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7126U -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7126U
CN220427126U CN202322080609.1U CN202322080609U CN220427126U CN 220427126 U CN220427126 U CN 220427126U CN 202322080609 U CN202322080609 U CN 202322080609U CN 220427126 U CN220427126 U CN 220427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ipe
fixedly connected
spot welding
screw rod
tita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06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峰
张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Wanda Titanium Met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Wanda Titanium Me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Wanda Titanium Met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ji Wanda Titanium Met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06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7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7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7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包括:外壳和夹持结构,外壳内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包括:移动组件,固接在外壳的底部,用于带动夹持结构在外壳内移动,升降组件,滑动安装在移动组件顶部,调节组件,固接在升降组件的顶端,用于对钛制排气管夹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点焊时,可根据钛制排气管直径的大小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点焊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两组调节组件,在钛制排气管进行焊接时,有效确保两组钛制排气管焊接的准确性,通过调节组件底部设置的升降组件,进而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焊接工作时,可调节其焊接位置,进行实现两组钛制排气管焊接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管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点焊是指焊接时利用柱状电极,在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点焊时,先加压使工件紧密接触,随后接通电流,在电阻热的作用下工件接触处熔化,冷却后形成焊点,点焊主要用于厚度4mm以下的薄板构件冲压件焊接,特别适合汽车车身和车厢、飞机机身的焊接。
根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564991 U,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点焊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且底座内部的一端与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通过延伸至底座外部的连接杆连接有转盘,且第一齿轮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丝杆活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至底座外部的支架,且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有第二夹爪,且第二夹爪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铰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铰接块,且铰接块转动连接有拉杆,多组所述拉杆皆通过连接块连接有卡板。上述点焊夹具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二夹爪调整夹具对不同直径的排气管进行夹持,但是在进行使用时支架和第一夹爪的高度均为固定,难以灵活调节,因此在对零部件进行点焊工作时,不方便对零部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上述点焊夹具时,影响零部件的焊接效果,且在进行移动位置时,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丝杆的相互配合,可以根据需求移动夹具间的间距,但是第一齿轮的转动为手动操作,进而增加人们的劳动强度,且在进行操作时难以精准控制移动距离,影响零部件的焊接准确性。
所以,在使用上述点焊夹具时,不方便对零部件的高度进行调节,影响零部件的焊接效果,难以精准控制移动距离,影响零部件的焊接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通过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夹持的同时调节钛制排气管的高度,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实现精准控制移动距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包括:外壳和夹持结构,外壳内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包括:
移动组件,固接在外壳的底部,用于带动夹持结构在外壳内移动。
升降组件,滑动安装在移动组件顶部。
调节组件,固接在升降组件的顶端,用于对钛制排气管夹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点焊时,可根据钛制排气管直径的大小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点焊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两组调节组件,在钛制排气管进行焊接时,有效确保两组钛制排气管焊接的准确性。通过外壳内部设置的移动组件,在使用时移动组件对两组调节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两组调节组件对钛制排气管的间距进行调节,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实现钛制排气管的焊接工作。通过调节组件底部设置的升降组件,进而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焊接工作时,可调节其焊接位置,进行实现两组钛制排气管焊接的多样性。
进一步优选为,升降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固接在移动组件顶部中间位置处。
第二丝杆,固接在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第二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二丝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进而第二滑动块在第二丝杆上移动,进而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点焊工作时,可根据需求调节钛制排气管的高度,提高对钛制排气管的点焊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升降组件还包括:
固定架,数量为多组,固接移动组件顶部边缘位置处。
活动架,铰接连接在第二滑动块和固定架之间。
