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9567U -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9567U
CN220449567U CN202321886722.2U CN202321886722U CN220449567U CN 220449567 U CN220449567 U CN 220449567U CN 202321886722 U CN202321886722 U CN 202321886722U CN 220449567 U CN220449567 U CN 220449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ing
wall
top wall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67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焕金
肖国柠
卢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uiguan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uiguan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uiguan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uiguan Power Co ltd Maintenance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3218867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9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9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9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吊装架,涉及吊装架技术领域,包括上架体,上架体两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套设有支撑竖框,两组支撑竖框的底壁位置均安装有平台板,两组平台板的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移动轮,上架体顶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贯穿上架体顶壁的电动葫芦,一侧支撑竖框的内壁固定有承托梁,另一侧支撑竖框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支撑座,承托梁顶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支撑座,上架体内腔顶壁一侧固定有与第二支撑座顶壁相固定的牵引组件。本申请通过启动电动葫芦将待吊运设备吊离地面适当高度,然后启动牵引组件带动承托梁转动并抵接在第一支撑座的顶壁上,可以使得待吊运设备能够稳定放置在承托梁上,在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摇晃。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吊装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背景技术
冷却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吊装,目前,移动式吊装架进行吊运的重要设备,龙门架适用于平台与平台之间来回吊运。
目前移动式龙门架在使用时,采用电动葫芦将设备吊离地面,然后移动龙门架的位置从而起到吊运设备的目的,但是在吊运设备时,设备由于缺少相应的固定组件,容易发生摇晃,从而使得整个吊装架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倾倒。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移动式吊装架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吊装架,能够解决现有的在吊运设备时,设备由于缺少相应的固定组件,容易发生摇晃,从而使得整个吊装架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发生倾倒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式吊装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包括上架体,所述上架体两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套设有支撑竖框,两组所述支撑竖框的底壁位置均安装有平台板,两组所述平台板的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移动轮,所述上架体顶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贯穿上架体顶壁的电动葫芦,一侧所述支撑竖框的内壁固定有承托梁,另一侧所述支撑竖框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支撑座,所述承托梁顶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上架体内腔顶壁一侧固定有与第二支撑座顶壁相固定的牵引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动葫芦将待吊运设备吊离地面适当高度,然后启动牵引组件带动承托梁通过铰接轴而转动并抵接在第一支撑座的顶壁上,接着启动电动葫芦并将待吊运设备吊装到承托梁上,从而可以使得待吊运设备能够稳定放置在承托梁上,使得该移动式吊装架在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摇晃。
可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在上架体的内腔顶壁位置,所述安装框的内腔底壁位置固定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输出端安装有贯穿安装框底壁并与第二支撑座顶壁位置相固定的牵拉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卷扬机带动牵拉绳体伸展,从而使得第二支撑座通过铰接轴而转动并抵接在第一支撑座的顶壁上。
