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4737U -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4737U
CN220504737U CN202320187976.9U CN202320187976U CN220504737U CN 220504737 U CN220504737 U CN 220504737U CN 202320187976 U CN202320187976 U CN 202320187976U CN 220504737 U CN220504737 U CN 220504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connection
transmission
rotating wheel
off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79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鹏
戴锟明
邓陈
张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po Window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79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4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4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4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转轮、紧固机构、顶紧部;转轮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通过紧固机构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紧固机构用于控制顶紧部中心与传动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具有顶紧部的一端插设在转轮的第一传动孔中;其中,传动轴的第一顶紧端通过偏移结构与顶紧部的第二顶紧端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运动状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窗锁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还涉及一种传动组件。
背景技术
传动壳和执手是实现门窗开启和关闭的重要五金之一,常规的实现方案是执手上带有基座,基座和手柄通过螺钉直接连接;基座与传动壳通过两个螺钉连接,并夹紧扇型材用来固定;执手的转动是通过传动轴传到传动壳的转轮上,实现传动壳的驱动。此常规方案需要配件较多,安装也比较繁琐,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都高。
在现有技术中,传动轴一般仅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转轮传动连接,并不固定连接。如在现有技术“CN202111118338.3-一种执手装置及其拆装方法”中,采用的是将传动轴穿过转轮与下壳体紧固连接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需要在安装传动壳时考虑传动轴紧固件的安装,导致传动轴安装的效率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传动轴与转轮的固定连接,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转轮、紧固机构、顶紧部;转轮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通过紧固机构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紧固机构用于控制顶紧部中心与传动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具有顶紧部的一端插设在转轮的第一传动孔中;其中,传动轴的第一顶紧端通过偏移结构与顶紧部的第二顶紧端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运动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转轮、紧固机构、顶紧部;转轮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通过紧固机构设置在传动轴的一端,紧固机构用于控制顶紧部中心与传动轴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具有顶紧部的一端插设在转轮的第一传动孔中;其中,传动轴的第一顶紧端通过偏移结构与顶紧部的第二顶紧端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偏移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顶紧端上的第一偏移部;设置在第二顶紧端上的第二偏移部;第一偏移部和第二偏移部均有相互抵触、相互挤压、相对滑动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一偏移部为半圆柱结构、半圆球结构、半椭圆球结构、对称人形结构、非对称人形结构、楔形结构中的一种;第二偏移部为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一偏移部为楔形结构;第一偏移部的第一楔形面与传动轴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一夹角;第二偏移部的第二楔形面与顶紧部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的值与第二夹角的值均小于90减去材料摩擦角值的差值;其中,材料摩擦角值为预先测定值。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紧固机构包括:螺栓结构,螺栓结构穿过传动轴与顶紧部螺纹连接;螺栓结构的连接杆体位于传动轴的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紧固机构包括:紧固螺母结构、连接杆体;连接杆体与顶紧部连接,连接杆体位于传动轴的容纳空间内;连接杆体远离顶紧部的一端与紧固螺母结构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连接杆体与顶紧部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一体化连接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容纳空间为通孔结构或槽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
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执手,执手的第二传动槽套设在传动轴远离转轮的一端;执手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螺纹结构,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执手或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第二螺栓结构用于与第三螺纹结构螺纹配合,第二螺栓结构与第三螺纹结构配合限制执手与传动轴脱离。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穿设于执手,并将执手夹紧在传动轴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执手上,第二螺栓结构的一端用于抵触在传动轴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的一端用于抵触在第二传动槽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执手上的第四螺纹结构,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四螺纹结构与第三螺纹结构连通设置;第二螺栓结构用于与第四螺纹结构、第三螺纹结构同时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第二螺栓结构的中轴线与传动轴的中轴线重合;第三螺纹结构为可转动设置在传动轴一端的螺母结构;第二螺栓结构与第三螺纹结构将执手和传动轴夹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组件:
