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6762U -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6762U
CN220496762U CN202320971738.7U CN202320971738U CN220496762U CN 220496762 U CN220496762 U CN 220496762U CN 202320971738 U CN202320971738 U CN 202320971738U CN 220496762 U CN220496762 U CN 220496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
paste
lateral wall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17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超金
吴东波
陈金恩
郑玉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ijia Industrial Material Co ltd
Fuzhou University
M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ijia Industrial Material Co ltd
Fuzhou University
M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ijia Industrial Material Co ltd, Fuzhou University, M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Sijia Industri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17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6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6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6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属于上糊工艺技术领域,针对立式刮涂方式进行上糊处理时上糊量大、成本高以及糊剂粘稠度要求高的问题,包括机架,机架顶端侧壁固定有安装框,机架顶端侧壁开设有通槽,安装框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涂覆辊,涂覆辊位于通槽正上方,安装框外侧侧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涂覆辊的设置上糊量相比涂刮工艺大幅度减少,材料两侧表面上糊后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不采用刮刀,然而糊剂更不易渗透布缝,防止造成材料中间拉丝粘结异常,而且复合后材料整齐、不错位,方便后道产品对线加工,能够减少粉尘污染,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上糊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一般定义的复合材料需满足以下条件,复合材料必须是人造的,是人们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材料,复合材料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分,以所设计的形式、比例、分布组合而成,各组分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存在;它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
目前市面的空间复合材料一般采用立式涂刮工艺,该工艺上糊量大,成本高,且该工艺对糊剂的粘度要求也高,因空间复合材的基布是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网布中间有大量拉丝存在,若粘度稀,糊剂易渗透布缝,经烘干后,糊剂固化造成拉丝粘结,后道难以加工,产品表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另外高粘度糊剂是通过加入大量的增稠剂来调节的,但增稠剂是粒径非常细的粉末状物质,添加时易飞扬,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员工操作不利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式刮涂方式进行上糊处理时上糊量大、成本高以及糊剂粘稠度要求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端侧壁固定有安装框,所述机架顶端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安装框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涂覆辊,所述涂覆辊位于所述通槽正上方,所述安装框外侧侧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涂覆辊同轴固定,两个所述涂覆辊相邻的一端均设置有直齿轮,两个所述直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框内侧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涂覆辊一侧,所述安装框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通道,所述通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通道呈对称分布开设于所述安装框一侧侧壁,所述通道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邻的一侧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导辊,所述导辊位于所述涂覆辊斜上方;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呈对称分布固定于所述安装框外侧侧壁,两个所述轴承座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同轴固定有转轮,所述螺纹杆的外螺纹处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一侧侧壁与所述滑动块固定。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框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位于所述导辊斜上方。