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4921U -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4921U
CN219554921U CN202320327098.6U CN202320327098U CN219554921U CN 219554921 U CN219554921 U CN 219554921U CN 202320327098 U CN202320327098 U CN 202320327098U CN 219554921 U CN219554921 U CN 219554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art
junction box
diode
heat
electr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70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delia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270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4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4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4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其包括元件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元件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由管状结构一体加工成型,或者元件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由板材一体加工成型;元件本体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呈扁平状,用于连接二极管的正极或负极以及组件汇流条的焊接;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光伏线缆。光伏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体、二极管及散热模块。散热组件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大的表面积,能够更高效的导热。通过运用散热组件,光伏接线盒能够高效地将组件发生热斑时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降低组件热斑时二极管的结温,从而提高光伏接线盒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接线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伏接线盒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光伏电池组,将光伏电池组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电池组所产生的电流。为光伏电池组在强光下由于遮挡造成其中一些因为得不到光照而成为负载的光伏电池产生严重发热受损。因此将此光伏接线盒中的二极管与光伏电池组并联,当热斑效应产生时,电流可以从二极管中被输出,以保护对应的光伏电池组。
目前市面上的光伏接线盒,未在接线盒体内部设置高效散热组件。同时,对于轴向二极管来说,其使用的导电连接件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市面上大部分的导电连接件均不适用于具有高效散热组件,且同时能够通用于轴向二极管、贴片二极管和MOS管的导电导热件。为此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发明内容
为了使光伏接线盒能够更好的散热,本申请提供一种导电导热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导电导热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导热件,能够导电和导热,且用于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元件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由管状结构一体加工成型,或者,所述元件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由板材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元件本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呈扁平状,用于连接二极管的正极或负极;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光伏线缆。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直型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连接在所述元件本体和所述直型段之间;所述直型段呈长直状,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或负极;所述弯曲段呈弯曲状,且不改变所述第一连接部整体的扁平状。
可选的,所述直型段上成型有用于连接二极管的卡接槽,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或负极接入所述卡接槽,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形成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弯曲段呈C形或L形。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呈管状,或者呈由管状冲压成的扁平状。
可选的,所述导电导热件的材料为银、钨、镁、铝、紫铜或黄铜。
基于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体、二极管,还包括上述导电导热件,所述二极管和所述导电导热件位于所述接线盒体内,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导电导热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盒体内的导体片,所述二极管中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与所述导电导热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导体片连接,且所述导体片由管状导体加工成形成,或者由板材一体加工成型。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盒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导体片,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导体片换热。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由铝制成;所述散热组件嵌入并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导体片,或者以插接配合的方式插入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导体片内部,或者包覆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导体片的外表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连接部的弯曲段能够有效增大导电导热件的表面积,使得导电导热件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导热。
2、通过第一连接部的直型段的卡接槽,使得导电导热件能更高效地与二极管进行连接。
3、光伏接线盒能够通过其内的导电导热件或和散热组件组合高效地将接线盒体内的组件发生热斑时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提高了光伏接线盒运行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导电导热件整体及其呈C形弯折的弯曲段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导电导热件整体及其呈L形弯折的弯曲段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光伏接线盒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接线盒体内的导体片和导电导热件上均安装有散热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接线盒体内仅有导体片上均安装有散热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接线盒体内的导体片和导电导热件上均安装有散热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展示接线盒体内仅有导体片上均安装有散热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电导热件;11、元件本体;12、第一连接部;121、直型段;1211、卡接槽;122、弯曲段;13、第二连接部;2、二极管;21、管脚;3、接线盒体;4、导体片;41、凹槽;5、散热板;51、散热凸起;6、散热棒;61、散热鳍片;7、光伏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见图1、图2,一种导电导热件1,能够导电和导热,用于光伏接线盒,包括元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元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由管状结构一体加工成型,或者,元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由板材一体加工成型;元件本体11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其中,第一连接部12呈扁平状,用于连接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第二连接部13用于连接光伏线缆。