一种传动组件,该装置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传动轴1设置有顶紧部4的一端插入第一传动孔中。在紧固机构的作用下,顶紧部的中心与传动轴的中心相互靠近,第一顶紧端和第二顶紧端相互抵触挤压;在偏移结构的作用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进而实现,通过挤压顶紧的方式,实现传动轴与转轮快速连接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轴与顶紧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紧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偏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容纳空间为槽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开口方向K1与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的夹角D1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3-4中,且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与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的夹角D1为钝角时,传动轴具有顶紧部的一端伸入第一传动孔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3-4中,且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与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的夹角D1为钝角时,顶紧部与传动轴发生相对位移后,紧贴第一传动孔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连接杆体与紧固螺母结构、顶紧部均为螺纹连接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连接杆体与紧固螺母结构螺纹连接,连接杆体与顶紧部为一体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执手与传动壳连接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轴、传动壳、执手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15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壳、执手安装于扇形材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轴、传动壳、执手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17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轴与执手连接示意图,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中轴线与传动轴中轴线重合;
图18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轴与执手连接示意图,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中轴线与传动轴中轴线垂直;
图19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轴与执手连接示意图,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执手上,第二螺栓结构中轴线与传动轴中轴线垂直,第二螺栓结构抵触在传动轴外壁上;
图20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传动轴与执手连接示意图,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二螺栓结构中轴线与传动轴中轴线垂直,第二螺栓结构抵触在第二传动槽内壁上;
图21为本申请方案的实施例中第三螺纹结构设置在传动轴上,第四螺纹结构设置在执手上;第二螺栓结构中轴线与传动轴中轴线垂直,第二螺栓结构用于同时与第三螺纹结构、第四螺纹结构配合。
附图标记:
传动轴1;第一顶紧端101;容纳空间102;转轮2;第一传动孔201;紧固机构3;螺栓结构301;连接杆体301a;紧固螺母结构302;顶紧部4;第二顶紧端401;
偏移结构X;第一偏移部X1;第一楔形面X1a;第一夹角J1;第二偏移部X2;第二楔形面X2a;第二夹角J2;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开口方向K1与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的夹角D1;执手A1;第二传动槽A202;第三螺纹结构A301;第四螺纹结构A302;第二螺栓结构A4;传动壳B1;手柄B2-1、机米螺钉2-2、垫片B2-3、扇型材B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1、转轮2、紧固机构3、顶紧部4;转轮2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4通过紧固机构3设置在传动轴1的一端,紧固机构3用于控制顶紧部4中心与传动轴1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1具有顶紧部4的一端插设在转轮2的第一传动孔201中;其中,传动轴1的第一顶紧端101通过偏移结构X与顶紧部4的第二顶紧端401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401具有远离传动轴1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201内壁的运动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轴1设置有顶紧部4的一端插入第一传动孔中。在紧固机构的作用下,顶紧部的中心与传动轴的中心相互靠近,第一顶紧端和第二顶紧端相互抵触挤压;在偏移结构的作用下,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进而实现,通过挤压顶紧的方式,实现传动轴与转轮快速连接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传动轴与转轮连接固定的效率,提高安装拆卸效率。