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4582U -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4582U
CN220484582U CN202321884592.9U CN202321884592U CN220484582U CN 220484582 U CN220484582 U CN 220484582U CN 202321884592 U CN202321884592 U CN 202321884592U CN 220484582 U CN220484582 U CN 220484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pipe
weighing
rod
lifting
material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45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伟杰
李国荣
刘康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 Plast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 Plast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 Plast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 Plastic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845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4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4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4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包括载料平台、两个称重器和两个提升机构,载料平台用于放置塑料管,载料平台的一侧设有支架;两个称重器分别设于支架的两端,称重器设置有承重杆,承重杆伸出于称重器,承重杆可向上翻转并自动向下复位,承重杆适于承载塑料管;两个提升机构分别设于支架的两端,提升机构包括输送链和两个提升杆,输送链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两个提升杆对称安装于输送链,输送链的输送方向朝上,以将载料平台上的塑料管向上提升至承重杆。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管下料装置既可实现下料,也能对每根塑料管进行称重,功能丰富,方便生产人员根据重量判断塑料管的用料,以给判断产品的品质提供参考。

Description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主要通过挤出成型工艺生产,在加工塑料管过程中,需要将塑料管切割成多段后,再逐段下料。相关技术中,为便于下料并提高下料效率,通过设置推块将落料平台上的每段塑料管直接推出至集料箱内,仅能实现下料,功能单一,无法判断每段塑料管的重量是否符合要求,进而无法判断在长度一定时每段塑料管的用料是否充足,影响操作人员判断塑料管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既可实现下料,也能对每根塑料管进行称重,功能丰富,方便生产人员根据重量判断塑料管的用料,以给判断产品的品质提供参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包括:载料平台,用于放置塑料管,所述载料平台的一侧设有支架;两个称重器,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称重器设置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伸出于所述称重器,所述承重杆可向上翻转并自动向下复位,所述承重杆适于承载塑料管;两个提升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输送链和两个提升杆,所述输送链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两个所述提升杆对称安装于所述输送链,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朝上,以将所述载料平台上的塑料管向上提升至所述承重杆。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下料时,可通过提升机构的提升杆将载料平台上的塑料管提升至称重器中,提升过程中,塑料管驱使称重器的承重杆向上翻转,塑料管被进一步向上提升并脱离承重杆后,承重杆复向下位,提升机构即可将塑料管放置于承重杆上,实现对塑料管称重,称重完成后,通过提升机构将塑料管进一步向上提升,直至越过提升机构的顶部,即实现下料。因此,可同时实现下料和称重,功能丰富,方便生产人员根据重量判断塑料管的用料,以给判断产品的品质提供参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重杆倾斜向上布置,且所述承重杆的伸出端高于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朝上延伸设置,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容纳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重杆的下侧设有防护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警报器与所述称重器信号连接,当所述称重器的称重数据小于设定数据,所述警报器被触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链设有与所述提升杆对应的安装座,所述提升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提升杆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当所述提升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提升杆沿所述输送链的转动方向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中转架,所述中转架设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载料平台的一侧,所述中转架高于所述载料平台,所述中转架用于暂存塑料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转架包括载料杆、挡杆和驱动器,所述载料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挡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载料杆的延伸端,所述驱动器铰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器的驱动轴与所述挡杆的下端铰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挡杆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料平台包括多个载料架,多个所述载料架沿所述载料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载料架设有两个辊筒,两个所述辊筒呈V形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料平台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进料端,所述载料平台设有物料检测器,所述物料检测器远离所述进料端并位于所述载料平台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用于检测塑料管是否到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料平台设有导板,所述导板设于所述进料端,且所述导板背离所述载料平台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料管下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塑料管下料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载料平台100;支架110;警报器120;载料架130;辊筒131;进料端140;物料检测器150;导板160;
