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0655U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60655U CN216960655U CN202220564982.7U CN202220564982U CN216960655U CN 216960655 U CN216960655 U CN 216960655U CN 202220564982 U CN202220564982 U CN 202220564982U CN 216960655 U CN216960655 U CN 2169606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circuit board
- heat
- plat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4
- 241000237983 Trochidae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车载导航主机包括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用于放置待散热件,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及散热前壳对待散热件、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进行散热。上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设置主散热板用于对车载导航主机内部设置的待散热件及电路板的热量进行传导并散热,将热量传导至由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组成的整体散热结构,进一步增加外部散热面积,从而实现对车载导航主机中内部空间的热量充分均匀地散热,大幅提高了车载导航主机的整体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背景技术
车载导航主机在行车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使用,然而车载导航主机内配置有大量导航元器件,导航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若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则会严重影响车载导航主机的工作稳定性,当车载导航主机内部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还会触发功率限制,从而影响了车载导航主机的运行效率。为避免车载导航主机内部温度较高而影响其工作效率,现有技术方法中可设计散热组件对车载导航主机进行散热,然而现有散热组件难以实现将车载导航主机内部热量快速传导并散发,导致车载导航主机的散热效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中车载导航主机工作时存在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导航主机工作时所存在的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所述车载导航主机包括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用于放置待散热件,所述主散热板、所述散热顶壳、所述散热底壳及所述散热前壳对所述待散热件、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进行散热;
所述主散热板夹设于所述散热顶壳与所述散热底壳之间,所述主散热板与所述散热顶壳相连接并形成第一空间,所述主散热板、所述散热顶壳的一侧与所述散热底壳相连接并形成第二空间;所述散热前壳安装于所述散热顶壳的前侧;所述散热前壳及所述散热底壳上均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顶壳、所述散热底壳及所述主散热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散热鳍片;
所述主散热板包括导热板及散热板,所述导热板的端部与所述散热板的一侧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三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散热顶壳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上所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第三电路板上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用于将所述待散热件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板。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排列的散热凹腔。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散热凹腔内还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板的导热孔。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散热顶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用于将所述待散热件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顶壳。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散热顶壳包括顶盖、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顶盖的两端相连接。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凹槽,所述散热板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进行卡合连接。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主散热板的水平截面为“L”形或“T”形。
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中,所述主散热板、所述散热顶壳、所述散热底壳及所述散热前壳均是一体成型的铝制散热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车载导航主机包括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用于放置待散热件,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及散热前壳对待散热件、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进行散热。上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设置主散热板用于对车载导航主机内部设置的待散热件及电路板的热量进行传导并散热,将热量传导至由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组成的整体散热结构,进一步增加外部散热面积,从而实现对车载导航主机中内部空间的热量充分均匀地散热,大幅提高了车载导航主机的整体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所述车载导航主机可划分为散热组件1及安置组件2两部分,其中,安置组件2用于放置待散热件3,散热组件1对所述待散热件3及安置组件2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1包括主散热板11、散热顶壳12、散热底壳13、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所述主散热板11夹设于所述散热顶壳12与所述散热底壳13之间,所述主散热板11与所述散热顶壳12相连接并形成第一空间,所述主散热板11、所述散热顶壳12的一侧与所述散热底壳13相连接并形成第二空间;所述散热前壳14及所述散热后壳15相对设置并分别安装于所述散热顶壳12的两侧;所述