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5722U -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5722U
CN220475722U CN202321547833.0U CN202321547833U CN220475722U CN 220475722 U CN220475722 U CN 220475722U CN 202321547833 U CN202321547833 U CN 202321547833U CN 220475722 U CN220475722 U CN 220475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diode
conductor element
junction box
photovoltaic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478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delia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5478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5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5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5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包括导体元件和散热元件。导体元件用于连接二极管的管脚,导体元件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散热元件上形成有结构槽,结构槽用于安装二极管的管体。散热元件与导体元件、二极管的管体形成接触,导体元件与二极管的管脚、二极管的管体形成接触,以使散热元件以及导体元件均可对二极管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能够有效地对二极管进行散热,可实现使用小芯片实现大电流的设计(130/150单芯片实现25A。165/180单芯片实现30~35A),可以有效防止二极管因为温度过高,反向恢复电流增大而被击穿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伏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光伏电池组在强光下由于遮挡造成其中一些因为得不到光照而成为负载的光伏电池产生严重发热受损。因此将此光伏接线盒中的二极管与光伏电池组并联,当热斑效应产生时,电流可以从二极管中被输出,以保护对应的光伏电池组。
光伏接线盒中的二极管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热量,这部分热量不及时散发,易导致二极管因为温度过高,其反向恢复电流增大,进而导致二极管被击穿,发生事故。
光伏组件最大的问题是组件电池或者接线盒焊接虚焊发热和使用过程中阴影遮挡电池出现的热斑效应从而出现接线盒二极管击穿问题,如何提高接线盒的散热性、降低二极管的结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二极管的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包括导体元件和散热元件;所述导体元件用于连接二极管的管脚,所述导体元件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所述散热元件上形成有结构槽,所述结构槽用于安装二极管的管体;所述散热元件与所述导体元件、二极管的管体形成接触,所述导体元件与二极管的管脚、二极管的管体形成接触,以使所述散热元件以及所述导体元件均可对二极管进行散热。
可选的,所述散热元件由两个形状对称的散热结构组成,并且两个所述散热结构之间互相绝缘;所述散热结构为矩形框的形状,所述散热结构靠近另一个散热结构的一侧成型有凹陷部,两个所述凹陷部形成所述散热元件的所述结构槽。
可选的,所述散热结构除所述凹陷部以外的部分成型为波浪形、凹凸型、槽型或鱼鳞倒刺型结构,以使所述散热结构的散热面积增大。
可选的,所述散热元件由散热材料制成,其表面形状为平面、凹凸型、槽型或者鱼鳞倒刺型。
可选的,所述导体元件上成型有接口,所述接口呈圆形或半圆形,所述接口用于所述导体元件与外部电路的快速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体元件的形状为直线型或波浪型。
可选的,所述导体元件由管状或者片状材料冲压形成。
可选的,所述导体元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二极管的两个管脚相连接。
基于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上述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还包括盒体;二极管、所述散热元件以及所述导体元件均容纳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底部呈镂空状,以加快所述盒体内热量的散发。
可选的,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散热元件和所述导体元件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与所述限位柱的直径相匹配;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散热元件和所述导体元件上的所述限位孔,以对所述散热元件和所述导体元件进行限位。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盒体内布置散热元件,散热元件与二极管和导体元件均形成接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二极管进行散热,可以有效防止二极管因为温度过高,反向恢复电流增大而被击穿的情况发生。
2、导体元件是由管状或者片状材料冲压形成,导体元件的形状可以根据其需要连接的外部电路的电缆数量的多少灵活更换,使得光伏接线盒制造和使用均较为方便。
