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9697U - 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29697U CN220429697U CN202321785839.1U CN202321785839U CN220429697U CN 220429697 U CN220429697 U CN 220429697U CN 202321785839 U CN202321785839 U CN 202321785839U CN 220429697 U CN220429697 U CN 2204296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traction
- binding
- book
- soft p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它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台板上设有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焊接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和焊接组件,焊接组件包括焊头连接座、用于驱动焊头连接座升降的第一升降结构以及用于对软塑线圈进行定位和焊接的承载台,牵引组件用于将装订条拉动至与基板贴合并使装订条保持在承载台的焊接位置;切料机构包括用于切除余料部分的上切刀、用于驱动上切刀升降的第二升降结构,上切刀具有上刀刃,上切刀竖直设置在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方,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有下刀刃,上刀刃朝下设置且与下刀刃形成双刃剪切。本实用新型将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集合在同个小型加工装置上且该小型加工装置对场地和人力的要求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软塑线圈装订本册不易变形,而且这类本册在翻页时不会发生纸页错位的现象,同时便于多个完成装订的本册堆叠。这些优点使得软塑线圈本册备受欢迎。其中软塑线圈包括基板、连接在基板上的多个装订条组成,其中装订条的活动端设有便于拉动装订条与基板形成闭合的卡头,软塑线圈的装订条分别穿过本册的装订孔时,即完成预装。
目前对本册进行装订的依次分为三步:1、通过本册的装订孔先将装订条预装在本册上,2、将装订条拉动直至与基板形成闭合再将装订条穿出活页本册的一端焊接在基板上,3、将焊接后的基板和装订条进行裁切整齐。在第2步中,将装订条穿过本册的部分按压在基板上进行焊接,完成焊接后,装订条与基板形成焊接部分,然后通过第3步的加工将焊接部分外侧的余料部分切割掉,使得加工完成的软塑线圈外侧的边缘处平整。
现有技术中,完成上述步骤通过大型设备的流水线加工或多个小型装置分步加工,其中大型设备能够实现装订的自动化,但是售价高昂且对生产场地要求高,另外每个环节的误差累积后,有可能出现装订错误,普通的装订工厂无力负担这类大型设备。通过多个小型装置分步进行加工,需要人力参与较多,例如:每个装置在完成对应的加工步骤时都需要人力的参与、上个装置加工完成的本册需要人力搬运到下个装置进行后续加工、将完成装订的本册运离进行裁切步骤的装置等,频繁地使用人力会导致成产成本剧增。
针对上述问题,设想提出能够将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集合在同个小型加工装置上且该小型加工装置对场地和人力的要求低,同时能够避免出现装订错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通过合理排布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将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集合在同个装置上,该装订装置的占地面积与实现单个加工步骤的小型装置的占地面积基本相同,且达到了提升装订效率和减少了人力参与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台板上设有:
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和焊接组件,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焊头连接座、用于驱动焊头连接座升降的第一升降结构以及用于对软塑线圈进行定位和焊接的承载台,所述牵引组件用于将装订条拉动至与基板贴合并使装订条保持在承载台的焊接位置;
切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包括用于切除余料部分的上切刀、用于驱动上切刀升降的第二升降结构,所述上切刀具有上刀刃,所述上切刀竖直设置在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方,所述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有下刀刃,所述上刀刃朝下设置且与所述下刀刃形成双刃剪切。
在本方案中,首先通过人力将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上,接着通过牵引组件将放置好的软塑线圈的装订条拉动至待焊接位置,然后焊接组件将装订条焊接在基板上,使得装订条与基板形成焊接部分,最后通过切料机构将焊接部分外侧的余料部分切割掉。