散热前壳14及所述散热底壳13上均设有散热通孔141;所述散热顶壳12、所述散热底壳13及所述主散热板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散热鳍片16;所述主散热板11包括导热板111及散热板112,所述导热板111的端部抵接于所述散热板112的一侧面;所述安置组件2包括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第三电路板23,所述第一电路板21及所述第二电路板22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三电路板23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散热顶壳12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1及所述第二电路板22上设置的待散热件3相接触,所述导热板111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1、所述第二电路板22及所述第三电路板23上所设置的待散热件3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第三电路板23均为车载导航主机内部配置的电路板,待散热件3即为车载导航主机中所配置的导航元器件,如导航芯片、电阻等,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第三电路板23上均可设置待散热件3,待散热件3的实际设置位置可结合使用需求进行合理设置。散热组件1通过与待散热件3进行直接接触从而将待散热件3所产生热量传导至散热组件1的外部进行散发。主散热板11、散热顶壳12、散热底壳13、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组成整体散热结构,且散热顶壳12、散热底壳13及主散热板11中散热板112的外表面均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鳍片16,设置散热鳍片可大幅增加进行散热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待散热件3可通过散热板112对待散热件3的一部分热量进行散发,同时将另一部分热量传导至散热顶壳12、散热底壳13、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且散热前壳14及散热底壳13上均设有散热通孔141,散热通孔141可流通空气以提升散热前壳14及散热底壳13的热交换效率,通过散热顶壳12、散热底壳13、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对剩余热量进行散发,从而进一步提升散热组件1整体的散热效率。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第三电路板23设置与第二空间内,可在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之间形成间隙,实现对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及第三电路板23上设置的待散热件3进行分层散热,避免待散热件3重叠导致内部热量集中而无法及时散出。
通过设置主散热板11用于对车载导航主机内部设置的待散热件3的热量进行传导并散热,将热量传导至由主散热板11、散热顶壳12、散热底壳13、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组成的整体散热结构,从而实现了内部导出散热及全方向散热,大幅提高了车载导航主机的散热效率。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111的下表面设置有导热件113,所述导热件113与所述第三电路板23上设置的待散热件3相接触,用于将所述待散热件3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板112。导热件113与第三电路板23上设置的待散热件3直接接触,将待散热件3上的热量传导至整体散热结构,导热件113可采用硅脂等导热材料制作得到。具体的,导热件113可设置为与第三电路板23上设置的待散热件3外形相匹配,则对导热板111进行安装固定后可使导热件113整体包裹于待散热件3的外表面,从而增加导热件113与待散热件3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件113的导热效率,导热件113将待散热件3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板112实现散热。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可在散热顶壳12的下表面同样设置导热件113,则散热顶壳12下表面设置的导热件113可同时与第一电路板21及第二电路板22上设置的待散热件3相接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111的上表面设有平行排列的散热凹腔114,这一设计可使导热板111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表面积,从而发挥更好的传导效果。具体的,所述导热板111与所述散热板112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15,设置加强筋115可增加导热板111与散热板112的连接强度,提高主散热板11的承重能力。其中,所述散热凹腔114内还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板111的导热孔116,设置导热孔116可使空气流通,从而提高导热板111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导热板111下待散热件3进行散热的效率。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顶壳12包括顶盖121、第一侧板122及第二侧板123,所述第一侧板122及所述第二侧板123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顶盖121的两端相连接,散热顶壳12与散热底壳13以及主散热板11相连接,夹合形成装置空间,具体地,顶盖121两端连接的两块相对设置的侧板成为该散热装置的侧壁结构的一部分,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相对设置并分别安装于所述散热顶壳12的另外两侧,从而基于顶盖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形成围合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侧板122或所述第二侧板123上设有凹槽124,所述散热板112嵌入所述凹槽124内并与所述第一侧板122或所述第二侧板123进行卡合连接,待散热件3的热量经散热板112分散传导到散热底壳12、散热底壳13、散热前壳14及散热后壳15,使各部件在承受范围内分别分担部分来自散热板112的热量,整体散热结构中各部件的散热能力更加协调,使散热过程均衡、高效,进一步解决了因待散热件3热量传导不畅导致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整体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散热后壳15上可安装相应连接接口10,连接接口10在进行信号传输或电流传输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热量,则连接接口10所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散热后壳15,散热后壳可对连接接口10所产生的部分热量进行散发,剩余其他热量则可通过散热底壳12、散热底壳13及散热前壳14向外散发,从而提高整体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散热板11的水平截面为“L”形,即导热板111与散热板112的连接处位于散热板112截面的端部。还可以是,所述主散热板11的水平截面为“T”形,即导热板111与散热板112的连接处位于散热板112截面的中部,使得热量从导热板111传导至散热板112后能均匀地导向连接处两端,这样的连接设计有效避免了远端未被传导入热量的散热板112的其他部位受热不均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主散热板11的热量传导效率。