3、通过散热结构和导体结构共同参与散热,从而可以有效降低二极管芯片的尺寸和铜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散热元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二极管、散热元件以及导体元件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导体元件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光伏接线盒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盒体底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盒体;2、导体元件;21、圆形接口;3、散热元件;31、散热结构;311、凹陷部;32、结构槽;4、二极管;5、限位柱;6、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包括导体元件2和散热元件3导体元件2用于连接二极管4的管脚,导体元件2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散热元件3上形成有结构槽32,结构槽32用于安装二极管4的管体散热元件3与导体元件2、二极管4的管体形成接触,导体元件2与二极管4的管脚、二极管4的管体形成接触,以使散热元件3以及导体元件2均可对二极管4进行散热。
具体的,请参阅图1,散热元件3由两个形状对称的散热结构31组成。两个散热结构31均安装在盒体1的底部。散热结构31为矩形框的形状,散热结构31靠近另一个散热结构31的一侧向盒体1底部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311,两个凹陷部311组合形成上述结构槽32,即可将二极管4的管体容纳在内。
凹陷部311内侧的形状与二极管4管体侧面的形状相匹配,以使二极管4的管体能够最大程度地贴合在散热结构31上,进而使得二极管4的管体能够被更好地散热。
更具体的,散热元件3整体是由散热材料制成的,散热材料为铝或者铜,或者其他散热能力良好的材料。即两个散热结构31均由铝或者铜制成,铝或者铜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有助于提高散热元件3的散热效果,同时铝或者铜还具有易于加工的特点,有助于降低散热元件3的制造难度。散热结构31由铜制作时可以忽略导体结构,实现铜铝结构整合。
请参阅图2,导体元件2的数量同样为两个,与散热结构31一一对应,两个导体元件2分别叠放在其对应的散热结构31远离盒体1底部的一侧上。导体元件2靠近散热结构31的一侧与散热结构31部分贴合或者完全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导体元件2靠近散热结构31的一侧与散热结构31部分贴合。
更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31除凹陷部311以外的部分,形状被加工为波浪形、凹凸型、槽型或鱼鳞倒刺型结构,增强其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两个导体元件2的形状均为直线型,即导体元件2整体为长方形片状。由于导体元件2本身为金属材料,其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导热和散热的作用,因此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两个导体元件2中的一个呈弯折型,如图3所示。图中左边的一个导体元件2为弯折型,其背离二极管4的一端向背离二极管4的方向弯折,使得该导体元件2的表面积增大,有利于二极管4的散热。
请参阅图3,为便于将导体元件2与外部电路相连接,呈弯折型的导体元件2被弯折的一端成型有圆形接口21,将外部电路的线束伸入圆形接口21后,通过工具将圆形接口21挤压变形,即可快速地将外部电路与该导体元件2相连接,提高了光伏接线盒使用时的便捷性。
此外,导体元件2由管状或者片状材料冲压形成。导体元件2由管状或者片状材料冲压形成后,管状材料自身的开口变成缝隙形的开口,通过该缝隙形的开口可以将少量的外部电路的线缆快速地与导体元件2进行连接。当导体元件2需要连接较多数量的外部电路的电缆时,再在导体元件2上加工形成圆形接口21即可。
请参阅图4、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上述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还包括盒体1,二极管4、所述散热元件3以及所述导体元件2均容纳在所述盒体1内。
请参阅图4,盒体1呈长方体型。导体元件2和散热结构31贴合后,为了防止二者之间产生错位,影响散热效果,并且为了将二者固定在盒体1内,盒体1底部设置有限位柱5。限位柱5垂直地固定在盒体1的内底面上。导体元件2和散热结构31上均开设有限位孔6,当导体元件2和散热结构31贴合后,导体元件2和散热结构31上的限位孔6正对,并且限位孔6的孔径与限位柱5穿过导体元件2和散热结构31上的限位孔6。限位孔6的孔径与限位柱5的直径相匹配,即限位柱5穿过限位孔6后,能够限制导体元件2和散热结构31之间的相对移动。
请参阅,5,为了进一步增强散热元件3的散热效果,盒体1的底部上开设有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孔洞,使盒体1的底部整体呈镂空的形状。盒体1底部的镂空形状,能够将盒体1内部的空气能够与盒体1外部的空气流通,有助于将盒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至盒体1外部,提高散热元件3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通过在盒体1内布置散热元件3,散热元件3与二极管4和导体元件2均形成接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二极管4进行散热,可以有效防止二极管4因为温度过高,反向恢复电流增大而被击穿的情况发生。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内,导体元件2是由管状材料冲压形成,导体元件2的形状可以根据其需要连接的外部电路的电缆数量的多少灵活更换,使得光伏接线盒制造和使用均较为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元件(2)和散热元件(3);
所述导体元件(2)用于连接二极管(4)的管脚,所述导体元件(2)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所述散热元件(3)上形成有结构槽(32),所述结构槽(32)用于安装二极管(4)的管体;
所述散热元件(3)与所述导体元件(2)、二极管(4)的管体形成接触,所述导体元件(2)与二极管(4)的管脚、二极管(4)的管体形成接触,以使所述散热元件(3)以及所述导体元件(2)均可对二极管(4)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3)由两个形状对称的散热结构(31)组成,并且两个所述散热结构(31)之间互相绝缘;
