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5302U - 车辆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缓冲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35302U CN220435302U CN202321446001.XU CN202321446001U CN220435302U CN 220435302 U CN220435302 U CN 220435302U CN 202321446001 U CN202321446001 U CN 202321446001U CN 220435302 U CN220435302 U CN 2204353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 plates
- box body
- elastic
- cent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依次从箱体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贴合面与中心弹簧组及角弹簧相抵接,安装面与中心活动楔块之间连接有复原弹簧;弹性体的一端抵接安装在箱体的后壁,弹性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弹性胶体芯体的一端上,弹性胶体芯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连接面上,且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降低了初始反力,减少了车辆振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缓冲器。
背景技术
弹性胶体缓冲器以弹性胶体为主要工作介质,弹性胶体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可压缩性、无需外力可回复性等特点,弹性胶体具有显著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老化等一系列优点。
现有技术中,CN208331084U公开了一种弹性胶泥缓冲器及铁路车辆,其采用单一芯体与弹性体串联结构,一旦其中一种结构失效,缓冲器就整体失效,且其采用的结构,不能保持良好的较大作用反力的特性,而对于应用在铁路货车车辆中的内部安装弹性胶体芯体的缓冲器,例如CN200620173404.1中公开的弹性胶体芯体具有一定的初始压力是弹性胶体芯体的固定特性,初始压力会导致车辆缓冲器在初始工作时产生较大的反力,从而会增加车辆振动,不能平稳地缓冲。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缓冲器,以降低初始反力,减少车辆振动。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其中:分别沿所述箱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固定板、两个所述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斜板、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依次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所述中心活动楔块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的内侧,所述外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斜板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和贴合面,所述抵接面与两个所述动板及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均相抵接,所述中心弹簧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部,四个所述角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四角处,所述贴合面与所述中心弹簧组的一端及所述角弹簧的一端均相抵接,所述支撑座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和连接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中心活动楔块之间连接有所述复原弹簧,所述中心弹簧组的另一端、所述角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一端上,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连接面上,且所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其中:分别沿所述箱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固定板、两个所述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斜板、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依次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所述中心活动楔块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的内侧,所述外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斜板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和贴合面,所述抵接面与两个所述动板及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均相抵接,所述中心弹簧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部,四个所述角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四角处,所述贴合面与所述中心弹簧组的一端及所述角弹簧的一端均相抵接,所述支撑座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和连接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中心活动楔块之间连接有所述复原弹簧,所述中心弹簧组的另一端、所述角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上,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连接面上,且所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其中:分别沿所述箱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固定板、两个所述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斜板、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依次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所述中心活动楔块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的内侧,所述外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斜板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和贴合面,所述抵接面与两个所述动板及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均相抵接,所述中心弹簧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部,四个所述角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四角处,所述贴合面与所述中心弹簧组的一端及所述角弹簧的一端均相抵接,所述支撑座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和连接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中心活动楔块之间连接有所述复原弹簧,所述中心弹簧组的另一端、所述角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弹性胶体芯体内,所述弹性胶体芯体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后壁和所述连接面之间,且所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
可选的,所述弹性胶体芯体包括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安装有限位座,且所述限位座安装在所述中空腔内,所述限位座到所述箱体的后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体的最大变形量。
可选的,所述弹性体内设置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朝远离所述中空腔的中心方向凸起的弧面,所述弧面限定出压缩空间。
可选的,所述限位座包括朝靠近所述箱体的后壁方向缩口的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压缩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弹性体包括卡接端,所述限位座包括卡接槽,所述卡接端卡接安装在所述卡接槽内。