支撑架,铰接连接在活动架上,用于带动调节组件进行升降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动块在第二丝杆上移动时,第二滑动块通过活动架带动支撑架底端移动,进而支撑架对调节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实现对钛制排气管高度的调节,且在支撑架移动时,活动架另一端在固定架顶端滑动,进而提高活动架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第二滑动块的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丝杆上螺纹相适配的反螺纹,且第二滑动块表面靠近活动架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与活动架活动轨迹相适配的安装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丝杆不转动时,通过设置的反螺纹,第二滑动块在第二丝杆上不移动,提高第二滑动块在第二丝杆上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固定架靠近活动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且活动架上设置有与连接块位置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架移动时,活动架另一端在固定架顶端滑动,进而活动架与固定架难以产生运动干涉,进一步提高活动架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调节组件包括:
第二安装板,固接在多组支撑架的顶端。
稳定杆,对称固接在第二安装板的两侧。
第三驱动电机,固接在第二安装板上部中间位置处。
第三丝杆,固接在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第三滑动块,螺纹连接在第三丝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紧固时,第三驱动电机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第三丝杆转动,第三滑动块在第三丝杆上滑动,进而可根据钛制排气管的直径大小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调节组件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固接的稳定杆,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放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为,调节组件还包括:
调节块,对称固接在第三滑动块上。
第一紧固块,其底部中间位置处转动安装在第三丝杆的底部,且第一紧固块底部两端位置固接在稳定杆的顶部。
第二紧固块,对称铰接连接在第一紧固块的两端,调节块的顶部铰接连接在第二紧固块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滑动块在第三丝杆上滑动时,第三滑动块通过调节块带动第二紧固块在第一紧固块的两端转动,进而改变两组第二紧固块之间的间距,实现两组第二紧固块对钛制排气管的加持,进一步实现钛制排气管的点焊工作。
进一步优化为,稳定杆穿过调节块内部,且调节块内部设置有与稳定杆大小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开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块移动时,提高调节块与第二紧固块之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第一紧固块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为,移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固接在外壳底部的中间位置处。
连接轮,固接在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第一丝杆,对称转动安装在外壳底部的两侧,且与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平行。
皮带,共同传动连接在连接轮和第一丝杆上,连接轮用于通过皮带带动第一丝杆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使用时,第一驱动电机启动,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连接轮和皮带带动两组第一丝杆转动,提高驱动电机和第一丝杆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化为,移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滑动块,数量为多组,对称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上。
第一安装板,固接在两组第一滑动块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组第一丝杆转动时,第一滑动块带动第一安装板在第一丝杆上移动,进而通过调节组件改变钛制排气管的放置位置,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的焊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移动组件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夹持结构;3、移动组件;31、第一驱动电机;32、连接轮;33、第一丝杆;34、皮带;35、第一滑动块;36、第一安装板;4、升降组件;41、第二驱动电机;42、第二丝杆;43、第二滑动块;44、固定架;45、活动架;46、支撑架;5、调节组件;51、第二安装板;52、稳定杆;53、第三驱动电机;54、第三丝杆;55、第三滑动块;56、调节块;57、第一紧固块;58、第二紧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点焊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且底座内部的一端与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通过延伸至底座外部的连接杆连接有转盘,且第一齿轮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挡板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丝杆活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至底座外部的支架,且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有第二夹爪,且第二夹爪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铰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底部设置有多组铰接块,且铰接块转动连接有拉杆,多组所述拉杆皆通过连接块连接有卡板。上述点焊夹具在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二夹爪调整夹具对不同直径的排气管进行夹持,但是在进行使用时支架和第一夹爪的高度均为固定,难以灵活调节,因此在对零部件进行点焊工作时,不方便对零部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上述点焊夹具时,影响零部件的焊接效果,且在进行移动位置时,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丝杆的相互配合,可以根据需求移动夹具间的间距,但是第一齿轮的转动为手动操作,进而增加人们的劳动强度,且在进行操作时难以精准控制移动距离,影响零部件的焊接准确性。
所以,在使用上述点焊夹具时,不方便对零部件的高度进行调节,影响零部件的焊接效果,难以精准控制移动距离,影响零部件的焊接准确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进行了以下设计与构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点焊工作时不方便对零部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及在调节零部件间距时通过手动进行操作的问题,设想通过某种夹持的同时实现升降功能的结构,比现有技术中支架和第一夹爪具有更好的调节点焊零部件高度的效果;设想通过某种移动结构,在进行焊接工作时精准控制移动间距,实现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和夹持结构2,外壳1内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夹持结构2,夹持结构2包括:
移动组件3,固接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带动夹持结构2在外壳1内移动,具体地,移动组件3带动夹持结构2在外壳1的内部相对移动或相反移动。