所述散热结构(31)为矩形框的形状,所述散热结构(31)靠近另一个散热结构(31)的一侧成型有凹陷部(311),两个所述凹陷部(311)形成所述散热元件(3)的所述结构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1)除所述凹陷部(311)以外的部分成型为波浪形、凹凸型、槽型或鱼鳞倒刺型结构,以使所述散热结构(31)的散热面积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元件(3)由散热材料制成,其表面形状为平面、凹凸型、槽型或者鱼鳞倒刺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体元件(2)上成型有接口,所述接口呈圆形或半圆形,所述接口用于所述导体元件(2)与外部电路的快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元件(2)的形状为直线型或波浪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元件(2)由管状或者片状材料冲压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元件(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二极管(4)的两个管脚相连接。
9.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还包括盒体(1);
二极管(4)、所述散热元件(3)以及所述导体元件(2)均容纳在所述盒体(1)内;
所述盒体(1)底部呈镂空状,以加快所述盒体(1)内热量的散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部设置有限位柱(5),所述散热元件(3)和所述导体元件(2)上均开设有限位孔(6),所述限位孔(6)的孔径与所述限位柱(5)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限位柱(5)穿过所述散热元件(3)和所述导体元件(2)上的所述限位孔(6),以对所述散热元件(3)和所述导体元件(2)进行限位。
CN202321547833.0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Active CN220475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7833.0U CN22047572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7833.0U CN22047572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5722U true CN220475722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47833.0U Active CN22047572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5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50706U (zh)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EP3166222B1 (en)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KR102311076B1 (ko) 히트 파이프를 포함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20475722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JP200515027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113192938B (zh) 一种大电流无极性的肖特基二极管
CN219554921U (zh)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CN208874535U (zh) 热能对流散热型光伏组件
CN212625953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CN219738972U (zh) 一种光伏旁路二极管的散热结构
CN213521379U (zh) 一种集成式大电流环流截止器
CN219017545U (zh)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静簧结构及电磁继电器
CN217984995U (zh) 一种笔型分体式接线盒
CN214900790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分体式接线盒
CN220326099U (zh) 一种导电散热器、锂电池保护板
CN220829955U (zh) 高效散热pcb模块
CN208461777U (zh) 一种低温光伏电池接线盒
CN220796717U (zh) 半包型封装体
CN220796727U (zh) 一种散热模组、散热半导体组件及其半导体
CN211791434U (zh) 一种大电流光伏接线盒结构
CN211860049U (zh) 太阳能接线盒的导电机构
CN212750880U (zh) 集成芯片、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CN212322983U (zh) 一种散热的贴片二极管
CN217428079U (zh) 一种底部腾空分体式接线盒
CN213662043U (zh) 散热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8

Address after: 629 Changzhong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2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delia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hi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501, Unit 2, Building 8, Mingshiyaju Community, Luochang Road, Decheng District, Dezhou, Shandong Province 253035

Patentee before: Ma Ya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