具体的,可设置主散热板11、所述散热顶壳12、所述散热底壳13及所述散热前壳14均是一体成型的铝制散热件,通过将相应部件设置为铝制散热件,可进一步提高各部件的导热效率,从而提高车载导航主机的整体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车载导航主机包括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用于放置待散热件,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及散热前壳对待散热件、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进行散热。上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设置主散热板用于对车载导航主机内部设置的待散热件及电路板的热量进行传导并散热,将热量传导至由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组成的整体散热结构,进一步增加外部散热面积,从而实现对车载导航主机中内部空间的热量充分均匀地散热,大幅提高了车载导航主机的整体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导航主机包括主散热板、散热顶壳、散热底壳、散热前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用于放置待散热件,所述主散热板、所述散热顶壳、所述散热底壳及所述散热前壳对所述待散热件、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进行散热;
所述主散热板夹设于所述散热顶壳与所述散热底壳之间,所述主散热板与所述散热顶壳相连接并形成第一空间,所述主散热板、所述散热顶壳的一侧与所述散热底壳相连接并形成第二空间;所述散热前壳安装于所述散热顶壳的前侧;所述散热前壳及所述散热底壳上均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顶壳、所述散热底壳及所述主散热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散热鳍片;
所述主散热板包括导热板及散热板,所述导热板的端部与所述散热板的一侧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三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散热顶壳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上所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第三电路板上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用于将所述待散热件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设有平行排列的散热凹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凹腔内还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板的导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的待散热件相接触,用于将所述待散热件上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顶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壳包括顶盖、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顶盖的两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凹槽,所述散热板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进行卡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板的水平截面为“L”形或“T”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板、所述散热顶壳、所述散热底壳及所述散热前壳均是一体成型的铝制散热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64982.7U CN216960655U (zh) | 2022-03-15 | 2022-03-15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64982.7U CN216960655U (zh) | 2022-03-15 | 2022-03-15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60655U true CN216960655U (zh) | 2022-07-12 |
Family
ID=8229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64982.7U Active CN216960655U (zh) | 2022-03-15 | 2022-03-15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60655U (zh) |
-
2022
- 2022-03-15 CN CN202220564982.7U patent/CN2169606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11514B1 (en) | Power inverter with heat dissipating assembly | |
US20060133043A1 (en) | Heat spreader with multiple stack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US9318410B2 (en) | Cooling assembly using heatspreader | |
US20040042178A1 (en) | Heat spreader with surface cavity | |
US2014011895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 |
CN109152273B (zh) | 电子装置 | |
JPH10313184A (ja) | 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 |
CN216960655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车载导航主机 | |
WO2020088595A1 (zh) | 电子设备及其散热装置和车辆设备 | |
CN108036286B (zh) | 散热器 | |
CN216960656U (zh) | 应用于多媒体设备的散热组件及多媒体设备 | |
US20070181286A1 (en) | Structure for air conduction in radiator device | |
CN217486850U (zh) | 车载主机装置及汽车 | |
CN215073588U (zh) | 散热结构及电子产品 | |
CN216600608U (zh) | 一种封闭的风冷散热结构 | |
TWI731622B (zh) | 車用電子裝置 | |
CN215181717U (zh) | 主控机箱 | |
CN215450082U (zh) | 主机及终端设备 | |
CN210725843U (zh) | 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 | |
CN214176014U (zh) | 一种功率元件的散热器 | |
CN211297517U (zh) | 一种散热结构 | |
CN208954974U (zh) | 一种发热芯片组件及其散热结构 | |
CN216434743U (zh) | 汽车can总线电器控制盒 | |
CN216700831U (zh) | 车载无线充电器散热结构 | |
CN218244181U (zh) | 散热装置及电子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