称重器200;承重杆210;第一限位部211;容纳位212;防护层213;
提升机构300;输送链310;提升杆320;第二限位部321;安装座330;
中转架400;载料杆410;挡杆420;驱动器4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包括载料平台100、两个称重器200和两个提升机构300。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载料平台100秤长形结构并沿左右方向布置,即载料平台100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载料平台100的右端为进料端140,挤出成型并冷却后的塑料管从进料端140进入载料平台100内,因此,载料平台100可用于放置塑料管。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载料平台100的后侧设置有支架110,支架110向上延伸,两个称重器200均安装于支架110并位于支架110的左右两端,称重器200设置有承重杆210,承重杆210转动安装于称重器200并位于前侧,承重杆210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布置,在外力作用下,承重杆210可向上翻转,撤去外力后,承重杆210可自动向下复位。复位状态下,承重杆210向前伸出并稍微向上倾斜,承重杆210的前端高于后端,此时承重杆210位于载料平台100的正上方。因此,在复位状态下,塑料管可放置于两个承重杆210上,称重器200即可对塑料管进行称重操作。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提升机构300安装于支架110并位于支架110的左右两端,两个称重器200位于两个提升机构300之间。提升机构300包括输送链310和两个提升杆320,输送链31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且转动轴沿左右方向设置,两个提升杆320均安装于输送链310并关于输送链310的中心线中心对称布置,因此,当一个提升杆320移动至顶部,另一个提升杆320则移动至底部,以连续向上提升塑料管。容易理解的是,在提升机构300的前侧,提升杆320为向上移动。并且载料平台100具有镂空部,提升杆320可自下而上穿过载料平台100,以提升塑料管。
下料时,可通过提升机构300的提升杆320将载料平台100上的塑料管提升至称重器200中,提升过程中,塑料管驱使称重器200的承重杆210向上翻转,塑料管被进一步向上提升并脱离承重杆210后,承重杆210复向下位,提升机构300即可将塑料管放置于承重杆210上,实现对塑料管称重,称重完成后,通过提升机构300将塑料管进一步向上提升,直至越过提升机构300的顶部,即实现下料。因此,可同时实现下料和称重,功能丰富,方便生产人员根据重量判断塑料管的用料,以给判断产品的品质提供参考。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承重杆210与称重器200连接的一端(即后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11,第一限位部211设置为杆状结构,第一限位部211向上延伸,因此,第一限位部211与承重杆210形成L形结构,并且承重杆210与第一限位部211之间形成开口朝上的容纳位212。因此,塑料管可稳定放置于容纳位212,避免塑料管掉落,以便准确称重。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承重杆210的下侧设置有防护层213,防护层213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硅胶等,也可以是其他软性塑料。当塑料管被向上提升并驱使承重杆210向上翻转时,可避免承重杆210刮花塑料管,有效保证塑料管的品质。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支架110还安装有警报器120,警报器120可以是蜂鸣器或警示灯,也可以是声光警示器,警报器120与称重器200通过控制器(如控制电路板)信号连接。在控制器设定塑料管的标准重量后,当称重器200的称重数据小于设定的标准重量时,警报器120被触发,从而可提醒生产人员该塑料管的重量不符合要求,以便生产人员及时对该塑料管进行进一步检测处理。
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输送链310设置有两个安装座330,安装座330与提升杆320一一对应连接,具体而言,提升杆320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安装座330,且提升杆320的转动轴沿左右方向布置,提升杆320的另一端伸出于安装座330,提升杆320与安装座33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21为块状结构,第二限位部321位于提升杆320烟输送链310的转动方向的后端。因此,当提升杆320位于提升机构300的前侧,第二限位部321位于提升杆320的下侧,在第二限位部321的限位作用下,可限制提升杆320进一步向下转动,使提升杆320呈水平布置或稍微倾斜向上布置,以便提升塑料管。当提升杆320位于提升机构300的后侧时,第二限位部321位于提升杆320的上侧,在重力作用下,提升杆320向下翻转直至贴合输送链310,因此,可使提升杆320呈折叠状态,避免提升杆320伸出而占用空间或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支架110还设置有中转架400,中转架400位于支架110的后侧,中转架400高于载料平台100并低于提升机构300的顶部,因此,提升机构300将塑料管提升至越过输送链310的顶部时,塑料管掉落至中转架400上,以暂存塑料管,塑料管再进一步掉落至地面上的料架,可缩短塑料管每次掉落的距离,减轻对塑料管的冲击,有效保护塑料管。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中转架400包括载料杆410、挡杆420和驱动器430,载料杆410的一端安装于支架110,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挡杆420的中部铰接于载料杆410的延伸端,驱动器430设置为气缸,驱动器430铰接于支架110,驱动器430的驱动轴与挡杆420的下端铰接,因此,驱动器430可驱动挡杆420转动。当塑料管准备掉落至中转架400时,驱动器430驱动挡杆420的下端朝远离支架110的方向移动,使挡杆420的上端向上翻转,从而在塑料管掉落至中转架400时,挡杆420可阻挡塑料管进一步掉落,以暂存塑料管。在塑料管稳定放置于中转架400后,驱动器430驱动挡杆420的下端朝靠近支架110的方向移动,使挡杆420的上端向下翻转,直至挡杆420解除对塑料管的阻挡,塑料管则可进一步掉落至料架,以便收集整理。实现分段式下料,缩短塑料管每次掉落的距离,减轻对塑料管的冲击,有效保护塑料管。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载料平台100包括多个载料架130,多个载料架130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载料架130之间即形成镂空部,载料架130包括两个辊筒131,辊筒131可转动,两个辊筒131呈V形布置。因此,塑料管可稳定放置于V形布置的两个辊筒131上,避免塑料管掉落,提高可靠性。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载料平台100设置有物料检测器150,如光电检测器,物料检测器150设置于载料平台100的左端,即物料检测器150位于所述载料平台100远离进料端140的一端,通过设置物料检测器150,可以检测塑料管是否进料到位,以便准确控制提升机构300提升塑料管,便于控制。