可选的,所述上架体两侧外壁的下端位置均匀开设有多组插孔,两组所述支撑竖框外壁上端位置均穿设有贯穿插孔的插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现有技术的起吊设备带动上架体向上移动至适当值,然后将插板插接到对应位置的插孔中,从而可以增大该移动式吊装架的整体高度,方便吊运高度较大的待吊运设备。
可选的,两组所述平台板顶壁的外边缘处均安装有配重水箱,两组所述配重水箱顶壁位置均设置有可插拔的软塞,两组所述配重水箱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安装有排水管。
可选的,两组所述配重水箱的正面侧壁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拔出软塞然后向配重水箱的内腔中注入适量的清水,从而可以借助清水的重量降低该移动式吊装架的重心高度,从而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在透明观察窗的作用下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支撑竖框内腔的液位高度,打开排水管上的控制阀,使得配重水箱内腔的清水可以经排水管排出,方便调整配重水箱内腔清水量进而调整其自重,方便满足不同重量的待吊运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壁位置均匀安装有多组防滑垫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组防滑垫条的作用下可以增大待吊运设备与第二支撑座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吊运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第一、启动卷扬机带动牵拉绳体伸展,从而使得承托梁通过铰接轴而转动并抵接在第一支撑座的顶壁上,接着启动电动葫芦并将待吊运设备吊装到承托梁上,从而可以使得待吊运设备能够稳定放置在承托梁上,使得该移动式吊装架在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摇晃;
第二、拔出软塞然后向配重水箱的内腔中注入适量的清水,从而可以借助清水的重量降低该移动式吊装架的重心高度,从而可以提高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防滑垫条和第二支撑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架体;2、插板;3、软塞;4、插孔;5、排水管;6、移动轮;7、第二支撑座;8、第一支撑座;9、平台板;10、配重水箱;11、支撑竖框;12、电动葫芦;13、牵拉绳体;14、卷扬机;15、安装框;16、透明观察窗;17、防滑垫条;18、承托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包括上架体1,上架体1两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套设有支撑竖框11,上架体1的纵截面设置为倒U形,两组支撑竖框11的底壁位置均安装有平台板9,两组平台板9的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移动轮6,上架体1顶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贯穿上架体1顶壁的电动葫芦12,一侧支撑竖框11的内壁固定有第二支撑座7,另一侧支撑竖框11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支撑座8,第二支撑座7顶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承托梁18。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上架体1内腔顶壁一侧固定有与承托梁18顶壁相固定的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安装框15,安装框15固定在上架体1的内腔顶壁位置,安装框15的内腔底壁位置固定有卷扬机14,卷扬机14输出端安装有贯穿安装框15底壁并与承托梁18顶壁位置相固定的牵拉绳体13。
启动电动葫芦12将待吊运设备吊离地面适当高度,然后启动卷扬机14带动牵拉绳体13伸展,从而使得承托梁18通过铰接轴而转动并抵接在第一支撑座8的顶壁上,接着启动电动葫芦12并将待吊运设备吊装到承托梁18上,从而可以使得待吊运设备能够稳定放置在承托梁18上,使得该移动式吊装架在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摇晃。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上架体1两侧外壁的下端位置均匀开设有多组插孔4,两组支撑竖框11外壁上端位置均穿设有贯穿插孔4的插板2。利用现有技术的起吊设备带动上架体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上架体1在支撑竖框11的内腔中同步移动并缩小其相互重合的尺寸至适当值,然后将插板2插接到对应位置的插孔4中,从而可以增大该移动式吊装架的整体高度,方便吊运高度较大的待吊运设备。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2,两组平台板9顶壁的外边缘处均安装有配重水箱10,两组配重水箱10顶壁位置均设置有可插拔的软塞3,两组配重水箱10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安装有排水管5。两组配重水箱10的正面侧壁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6。拔出软塞3然后向配重水箱10的内腔中注入适量的清水,从而可以借助清水的重量降低该移动式吊装架的重心高度,从而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在透明观察窗16的作用下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支撑竖框11内腔的液位高度,打开排水管5上的控制阀,使得配重水箱10内腔的清水可以经排水管5排出,方便调整配重水箱10内腔清水量进而调整其自重,方便满足不同重量的待吊运设备。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3,承托梁18的顶壁位置均匀安装有多组防滑垫条17。在多组防滑垫条17的作用下可以增大待吊运设备与承托梁18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吊运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移动式吊装架时,先通过多组移动轮6将该移动式吊装架移动至待吊运设备的正上方位置,然后启动电动葫芦12将待吊运设备吊离地面适当高度,然后启动卷扬机14带动牵拉绳体13伸展,从而使得承托梁18通过铰接轴而转动并抵接在第一支撑座8的顶壁上,接着启动电动葫芦12并将待吊运设备吊装到承托梁18上,从而可以使得待吊运设备能够稳定放置在承托梁18上,使得该移动式吊装架在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不易发生摇晃。
