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8112U -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8112U
CN215928112U CN202122008859.5U CN202122008859U CN215928112U CN 215928112 U CN215928112 U CN 215928112U CN 202122008859 U CN202122008859 U CN 202122008859U CN 215928112 U CN215928112 U CN 215928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all head
support frame
adjusting
angle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88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少飞
金卫斌
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rui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88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8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8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8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和球头杆,球头杆包括球头部和球杆部,底座和支撑架固定连接以在底座和支撑架之间形成容纳球头部的限位腔,底座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连通口,球杆部的端部通过连通口进入限位腔与球头部连接,底座和支撑架相对移动以调节球头部和限位腔内壁之间的压力,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件,调节件固定底座和支撑架相对移动后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现有的角度调节装置中的底座与球头部之间产生配合间隙,从而解决了球头杆容易发生磨损晃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种电子设备,其显示件可以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实现多角度转动,例如行车记录仪,其安装在驾驶室内并且可以多角度转动。有的角度调节装置在调节完角度后还能实现锁定,以提高显示件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机构以及包括其的监测器,其通过角度固定螺钉与球头杆上的球头部发生抵接,实现球头部在装配间隙内实现固定。然而上述角度固定螺钉与球头部抵接时,由于角度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底座上,角度固定螺钉直接反作用于底座,通过多点受力后角度固定螺钉的安装载体与球头部之间容易产生配合间隙,从而导致球头部发生磨损并且容易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角度调节装置中,由于角度调节装置的底座产生与球头部之间的配合间隙,导致球头杆容易磨损晃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球头杆和调节件,球头杆包括球头部和球杆部,底座和支撑架固定连接以在底座和支撑架之间形成容纳球头部的限位腔,底座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连通口,球杆部的端部通过连通口进入限位腔与球头部连接,底座和支撑架相对移动以调节球头部和限位腔内壁之间的压力,调节件固定底座和支撑架相对移动后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靠近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朝背离底座的一侧凹陷的第一凹口,支撑架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朝背离底座的一侧凹陷的第二凹口,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围成限位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形成第一凹口的内壁和球头部随形;和/或,支撑架形成第二凹口的内壁和球头部随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设置有第一调节孔,支撑架设置有第二调节孔,
调节件为穿过第一调节孔后与第二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或者调节件为穿过第二调节孔后与第一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走线口,球头杆设置有贯穿球头部和球杆部的走线通道,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线缆,线缆从走线口延伸至走线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周向上设置有与走线口连通的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盖板,盖板和底座围成进线腔,支撑架位于进线腔内,线缆从进线腔延伸至走线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线缆的外径小于走线口的口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走线通道两端的口径大于中部的口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角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角度调节装置通过底座与支撑架之间形成定位球头部的限位腔,通过控制调节件能够实现底座与支撑架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球头部与限位腔之间的压力,在使用时即使球头部与限位腔之间的压力较大,也不容易造成底座与支撑架之间产生多余的配合间隙,克服了球头杆容易晃动的技术问题。调节件还可固定底座与支撑架相对移动后的位置,实现稳定调节,并且调节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球头部,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后球头杆容易收到磨损的技术问题。
2、该角度调节装置在球头部未被定位时,球头杆随线缆可实现多角度旋转调节,并且在调节后可及时定位,从而实现易安装、易调节。
3、通过将线扣卡接在卡槽内,在完成对线缆的安装后,线扣在卡槽内不易发生偏移,从而使得线缆在安装后不易发生偏移或轴向窜动,进而使得在调节球头杆的角度时不易造成对线缆的磨损,提升线缆的使用寿命。
4、通过在第一凹口与第二凹口的内设置防滑橡胶,一方面可提升球头部在装配空间内抵接时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球头部固定的牢固性。另一方面,防滑橡胶在受到挤压时还会产生形变,从而产生一个过盈配合,进一步提升调节件与支撑架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角度调节装置从一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角度调节装置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角度调节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角度调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角度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主机;2、底座;3、连通口;4、收容腔;5、第一凹口;6、球头杆;61、球杆部;62、球头部;7、走线通道;8、线缆;9、线扣;10、卡槽;11、支撑架;12、第二调节孔;13、第二凹口;14、调节螺钉;15、凹槽;16、盖板;17、紧固件;18、U型槽;19、限位槽。