参照图1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载料平台100设置有导板160,导板160位于进料端140,导板160倾斜向下布置,且导板160的右端低于左端,因此,可通过导板160引导塑料管进入载料架130,避免塑料管偏离,提高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料平台,用于放置塑料管,所述载料平台的一侧设有支架;
两个称重器,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称重器设置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伸出于所述称重器,所述承重杆可向上翻转并自动向下复位,所述承重杆适于承载塑料管;
两个提升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输送链和两个提升杆,所述输送链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两个所述提升杆对称安装于所述输送链,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朝上,以将所述载料平台上的塑料管向上提升至所述承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倾斜向上布置,且所述承重杆的伸出端高于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朝上延伸设置,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容纳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的下侧设有防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警报器与所述称重器信号连接,当所述称重器的称重数据小于设定数据,所述警报器被触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设有与所述提升杆对应的安装座,所述提升杆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提升杆与所述安装座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当所述提升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提升杆沿所述输送链的转动方向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架,所述中转架设于所述支架背离所述载料平台的一侧,所述中转架高于所述载料平台,所述中转架用于暂存塑料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架包括载料杆、挡杆和驱动器,所述载料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挡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载料杆的延伸端,所述驱动器铰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驱动器的驱动轴与所述挡杆的下端铰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挡杆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平台包括多个载料架,多个所述载料架沿所述载料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载料架设有两个辊筒,两个所述辊筒呈V形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平台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进料端,所述载料平台设有物料检测器,所述物料检测器远离所述进料端并位于所述载料平台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用于检测塑料管是否到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平台设有导板,所述导板设于所述进料端,且所述导板背离所述载料平台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CN202321884592.9U 2023-07-17 2023-07-17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Active CN220484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4592.9U CN220484582U (zh) 2023-07-17 2023-07-17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4592.9U CN220484582U (zh) 2023-07-17 2023-07-17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4582U true CN220484582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82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4592.9U Active CN220484582U (zh) 2023-07-17 2023-07-17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84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71157B (zh) 多层交错式料盒收纳装置、下料分选设备和分选系统
US4724656A (en) Automatic molten substance bagging system
CN220484582U (zh) 具有称重功能的塑料管下料装置
CN111348405A (zh) 一种倒瓶自动扶正装置
CN111069076A (zh) Aoi检测自动分拣机
CN214767026U (zh) 一种板链式重量分选机
CN213566814U (zh) 一种管针接料装置
CN113501251A (zh) 一种货运仓储用可调节货物存放装置
CN113955413B (zh) 塑封料饼自动排布装置
CN215614138U (zh) 自动制头机
CN212018595U (zh) Aoi检测自动分拣机
CN210548916U (zh) 柔性线路板激光切割设备
CN208819304U (zh) 一种售卖机的货架和售卖机
CN107380892A (zh) 耐压骨架全自动分拣装置
CN114018192A (zh) 检查lcd金属管脚超长的装置
CN214191757U (zh) 一种水泥装车智能装置
CN220536638U (zh) 一种自动接料装置
CN214216421U (zh) 一种袋装筷子生产的输送线
CN220794391U (zh) 一种平幅针织验布机
CN209921749U (zh) 一种用于混合物料组合秤的强排物料回收装置
CN217296122U (zh) 一种传送带防堵塞警报装置
CN219238236U (zh) 一种空罐输送装置
CN220786364U (zh) 一种用于装盒机的药板数量异常检测装置
CN215031231U (zh) 一种高速重量选别机
CN215827123U (zh) 干燥剂塞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