上述过程中,实现了对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的集合,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力参与的部分仅有将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上,提升了本册装订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需要说明是,承载台后端面与上切刀的前刀面之间具有剪切间隙,当上切刀工作时,上刀刃与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双刃剪切,提升了软塑线圈切口的平整度和裁切效率,通过设置承载台,实现在左右方向对软塑线圈进行限位,避免软塑线圈在牵引过程中出现左右歪斜的情况,此外,承载台还为焊接组件提供了焊接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台包括相连的水平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后方,所述水平部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前侧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凸起部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多个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均与装订条相适配,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后侧与所述焊头连接座相对应,所述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相对应。为了便于软塑线圈的预装和闭合,装订条在生产时由模具注塑为“C”形,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将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上,此时,软塑线圈的基板搭在凸起部的顶面,位于本册下方且靠近水平部的部分装订条卡入第一限位槽,位于本册下方且靠近凸起部的部分装订条卡入第二限位槽中,位于本册上方的部分装订条从前至后斜向上延伸,凸起部顶面的后侧具有水平台面,水平台面与焊接位置相对应,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相对应,当上切刀进行切割时,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上切刀的刀刃形成双刃剪切。需要说明的是,将预装有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是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中唯一需要人力参与的部分,通过设置水平部和凸起部,便于工作人员将基板搭在凸起部上;通过在水平部和凸起部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便于对装订条进行限位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软塑线圈的快速准确定位,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仅需将部分软塑线圈对准限位槽,然后将本册推向凸起部,即可完成上料,大幅提升了对焊接组件的上料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焊头连接座的底面设有一个或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超声波焊接头,所述超声波焊接头配置为将装订条焊接在基板上。超声波焊接适用于对塑料进行焊接,能够保障软塑线圈焊接部分的强度高,不易开裂。另外,超声波焊接的噪音较小,对工作人员的听力不会造成损坏,也有利于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位于承载台前方,所述压料组件用于将本册压紧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压杆、用于驱动压杆升降的第三升降结构,所述压杆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上方。实际工作时,当预装有软塑线圈的本册在承载台上放置到位后,第三升降结构驱动压杆下降直至将本册压紧,避免本册在后续加工中出现的活页散乱导致的装订歪斜的情况,提升了本册装订的整齐度。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板和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水平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牵引板水平设置,所述牵引板前端面上设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牵引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齿,相邻两个所述挂齿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装订条一一对应,所述牵引板在拉动装订条时,所述装订条的卡头卡紧在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底部。多个卡槽与装订条的卡头一一对应,牵引板的初始位置位于装订条外侧的上方。实际工作时,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牵引板前移越过装订条的卡头,接着驱动牵引板下降压住装订条,然后驱动牵引板向后移动,直至卡头卡入对应的卡槽中,然后第一驱动结构继续驱动牵引板向后移动,直至将装订条拉动至焊接位置的正上方,接着驱动牵引板下降,直至将装订条压紧在基板上,避免后续焊接过程中出现虚焊的现象,同时提升了焊接部分的平整度,降低切割难度且保障切口平整 需要说明的是,牵引板上的卡齿类似钉耙,装订条仅卡在相邻两个挂齿之间,在切割之后,余料部分不易卡在牵引组件上,避免裁切后的余料部分在牵引板上堆积,同时采用挂齿结构,减轻了牵引板的重量,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槽底方向逐渐收束。