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机架顶端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渗透槽,所述渗透槽位于所述涂覆辊正下方,所述渗透槽内部固定有导板,所述导板与所述机架之间呈倾斜分布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架内侧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加装板,所述加装板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渗透槽正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机架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滚轴,其中一个所述滚轴位于所述通槽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装置涂覆辊的设置上糊量相比涂刮工艺大幅度减少,材料两侧表面上糊后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不采用刮刀,然而糊剂更不易渗透布缝,防止造成材料中间拉丝粘结异常,而且复合后材料整齐、不错位,方便后道产品对线加工,能够减少粉尘污染,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能够有效调节材料的张紧度,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材料在进行上糊加工时出现褶皱的情况,大幅度确保材料在上糊加工时的稳定性,实用性更强,对于材料输送至下道工序提供足够的张紧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安装框;3、通槽;4、涂覆辊;5、驱动电机;6、直齿轮;7、导流板;8、调节组件;81、通道;82、滑动块;83、导辊;84、轴承座;85、螺纹杆;86、螺纹套;9、转动辊;10、渗透槽;11、加装板;12、收集箱;13、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顶端侧壁固定有安装框2,机架1顶端侧壁开设有通槽3,安装框2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涂覆辊4,涂覆辊4位于通槽3正上方,安装框2外侧侧壁固定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涂覆辊4同轴固定,两个涂覆辊4相邻的一端均设置有直齿轮6,两个直齿轮6相互啮合连接,安装框2内侧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流板7,导流板7位于涂覆辊4一侧,安装框2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8,本装置上糊量相比涂刮工艺大幅度减少,材料两侧表面上糊后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不采用刮刀,然而糊剂更不易渗透布缝,防止造成材料中间拉丝粘结异常,而且复合后材料整齐、不错位,方便后道产品对线加工,能够减少粉尘污染,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调节组件8包括通道81,通道81设置有两个,两个通道81呈对称分布开设于安装框2一侧侧壁,通道8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2,两个滑动块82相邻的一侧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导辊83,导辊83位于涂覆辊4斜上方;轴承座84,轴承座84设置有两个,两个轴承座84呈对称分布固定于安装框2外侧侧壁,两个轴承座84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5,螺纹杆85一端同轴固定有转轮,螺纹杆85的外螺纹处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6,螺纹套86一侧侧壁与滑动块82固定,通过调节组件8的设置,能够有效调节材料的张紧度,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材料在进行上糊加工时出现褶皱的情况,大幅度确保材料在上糊加工时的稳定性,实用性更强,对于材料输送至下道工序提供足够的张紧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安装框2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9,转动辊9位于导辊83斜上方,通过转动辊9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材料在进行传送的稳定性,对材料形成支撑避免出现材料紊乱的情况。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需对复合材料进行上糊加工处理时,首先材料由滚轴13处至两个涂覆辊4之间,并确保材料与导辊83处于贴合状态下,确保材料位于转动辊9一侧并贴合,将定量的糊剂由导流板7倒入,通过驱动电机5的驱动,使得涂覆辊4同步转动,利用直齿轮6啮合传动作用,致使两个涂覆辊4转向呈相反进行转动,由涂覆辊4外表面与糊剂接触,并对材料两面进行上糊加工,在对材料上糊加工时滴落的糊剂至渗透槽10内掉落至收集箱12内,需调节材料的张紧度时,通过转动转轮,使得螺纹杆85同步转动,利用螺纹杆85与螺纹套86之间的螺纹传动作用,使得滑动块82受力后沿通道81内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导辊83同步进行移动,从而达到对材料张紧度调节的目的。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本装置涂覆辊4的设置上糊量相比涂刮工艺大幅度减少,材料两侧表面上糊后与传统的方式相比不采用刮刀,然而糊剂更不易渗透布缝,防止造成材料中间拉丝粘结异常,而且复合后材料整齐、不错位,方便后道产品对线加工,能够减少粉尘污染,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调节组件8的设置,能够有效调节材料的张紧度,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材料在进行上糊加工时出现褶皱的情况,大幅度确保材料在上糊加工时的稳定性,实用性更强,对于材料输送至下道工序提供足够的张紧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机架1顶端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渗透槽10,渗透槽10位于涂覆辊4正下方,渗透槽10内部固定有导板,导板与机架1之间呈倾斜分布设置,通过导板的设置,能够对渗透多余的糊剂起到导流作用,确保糊剂能够顺利的滑落至收集箱12内,糊剂利用充分,换糊换单清机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浪费少。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机架1内侧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加装板11,加装板11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箱12,收集箱12位于渗透槽10正下方,通过收集箱12的设置,能够对多余的糊剂进行收集存储,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糊剂掉落浪费的情况,而且还能够对糊剂进行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机架1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滚轴13,其中一个滚轴13位于通槽3正下方,通过滚轴13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材料在进料时的流畅程度,避免出现材料在进料时发生凌乱的情况。