在多组防滑垫条17的作用下可以增大待吊运设备与承托梁18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吊运的稳定性,当待吊运设备的高度过大时,先利用现有技术的起吊设备带动上架体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上架体1在支撑竖框11的内腔中同步移动并缩小其相互重合的尺寸至适当值,然后将插板2插接到对应位置的插孔4中,从而可以增大该移动式吊装架的整体高度,方便吊运高度较大的待吊运设备。
在使用该移动式吊装架时,先拔出软塞3然后向配重水箱10的内腔中注入适量的清水,从而可以借助清水的重量降低该移动式吊装架的重心高度,从而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在透明观察窗16的作用下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支撑竖框11内腔的液位高度,打开排水管5上的控制阀,使得配重水箱10内腔的清水可以经排水管5排出,方便调整配重水箱10内腔清水量进而调整其自重,方便满足不同重量的待吊运设备。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包括上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两侧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套设有支撑竖框(11),两组所述支撑竖框(11)的底壁位置均安装有平台板(9),两组所述平台板(9)的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移动轮(6),所述上架体(1)顶壁中间位置处固定有贯穿上架体(1)顶壁的电动葫芦(12),一侧所述支撑竖框(11)的内壁固定有第二支撑座(7),另一侧所述支撑竖框(11)的内壁固定有第一支撑座(8),所述第二支撑座(7)顶壁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承托梁(18),所述上架体(1)内腔顶壁一侧固定有与承托梁(18)顶壁相固定的牵引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安装框(15),所述安装框(15)固定在上架体(1)的内腔顶壁位置,所述安装框(15)的内腔底壁位置固定有卷扬机(14),所述卷扬机(14)输出端安装有贯穿安装框(15)底壁并与承托梁(18)顶壁位置相固定的牵拉绳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两侧外壁的下端位置均匀开设有多组插孔(4),两组所述支撑竖框(11)外壁上端位置均穿设有贯穿插孔(4)的插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平台板(9)顶壁的外边缘处均安装有配重水箱(10),两组所述配重水箱(10)顶壁位置均设置有可插拔的软塞(3),两组所述配重水箱(10)外壁的底部位置均安装有排水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配重水箱(10)的正面侧壁均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吊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梁(18)的顶壁位置均匀安装有多组防滑垫条(17)。
CN202321886722.2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Active CN220449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6722.2U CN220449567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6722.2U CN220449567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9567U true CN220449567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6722.2U Active CN220449567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9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7388U (zh) 吊装式电梯井施工平台装置
CN220449567U (zh) 一种移动式吊装架
CN205838045U (zh) 一种液压升降翻转机
CN112593744A (zh) 一种升降横移车库提升保护装置
CN201577351U (zh) 温室桁架履带式升降安装设备
CN114960926B (zh) 一种化工管廊结构及管道更换方法
CN214995736U (zh) 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
CN205686492U (zh) 半挂车车体翻转装置
JP2001180365A (ja) トラック
CN209226162U (zh) 一种油桶翻转装置
CN207129897U (zh) 一种新型液压升降梯
CN214399480U (zh) 一种用于钢筋卷料的方便卸料与转移装置
CN207192537U (zh) 升降型斜坡
CN216553250U (zh) 一种升降横移上层载车板防晃动装罝
CN205476450U (zh) 用于超高层电梯井竖向结构施工的凹式轻型自动提升模架
CN216613950U (zh) 举高车臂架结构
CN211200097U (zh) 一种桥梁施工加固装置
CN219731957U (zh) 一种用于顶拔接头箱的顶升架
CN217203627U (zh) 一种可以自动伸缩的架桥机用临时支腿
CN220472926U (zh) 塑料桶高度抗摔测试工装
CN219408812U (zh) 链式液压升降装置
CN220950995U (zh) 一种建筑物料提升机
CN214087405U (zh) 一种过轨单梁起重机
CN213659944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广告牌平台升降机
CN215924273U (zh) 一种建筑设备用便于移动的托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