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2、支撑架11、球头杆6、调节件、线缆8和盖板16,球头杆6包括球头部62和球杆部61。
底座2和支撑架11固定连接以在底座2和支撑架11之间形成容纳球头部62的限位腔,底座2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连通口3。球杆部61的端部通过连通口3进入限位腔与球头部62连接,底座2和支撑架11相对移动以调节球头部62和限位腔内壁之间的压力,调节件固定底座2和支撑架11相对移动后的位置。
请结合图2、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内可以设置有与连通口3相通的收容腔4,支撑架11可以收容在收容腔4之内。连通口3的形状尺寸可以大于球杆部61的横截面尺寸,并能实现球杆部61能够在其内部调节摆动。底座2上还可开设有两处凹槽15。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靠近支撑架11的一侧可设置有朝背离底座2的一侧凹陷的第一凹口5,支撑架11靠近底座2的一侧可设置有朝背离底座2的一侧凹陷的第二凹口13,第一凹口5和第二凹口13可围成一个限位腔。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形成第一凹口5的内壁可以和球头部62随形,支撑架11形成第二凹口13的内壁也可以和球头部62随形,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限位腔可以呈球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让第一凹口5和第二凹口13二者中的任意一者与球头部62随形。第一凹口5与第二凹口13内均可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可以是防滑橡胶,并且防滑橡胶可以是表面与球头部62相配合的光滑弧形,也可以是表面具有阶梯型结构的凹凸面。这样,球头部62可以实现抵接在限位腔内时,一方面可提升球头部62受到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球头杆6固定时的牢固性;另一方面防滑层可以发生挤压形变,从而产生对球头部62的一个预紧力,达到过盈配合,反向促进调节件与支撑架11配合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可设置有第一调节孔,支撑架11可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2,调节件可以为穿过第一调节孔后与第二调节孔12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1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可以为穿过第二调节孔12后与第一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14,可以根据角度调节装置的具体安装方式进行选择。调节螺钉14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两个,并且两个螺钉分别设置在两处凹槽15内,一方面较为节省空间,另一方面可提升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体性与美观性。两个调节螺钉14可以球头部62为中心对称设置,这样可以对支撑架11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且平衡的作用力,避免受力不均导致支撑架11不能夹紧球头部62。
支撑架11设置有与限位腔连通的走线口,支撑架11的周向上设置有与走线口连通的缺口,走线口与缺口连通。球头杆6设置有贯穿球头部62和球杆部61的走线通道7,走线通道7两端的口径大于中部的口径。线缆8的外径小于走线口的口径,线缆8从走线口延伸至走线通道7。
盖板16和底座2围成进线腔,支撑架11位于进线腔内,线缆8从进线腔延伸至走线口。盖板16可通过至少四个紧固件17固定在底座2远离连通口3的一侧上。盖板16能够为底座2的底部封口,提升底座2的密闭性以及结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盖板16远离球头杆6的一侧设置连接机构,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将盖板16以及整体角度调节装置固定在需要安装处。连接机构可以是与盖板16一体成型或焊接的多个耳板,可通过在每个耳板上设置相应的螺栓以实现与安装处的固定。亦或者,连接机构可以是直接涂抹在盖板16上的双面胶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收容腔4内的空间有限,在支撑架11上设置缺口,可以方便线缆8沿着走线通道7到达支撑架11后,可以转折90°后从进线腔内导出底座2。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上还可开设供线缆8穿过的U型槽18,还可在U型槽18内壁设置相对光滑且为软质的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可包裹住线缆8的一部分并对线缆8起到定位作用,同时不限制其沿轴向移动,从而提升线缆8的稳定性,此外,橡胶垫圈还可以提升底座2的密闭性,避免灰尘进入收容腔4。
请结合图5,在本实施例中,球杆部61远离球头部62的一端可开设有与线缆8上的线扣9相匹配的卡槽10,且卡槽10与走线通道7连通。线扣9卡接在卡槽10内。这样当线缆8安装在走线通道7内时,不易发生轴向窜动,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线缆8发生磨损。
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底座2内部固定至少两个限位柱,支撑架11的两侧可开设有分别与至少两个限位柱相对应的至少两处限位槽19。每个限位柱插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19内。在将支撑架11安装在底座2内时,通过限位柱与相对应的限位槽19滑动插接,可限制支撑架11在底座2内发生偏移或自转。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角度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该角度调节装置通过底座2与支撑架11之间形成定位球头部62的限位腔,通过控制调节件能够实现底座与支撑架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便于调节球头部与限位腔之间的压力,在使用时即使球头部62与限位腔之间的压力较大,也不容易造成底座2与支撑架11之间产生多余的配合间隙,克服了球头杆容易晃动的技术问题。调节件还可固定底座2与支撑架11相对移动后的位置,实现稳定调节,并且调节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球头部62,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后球头杆容易收到磨损的技术问题。
2、该角度调节装置在球头部62未被定位时,球头杆6随线缆8可实现多角度旋转调节,并且在调节后可及时定位,从而实现易安装、易调节。
3、通过将线扣9卡接在卡槽10内,在完成对线缆8的安装后,线扣9在卡槽10内不易发生偏移,从而使得线缆8在安装后不易发生偏移或轴向窜动,进而使得在调节球头杆6的角度时不易造成对线缆的磨损,提升线缆的使用寿命。
4、通过在第一凹口5与第二凹口13的内设置防滑橡胶,一方面可提升球头部62在装配空间内抵接时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球头部62固定的牢固性。另一方面,防滑橡胶在受到挤压时还会产生形变,从而产生一个过盈配合,进一步提升调节件与支撑架11之间的稳定性。
实施例2
请结合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1中的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一个主机1。