综上:通过转动辊9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材料在进行传送的稳定性,对材料形成支撑避免出现材料紊乱的情况,并通过导板的设置,能够对渗透多余的糊剂起到导流作用,确保糊剂能够顺利的滑落至收集箱12内,糊剂利用充分,换糊换单清机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浪费少,并通过收集箱12的设置,能够对多余的糊剂进行收集存储,不仅能够避免出现糊剂掉落浪费的情况,而且还能够对糊剂进行回收利用,并通过滚轴13的设置,能够有效提升材料在进料时的流畅程度,避免出现材料在进料时发生凌乱的情况。
驱动电机5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5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Claims (6)

1.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端侧壁固定有安装框(2),所述机架(1)顶端侧壁开设有通槽(3),所述安装框(2)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涂覆辊(4),所述涂覆辊(4)位于所述通槽(3)正上方,所述安装框(2)外侧侧壁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涂覆辊(4)同轴固定,两个所述涂覆辊(4)相邻的一端均设置有直齿轮(6),两个所述直齿轮(6)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框(2)内侧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流板(7),所述导流板(7)位于所述涂覆辊(4)一侧,所述安装框(2)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
通道(81),所述通道(8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通道(81)呈对称分布开设于所述安装框(2)一侧侧壁,所述通道(81)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2),两个所述滑动块(82)相邻的一侧侧壁共同转动连接有导辊(83),所述导辊(83)位于所述涂覆辊(4)斜上方;
轴承座(84),所述轴承座(8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84)呈对称分布固定于所述安装框(2)外侧侧壁,两个所述轴承座(84)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5),所述螺纹杆(85)一端同轴固定有转轮,所述螺纹杆(85)的外螺纹处螺纹连接有螺纹套(86),所述螺纹套(86)一侧侧壁与所述滑动块(8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9),所述转动辊(9)位于所述导辊(83)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端侧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渗透槽(10),所述渗透槽(10)位于所述涂覆辊(4)正下方,所述渗透槽(10)内部固定有导板,所述导板与所述机架(1)之间呈倾斜分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侧侧壁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加装板(11),所述加装板(11)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收集箱(12),所述收集箱(12)位于所述渗透槽(10)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侧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滚轴(13),其中一个所述滚轴(13)位于所述通槽(3)正下方。
CN202320971738.7U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Active CN220496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1738.7U CN220496762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1738.7U CN220496762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6762U true CN220496762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1738.7U Active CN220496762U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6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496762U (zh) 一种新型轮涂上糊工艺装置
CN201565781U (zh) 一种铜止水连续成型装置
CN111468231A (zh) 一种粉煤灰生产用辊压机
CN110339901B (zh) 一种印刷油墨加工用三辊轧墨机
CN209020454U (zh) 环保色漆生产用三辊机
CN105561874A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颗粒成型机
CN215095608U (zh) 一种吹膜机上旋转机构
CN111016391B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和防水卷材的生产方法
CN210161649U (zh) 一种用于钙锌稳定剂的双压辊压片机
CN114433419A (zh) 一种软包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用正极涂布装置及方法
CN208359524U (zh) 一种耐老化耐候性pvc印刷片的生产设备
CN206550184U (zh) 一种不锈钢冷轧机
CN201880559U (zh) 无中高辊筒的超细三辊研磨机
CN218090390U (zh) 一种可调尺寸的公路施工用沥青铺设装置
CN218557634U (zh) 一种橡胶保温材料生产用自清洁型开炼机
CN217450059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
CN218802917U (zh) 竹刨花板生产用自动施胶控制装置
CN112658288B (zh) 一种基轴式金属3d打印装置
CN112589124B (zh) 基轴式金属3d打印机
CN215029307U (zh) 一种具有循环研磨结构的墨水制备用研磨装置
CN213595605U (zh) 一种包装机的废料收集装置
CN219702466U (zh) 一种可调式锂电池涂布模头
CN213135353U (zh) 一种电解液工作槽
CN216465756U (zh) 用于塑料隔离膜加工用的上料卷辊
CN220405465U (zh) 一种水溶性肥料加工用高效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