实际工作时,牵引板下压,便于装订条从较宽的槽口进入对应的卡槽中,同时保障装订条卡在较窄的槽底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板具有第一牵引高度和第二牵引高度,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用于将牵引板限制在第一牵引高度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用于将牵引板限制在第二牵引高度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上的限位气缸,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上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气缸和限位螺杆均设置在所述牵引板的正下方。实际工作时,牵引板首先下降到卡槽将装订条卡住的位置,此时牵引板处于第一牵引高度;然后牵引板继续下降,将装订条拉动至与基板贴合的位置,此时牵引板处于第二牵引高度;当牵引板处于第一牵引高度上方时,存在装订条无法完全进入卡槽的问题,当牵引板处于第二牵引高度上方时,装订条无法与基板贴合;当牵引板处于第二牵引高度下方时,可能出现装订条靠近根部的位置与基板贴合的情况,会使软塑线圈的直径过小,导致本册在完成装订后出现无法翻动的情况,由于第一驱动结构存在定位精度不足的情况,需要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辅助牵引板在工作时处于正确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为单斜面刀刃,所述刀刃从后朝前向下倾斜设置。在裁切过程中,余料部分的受力点位于承载台的边缘处,使得上刀刃与下刀刃之间形成双刃剪切,保障切口的光滑,同时也延长了上切刀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出书机构,所述出书机构包括用于将完成加工的本册移出台板的负压吸盘、与所述负压吸盘相连的负压泵以及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左右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结构。实际工作时,在本册完成加工后,第三升降结构驱动压杆上升直至离开本册,接着第二驱动结构先将负压吸盘驱动至本册的正上方,然后驱动负压吸盘至下降直至与本册的顶面接触,接着负压泵开启,此时负压吸盘将本册吸住,第二驱动结构驱动负压吸盘上升后,再驱动负压吸盘沿水平方向将完成加工的本册移出工作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机构在运离本册时,负压吸盘的高度低于本册的宽度,即负压吸盘在运离本册时,是将本册在台板拖动的,仅需较小的吸力即可实现,达到了减少负压泵的功耗的目的,此外,本册也不会出现悬在半空、页面散开等不便于后续收纳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台板上沿左右方向设有余料排口,所述余料排口位于所述承载台后端面的正下方,所述余料排口下方还设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连接在台板底面且朝下倾斜设置。实际工作时,裁切下来的余料部分通过余料排口掉落至排料板,然后顺着排料板滑离工作台。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合理排布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将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集合在同个装置上,通过单个小型设备即可完成焊接和切料两个步骤,同时人力参与程度低。
2.通过在承载台的水平部和凸起部分别设置多个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实现了将软塑线圈限制在承载台上,同时承载台的后端面的上棱边充当下刀刃,实现了承载台的多功能化。
3.通过设置出书机构,实现了将完成装订的本册移出工作台的目的,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的参与。
4.通过在牵引板上设置多个挂齿拉动装订条,减少了装订条卡在牵引板上不易脱离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牵引板的重量,减小了驱动牵引板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订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装订装置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焊接组件和切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焊接组件和切料机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焊接组件和切料机构侧视图;
图6是牵引组件和台板的示意图;
图7是牵引组件和台板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出书机构的示意图;
图9是出书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0是压料组件与台板的示意图;
图11是台板底面以及排料板的示意图;
图12是牵引板的示意图;
图13是软塑线圈的示意图;
图14是软塑线圈被牵引组件牵引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工作台;2、台板;4、牵引组件;5、焊接组件;6、焊头连接座;7、第一升降结构;8、承载台;9、上切刀;10、水平部;11、凸起部;12、第一限位槽;13、第二限位槽;14、下料台;15、压料组件;16、压杆;17、第三升降结构;18、牵引板;19、第一驱动结构;20、挂齿;21、卡槽;22、限位气缸;23、限位螺杆;24、出书机构;25、负压吸盘;26、第二驱动结构;27、余料排口;28、排料板;29、支撑柱;30、第一气缸;31、第一滑轨;32、第一滑块;33、第一连接架;34、第一支撑板;35、第一安装架;36、第一立板;37、第一横板;38、第二气缸;39、第二安装架;40、第二立板;41、第二横板;42、第三气缸;43、第一横梁;44、第一立柱;45、第二滑轨;46、第二滑块;47、第二支撑板;48、第四气缸;49、第五气缸;50、活动接头滑移座;51、滑槽;52、活动接头;53、第二横梁;54、第二立柱;55、导轨;56、滑移架;57、安装板;58、第六气缸;59、第二升降结构;60、软塑线圈;61、装订条;62、基板;63、卡头;64、焊接部分;65、余料部分;66、刀架;67、传动丝杆;68、丝杆滑块;69、安装座;a、上刀刃;b、下刀刃;c、剪切间隙。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台板2上设有:
焊接机构,焊接机构包括牵引组件4和焊接组件5,焊接组件5包括焊头连接座6、用于驱动焊头连接座6升降的第一升降结构7以及用于对软塑线圈60进行定位和焊接的承载台8,牵引组件4用于将装订条61拉动至与基板62贴合并使装订条61保持在承载台8的焊接位置;
切料机构,切料机构包括用于切除余料部分65的上切刀9、用于驱动上切刀9升降的第二升降结构59,上切刀9具有上刀刃a,上切刀9竖直设置在承载台8后端面的上方,承载台8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有下刀刃b,上刀刃a朝下设置且与下刀刃b形成双刃剪切;
压料组件15,压料组件15用于将本册压紧在水平部10上,压料组件15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压杆16、用于驱动压杆16升降的第三升降结构17,压杆16位于水平部10的上方。
在本方案中,首先通过人力将预装有软塑线圈60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8上,第三升降结构17驱动压杆16下降直至将本册压紧,接着通过牵引组件4将放置好的软塑线圈60的装订条61拉动至待焊接位置,然后焊接组件5将装订条61焊接在基板62上,使得装订条61与基板62形成焊接部分64,最后通过切料机构将焊接部分64外侧的余料部分65切割掉。上述过程中,实现了对焊接机构和切料机构的集合,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力参与的部分仅有将预装有软塑线圈60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8上,提升了本册装订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力的使用,通过设置组件,避免本册的活页散乱,提升了本册装订的整齐度。需要说明是,如图3和图5所示,承载台8后端面与上切刀9的前刀面之间具有剪切间隙c,当上切刀9工作时,上刀刃a与承载台8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双刃剪切,提升了软塑线圈60切口的平整度和裁切效率,通过设置承载台8,实现在左右方向对软塑线圈60进行限位,避免软塑线圈60在牵引过程中出现左右歪斜的情况,此外,承载台8还为焊接组件5提供了焊接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切刀9的刀刃为单斜面刀刃,刀刃从后朝前向下倾斜设置。在裁切过程中,余料部分65的受力点位于承载台8的边缘处,使得上刀刃a与下刀刃b之间形成双刃剪切,保障切口的光滑,同时也延长了上切刀9的使用寿命。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结构7包括设置在台板2后侧中部的支撑柱29、设置在支撑柱29顶端的第一气缸30、设置在支撑柱29前侧壁的第一滑轨31以及设置在第一滑轨31上的第一滑块32,焊头连接座6通过第一连接架33与第一滑块32的前侧面相连,支撑柱29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气缸30的第一支撑板34,第一支撑板34向前延伸,第一支撑板34上设有供第一气缸30的伸缩端穿出的穿孔,第一气缸30的伸缩端与第一连接架33相连;第二升降结构59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2上的第一安装架35,第一安装架35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立板36和水平设置在第一立板36顶面的第一横板37,第一横板37向前沿延伸,第一横板37上设有第二气缸38,上切刀9通过刀架66与两个第二气缸38的伸缩端相连;第三升降结构17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2上的第二安装架39,第二安装架39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立板40和设置在第二立板40顶面的第二横板41,第二横板41向前沿延伸,第二横板41上设有第三气缸42,两个第三气缸42的伸缩端均与压杆16相连。
如图8和图9所示,承载台8包括相连的水平部10和凸起部11,凸起部11位于水平部10的后方,水平部10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12,凸起部11顶面的前侧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13,第二限位槽13与凸起部11的前端面相连通,多个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13一一对应,第一限位槽12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13相连通,第一限位槽12与第二限位槽13均与装订条61相适配,凸起部11顶面的后侧与焊头连接座6相对应,凸起部11后端面的上棱边与上切刀9的刀刃相对应,焊头连接座6的底面设有一个或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超声波焊接头,超声波焊接头配置为将装订条61焊接在基板62上。超声波焊接适用于对塑料进行焊接,能够保障软塑线圈60焊接部分64的强度高,不易开裂。另外,超声波焊接的噪音较小,不会损坏工作人员的听力,也有利于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为了便于软塑线圈60的预装和闭合,装订条61在生产时由模具注塑为“C”形,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将预装有软塑线圈60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8上,此时,软塑线圈60的基板62搭在凸起部11的顶面,位于本册下方且靠近水平部10的部分装订条61卡入第一限位槽12,位于本册下方且靠近凸起部11的部分装订条61卡入第二限位槽13中,位于本册上方的部分装订条61从前至后斜向上延伸,凸起部11顶面的后侧具有水平台面,水平台面与焊接位置相对应,凸起部11后端面的上棱边与上切刀9的刀刃相对应,当上切刀9进行切割时,凸起部11后端面的上棱边与上切刀9的刀刃形成双刃剪切。