具体的,导电导热件1整体由管状的材料冲压成型时,被冲压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部12,另一端即为第二连接部13。
作为优选的,用于制造导电导热件的管状材料的壁厚介于0.1mm~20mm之间,例如0.1mm、1mm、5mm、10mm以及20mm。
更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第一连接部12包括直型段121和弯曲段122,弯曲段122连接在元件本体11和直型段121之间。
弯曲段122可在不改变第一连接部12整体扁平状的情况下任意弯曲。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弯曲段122的形状呈C形或L形。图1所示的是弯曲段122呈C形时导电导热件1整体的形状,图2所示的是弯曲段122呈形L形时导电导热件1整体的形状。
弯曲段122的弯曲形状可以增大导电导热件1整体的表面积,提高导电导热件1的导热效果。还可通过改变弯曲段122的形状任意调整导电导热件1与光伏线缆7连接时的出线位置和出线角度。
直型段121呈长直状,用于连接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为了更方便的将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对应的针脚与直型段121连接,直型段121上成型有卡接槽1211,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嵌入卡接槽1211,并与第一连接部12形成电性连接。
具体的,卡接槽1211成型在直型段121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一侧,由直型段121厚度方向两侧中的一侧受冲压凹陷形成,卡接槽1211的轴线方向与二极管2管脚21的安装方向相适配。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通常由管脚21引出,且管脚21通常较为细小,与将细小的管脚21插入插孔中相比,将管脚21嵌入卡接槽1211再加以固定,操作更简单,有利于提高光伏接线盒的组装效率。
第二连接部13可以冲压成扁平状,也可以保留管状结构。实际运用中,当第二连接部13连接的光伏线缆7较少时,第二连接部13冲压成扁平状,当第二连接部13连接的光伏线缆7较多时,第二连接部13保留管状结构,以便其更好地收束和连接光伏线缆7。图1和图2所示的是第二连接部13呈管状时的情形。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3的形状可根据所要连接的光伏线缆7的数量尺寸等进行改变,使得导电导热件1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为了提高导电导热件1的导电和导热效果,导电导热件1由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均良好的材料制成。
具体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均良好的材料可以采用银、铜、钨、镁等材料或采用紫铜、黄铜等合金材料。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均良好的材料采用紫铜。
作为优选的,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3保持扁平的同时被弯折成C形。第二连接部13保持扁平的同时被弯折成L形的情况如图2所示。
导电导热件1由板材一体加工成型时,仅形状与由管状结构一体加工成型的导电导热件1不同,此处不再赘述。作为优选的,板材厚度介于0.1mm~10mm之间,例如0.1mm、1mm、5mm以及10mm。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导电导热件1,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同时,通过第一连接部12的直型段121上的卡接槽1211,使得导电导热件1能更高效地与二极管2进行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12的弯曲段122能够有效增大导电导热件1的表面积,使得导电导热件1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导热。通过第二连接部13的管状结构,使得导电导热件1能够更便捷地与光伏线缆7进行连接。导电导热件1的材料选用紫铜,其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均良好,且易于加工,有助于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上述导电导热件1,还包括接线盒体3、二极管2和导体片4。导电导热件1和二极管2均容纳在接线盒体3内。导电导热件1通过卡座与接线盒体3连接。二极管2的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与导电导热件1中的第一连接部12连接。二极管2与汇流条焊接后,与汇流条一同焊接在接线盒体3内。
具体的,参见图3,接线盒体3为长方体型,二极管2安装在接线盒体3内底壁的中央处,其正极和负极对应的管脚21沿接线盒体3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引出后再连接导电导热件1或其他导体进行连通。二极管2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接线盒体3内的其他位置。
导电导热件1的数量取决于二极管2的正极和负极向接线盒体3外引线的情况,当仅有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中的一极向接线盒体3外引线时,该向外引线的正极或负极连接一个导电导热件1。
为了更便捷地连通二极管2未向接线盒体3外引线的一极,接线盒体3内通过卡座安装有导体片4。导体片4呈扁平的长方形状,其也是由管状结构冲压形成,或者是由板材一体冲压成型的,其厚度方向两侧中的一侧上冲压形成有与二极管2的管脚21适配的凹槽41,凹槽41的轴线方向与二极管2管脚21的安装方向相适配。
通过运用导电导热件1和导体片4,光伏线缆7和二极管2产生的热量可快速通过导电导热件1进行散发,可有效提高光伏接线盒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对光伏接线盒进行散热,接线盒体3内还安装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与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固定连接,辅助导电导热件1和/或导体片4进行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2上是否连接散热组件取决于第一连接部12的弯曲段122的形状,当弯曲段122与接线盒体3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足够安装散热组件时,才可在第一连接部12上连接散热组件,否则第一连接部12上不连接散热组件。
参照图4、图6,第一连接部12的弯曲段122呈L型,弯曲段122与接线盒体3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足够安装散热组件。
参照图5、图7,第一连接部12的弯曲段122呈C型,弯曲段122与接线盒体3的内侧壁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散热组件。
更具体的,参照图4、图5,散热组件可采用散热板5,散热板5的一个侧面上分布有散热凸起51,散热板5与散热凸起51相对的一侧贴合在接线盒体3的内底壁上,散热板5与第一连接部12连接时,其靠近第一连接部12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12的直型段121固定连接,与导体片4连接时,其靠近导体片4的一侧与导体片4固定连接。
参照图6、图7,散热组件还可采用散热棒6,散热棒6的侧面分布有散热鳍片61,散热棒6与第一连接部12连接时,其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2的直型段121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接线盒体3的内侧壁上。散热棒6与导体片4连接时,其一端与导体片4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接线盒体3的内侧壁上。连接在同一导电导热件1或导体片4上的散热棒6的数量可以是一根、两根、三根或多根,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连接在同一导电导热件1或导体片4上的散热棒6的数量为两根。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散热棒6的数量可根据光伏接线盒的运行工况适当增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由铝材料制成。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的上表面开设有焊接槽,散热组件上成型有与焊接槽形状相适配的凸出部,散热组件的突出部嵌入焊接后,与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由铝材料制成。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的侧面开设有插槽,散热组件上成型有与插槽形状相适配的插片部,散热组件的插片部插入插槽后,与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由铝材料制成。散热组件采用包裹或电镀的方法包覆在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的外表上。
