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0055U -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0055U
CN220500055U CN202321920873.5U CN202321920873U CN220500055U CN 220500055 U CN220500055 U CN 220500055U CN 202321920873 U CN202321920873 U CN 202321920873U CN 220500055 U CN220500055 U CN 220500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jig
ji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08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aweil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aweil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aweil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Faweil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208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0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0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0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内侧壁固接有多组气缸主体;所述气缸主体在壳体侧壁上为线性阵列设置;所述气缸主体底部固接有多组挤压件;所述壳体端部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壳体中部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壳体中部滑动连接有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在挤压件底部设置;所述治具主体底部固接有多组第一固定件;可提升治具主体工作时的灵活性,降低面板被挤压件挤压成型后,需要取出时挤压件与治具主体之间距离过近,导致取出困难的问题,同时设置有卡板,可增加治具主体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减少治具主体在壳体中部出现滑动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面板是制作成型模具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通过敲击、按压、夹持等步骤后制作出完整的模具出来。
成型模具在制作过程中重要时采用启动压的方式进行挤压面板,配合控制气动阀来对面板进行加工操作,从而进行制作。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现有的气动阀在将面板挤压成成型模具后,成型模具与顶部气动阀之间的间距较小,导致需要将模具取出时出现取出问难的问题,不利于加工的进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内侧壁固接有多组气缸主体;所述气缸主体在壳体侧壁上为线性阵列设置;所述气缸主体底部固接有多组挤压件;所述壳体端部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壳体中部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壳体中部滑动连接有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在挤压件底部设置;所述治具主体底部固接有多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在滑槽中部为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内侧壁扭簧连接有卡板;所述治具主体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卡板形状匹配的卡板;所述卡板端部为弧形设置;所述治具主体端部开设有与卡板形状匹配的卡槽;增加治具主体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减少治具主体在壳体中部出现滑动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治具主体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靠近固定板一端设置;所述固定板中部固接有弹出件;所述弹出件端部为弧形设置;所述弹出件中部固接有多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在弹出件中部为线性阵列设置;所述固定杆中部固接有第二转轮;可减少治具主体在弹出件顶部滑动时出现阻力较大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卡板底部固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在壳体中部为贯穿设置;所述拉绳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拉绳为固接关系;可降低工作人员需要将卡板进行取出时,需要直接拿手部或工具与卡板进行接触,出现发力空间受限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治具主体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端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在治具主体中部为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固接有把柄;减少治具主体顶部的面板在受力后出现滑动偏移的现象,进一步提升面板在被加工时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侧壁固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端部固接有橡胶板;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橡胶板在卡板顶部设置;可降低卡板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弹力过大,导致卡板与卡槽对接角度发生偏移,使得卡板难以卡在卡槽中部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壳体端部固接有弯折垫片;所述弯折垫片在靠近拉绳位置设置;所述拉绳在弯折垫片中部为滑动连接;提升拉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通过在壳体中部设置有滑槽,可提升治具主体工作时的灵活性,降低面板被挤压件挤压成型后,需要取出时挤压件与治具主体之间距离过近,导致取出困难的问题