需要说明的是,将预装有线圈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8是焊接步骤和切割步骤中唯一需要人力参与的部分,通过设置水平部10和凸起部11,便于工作人员将基板62搭在凸起部11上;通过在水平部10和凸起部11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13,便于对装订条61进行限位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软塑线圈60的快速准确定位,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仅需将部分软塑线圈60对准限位槽,然后将本册推向凸起部11,即可完成上料,大幅提升了对焊接组件的上料效率。可以理解的,凸起部11的顶面是水平设置的。
如图6所示,牵引组件4包括牵引板18和用于驱动牵引板18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水平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19,牵引板18水平设置,牵引板18前端面上设有卡合结构,卡合结构包括沿牵引板18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齿20,相邻两个挂齿20之间形成有卡槽21,卡槽21与装订条61一一对应,牵引板18在拉动装订条61时,装订条61的卡头63卡紧在对应的卡槽21的底部。多个卡槽21与装订条61的卡头63一一对应,牵引板18的初始位置位于装订条61外侧的上方。实际工作时,第一驱动结构19驱动牵引板18前移越过装订条61的卡头63,接着驱动牵引板18下降压住装订条61,然后驱动牵引板18向后移动,直至卡头63卡入对应的卡槽21中,然后第一驱动结构19继续驱动牵引板18向后移动,直至将装订条61拉动至焊接位置的正上方,接着驱动牵引板18下降,直至将装订条61压紧在基板62上,避免后续焊接过程中出现虚焊的现象,同时提升了焊接部分64的平整度,降低切割难度且保障切口平整 需要说明的是,牵引板18上的卡齿类似钉耙,而牵引板18通常是在底面设置多个凹槽,装订条61容易卡死在凹槽内,本申请中的牵引板18在牵引时,装订条61仅卡在相邻两个挂齿20之间,在切割之后,余料部分65不易卡在牵引组件4上,避免裁切后的余料部分65在牵引板18上堆积,同时采用挂齿20结构,减轻了牵引板18的重量,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槽21的槽口朝向槽底方向逐渐收束。实际工作时,牵引板18下压,便于装订条61进入对应的卡槽21中同时保障装订条61卡在槽底的稳定性,具体的,牵引板18下降时,装订条61先从较宽的槽口进入卡槽21然后移向卡槽21的槽底。另外,承载台8和牵引板18的长度是远大于本册的长度的,在加工时对本册左右方向的放置要求较低,同时能够加工不同尺寸的本册。
本方案中,第一驱动结构19包括第一横梁43和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2上的第一立柱44,第一横梁43的两端滑动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44上,第一横梁43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轨45,第二滑轨45内均设有第二滑块46,牵引板18的顶面通过第二连接架与两个第二滑块46相连,第一立柱44的顶面设有第二支撑板47,第二支撑板47朝前延伸,第二支撑板47上设有第四气缸48,第四气缸48的伸缩端朝向牵引板18设置且与第一横梁43的顶面相连,第一驱动结构19还包括第五气缸49和活动接头滑移座50,活动接头滑移座50与第二连接架相连,活动接头滑移座50上竖直设有滑槽51,第五气缸49位于第二连接架后方,第五气缸49的伸缩杆水平设置且端部设有活动接头52,活动接头52通过转轴滑动连接在滑槽51内。实际工作时,第四气缸48驱动第一横梁43上下移动,活动接头52沿滑槽51升降,第五气缸49驱动第一横梁43沿第二滑轨45前后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活动接头52为鱼眼接头。
如图6和图7所示,牵引板18具有第一牵引高度和第二牵引高度,牵引组件4还包括用于将牵引板18限制在第一牵引高度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用于将牵引板18限制在第二牵引高度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2上的限位气缸22,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2上的限位螺杆23,限位气缸22和限位螺杆23均设置在牵引板18的正下方。实际工作时,牵引板18首先下降到卡槽21将装订条61卡住的位置,此时牵引板18处于第一牵引高度;然后牵引板18继续下降,将装订条61拉动至与基板62贴合的位置,此时牵引板18处于第二牵引高度;当牵引板18处于第一牵引高度上方时,存在装订条61无法完全进入卡槽21的问题,当牵引板18处于第二牵引高度上方时,装订条61无法与基板62贴合;当牵引板18处于第二牵引高度下方时,可能出现装订条61靠近根部的位置与基板62贴合的情况,会使软塑线圈60的直径过小,导致本册在完成装订后出现无法翻动的情况,由于第一驱动结构19存在定位精度不足的情况,需要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辅助牵引板18在工作时处于正确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气缸22,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螺杆23,限位气缸22的推杆顶部处于第一牵引高度,当牵引板18下降到底面与推杆顶部接触时,装订条61卡入卡槽21中,然后推杆缩回;牵引板18后移使得卡头63被卡入卡槽21;接着牵引板18继续下降到底面与限位螺杆23顶部接触,此时装订条61与基板62闭合。需要说明的是,限位螺杆23包括底座和螺杆,底座的顶面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通过调整螺杆旋出底座的长度,实现对第二牵引高度的调整(控制软塑线圈60闭合后的直径),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本册进行装订。
