第一导热段1311与散热基板11之间,通过在第一导热段1311的外周面上设置导热粘接层15,有效的提升了第一导热段1311与散热基板11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导热粘接层15可以有效的减小第一导热段1311与散热基板11之间的空气间隙,进而有效避免空气间隙形成的热阻界面,对第一导热段1311与散热基板11的热交换造成不利影响,有效提升了第一导热段1311的热量吸收效率,进而提升了散热基板11对电子设备的热量吸收效率,保障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整体散热效果;所述导热粘接层15可设置为环氧树脂层或导热RTV(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室温硫化硅橡胶)胶层,环氧树脂层或导热RTV胶层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粘接性能。
请参阅图7,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片1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孔141,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设置于所述连接孔141中。
可以理解,通过在散热片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孔141,使得设置于若干所述连接孔141中的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均匀传导热量到第一散热片14上,进一步提升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的散热效果,进而保障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整体散热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第一连接段1312和第二导热段1313呈“匚”字形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与所述散热基板11沿高度方向的顶面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沿高度方向与若干所述铲齿12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第一连接段1312和第二导热段1313依次连接呈“匚”字形,所述第一导热段1311设置于散热基板11中,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平行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11沿高度方向的顶面上,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串连于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上,并沿高度方向与若干所述铲齿12间隔设置,即高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和若干所述铲齿12;其中,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和若干所述铲齿12的排列方向相同,使得流动空气沿同方向的经过若干第一散热片14之间间隙,以及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之间间隙,提升散热效率;通过将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沿高度方向与若干所述铲齿12间隔设置,使得对流空气可同时与若干第一散热片14和若干铲齿12进行热交换,有效的提升了散热效率,同时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片14和铲齿12通过导热管131连接,保证了若干第一散热片14和若干铲齿12在合适高度时具有较好的散热作用,进而有效的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8,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还包括若干第二散热片16,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16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管131背离所述散热基板11的一端,且位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背离所述散热基板11的一侧。
可以理解,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16位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背离所述散热基板11的一侧,具体的,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16沿高度方向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14间隔设置;通过设置若干第二散热片16进一步增加了散热面积,进一步提升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保障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对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还包括若干第三散热片、若干第四散热片、若干第五散热片等,所述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进行拓展,继续增加一组或多组散热片,并通道导热管131串连增加的一组或多组散热片,有效的增加了散热面积,满足大功率的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请参阅图9,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导热管131还包括第二连接段1314和第三导热段1315;所述第二连接段1314与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段1312的一端上;所述第三导热段1315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314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导热段1313平行设置,且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16串连于所述第三导热段1315上。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段1314,将第二导热段1313上热量传导至第三导热段1315上,为串连于第三导热段1315上的若干第二散热片16的散热作用提供了保障;通过将第三导热段1315与第二导热段1313平行设置,使得串连于第三导热段1315上的若干第二散热片16与串连于第二导热段1313上若干第一散热片14均沿相同方向排列,使得若干第二散热片16之间的间隙与若干第一散热片14之间的间隙通向同一方向,进而使得同方向的流动空气可同时对若干第二散热片16和若干第一散热片14进行降温,有效的提升了降温效率,保障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10对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基板,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铲齿,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设置有热源安装位;导热组件,导热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散热基板上;若干第一散热片,若干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于导热组件的另一端上。通过在散热基板上设置导热组件,使得散热基板上吸收的部分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导到若干第一散热片,保障了若干第一散热片的散热作用;通过设置若干第一散热片和若干铲齿,增加了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满足了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且避免了只增加铲齿高度降低散热效率,进而保证了第一散热片和铲齿的散热效率,提升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铲齿,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设置有热源安装位;
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
若干第一散热片,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组件包括若干导热管;
若干所述导热管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导热段;所述第一导热段设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间隔串连于所述第二导热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沟槽;所述第一导热段设置于所述热管沟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沟槽设置为圆弧槽,所述圆弧槽的弧度与所述第一导热段的外周面弧度适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基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热管通孔;所述第一导热段设置于所述热管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热段的外周面上设置导热粘接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热段设置于所述连接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热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导热段呈“匚”字形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热段与所述散热基板沿高度方向的顶面平行设置;
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沿高度方向与若干所述铲齿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还包括:
若干第二散热片,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热管背离所述散热基板的一端,且位于若干所述第一散热片背离所述散热基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导热管还包括:
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导热段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导热段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上;
第三导热段,所述第三导热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导热段平行设置,且若干所述第二散热片串连于所述第三导热段上。
CN202122634545.6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Active CN216291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545.6U CN21629196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4545.6U CN21629196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1968U true CN216291968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4545.6U Active CN21629196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1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8186B2 (ja) 放熱装置
JP2004349324A (ja) 直接水冷型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構造
CN215813709U (zh) 一种投影仪散热结构及投影仪
CN114068449A (zh) 散热基板以及功率模块
CN216291968U (zh) 一种混合铲齿热管散热器
CN216563104U (zh) 散热基板以及功率模块
CN115379729A (zh) 散热模块、装置、刀片服务器及电子设备
CN108925124A (zh) 模块浸泡式冷却机构和变频器
CN114071955A (zh) 冷却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US11924996B2 (en) Liquid-cooling devices, and systems, to cool multi-chip modules
CN211578734U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导热装置
CN210349818U (zh) 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
CN211152537U (zh) 服务器散热器
JP2005011928A (ja) 液冷循環システム
CN217037765U (zh) 一种水道结构
CN211509704U (zh) 一种新型的散热模块
CN217694134U (zh) 相变散热器及空调器
CN21321095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CN220528417U (zh) 液冷板散热结构及电子装置
CN216312331U (zh) 激光泵浦散热结构及组件、大功率激光泵浦设备
CN221125196U (zh) 一种用于单相浸没式服务器的液冷板
CN217445699U (zh) 一种网络设备
CN217883949U (zh) 一种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3987398U (zh) 散热结构及服务器
CN212752996U (zh) 一种散热器及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