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8044U -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8044U
CN220518044U CN202322077397.1U CN202322077397U CN220518044U CN 220518044 U CN220518044 U CN 220518044U CN 202322077397 U CN202322077397 U CN 202322077397U CN 220518044 U CN220518044 U CN 220518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ear ring
binding
automatic winder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773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蔚勤跃
曹长安
郭华峰
饶华星
李正辉
江兴盟
徐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20773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8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8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8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包括绑扎器,以及:导轨,其可拆卸连接于拉线回头,且所述导轨沿拉线回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导轨位于绑扎器的阻尼张紧轮的圆形轨迹的外侧;驱动机构,其用以驱动绑扎器沿导轨移动。本装置能够实现自动缠绕绑扎线,取代人工手动移动绑扎,能够实现标准化绑扎。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绑扎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拉线施工中,拉线制作全程采用人工制作,尤其回头绑扎线(大多采用φ1.6软态不锈钢丝 )的缠绕固定,而绑扎的是否牢固、密贴、顺滑非常考验施作者的腕力、工艺等,故而施工人员的经验对施工质量的影响非常明显。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14240503U,一种电气化铁路用拉线回头绑扎缠绕器,其提供一种自动帮扎设备,以替代人工绑扎,实现标准化绑扎工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人工移动该设备沿绑扎方向移动,以配合绑扎线缠绕,而人工移动绑扎设备的速度影响绑扎的紧密度,故而,依旧无法实现标准化绑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实现自动缠绕绑扎线,取代人工手动移动绑扎,能够实现标准化绑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
设计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包括绑扎器,还包括:
导轨,其可拆卸连接于拉线回头,且所述导轨沿拉线回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导轨位于绑扎器的阻尼张紧轮的圆形轨迹的外侧;
驱动机构,其用以驱动绑扎器沿导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绑扎器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的:
缠绕齿圈,其具有缺口;
引导部和阻尼张紧轮,均设置于缠绕齿圈,且所述引导部设有供缠绕于阻尼张紧轮上的绑扎线穿插的线孔;
驱动部,用以驱动缠绕齿圈绕自身轴线转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
一对主动齿轮,一对所述主动齿轮均与缠绕齿圈啮合;当所述缺口位于一对主动齿轮之间时,所述缠绕齿圈位于缺口两侧的外齿分别与一对主动齿轮啮合;
驱动模块,用以驱动一对主动齿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机。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与一对主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体安装有:
作为电源的蓄电池;
供握持的手柄;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机体上的手柄内。
进一步,所述机体内设有圆形滑轨,所述缠绕齿圈和圆形滑轨连接;
所述圆形滑轨包括一对分别开设于机体内的两侧的圆形滑道,一对所述圆形滑道相对设置,且所述缠绕齿圈的两侧设置有可沿圆形滑道滚动的滚轮。
进一步,所述导轨包括一对支座以及设置一对支座之间且并列的滑杆和丝杆;其中,所述滑杆滑动穿插于绑扎器上的滑道,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绑扎器上的螺纹孔;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丝杆转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座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所述支座设置有:
固定夹爪和活动夹爪,所述固定夹爪固定于支座,所述活动夹爪铰接于支座并具有第一铰接点,其中,所述固定夹爪和活动夹爪之间构成容纳拉线回头的卡槽;
调节模组,用以调节卡槽的槽口大小。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可预先将导轨的两端固定于拉线回头,并启动驱动机构和绑扎器同时工作,以在绑扎器在拉线回头上缠绕绑扎线时,绑扎器能够沿拉线回头的绑扎方向移动,以取代人工绑扎和移动,实现可标准化帮扎,保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 为现有拉线回头的绑扎结构示意图;
附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 为本实用新型所含绑扎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把手,2.机体,3.拉线回头,4.活动夹爪,5.固定夹爪,6.紧固螺栓,7.支座,8.手柄,9.丝杆,10.滑杆,11.槽口,12.线环,13.缠绕齿圈,14.滚轮,15.缺口,16.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至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包括绑扎器,还包括:
导轨,其可拆卸连接于拉线回头3,且导轨沿拉线回头3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导轨位于绑扎器的阻尼张紧轮的圆形轨迹的外侧;
驱动机构,其用以驱动绑扎器沿导轨移动。
上述导轨用以引导绑扎器的移动方向,使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拉线回头3的长度方向移动;且通过在导轨和拉线回头3之间设置一定间距,以使导轨位于绑扎器的阻尼张紧轮的圆形轨迹之外,进而消除导轨对阻尼张紧轮在拉线回头3上缠绕绑扎线的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的两端和拉线回头3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而绑扎器在导轨的两端之间移动,且通过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导轨和拉线回头3之间的快速拆装;而在此不对具体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进行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该功能即可。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时,可预先将导轨的两端固定于拉线回头3,并启动驱动机构和绑扎器同时工作,以在绑扎器在拉线回头3上缠绕绑扎线时,绑扎器能够沿拉线回头3的绑扎方向移动,以取代人工绑扎和移动,实现可标准化帮扎,保证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绑扎器包括机体2和设置于机体2的:
缠绕齿圈13,其具有缺口15;以形成供拉线回头3进出缠绕齿圈13的内孔的进出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机体2设置有与缺口15对应的槽口11,保证拉线回头3能够进出缠绕齿圈13的内孔;
引导部和阻尼张紧轮,均设置于缠绕齿圈13,且所述引导部设有供缠绕于阻尼张紧轮上的绑扎线穿插的线孔;而绑扎线的起始端穿过线孔并固定于拉线回头3,其固定方式可采用人工绑扎时一直,为多种方式固定,且均为现有技术,例如将绑扎线拉长并回折绑扎线,使绑扎线成为L形状;也可直接缠绕固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地,引导部7可选用线环12;而阻尼张紧轮其上缠绕有帮扎线,其用以调节绑扎线的张力,使其具有预紧力,即绑扎线处于绷紧状态,以能够紧绕于拉线回头3;
驱动部,用以驱动缠绕齿圈13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同步带动引导部和缠绕齿圈13同步转动,则实现拖拽绑扎线绕着拉线为圆心做圆周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保持手持机体2顺绑扎线缠绕方向缓慢移动。
通过缺口15将缠绕齿圈13套装到拉线回头3上,并在将绑扎线的自由端固定于拉线回头3后,驱动缠绕齿圈13绕自身轴线转动,且手持机体23顺绑扎线缠绕方向缓慢移动,以带动由张力调节部调节张力后的绑扎线缠绕绑扎于拉线回头3;
因此,能够取代人工手动绑扎,且绑扎过程中能够通过标准化调节,能够保证绑扎的牢固、密贴、顺滑;利于提高绑扎的质量,且能够有效提高绑扎效率。
优选地,阻尼张紧轮采用可调阻尼设计,通过阻尼调节绑扎张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驱动部包括:
一对主动齿轮16,一对主动齿轮16均与缠绕齿圈13啮合;当缺口15位于一对主动齿轮16之间时,缠绕齿圈13位于缺口15两侧的外齿分别与一对主动齿轮16啮合;其中,缠绕齿圈13为外齿圈,且缺口15连通缠绕齿圈13的内孔,继而通过设置一对主动齿轮16的相对位置,可实现保持最少1个主动齿轮16和缠绕齿圈13啮合,则保证缠绕齿圈13能够持续转动;
驱动模块,用以驱动一对主动齿轮16转动;也即使一对主动齿轮16均具有动能;
故而,可通过一对齿轮、缠绕齿圈13和驱动模块配合,能够实现拉线回头3能够进出缠绕齿圈13的内孔,并能够驱动缠绕齿圈13持续转动,以带动绑扎线缠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当驱动电机的数量设置为一对时,则可分别单独用于驱动与其对应的主动齿轮16;当驱动电机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时,则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与一对主动齿轮16连接。
优选地,驱动电机可选为调速电机;工作时,打开电源,按压调速开关,调整调速电机的转速,使帮扎线沿着拉线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同时,手持缠绕器顺绑线缠绕方向缓慢移动,实现帮扎;具体地,绑扎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供电电压12V,调速电机转速50—200 R/min。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机体2安装有:
作为电源的蓄电池;
供握持的阻尼张紧轮1;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机体2上的阻手柄8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机体2内设有圆形滑轨,缠绕齿圈13和圆形滑轨连接;具体地,圆形滑轨包括一对分别开设于机体23内的两侧的圆形滑道,一对所述圆形滑道相对设置,且所述缠绕齿圈136的两侧设置有可沿圆形滑道滚动的滚轮1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轨包括一对支座7以及设置一对支座7之间且并列的滑杆10和丝杆9;其中,滑杆10滑动穿插于绑扎器上的滑道,丝杆9螺纹连接于绑扎器上的螺纹孔;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丝杆9转动。
丝杆9的两端分别与与其对应端的支座7铰接,驱动机构固定于其中一个支座7上,以保证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丝杆9转动即可,无需对其安装位置限定;且滑道和螺纹孔均设置于机体2,则可通丝杆9和螺纹孔配合,实现驱动机体2沿丝杆9移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座7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可直接与丝杆9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该支座7设置有:
固定夹爪5和活动夹爪4,固定夹爪5固定于支座7,活动夹爪4铰接于支座7并具有第一铰接点,其中,所述固定夹爪5和活动夹爪4之间构成容纳拉线回头3的卡槽;
调节模组,用以调节卡槽的槽口11大小。
工作时,预先将拉线回头3置于卡槽内,并通过调节模组驱动活动夹爪4绕第一铰接点转动,以靠近固定夹爪5,进而实现夹紧固定拉线回头3;而当绑扎完毕后,可驱动活动夹爪4以驱动其远离固定夹爪5,从而张开卡槽,实现拆卸;
具体地,调节模组包括紧固螺栓6,所述紧固螺栓6的一端铰接于活动夹爪4,另一端穿插于固定夹爪5的开口槽内且连接有蝶形锁紧螺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包括绑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轨,其可拆卸连接于拉线回头,且所述导轨沿拉线回头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导轨位于绑扎器的阻尼张紧轮的圆形轨迹的外侧;
驱动机构,其用以驱动绑扎器沿导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扎器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的:
缠绕齿圈,其具有缺口;
引导部和阻尼张紧轮,均设置于缠绕齿圈,且所述引导部设有供缠绕于阻尼张紧轮上的绑扎线穿插的线孔;
驱动部,用以驱动缠绕齿圈绕自身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
一对主动齿轮,一对所述主动齿轮均与缠绕齿圈啮合;当所述缺口位于一对主动齿轮之间时,所述缠绕齿圈位于缺口两侧的外齿分别与一对主动齿轮啮合;
驱动模块,用以驱动一对主动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分别与一对主动齿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安装有:
作为电源的蓄电池;
供握持的手柄;其中,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机体上的手柄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圆形滑轨,所述缠绕齿圈和圆形滑轨连接;
所述圆形滑轨包括一对分别开设于机体内的两侧的圆形滑道,一对所述圆形滑道相对设置,且所述缠绕齿圈的两侧设置有可沿圆形滑道滚动的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一对支座以及设置一对支座之间且并列的滑杆和丝杆;其中,所述滑杆滑动穿插于绑扎器上的滑道,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绑扎器上的螺纹孔;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丝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座的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设置有:
固定夹爪和活动夹爪,所述固定夹爪固定于支座,所述活动夹爪铰接于支座并具有第一铰接点,其中,所述固定夹爪和活动夹爪之间构成容纳拉线回头的卡槽;
调节模组,用以调节卡槽的槽口大小。
CN202322077397.1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Active CN220518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7397.1U CN220518044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77397.1U CN220518044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8044U true CN22051804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6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77397.1U Active CN220518044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8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1093A (zh) 一种输电导线缠绕修补工具
CN211254772U (zh) 机械式线材绕线机
CN212769114U (zh) 一种应用于电线生产中的收卷装置
CN112897256A (zh) 一种地球物理勘探自动收放线装置
CN220518044U (zh)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缠绕器
CN109775460A (zh) 全自动收缆机
CN111731936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缆限位装置
CN212165054U (zh) 一种假发帘子扎把装置及包括其的假发生产线
CN218754191U (zh) 一种自动排线机械手
CN219238835U (zh) 一种电缆收卷装置
CN220705218U (zh) 一种自动缠绕器
CN112390094B (zh) 一种线缆紧线装置
CN109356481A (zh) 一种升降器自动绕线装置
CN211990297U (zh) 一种线束张力可调型拉丝机
CN115477200A (zh) 一种可多次使用的自动卷线放线电缆盘
CN110815840B (zh) 一种快速连接接头与消防水带的水带加工设备
CN201827328U (zh) 一种储带齿轮以及封闭线圈绝缘带自动缠绕装置
CN114640063A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机器人导线修补装置及方法
CN211209146U (zh) 一种输电导线缠绕修补工具
CN214934827U (zh) 一种便于对电缆进行理线处理的收纳装置
CN214779852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牵引装置
CN209870847U (zh) 胶带缠绕装置
CN220811369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219873145U (zh) 一种电感器加工绕丝装置
CN202265254U (zh) 一种带导向及调整功能的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