升降组件4,滑动安装在移动组件3顶部。
调节组件5,固接在升降组件4的顶端,用于对钛制排气管夹持。
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5,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点焊时,可根据钛制排气管直径的大小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点焊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两组调节组件5,在钛制排气管进行焊接时,有效确保两组钛制排气管焊接的准确性。通过外壳1内部设置的移动组件3,在使用时移动组件3对两组调节组件5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两组调节组件5对钛制排气管的间距进行调节,实现钛制排气管的焊接工作,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通过调节组件5底部设置的升降组件4,进而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焊接工作时,可调节其焊接位置,进行实现两组钛制排气管焊接的多样性。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组件3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31,固接在外壳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
连接轮32,固接在第一驱动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
第一丝杆33,对称转动安装在外壳1底部的两侧,且与第一驱动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平行,进一步地,第一丝杆33两端的表面螺纹纹路呈对称状。
皮带34,共同传动连接在连接轮32和第一丝杆33上,连接轮32用于通过皮带34带动第一丝杆33转动。
进一步地,在进行使用时,第一驱动电机31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1通过连接轮32和皮带34带动两组第一丝杆33转动,提高驱动电机31和第一丝杆33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组件3还包括:
第一滑动块35,数量为四组,一组数量为两个,两组第一滑动块35对称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33上,具体地,一根第一丝杆33上对称设置有四个第一滑动块35,进一步地,第一滑动块35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丝杆33上螺纹相适配的反向螺纹。
第一安装板36,固接在两组第一滑动块35上,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36安装在四个相邻的第一滑动块35上。
进一步地,当两组第一丝杆33转动时,第一滑动块35带动第一安装板36在第一丝杆33上移动,进而通过调节组件5改变钛制排气管的放置位置,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的焊接效果
具体地,如图3所示,升降组件4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41,固接在一安装板36顶部中间位置处。
第二丝杆42,固接在第二驱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端。
第二滑动块43,滑动连接在第二丝杆42上。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电机41带动第二丝杆42转动,进而第二滑动块43在第二丝杆42上移动,进而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点焊工作时,可根据需求调节钛制排气管的高度,提高对钛制排气管的点焊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升降组件4还包括:
固定架44,数量为三根,固接移动组件3顶部边缘位置处。
活动架45,铰接连接在第二滑动块43和固定架44之间,进一步地,活动架45的数量和固定架44的数量相同。
支撑架46,铰接连接在活动架45上,用于带动调节组件5进行升降工作。
进一步地,第二滑动块43在第二丝杆42上移动时,第二滑动块43通过活动架45带动支撑架46底端移动,进而支撑架46对调节组件5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实现对钛制排气管高度的调节,且在支撑架46移动时,活动架45另一端在固定架44顶端滑动,进而提高活动架45滑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二滑动块43的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丝杆42上螺纹相适配的反螺纹,且第二滑动块43表面靠近活动架45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与活动架45活动轨迹相适配的安装轴。
进一步地,在第二丝杆42不转动时,通过设置的反螺纹,第二滑动块43在第二丝杆42上不移动,提高第二滑动块43在第二丝杆42上安装的稳定性。
具体地,固定架44靠近活动架4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且活动架45上设置有与连接块位置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进一步地,在活动架45移动时,活动架45另一端在固定架44顶端滑动,进而活动架45与固定架44难以产生运动干涉,进一步提高活动架45滑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4所示,调节组件5包括:
第二安装板51,固接在多组支撑架46的顶端。
稳定杆52,对称固接在第二安装板51的两侧。
第三驱动电机53,固接在第二安装板51上部中间位置处。
第三丝杆54,固接在第三驱动电机53的动力输出端。
第三滑动块55,螺纹连接在第三丝杆54上。
进一步地,当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紧固时,第三驱动电机53启动,第三驱动电机53带动第三丝杆54转动,第三滑动块55在第三丝杆54上滑动,进而可根据钛制排气管的直径大小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调节组件5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固接的稳定杆52,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放置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4所示,调节组件5还包括:
调节块56,对称固接在第三滑动块55上。
第一紧固块57,其底部中间位置处转动安装在第三丝杆54的底部,且第一紧固块57底部两端位置固接在稳定杆52的顶部。
第二紧固块58,对称铰接连接在第一紧固块57的两端,调节块56的顶部铰接连接在第二紧固块58的底部。
进一步地,当第三滑动块55在第三丝杆54上滑动时,第三滑动块55通过调节块56带动第二紧固块58在第一紧固块57的两端转动,进而改变两组第二紧固块58之间的间距,实现两组第二紧固块58对钛制排气管的加持,进一步实现钛制排气管的点焊工作。
具体地,稳定杆52穿过调节块56内部,且调节块56内部设置有与稳定杆52大小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开槽。
进一步地,当调节块56移动时,提高调节块56与第二紧固块58之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第一紧固块57安装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
在进行使用前,对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41和第三驱动电机53接通电源并外接控制面板,随后将钛制排气管放置在第二紧固块58位置处,在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点焊工作时,第三驱动电机53启动,第三驱动电机53带动第三丝杆54转动,第三滑动块55在第三丝杆54上滑动,第三滑动块55通过调节块56带动第二紧固块58在第一紧固块57的两端转动,进而改变两组第二紧固块58之间的间距,实现两组第二紧固块58对钛制排气管的加持,随后对钛制排气管进行点焊工作。
当两组钛制排气管在进行焊接时,第二驱动电机41带动第二丝杆42转动,进而第二滑动块43在第二丝杆42上移动,第二滑动块43通过活动架45带动支撑架46底端移动,进而支撑架46对调节组件5的高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对两组钛制排气管焊接准确性。
