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5953U -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 Google Patents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5953U
CN212625953U CN202021621472.6U CN202021621472U CN212625953U CN 212625953 U CN212625953 U CN 212625953U CN 202021621472 U CN202021621472 U CN 202021621472U CN 212625953 U CN212625953 U CN 212625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heat dissipation
hard
heat dissipat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14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仁锋
谢林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anli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nl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nli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nl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14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5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5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5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和散热部,所述连接片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硬连接部及位于两所述硬连接部之间的软连接部,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软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软连接部具有柔性,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焊接固定,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对应贯穿设有通孔。本申请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使用时,将散热部与电芯连接,电芯的热量直接透过散热部传递至电连接片,由于硬连接部与散热部采用焊接连接,因此,结构简单,导热效率高,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同时,散热部将热量传递至硬连接部,相当于整个电连接片可散热,有效增加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芯领域,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经常将多个电芯组装成一体,构成了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串联或并联后再共同对外放电,在上述结构中,经常使用到电连接片以实现相邻电芯之间、电池模组与连接线束之间的导电连接。
目前,电池模组中,连接在两电芯之间的电连接片包括位于电连接片长条形主体两端的连接部,连接部通过焊接与电芯相连,现有的电连接片自身散热能力不足,在电池模组使用的过程中,电连接片的温升过高一方面会使电连接片中的金属离子更加活跃,对电子的流动形成更强的阻力,另一方面,电连接片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池模组中的电池管理系统降低充放电功率,甚至会切断电源导致车辆停驶。为了解决该缺陷,目前在电池模组中一般是通过在电连接片的表面借助硅胶导热垫片连接金属散热片完成的,且通过绝缘结构的硅胶导热垫片实现散热的效果有限,同时硅胶导热垫片是软的,金属散热片是硬的,固定硅胶导热垫片与金属散热片是不好操作的。因此,使得该电连接片的导热结构比较复杂,导热效果也还不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结构简单,且能提高导热效果,散热效率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包括连接片本体和散热部,所述连接片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硬连接部及位于两所述硬连接部之间的软连接部,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软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软连接部具有柔性,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焊接固定,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对应贯穿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电连接片在硬连接部上直接焊接设有散热部,使用时,将散热部与电芯连接,电芯的热量直接透过散热部传递至电连接片,由于采用的是焊接连接,因此,结构简单,导热效率高,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同时,散热部将热量传递至硬连接部,相当于整个电连接片可散热,有效增加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借助两硬连接部之间的软连接部,软连接部具有柔性,实现电池在晃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稳定作用。此外,借助硬连接部与散热部对应位置贯穿设有的通孔,将散热部与电芯连接,以使得电连接片实现相邻两电芯之间的电导通连接。
较佳的,所述软连接部呈弧形结构。
较佳的,所述软连接部凸出两所述硬连接部设置形成凸部。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固定在所述硬连接部且与所述凸部位于同侧。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采用金属材质。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与所述连接片本体采用相同的材质结构。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采用铝板,所述连接片本体包括若干铝箔片,若干所述铝箔片层叠形成所述连接片本体。
较佳的,所述硬连接部远离所述散热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下沉孔,且所述下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较佳的,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硬连接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凸出设置有定位部。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呈圆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的正面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的侧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的背面俯视图。
符号说明: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100,连接片本体10,硬连接部11,下沉孔111,软连接部13,凸部131,散热部20,定位部21,通孔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100,包括连接片本体10 和散热部20,连接片本体10具有至少两个硬连接部11及位于两硬连接部11之间的软连接部13,硬连接部11与软连接部13一体成型,软连接部13具有柔性,硬连接部11与散热部20焊接固定,硬连接部11与散热部20对应贯穿设有通孔30。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片本体10中硬连接部11和软连接部13的个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具体可参考两电芯之间的距离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电连接片100采用4个硬连接部11和3个软连接部13,软连接部13位于相邻两硬连接部11之间,每个硬连接部11均焊接固定有散热部20,当然也可有选择地在部分硬连接部11焊接有散热部20,借助激光焊接技术通过通孔30将散热部20与电芯焊接,从而使得电连接片100实现相邻电芯之间的导电连接。