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偏移结构X包括:设置在第一顶紧端101上的第一偏移部X1;设置在第二顶紧端401上的第二偏移部X2;第一偏移部X1和第二偏移部X2均有相互抵触、相互挤压、相对滑动的运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偏移部和第二偏移部,在顶紧部的中心与传动轴的中心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一次经过相互抵触、相互挤压、相对滑动的状态,进而实现第二顶紧端具有远离传动轴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技术效果,达到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目的。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偏移部X1为半圆柱结构、半圆球结构、半椭圆球结构、对称人形结构、非对称人形结构、楔形结构中的一种;第二偏移部X2为楔形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偏移部X1的形状结构具有多种,在半圆柱结构、半圆球结构、半椭圆球结构、对称人形结构、非对称人形结构、楔形结构中,任一结构与第二偏移部X2的接触面均可视为一小段楔形斜面,进而实现第一偏移部与第二偏移部最终发生相对滑动的目的。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偏移部X1为楔形结构;第一偏移部X1的第一楔形面X1a与传动轴1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一夹角J1;第二偏移部X2的第二楔形面X2a与顶紧部4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二夹角J2;第一夹角J1的值与第二夹角J2的值均小于90减去材料摩擦角值的差值;其中,材料摩擦角值为预先测定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角J1的值与第二夹角J2的值均小于90减去材料摩擦角值的差值,使得在紧固机构的作用力下,驱动第一偏移部和第二偏移部发生相对滑动的分力大于第一偏移部和第二偏移部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最终实现第一偏移部与第二偏移部最终发生相对滑动的目的。传动轴、顶紧部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均对实际摩擦角值造成影响,但可通过预先试验进行测定,得到上述材料摩擦角的值。进而得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值越小,则将紧固机构作用力转化为垂向挤压第一传动孔的分离越大。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夹角J1等于第二夹角J2。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夹角J1等于第二夹角J2时,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贴合,降低摩擦损耗,提高耐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机构具有2种技术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机构3包括:螺栓结构301,螺栓结构301穿过传动轴1与顶紧部4螺纹连接;螺栓结构301的连接杆体301a位于传动轴1的容纳空间102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紧固机构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中,直接通过螺栓结构将传动轴与顶紧部锁紧。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机构3包括:紧固螺母结构302、连接杆体301a;连接杆体301a与顶紧部4连接,连接杆体301a位于传动轴1的容纳空间102内;连接杆体301a远离顶紧部4的一端与紧固螺母结构302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紧固机构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连接杆体先与顶紧部固定连接,再通过调节紧固螺母结构实现顶紧部与传动轴的挤压。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体容纳空间之间具有间隙,以实现连接杆体在与顶紧部固定连接的情况下,顶紧部能够与传动轴发生一定相对滑动的位移。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杆体301a与顶紧部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一体化连接中的一种。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02为通孔结构或槽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当容纳空间为槽体结构时,能够提高紧固机构与传动轴的装配速度。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纳空间102为槽体结构,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与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的夹角为钝角。
需要说明的是,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传动轴的轴线可处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8所示,当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与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的夹角D1为钝角时,顶紧部相对传动轴的位移可分出与开口方向K1相同的分位移;因此,连接杆体靠近顶紧部的一端,将具有脱离槽体结构的运动状态,由于该运动状态的运动方向与开口方向K1相同,即传动轴或容纳空间内壁或槽体结构,将不会对连接杆体的位移造成限制;从而,扩大顶紧部相对传动轴的位移范围,实现将传动轴卡入尺寸大小稍微有所不同的第一传动孔中,提高第一连接结构的适用性,提高连接安装的便利性及固定效果。
由于生产误差或转轮的第一传动孔的磨损,不同转轮的第一传动孔的内部空间尺寸不同,对于稍大一点的第一传动孔,当容纳空间为通孔结构时,通孔结构与连接杆体之间的间隙无法满足顶紧部的第二顶紧端顶紧第一传动孔内壁的位移需求,进而使得传动轴无法与转轮固定连接或固定连接效果差。基于此,当容纳空间为槽体结构时,既能达到快速装配的技术效果,又在当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K1与第二楔形面的朝向C1的夹角为钝角时,扩大顶紧部相对传动轴的位移范围,提高第一连接结构的适用性,提高连接紧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