可选的,所述卡接槽包括凹形弧面,所述卡接端包括与所述凹形弧面相适配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卡接安装在所述凹形弧面内。
可选的,所述弹性体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形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当车辆缓冲器受到冲击时,中心活动楔块带动两个活动斜楔块、两个固定斜板、两个动板、两个外固定板、支撑座向箱体的后壁方向移动,从而对复原弹簧、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弹性胶体芯体、弹性体施加挤压力,复原弹簧、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均被压缩,由于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所以弹性体先发生挤压变形,而弹性胶体芯体先不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初始反力,减少了车辆振动,同时在压缩上述弹性元件的过程中,上述弹性元件能够吸收冲击能量,进而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进行缓冲。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中心弹簧组;3:角弹簧;4:复原弹簧;5:弹性体;6:弹性胶体芯体;7:外固定板;8:动板;9:固定斜板;10:活动斜楔块;11:中心活动楔块;12:支撑座;13:后壁;14:压缩空间;15:安装端;16:限位座;17:斜面;18:卡接端;19:第一凹形弧面;20:第二凹形弧面;21:抵接面;22:贴合面;23:安装面;24: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1、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复原弹簧4、弹性体5、弹性胶体芯体6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中心活动楔块11、支撑座12,其中:分别沿箱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依次从箱体1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中心活动楔块11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10的内侧,外固定板7和固定斜板9均固定在箱体1上,支撑座12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支撑座12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21和贴合面22,抵接面21与两个动板8及两个活动斜楔块10均相抵接,中心弹簧组2设置在箱体1的中部,四个角弹簧3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四角处,贴合面22与中心弹簧组2的一端及角弹簧3的一端均相抵接,支撑座12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23和连接面24,安装面23与中心活动楔块11之间连接有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的另一端、角弹簧3的另一端抵接在箱体1的后壁13上;弹性体5的一端抵接安装在箱体1的后壁13上,弹性体5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弹性胶体芯体6的一端上,弹性胶体芯体6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连接面24上,且弹性体5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弹性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1可以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1、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复原弹簧4、弹性体5、弹性胶体芯体6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中心活动楔块11、支撑座12,当车辆缓冲器受到冲击时,中心活动楔块11带动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动板8、两个外固定板7、支撑座12向箱体1的后壁13方向移动,从而对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弹性胶体芯体6、弹性体5施加挤压力,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均被压缩,由于弹性体5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弹性系数,所以弹性体5先发生挤压变形,而弹性胶体芯体6先不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初始反力,减少了车辆振动,同时在压缩上述弹性元件的过程中,上述弹性元件能够吸收冲击能量,进而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进行缓冲。
如图2所示,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1、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复原弹簧4、弹性体5、弹性胶体芯体6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中心活动楔块11、支撑座12,其中:分别沿箱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依次从箱体1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中心活动楔块11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10的内侧,外固定板7和固定斜板9均固定在箱体1上,支撑座12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支撑座12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21和贴合面22,抵接面21与两个动板8及两个活动斜楔块10均相抵接,中心弹簧组2设置在箱体1的中部,四个角弹簧3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四角处,贴合面22与中心弹簧组2的一端及角弹簧3的一端均相抵接,支撑座12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23和连接面24,安装面23与中心活动楔块11之间连接有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的另一端、角弹簧3的另一端抵接在箱体1的后壁13上;弹性胶体芯体6的一端抵接安装在箱体1的后壁13上,弹性胶体芯体6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弹性体5的一端上,弹性体5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连接面24上,且弹性体5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弹性系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1、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复原弹簧4、弹性体5、弹性胶体芯体6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中心活动楔块11、支撑座12,当车辆缓冲器受到冲击时,中心活动楔块11带动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动板8、两个外固定板7、支撑座12向箱体1的后壁13方向移动,从而对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弹性胶体芯体6、弹性体5施加挤压力,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均被压缩,由于弹性体5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弹性系数,所以弹性体5先发生挤压变形,而弹性胶体芯体6先不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初始反力,减少了车辆振动,同时在压缩上述弹性元件的过程中,上述弹性元件能够吸收冲击能量,进而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进行缓冲。