本实施例中,主机1可安装在球头杆的球杆部远离底座的一端上,通过对角度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可以便于对主机1进行角度调节。该电子设备的主机1能够实现对倾斜角度的便于调节,同时长时间使用后主机1也不易产生晃动,使用寿命较长。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和球头杆,所述球头杆包括球头部和球杆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球头部的限位腔,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球杆部的端部通过所述连通口进入所述限位腔与所述球头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相对移动以调节所述球头部和所述限位腔内壁之间的压力,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固定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相对移动后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朝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凹陷的第一凹口,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朝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凹陷的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围成所述限位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形成所述第一凹口的内壁和所述球头部随形;和/或,所述支撑架形成所述第二凹口的内壁和所述球头部随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调节孔,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第二调节孔,
所述调节件为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后与所述第二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或者所述调节件为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孔后与所述第一调节孔螺纹连接的调节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走线口,所述球头杆设置有贯穿所述球头部和所述球杆部的走线通道,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从所述走线口延伸至所述走线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周向上设置有与所述走线口连通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围成进线腔,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进线腔内,所述线缆从所述进线腔延伸至所述走线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外径小于所述走线口的口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通道两端的口径大于中部的口径。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
CN202122008859.5U 2021-08-24 2021-08-24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928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8859.5U CN215928112U (zh) 2021-08-24 2021-08-24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8859.5U CN215928112U (zh) 2021-08-24 2021-08-24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8112U true CN215928112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2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8859.5U Active CN215928112U (zh) 2021-08-24 2021-08-24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81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4759A (zh) * 2022-06-10 2022-09-20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更换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人体传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4759A (zh) * 2022-06-10 2022-09-20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更换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人体传感器
CN115084759B (zh) * 2022-06-10 2023-11-21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更换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人体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28112U (zh) 角度调节装置及电子设备
US7970149B2 (en) Audio speaker with partially spherical speaker housing and escutcheon
US11262595B2 (en) Wearable device and its pivoting module
US8602705B2 (en) Screw assembly
KR20140131646A (ko) 역조립 방지 케이블 고정용 클립
CN104141930B (zh) 灯具及其锁扣装置
CN215222287U (zh) 车载摄像机
US20070261204A1 (en) Pivotal device
CN112013249A (zh) 摄像机安装装置及摄像机组件
US9868398B2 (en) Socket joint with integrated tube anchors
CN211040315U (zh) 可调长度的支撑机构
JP2006033172A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
CN210769694U (zh) 背板螺母插接结构
KR200486056Y1 (ko) 와이어하네스용 가변지그
CN219687217U (zh) 车载摄像装置及车辆
CN210246976U (zh) 一种便于摆放的蓝牙音箱
CN218850867U (zh) 一种防止摄像头扭转的结构及车载设备
CN219277404U (zh) 直插式可多角度调节视角的车载摄像头
CN215891781U (zh) 显示器支架头部装置
CN216618433U (zh) 同步带组件及摄像机
CN214306360U (zh) 一种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高清会议摄像机
CN210179396U (zh) 一种灯臂组件及应用其的轨道灯
CN219927590U (zh) 一种多向调节支架及车辆
CN212360427U (zh) 固定组件及用于设备固定的安装结构
CN217503564U (zh) 泛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