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执手A1,执手A1的第二传动槽A202套设在传动轴1远离转轮2的一端;执手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螺纹结构A301,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执手A1或传动轴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第二螺栓结构A4用于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螺纹配合,第二螺栓结构A4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配合限制执手A1与传动轴1脱离。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传动轴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穿设于执手A1,并将执手A1夹紧在传动轴1上。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重合。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垂直。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执手A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一端用于抵触在传动轴1的外壁上。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传动轴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一端用于抵触在第二传动槽A202的内壁上。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执手A1上的第四螺纹结构A302,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传动轴1上;第四螺纹结构A302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连通设置;第二螺栓结构A4用于与第四螺纹结构A302、第三螺纹结构A301同时螺纹配合。
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重合;第三螺纹结构A301为可转动设置在传动轴1一端的螺母结构;第二螺栓结构A4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将执手A1和传动轴1夹紧。
上述提供的第二个实施方案,均具有第一个实施方案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传动组件:
一种传动组件,该装置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
上述提供的第三个实施方案,均具有第一个实施方案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1、转轮2、紧固机构3、顶紧部4;转轮2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顶紧部4通过紧固机构3设置在传动轴1的一端,紧固机构3用于控制顶紧部4中心与传动轴1中心之间的距离;传动轴1具有顶紧部4的一端插设在转轮2的第一传动孔201中;其中,传动轴1的第一顶紧端101通过偏移结构X与顶紧部4的第二顶紧端401抵触挤压,第二顶紧端401具有远离传动轴1中轴线,并顶紧第一传动孔201内壁的运动状态。
实施例2-1
重复实施例1,只是偏移结构X包括:设置在第一顶紧端101上的第一偏移部X1;设置在第二顶紧端401上的第二偏移部X2;第一偏移部X1和第二偏移部X2均有相互抵触、相互挤压、相对滑动的运动状态。
实施例2-2
重复实施例2-1,只是第一偏移部X1为半圆柱结构、半圆球结构、半椭圆球结构、对称人形结构、非对称人形结构、楔形结构中的一种;第二偏移部X2为楔形结构。
实施例2-3
重复实施例2-2,只是第一偏移部X1为楔形结构;第一偏移部X1的第一楔形面X1a与传动轴1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一夹角J1;第二偏移部X2的第二楔形面X2a与顶紧部4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二夹角J2;第一夹角J1的值与第二夹角J2的值均小于90减去材料摩擦角值的差值;其中,材料摩擦角值为预先测定值。
实施例2-3
重复实施例2-2,只是第一夹角J1等于第二夹角J2。
实施例3-1
重复实施例1,只是紧固机构3包括:螺栓结构301,螺栓结构301穿过传动轴1与顶紧部4螺纹连接;螺栓结构301的连接杆体301a位于传动轴1的容纳空间102内。
实施例3-2
重复实施例1,只是紧固机构3包括:紧固螺母结构302、连接杆体301a;连接杆体301a与顶紧部4连接,连接杆体301a位于传动轴1的容纳空间102内;连接杆体301a远离顶紧部4的一端与紧固螺母结构302螺纹连接。
实施例3-3
重复实施例3-2,只是连接杆体301a与顶紧部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一体化连接中的一种。
实施例3-4
重复实施例3-1或3-2,只是容纳空间102为槽体结构。
实施例4
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执手A1,执手A1的第二传动槽A202套设在传动轴1远离转轮2的一端;执手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螺纹结构A301,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执手A1或传动轴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第二螺栓结构A4用于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螺纹配合,第二螺栓结构A4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配合限制执手A1与传动轴1脱离。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传动轴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穿设于执手A1,并将执手A1夹紧在传动轴1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垂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执手A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一端用于抵触在传动轴1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垂直;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传动轴1上,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一端用于抵触在第二传动槽A202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执手A1上的第四螺纹结构A302,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传动轴1上;第四螺纹结构A302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连通设置;第二螺栓结构A4用于与第四螺纹结构A302、第三螺纹结构A301同时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螺栓结构A4的中轴线与传动轴1的中轴线重合;第三螺纹结构A301为可转动设置在传动轴1一端的螺母结构;第二螺栓结构A4与第三螺纹结构A301将执手A1和传动轴1夹紧。
实施例5
一种传动组件,该装置包括:上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
使用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基于传动壳的快装结构,包括传动壳B1、执手A1,如图10所示执手A1包含手柄B2-1、机米螺钉2-2、垫片B2-3、螺栓302b、B2-4、传动轴1、螺母302d。如图11所示,扇型材B3上设有传动壳及执手安装孔。如图12所示,将传动壳装入扇型材B3内;将垫片B2-3安装在扇型材开孔内;将螺栓302b、传动轴1和螺母302d预组装好,再装入传动壳的转轮2内,通过锁紧螺栓302b拉紧螺母302d使传动轴1两侧膨胀变形,挤压转轮2,实现紧固安装,将手柄B2-1从传动轴的另一侧装入贴紧垫片B2-3,将机米螺丝B2-2锁紧手柄,并将传动轴1顶住固定。按照组装步骤反过来,可以拆除执手A1与传动壳。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传动轴(1)、转轮(2)、紧固机构(3)、顶紧部(4);