如图3所示,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1、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复原弹簧4、弹性体5、弹性胶体芯体6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中心活动楔块11、支撑座12,其中:分别沿箱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依次从箱体1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中心活动楔块11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10的内侧,外固定板7和固定斜板9均固定在箱体1上,支撑座12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支撑座12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21和贴合面22,抵接面21与两个动板8及两个活动斜楔块10均相抵接,中心弹簧组2设置在箱体1的中部,四个角弹簧3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四角处,贴合面22与中心弹簧组2的一端及角弹簧3的一端均相抵接,支撑座12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23和连接面24,安装面23与中心活动楔块11之间连接有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的另一端、角弹簧3的另一端抵接在箱体1的后壁13上;弹性体5安装在弹性胶体芯体6内,弹性胶体芯体6安装在箱体1的后壁13和连接面24之间,且弹性体5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弹性系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1、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复原弹簧4、弹性体5、弹性胶体芯体6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中心活动楔块11、支撑座12,当车辆缓冲器受到冲击时,中心活动楔块11带动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动板8、两个外固定板7、支撑座12向箱体1的后壁13方向移动,从而对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弹性胶体芯体6、弹性体5施加挤压力,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均被压缩,由于弹性体5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弹性系数,所以弹性体5先发生挤压变形,而弹性胶体芯体6先不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初始反力,减少了车辆振动,同时在压缩上述弹性元件的过程中,上述弹性元件能够吸收冲击能量,进而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进行缓冲。
如图1所示,弹性胶体芯体6包括安装端15,安装端15安装有限位座16,且限位座16安装在中空腔内,限位座16到箱体1的后壁13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弹性体5的最大变形量。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座16到箱体1的后壁13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如图所示的S标注的距离。本实施例中,避免了当弹性体5还未达到最大的弹性挤压变形时,弹性体5已经没有挤压空间了,从而提高了车辆缓冲器的吸振效果。
如图1所示,弹性体5内设置有中空腔,中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朝远离中空腔的中心方向凸起的弧面,弧面限定出压缩空间14。本实施例中,当限位座16随着弹性胶体芯体6的移动而朝靠近箱体1的后壁方向移动时,压缩空间14为限位座16随着提供了容纳空间,从而提高了车辆缓冲器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1所示,限位座16包括朝靠近箱体1的后壁13方向缩口的斜面17,斜面17位于压缩空间14内。本实施例中,弹性体5在被挤压变形的过程中,斜面17避免了弹性胶体芯体6与弹性体5发生干涉,从而提高了车辆缓冲器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1所示,弹性体5包括卡接端18,限位座16包括卡接槽,卡接端18卡接安装在卡接槽内。本实施例中,卡接方式比较如实施,且操作方便,提高了车辆缓冲器的安装或拆卸的方便性。
如图1所示,卡接槽包括第一凹形弧面19,卡接端18包括与第一凹形弧面19相适配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卡接安装在第一凹形弧面19内。本实施例中,弧面之间的卡接连接增大了弹性体5与弹性胶体芯体6之间的卡接面积,提高了车辆缓冲器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弹性体5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形弧面20。本实施例中,当弹性体5被挤压变形时,第二凹形弧面20避免了弹性体5与中心弹簧组2发生干涉,从而提高了车辆缓冲器的使用方便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的弹性体5和弹性胶体芯体6只是在箱体1内的安装位置不同,弹性体5和弹性胶体芯体6本身的部件结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结构是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弹性体5与弹性胶体芯体6不同的弹性系数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弹性胶体芯体6的初始反力为F0,弹性体5被压缩到最大行程,即限位座16与箱体1的后壁接触时,弹性体5的反力为F1。
弹性系数组合方式一:当F1小于F0时,车辆缓冲器工作时,弹性体5先单独一直被压缩直到限位座16与箱体1的后壁接触后,弹性胶体芯体6开始工作,然后直到车辆缓冲器满行程期间,一直是弹性胶体芯体6在单独工作。限位座16与箱体1的后壁接触时车辆缓冲器整体被压缩速度为V,弹性体5被压缩速度V1,即V=V1。本组合方式的优点在于车辆缓冲器初始压缩阶段均是弹性体5在工作,弹性胶体芯体6并不工作,因此能减小弹性胶体芯体6的工作时间,延长弹性胶体芯体6的使用寿命。
弹性系数组合方式二:当F1大于F0时,车辆缓冲器工作时,当弹性体5先单独被压缩到某个位置时,此时弹性体5的反力已经大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初始反力F0,弹性胶体芯体6也同时开始工作,弹性胶体芯体6与弹性体5继续同时被压缩,当反力达到F1时,限位座16与箱体1的后壁接触,弹性体5停止工作,此时直到车辆缓冲器满行程一直是弹性胶体芯体6单独工作。由于弹性体5与弹性胶体芯体6同时被压缩,车辆缓冲器整体被压缩速度为V,弹性胶体芯体6被压缩的速度为V2,弹性体5被压缩速度V11,则V11=V-V2,因此,V11<V1,即弹性系数组合方式二中的限位座16与箱体1的后壁接触时的速度小于弹性系数组合方式一中的限位座16与箱体1的后壁接触时的速度,因而振动更小,缓冲更加柔和,减振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缓冲器,包括箱体1、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复原弹簧4、弹性体5、弹性胶体芯体6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7、两个动板8、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中心活动楔块11、支撑座12,当车辆缓冲器受到冲击时,中心活动楔块11带动两个活动斜楔块10、两个固定斜板9、两个动板8、两个外固定板7、支撑座12向箱体1的后壁13方向移动,从而对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弹性胶体芯体6、弹性体5施加挤压力,复原弹簧4、中心弹簧组2、四个角弹簧3均被压缩,由于弹性体5的弹性系数小于弹性胶体芯体6的弹性系数,所以弹性体5先发生挤压变形,而弹性胶体芯体6先不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初始反力,减少了车辆振动,同时在压缩上述弹性元件的过程中,上述弹性元件能够吸收冲击能量,进而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进行缓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其中:
分别沿所述箱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固定板、两个所述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斜板、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依次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所述中心活动楔块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的内侧,所述外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斜板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和贴合面,所述抵接面与两个所述动板及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均相抵接,所述中心弹簧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部,四个所述角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四角处,所述贴合面与所述中心弹簧组的一端及所述角弹簧的一端均相抵接,所述支撑座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和连接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中心活动楔块之间连接有所述复原弹簧,所述中心弹簧组的另一端、所述角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