如图8所示,装订装置还包括出书机构24,出书机构24包括用于将完成加工的本册移出台板2的负压吸盘25、与负压吸盘25相连的负压泵以及用于驱动牵引板18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左右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结构26。实际工作时,在本册完成加工后,第三升降结构17驱动压杆16上升直至离开本册,接着第二驱动结构26先将负压吸盘25驱动至本册的正上方,然后驱动负压吸盘25至下降直至与本册的顶面接触,接着负压泵开启,此时负压吸盘25将本册吸住,第二驱动结构26驱动负压吸盘25上升后,再驱动负压吸盘25沿水平方向将完成加工的本册移出工作台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机构在运离本册时,负压吸盘25的高度低于本册的宽度,即负压吸盘25在运离本册时,是将本册在台板2拖动的,台板2对本册具有支撑作用,负压吸盘25仅需较小的吸力即可实现拖动本册,达到了减少负压泵的功耗的目的,此外,本册也不会出现悬在半空、页面散开等不便于后续收纳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台板2的一侧设有收集台,负压吸盘25将本册拖动到收集台上然后放下。本方案中,第二驱动结构26包括第二横梁53、传动丝杆67、套设在传动丝杆67上的丝杆滑块68、用于驱动传动丝杆67的驱动电机(图未示)以及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2上的第二立柱54、第二横梁5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立柱54的顶端,传动丝杆67位于第二横梁53的下方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立柱54相连,第二横梁53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导轨55,导轨55上滑动设置有滑移架56,滑移架56与丝杆滑块68相连,滑移架56的下端设有安装板57,安装板57沿水平方向设置,安装板57上设有第六气缸58,第六气缸58的伸缩端朝下设置,负压吸盘25通过安装座69与第六气缸58的伸缩端相连。
如图10所示,台板2上沿左右方向设有余料排口27,余料排口27位于承载台8后端面的正下方,余料排口27下方还设有排料板28,排料板28连接在台板2底面且朝下倾斜设置。实际工作时,裁切下来的余料部分65通过余料排口27掉落至排料板28,然后顺着排料板28滑离工作台1。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料板28的下方设有废料收集器,通过设置废料手机器避免余料部分65散落在地上同时便于回收利用余料部分65。在本方案中,承载台8的后端面的下方还设有下料台14,下料台14的顶面低于承载台8后端面的上棱边,下料台14具有前至后向下倾斜的斜面,余料部分65通过该斜面掉落在排料板28上。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将预装有软塑线圈60的本册放置在承载台8上,然后牵引组件4将装订条61拉动至焊接位置,接着焊接组件5将装订条61焊接在基板62上,切料机构再将软塑线圈60的余料部分65切除,最后出书机构24将完成装订的本册移出台板2。对本册的装订过程中,需要人力参与的只有将本册放置到承载台8一步,达到了提升装订效率和节约人力的目的。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台板上设有:
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牵引组件和焊接组件,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焊头连接座、用于驱动焊头连接座升降的第一升降结构以及用于对软塑线圈进行定位和焊接的承载台,所述牵引组件用于将装订条拉动至与基板贴合并使装订条保持在承载台的焊接位置;
切料机构,所述切料机构包括用于切除余料部分的上切刀、用于驱动上切刀升降的第二升降结构,所述上切刀具有上刀刃,所述上切刀竖直设置在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方,所述承载台后端面的上棱边形成有下刀刃,所述上刀刃朝下设置且与所述下刀刃形成双刃剪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相连的水平部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后方,所述水平部的底面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前侧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凸起部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多个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均与装订条相适配,所述凸起部顶面的后侧与所述焊头连接座相对应,所述凸起部后端面的上棱边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头连接座的底面设有一个或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超声波焊接头,所述超声波焊接头配置为将装订条焊接在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位于承载台前方,所述压料组件用于将本册压紧在所述水平部上,所述压料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