,同时设置有卡板,可增加治具主体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减少治具主体在壳体中部出现滑动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通在治具主体端部开设有凹槽,可降低工作人员需要将治具主体顶部的成型模具取下时,因成型模具与治具主体表面为平齐状态,使得工作人员你在拿取成型模具时出现难以握住着力点的现象,同时配合第二转轮,可减少治具主体在弹出件顶部滑动时出现阻力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治具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出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气缸主体;12、挤压件;13、治具主体;14、固定板;15、滑槽;16、第一固定件;17、第一转轮;18、卡板;19、卡槽;2、凹槽;21、弹出件;22、固定杆;23、第二转轮;3、拉绳;31、把手;4、螺纹杆;41、限位板;42、把柄;5、第二固定件;51、橡胶板;6、弯折垫片;7、摩擦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内侧壁固接有多组气缸主体11;所述气缸主体11在壳体1侧壁上为线性阵列设置;所述气缸主体11底部固接有多组挤压件12;所述壳体1端部固接有固定板14;所述壳体1中部开设有两组滑槽15;所述壳体1中部滑动连接有治具主体13;所述治具主体13在挤压件12底部设置;所述治具主体13底部固接有多组第一固定件16;所述第一固定件16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17;所述第一转轮17在滑槽15中部为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侧壁扭簧连接有卡板18;所述治具主体13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卡板18形状匹配的卡板18;所述卡板18端部为弧形设置;所述治具主体13端部开设有与卡板18形状匹配的卡槽19;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壳体1放置在平面上,随后将面板放置在治具主体13顶部,并打开气缸主体11开关,使得气缸主体11带动挤压件12向下进行延伸,并挤压治具主体13顶部的面板,使得面板与治具主体13进行深度接触,从而将面板挤压成型,通过在壳体1中部设置有滑槽15,使得需要将治具主体13顶部的成型模具取出时,只需拉动治具主体13,使得治具主体13在滑槽15中部进行滑动,随后将治具主体13转移到空旷面积,将成型模具取出即可,同时设置有卡板18,使得治具主体13靠近卡板18后会先于卡板18端部的弧面进行接触,并将卡板18向下进行挤压,随后卡板18靠近卡槽19后,配合扭动的力,将卡板18卡在卡槽19中部,并借助滑槽15将治具主体13进行限位,从而进行固定,同时需要将卡板18从卡槽19中部取出时,只需按住卡板18顶部即可,此步骤可提升治具主体13工作时的灵活性,降低面板被挤压件12挤压成型后,需要取出时挤压件12与治具主体13之间距离过近,导致取出困难的问题,同时设置有卡板18,可增加治具主体13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减少治具主体13在壳体1中部出现滑动的现象。
如图1、2与5所示,所述治具主体13端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在靠近固定板14一端设置;所述固定板14中部固接有弹出件21;所述弹出件21端部为弧形设置;所述弹出件21中部固接有多组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在弹出件21中部为线性阵列设置;所述固定杆22中部固接有第二转轮23;工作时,通过在治具主体13端部开设有凹槽2,随后将治具主体13向固定板14为位置进行移动时,配合弹出件21弧形的面,使得固定杆22会先卡在凹槽2内部,并配合固定杆22顶部倾斜的面,使得治具主体13顶部的成型模具逐渐出现倾斜,此步骤可降低工作人员需要将治具主体13顶部的成型模具取下时,因成型模具与治具主体13表面为平齐状态,使得工作人员在拿取成型模具时出现难以握住着力点的现象,同时配合第二转轮23,可减少治具主体13在弹出件21顶部滑动时出现阻力较大的问题。
如图1-3所示,所述卡板18底部固接有拉绳3;所述拉绳3在壳体1中部为贯穿设置;所述拉绳3另一端设置有把手31;所述把手31与拉绳3为固接关系;工作时,通过在卡板18底部设置有拉绳3,随后需要将卡板18从卡槽19中部弹出时,只需拉动把手31,使得拉绳3向下产生拉动力,并拉动卡板18从而将卡板18进行拉出,此步骤可降低工作人员需要将卡板18进行取出时,需要直接拿手部或工具与卡板18进行接触,出现发力空间受限的问题。
如图4所示,所述治具主体13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端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在治具主体13中部为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另一端固接有把柄42;工作时,通过在治具主体13中部设置有螺纹杆4,随后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把柄42,使得螺纹杆4在治具主体13中部进行转动,同时与螺纹杆4转动连接的限位板41会在治具主体13中部进行移动,此步骤可将治具主体13顶部的面板进行支撑并进行限位,减少治具主体13顶部的面板在受力后出现滑动偏移的现象,进一步提升面板在被加工时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接有第二固定件5;所述第二固定件5端部固接有橡胶板51;所述第二固定件5与橡胶板51在卡板18顶部设置;工作时,通过在壳体1内侧壁固接有第二固定件5,使得卡板18被扭力弹起后会先于橡胶板51进行接触,从而进行限位,此步骤可降低卡板18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弹力过大,导致卡板18与卡槽19对接角度发生偏移,使得卡板18难以卡在卡槽19中部的现象。
如图1与2所示,所述壳体1端部固接有弯折垫片6;所述弯折垫片6在靠近拉绳3位置设置;所述拉绳3在弯折垫片6中部为滑动连接;工作时,通过在拉绳3与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弯折垫片6,使得在拉动拉绳3时,拉绳3中部会与弯折垫片6进行接触,此步骤可降低拉绳3在滑动时表面直接与壳体1侧壁进行接触,长时间下来使得拉绳3中部出现较大磨损的问题,提升拉绳3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所述把柄42中部开设有对组摩擦纹7;所述摩擦纹7在把柄42中部为圆周阵列设置;工作时,通过在把柄42中部设置有摩擦纹7,使得工作人员手部会先于摩擦纹7进行接触,此步骤可降低工作人员在转动把柄42时出现手部滑脱的现象,提升在转动把柄42时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通过将壳体1放置在平面上,随后将面板放置在治具主体13顶部,并打开气缸主体11开关,使得气缸主体11带动挤压件12向下进行延伸,并挤压治具主体13顶部的面板,使得面板与治具主体13进行深度接触,从而将面板挤压成型,通过在壳体1中部设置有滑槽15,使得需要将治具主体13顶部的成型模具取出时,