所述弹性体的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一端上,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连接面上,且所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内设置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朝远离所述中空腔的中心方向凸起的弧面,所述弧面限定出压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胶体芯体包括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安装有限位座,且所述限位座安装在所述中空腔内,所述限位座到所述箱体的后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体的最大变形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包括朝靠近所述箱体的后壁方向缩口的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压缩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卡接端,所述限位座包括卡接槽,所述卡接端卡接安装在所述卡接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包括第一凹形弧面,所述卡接端包括与所述第一凹形弧面相适配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卡接安装在所述第一凹形弧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外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形弧面。
8.一种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其中:
分别沿所述箱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固定板、两个所述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斜板、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依次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所述中心活动楔块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的内侧,所述外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斜板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和贴合面,所述抵接面与两个所述动板及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均相抵接,所述中心弹簧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部,四个所述角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四角处,所述贴合面与所述中心弹簧组的一端及所述角弹簧的一端均相抵接,所述支撑座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和连接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中心活动楔块之间连接有所述复原弹簧,所述中心弹簧组的另一端、所述角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
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上,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抵接安装在所述连接面上,且所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
9.一种车辆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中心弹簧组、四个角弹簧、复原弹簧、弹性体、弹性胶体芯体及均可滑移设置的两个外固定板、两个动板、两个固定斜板、两个活动斜楔块、中心活动楔块、支撑座,其中:
分别沿所述箱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外固定板、两个所述动板、两个所述固定斜板、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依次从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向中部排列设置,所述中心活动楔块设置安装在两活动斜楔块的内侧,所述外固定板和所述固定斜板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均包括背向设置的抵接面和贴合面,所述抵接面与两个所述动板及两个所述活动斜楔块均相抵接,所述中心弹簧组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中部,四个所述角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四角处,所述贴合面与所述中心弹簧组的一端及所述角弹簧的一端均相抵接,所述支撑座的中部包括背向设置的安装面和连接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中心活动楔块之间连接有所述复原弹簧,所述中心弹簧组的另一端、所述角弹簧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箱体的后壁上;
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弹性胶体芯体内,所述弹性胶体芯体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后壁和所述连接面之间,且所述弹性体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弹性胶体芯体的弹性系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46001.XU CN220435302U (zh) | 2023-06-08 | 2023-06-08 | 车辆缓冲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46001.XU CN220435302U (zh) | 2023-06-08 | 2023-06-08 | 车辆缓冲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35302U true CN220435302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69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46001.XU Active CN220435302U (zh) | 2023-06-08 | 2023-06-08 | 车辆缓冲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35302U (zh) |
-
2023
- 2023-06-08 CN CN202321446001.XU patent/CN2204353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X2012002068A (es) | Modulo de bateria. | |
CN220435302U (zh) | 车辆缓冲器 | |
CN113629938A (zh) | 一种电机减震底座 | |
JPS59110929A (ja) | 緩衝装置 | |
CN113124079B (zh) | 一种车用减震橡胶辅助装配器 | |
CN213393283U (zh) | 一种耐冲击节能型电动车减震器 | |
CN213814522U (zh) | 一种减震性好的主机箱 | |
KR20200127749A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모듈 | |
CN211807878U (zh) | 一种3d打印机的减震底座 | |
CN111279096A (zh) | 装卸台缓冲器 | |
CN21296808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6518272U (zh) | 一种发电机组底盘 | |
CN214737357U (zh) | 一种具有高抗变形能力的桥梁用伸缩缝装置 | |
CN220415102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挡块 | |
CN220118557U (zh) | 全寿命阻尼器 | |
CN219749755U (zh) | 一种柔性汽车保险杠 | |
CN214786431U (zh) | 房建用地面抗震变形缝结构 | |
CN218325604U (zh) | 一种防震型油冷却器 | |
JP2520625Y2 (ja) | 連結器用緩衝装置 | |
CN216401367U (zh) | 一种吸能辅助装置及车辆 | |
CN221354604U (zh) | 无线充电线路板屏蔽结构 | |
CN213419494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气泵结构 | |
CN113757302B (zh) | 一种组合式减振装置 | |
CN214742467U (zh) | 一种具有高缓冲性能的液压油缸 | |
CN221665169U (zh) | 一种复合型减震金属阻尼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