所述转轮(2)用于设置在传动组件中;
所述顶紧部(4)通过所述紧固机构(3)设置在所述传动轴(1)的一端,所述紧固机构(3)用于控制所述顶紧部(4)中心与所述传动轴(1)中心之间的距离;
所述传动轴(1)具有所述顶紧部(4)的一端插设在所述转轮(2)的第一传动孔(201)中;
其中,
所述传动轴(1)的第一顶紧端(101)通过偏移结构(X)与所述顶紧部(4)的第二顶紧端(401)抵触挤压,
所述第二顶紧端(401)具有远离所述传动轴(1)中轴线,并顶紧所述第一传动孔(201)内壁的运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结构(X)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紧端(101)上的第一偏移部(X1);
设置在所述第二顶紧端(401)上的第二偏移部(X2);
所述第一偏移部(X1)和所述第二偏移部(X2)均有相互抵触、相互挤压、相对滑动的运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移部(X1)为半圆柱结构、半圆球结构、半椭圆球结构、对称人形结构、非对称人形结构、楔形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偏移部(X2)为楔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部(X1)为楔形结构;
所述第一偏移部(X1)的第一楔形面(X1a)与所述传动轴(1)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一夹角(J1);
所述第二偏移部(X2)的第二楔形面(X2a)与所述顶紧部(4)中轴线的夹角,记为第二夹角(J2);
所述第一夹角(J1)的值与所述第二夹角(J2)的值均小于90减去材料摩擦角值的差值;
其中,所述材料摩擦角值为预先测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J1)等于所述第二夹角(J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机构(3)包括:
螺栓结构(301),所述螺栓结构(301)穿过所述传动轴(1)与所述顶紧部(4)螺纹连接;
螺栓结构(301)的连接杆体(301a)位于所述传动轴(1)的容纳空间(1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机构(3)包括:紧固螺母结构(302)、连接杆体(301a);
所述连接杆体(301a)与所述顶紧部(4)连接,所述连接杆体(301a)位于所述传动轴(1)的容纳空间(102)内;
所述连接杆体(301a)远离所述顶紧部(4)的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结构(30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体(301a)与所述顶紧部(4)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一体化连接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空间(102)为通孔结构或槽体结构。
10.一种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
执手(A1),所述执手(A1)的第二传动槽(A202)套设在所述传动轴(1)远离所述转轮(2)的一端;所述执手(A1)与所述传动轴(1)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动轴与执手的第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三螺纹结构(A301),所述第三螺纹结构(A301)设置在所述执手(A1)或所述传动轴(1)上,
第二螺栓结构(A4),所述第二螺栓结构(A4)用于与所述第三螺纹结构(A301)螺纹配合,
所述第二螺栓结构(A4)与所述第三螺纹结构(A301)配合限制所述执手(A1)与所述传动轴(1)脱离。
12.一种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轴与转轮的第一连接结构。
CN202320187976.9U 2023-01-19 2023-01-19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Active CN220504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7976.9U CN220504737U (zh) 2023-01-19 2023-01-19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7976.9U CN220504737U (zh) 2023-01-19 2023-01-19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4737U true CN220504737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7976.9U Active CN220504737U (zh) 2023-01-19 2023-01-19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4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04737U (zh)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CN212105519U (zh) 轮滑机构及移轮门窗
WO2022062290A1 (zh) 传动机构及传动装置
CN214365572U (zh) 可调合页及门窗
CN211117024U (zh) 一种锁扣组件、led模组及led屏幕
CN215928112U (zh)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573481U (zh) 一种用于门窗且具有偏心连接结构的传动器和门窗结构
CN212317705U (zh) 一种驱动装置
CN205400355U (zh) 一种冰箱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冰箱
CN210926508U (zh) 一种电力线缆插拔重载连接器及电力线缆
CN210714150U (zh) 一种门窗传动盒
CN211878913U (zh) 一种快速连接锁以及led显示屏
CN219953070U (zh) 一种易加工门框
CN215978933U (zh) 一种三维可调的铝型材隐形合页
CN219316725U (zh) 一种调节结构及门窗组件
CN220378077U (zh) 合页及门
CN216043252U (zh) 一种推拉门窗滑轮快装结构
CN210087070U (zh) 铰链及车载冰箱
CN218991260U (zh) 门轴连接件及平开门电梯的门机
CN220301940U (zh) 一种传动轴与传动壳、执手与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CN213573480U (zh) 一种用于门窗且具有旋转夹紧件的传动器及门窗结构
CN219773875U (zh) 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传动组件
CN220580796U (zh) 车门铰链结构及车辆
CN219795883U (zh) 一种紧固螺纹环结构
CN219654474U (zh) 一种快装式执手传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