请参考图2-图5,软连接部13呈弧形结构,在颠簸或碰撞过程中,软连接部13的长度维持一个较好的缓冲效果,可避免两电芯之间的拉扯而出现短路或断路的情形。软连接部13凸出两硬连接部11设置形成凸部131,散热部20固定在硬连接部11且与凸部131位于同侧,从而提高缓冲的效果,空间利用率高且结构紧凑美观。
请参考图2-图5,由于电芯连接结构处的材质一般是金属,比如为铝材质。因此,散热部20采用金属材质,以便与电芯进行焊接。优选为,散热部20采用铝材质,如铝板或铝块等。为了方便散热部20与连接片本体10焊接,散热部20与连接片本体10采用相同的材质结构,以提高焊接效率,焊接可采用高分子扩散焊进行,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散热部20采用铝板,连接片本体10包括若干铝箔片,若干铝箔片层叠形成连接片本体10。对于若干铝箔片通过高分子扩散焊形成硬连接部11和软连接部13,该技术是本领域常用技术,在此不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考图2-图5,硬连接部11远离散热部20的一侧且对应通孔30的位置设置有下沉孔111,且下沉孔111的直径大于通孔30的直径。当需要较大的过电流时,采用的连接片本体10的尺寸较大,其厚度较厚,再加上散热部20的厚度,两者的厚度过厚,可能导致激光焊接技术通过通孔30将散热部20与电芯的焊接不牢固,甚至无法实现焊接,因此,在硬连接部11设置该下沉孔111,借助该下沉孔111和通孔30较好的实现上述情况下的激光焊接,对于下沉孔111 的下沉距离可根据硬连接部11的厚度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进行限定。进一步,为了实现散热部20与电芯快速定位连接,散热部20远离硬连接部11的一侧且对应通孔30的位置凸出设置有定位部21,定位部21抵接电芯时实现较快定位进行焊接,其中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1呈圆形,但不以此为限,可根据电芯连接处的结构进行具体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电连接片100在硬连接部11上直接焊接设有散热部20,使用时,将散热部20与电芯连接,电芯的热量直接透过散热部20传递至电连接片100,由于采用的是焊接连接,因此,结构简单,导热效率高,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同时,散热部20将热量传递至硬连接部11,相当于整个电连接片100可散热,有效增加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借助两硬连接部11之间的软连接部13,软连接部13具有柔性,实现电池在晃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稳定作用。此外,借助硬连接部11与散热部20对应位置贯穿设有的通孔30,将散热部20与电芯连接,以使得电连接片100实现相邻两电芯之间的电导通连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本体和散热部,所述连接片本体具有至少两个硬连接部及位于两所述硬连接部之间的软连接部,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软连接部呈一体成型,所述软连接部具有柔性,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焊接固定,所述硬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对应贯穿设有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部呈弧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部凸出两所述硬连接部设置形成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固定在所述硬连接部且与所述凸部位于同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采用金属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与所述连接片本体采用相同的材质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采用铝板,所述连接片本体包括若干铝箔片,若干所述铝箔片层叠形成所述连接片本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连接部远离所述散热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下沉孔,且所述下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硬连接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凸出设置有定位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呈圆形。
CN202021621472.6U 2020-08-06 2020-08-06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Active CN212625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1472.6U CN212625953U (zh) 2020-08-06 2020-08-06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1472.6U CN212625953U (zh) 2020-08-06 2020-08-06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5953U true CN212625953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1472.6U Active CN212625953U (zh) 2020-08-06 2020-08-06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5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0467B2 (en) Battery connection topology
KR102340419B1 (ko) 모듈 버스바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213125974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US20200321595A1 (en) Battery module
CN216250706U (zh)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CN112787043B (zh) 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JP200515027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212625953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连接片
CN210379351U (zh) 电芯及电池模组
JP2019009090A (ja) 吸熱体付き導体及び電池パック
CN209731873U (zh) 功率开关装置
JP2015053145A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2648422U (zh) 带有散热功能的铜排软连接结构
KR20210044533A (ko) 모듈 버스바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210897411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KR101956028B1 (ko) 버스 플레이트 유닛
CN220326099U (zh) 一种导电散热器、锂电池保护板
CN215956348U (zh) 高散热性能的光伏接线盒
JP2011029500A (ja) 太陽電池用素子装置
CN111277219A (zh) 一种具有优异散热性能的二极管和接线端子模组及接线盒
CN220475722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结构件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18123405U (zh) 一种mos管并联封装模块
CN221102354U (zh) 电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
CN217984995U (zh) 一种笔型分体式接线盒
CN219554921U (zh) 一种导电导热件以及光伏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