压杆、用于驱动压杆升降的第三升降结构,所述压杆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板和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水平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牵引板水平设置,所述牵引板前端面上设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沿牵引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挂齿,相邻两个所述挂齿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装订条一一对应,所述牵引板在拉动装订条时,所述装订条的卡头卡紧在对应的所述卡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槽底方向逐渐收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板具有第一牵引高度和第二牵引高度,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用于将牵引板限制在第一牵引高度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用于将牵引板限制在第二牵引高度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上的限位气缸,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台板上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气缸和限位螺杆均设置在所述牵引板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为单斜面刀刃,所述刀刃从后朝前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装置还包括出书机构,所述出书机构包括用于将完成加工的本册移出台板的负压吸盘、与所述负压吸盘相连的负压泵以及用于驱动牵引板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沿左右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上沿左右方向设有余料排口,所述余料排口位于所述承载台后端面的正下方,所述余料排口下方还设有排料板,所述排料板连接在台板底面且朝下倾斜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85839.1U CN220429697U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85839.1U CN220429697U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29697U true CN220429697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68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85839.1U Active CN220429697U (zh) | 2023-07-06 | 2023-07-06 | 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29697U (zh) |
-
2023
- 2023-07-06 CN CN202321785839.1U patent/CN2204296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02163A (zh) | 一种全自动硅钢片剪切叠片生产线 | |
CN106961785B (zh) | 一种fpc补强板的全自动冲制贴合机 | |
CN220429697U (zh) | 一种软塑线圈本册的装订装置 | |
CN110002071A (zh) | 自动贴标设备 | |
CN113307080A (zh) | 拐角贴胶装置及贴胶方法 | |
CN109353017B (zh) | 一种在车灯上自动贴海绵胶垫的设备 | |
CN208305201U (zh) | 一种三面切书机 | |
CN216505478U (zh) | 一种三面切书机的切书装置 | |
CN110654917A (zh) | 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封装的铝箔裁切与上料机构 | |
CN110802659A (zh) |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软管快速剪切机构 | |
CN214566649U (zh) | 一种适用于多类产品的扎带捆绑机构 | |
CN214566369U (zh) | 一种扎带捆绑机构 | |
CN213729667U (zh) | 一种气缸式汽车板件定位夹持切槽机构 | |
CN112392814B (zh) | 一种线夹自动化贴合设备 | |
CN211276332U (zh) | 自动弯脚剪脚一体夹具 | |
CN210584074U (zh) | 一种用于自动贴边机的贴斜边装置 | |
CN210877831U (zh) | 一种铝蜂窝芯分切条机 | |
CN1915584A (zh) | 卷料对接机 | |
CN216758727U (zh) | 一种焊带牵引装置及串焊机 | |
CN214187425U (zh) | 用于隔音棉裁切装置的夹持机构 | |
CN115609674B (zh) | 一种可调节泡棉机械胶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6154578B (zh) | 一种电子线压接切线治具 | |
CN117863305B (zh) | 一种3d木皮结构及其加工设备 | |
CN221494860U (zh) | 一种高效自动剪切对焊机 | |
CN220945610U (zh) | 一种半成品铝塑板的修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