上述三个实施例均为散热组件与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固定连接的示例,其均能够使得散热组件与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连接得更加牢固,且能够使散热组件与第一连接部12和/或导体片4之间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有助于增强散热组件的散热效果。
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组件可由铝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制成。
散热组件与导电导热件1结合,可更高效地将接线盒体3内部的热量散发,进一步提高了光伏接线盒运行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接线盒能够通过其内的导电导热件1高效地将接线盒体3内的热量散发,提高了光伏接线盒运行时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导电导热件1上的卡接槽1211,能够将二极管2便捷地安装到接线盒体3内,有助于提高光伏接线盒的组装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导电导热件,能够导电和导热,且用于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所述元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由管状结构一体加工成型,或者,所述元件本体(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由板材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元件本体(1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12)呈扁平状,用于连接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
所述第二连接部(13)用于连接光伏线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导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包括直型段(121)和弯曲段(122),所述弯曲段(122)连接在所述元件本体(11)和所述直型段(121)之间;
所述直型段(121)呈长直状,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
所述弯曲段(122)呈弯曲状,且所述弯曲段(122)的弯折方向不改变所述第一连接部(12)整体的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导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型段(121)上成型有用于连接二极管的卡接槽(1211),所述二极管(2)的正极或负极接入所述卡接槽(1211),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形成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导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段(122)呈C形或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导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呈管状,或者呈由管状冲压成的扁平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导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导热件(1)的材料为银、钨、镁、铝、紫铜或黄铜。
7.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接线盒体(3)、二极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导热件(1),所述二极管(2)和所述导电导热件(1)位于所述接线盒体(3)内,所述二极管(2)的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导电导热件(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盒体(3)内的导体片(4),所述二极管(2)中的正极和负极中的一个与所述导电导热件(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2)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导体片(4)连接,且所述导体片(4)由管状导体加工形成,或者由板材一体加工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盒体(3)内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或所述导体片(4),且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或所述导体片(4)换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由铝制成;
所述散热组件嵌入并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或所述导体片(4),或者以插接配合的方式插入第一连接部(12)和/或所述导体片(4)内部,或者包覆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或所述导体片(4)的外表上。
CN202320327098.6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Active CN219554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098.6U CN219554921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098.6U CN219554921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4921U true CN219554921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7098.6U Active CN219554921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4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0930B1 (en) Heater with enclosing envelope
US9105990B2 (en) Terminal block with integral heat sink and motor provided therewith
JP2012182449A (ja) 光起電力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CN210607368U (zh) 一种恒温电池模组
CN216250706U (zh)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JP3573328B2 (ja) 電気接続箱の放熱構造
CN114203393A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用变压器骨架
CN219554921U (zh)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CN210926231U (zh) 用于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和汽车
CN216698036U (zh) 变压器结构和电源组
CN211671135U (zh) 电动汽车用高压箱
CN211128734U (zh) 母排电容组件散热装置及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
CN210168291U (zh) 电源管理电路板、电池组件、用电设备和可移动平台
JP2022016032A (ja) 充電装置
CN219226077U (zh) 一种电容器及电磁设备
CN220475722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15956348U (zh) 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
JP2010263685A (ja) 放熱部材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CN216698037U (zh) 平面变压器和电源
CN111341990B (zh) 电池模组
CN219658719U (zh) 光伏旁路二极管模块
CN213818332U (zh) 充电桩
CN210516780U (zh) 电池模组
CN215187976U (zh) 多材料配合的连接器用铝合金散热片
CN216290633U (zh) 电源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629 Changzhong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2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delia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hi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501, Unit 2, Building 8, Mingshiyaju Community, Luochang Road, Decheng District, Dezhou, Shandong Province 253035

Patentee before: Ma Ya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