只需拉动治具主体13,使得治具主体13在滑槽15中部进行滑动,随后将治具主体13转移到空旷面积,将成型模具取出即可,同时设置有卡板18,使得治具主体13靠近卡板18后会先于卡板18端部的弧面进行接触,并将卡板18向下进行挤压,随后卡板18靠近卡槽19后,配合扭动的力,将卡板18卡在卡槽19中部,并借助滑槽15将治具主体13进行限位,从而进行固定,同时需要将卡板18从卡槽19中部取出时,只需按住卡板18顶部即可,通过在治具主体13端部开设有凹槽2,随后将治具主体13向固定板14为位置进行移动时,配合弹出件21弧形的面,使得固定杆22会先卡在凹槽2内部,并配合固定杆22顶部倾斜的面,使得治具主体13顶部的成型模具逐渐出现倾斜,通过在卡板18底部设置有拉绳3,随后需要将卡板18从卡槽19中部弹出时,只需拉动把手31,使得拉绳3向下产生拉动力,并拉动卡板18从而将卡板18进行拉出,通过在治具主体13中部设置有螺纹杆4,随后工作人员只需转动把柄42,使得螺纹杆4在治具主体13中部进行转动,同时与螺纹杆4转动连接的限位板41会在治具主体13中部进行移动,通过在壳体1内侧壁固接有第二固定件5,使得卡板18被扭力弹起后会先于橡胶板51进行接触,从而进行限位,通过在拉绳3与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弯折垫片6,使得在拉动拉绳3时,拉绳3中部会与弯折垫片6进行接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内侧壁固接有多组气缸主体(11);所述气缸主体(11)在壳体(1)侧壁上为线性阵列设置;所述气缸主体(11)底部固接有多组挤压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端部固接有固定板(14);所述壳体(1)中部开设有两组滑槽(15);所述壳体(1)中部滑动连接有治具主体(13);所述治具主体(13)在挤压件(12)底部设置;所述治具主体(13)底部固接有多组第一固定件(16);所述第一固定件(16)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17);所述第一转轮(17)在滑槽(15)中部为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侧壁扭簧连接有卡板(18);所述治具主体(13)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卡板(18)形状匹配的卡板(18);所述卡板(18)端部为弧形设置;所述治具主体(13)端部开设有与卡板(18)形状匹配的卡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13)端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在靠近固定板(14)一端设置;所述固定板(14)中部固接有弹出件(21);所述弹出件(21)端部为弧形设置;所述弹出件(21)中部固接有多组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在弹出件(21)中部为线性阵列设置;所述固定杆(22)中部固接有第二转轮(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8)底部固接有拉绳(3);所述拉绳(3)在壳体(1)中部为贯穿设置;所述拉绳(3)另一端设置有把手(31);所述把手(31)与拉绳(3)为固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13)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端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在治具主体(13)中部为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4)另一端固接有把柄(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接有第二固定件(5);所述第二固定件(5)端部固接有橡胶板(51);所述第二固定件(5)与橡胶板(51)在卡板(18)顶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端部固接有弯折垫片(6);所述弯折垫片(6)在靠近拉绳(3)位置设置;所述拉绳(3)在弯折垫片(6)中部为滑动连接。
CN202321920873.5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Active CN220500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0873.5U CN220500055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0873.5U CN220500055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0055U true CN220500055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81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0873.5U Active CN220500055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0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0293C (zh) 单驱双收四臂井径、微球、微电极推靠装置
CN109382484B (zh) 一种钢珠铸造模具
CN220500055U (zh) 一种面板整型治具的成型模具
CN111730827B (zh) 定模顶出机构
CN213378554U (zh) 一种便于变换槽型的铝合金型材挤压模具
CN202539293U (zh) 汽车车门导轨拉弯机夹头
CN215359672U (zh) 一种新型滑块抽芯机构
CN216262763U (zh) 一种铝型材挤出成型用自动牵引机构
CN11045993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接线机
CN112476239B (zh) 一种异形笔记本键盘治具生产用侧压式夹具
CN212578190U (zh) 一种内圆磨机加长杆
CN211437734U (zh) 一种多功能五金模具通用装置
CN201712090U (zh) 一种带斜顶滑动连接结构塑胶模具
CN220070798U (zh) 一种超速浓缩结晶色谱柱
CN220862474U (zh) 一种高耐磨性的连续拉伸模具
CN213054090U (zh) 一种木料磨边机的板材固定结构
CN217942907U (zh) 耐火砖磨具
CN221064605U (zh) 一种丝杠加工定尺装置
CN213946228U (zh) 一种航空薄壁件生产用的连接结构
CN217749607U (zh) 一种缸套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
CN110405917A (zh) 一种便于合模开模脱模的混凝土圆柱体试块用连体模具
CN110900985A (zh) 弯管件成型弧形抽芯模具
CN109367053A (zh) 一种飞机下蒙皮铺贴胶接两用模具
CN210024475U (zh) 一种锻件塑性成形装置
CN211413359U (zh) 一种用于制备服务器弹片专用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