在进行焊接工作需移动钛制排气管位置时,第一驱动电机31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1通过连接轮32和皮带34带动两组第一丝杆33转动,第一滑动块35带动第一安装板36在第一丝杆33上移动,进而通过调节组件5改变钛制排气管的放置位置,进一步提高钛制排气管的焊接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包括:外壳(1)和夹持结构(2),所述外壳(1)内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夹持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2)包括:
移动组件(3),固接在所述外壳(1)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夹持结构(2)在所述外壳(1)内移动;
升降组件(4),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组件(3)顶部;
调节组件(5),固接在所述升降组件(4)的顶端,用于对钛制排气管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41),固接在所述移动组件(3)顶部中间位置处;
第二丝杆(42),固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的动力输出端;
第二滑动块(43),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杆(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还包括:
固定架(44),数量为多组,固接所述移动组件(3)顶部边缘位置处;
活动架(45),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块(43)和所述固定架(44)之间;
支撑架(46),铰接连接在所述活动架(45)上,用于带动所述调节组件(5)进行升降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块(43)的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丝杆(42)上螺纹相适配的反螺纹,且所述第二滑动块(43)表面靠近所述活动架(45)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架(45)活动轨迹相适配的安装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4)靠近所述活动架(4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且所述活动架(45)上设置有与连接块位置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
第二安装板(51),固接在多组所述支撑架(46)的顶端;
稳定杆(52),对称固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51)的两侧;
第三驱动电机(53),固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51)上部中间位置处;
第三丝杆(54),固接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3)的动力输出端;
第三滑动块(55),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三丝杆(5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还包括:
调节块(56),对称固接在所述第三滑动块(55)上;
第一紧固块(57),其底部中间位置处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三丝杆(54)的底部,且所述第一紧固块(57)底部两端位置固接在所述稳定杆(52)的顶部;
第二紧固块(58),对称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一紧固块(57)的两端,所述调节块(56)的顶部铰接连接在所述第二紧固块(58)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52)穿过所述调节块(56)内部,且所述调节块(56)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稳定杆(52)大小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开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31),固接在所述外壳(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
连接轮(32),固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
第一丝杆(33),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1)底部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动力输出端平行;
皮带(34),共同传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轮(32)和所述第一丝杆(33)上,所述连接轮(32)用于通过所述皮带(34)带动所述第一丝杆(33)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还包括:
第一滑动块(35),数量为多组,对称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丝杆(33)上;
第一安装板(36),固接在两组所述第一滑动块(35)上。
CN202322080609.1U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Active CN220427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0609.1U CN22042712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0609.1U CN22042712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7126U true CN220427126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7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0609.1U Active CN220427126U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7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5206U (zh) 一种散热器用焊接装置
CN112743283B (zh) 一种桥壳法兰自动组对焊接夹具
CN112894656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稳定性高的固定夹具
CN220427126U (zh) 一种钛制排气管点焊夹具
CN114310016A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支点焊接装置
CN220006513U (zh) 一种工字钢三板焊接装置
CN219562027U (zh)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的焊接夹具
CN116352320A (zh) 一种光伏电路板支架用焊接装置
CN216462649U (zh) 一种滤芯中心管卷圆机的焊接装置
CN216706537U (zh) 一种可调整的钢侧板焊接夹具
CN206105125U (zh) 一种轻卡用散热器焊接装置
CN113001000B (zh) 一种卡箍点焊焊接夹具、具有上述夹具的连续焊接装置
CN114227306A (zh) 一种钢构件加工用智能翻转平台
JPH1190685A (ja) 2以上の加工物の連結溶接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8147273U (zh) 新型数控焊接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机床
CN220839869U (zh) 加工中心工件定位机构
CN112077775B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制造用固定夹具
CN213673728U (zh) 一种高铁减震器部件球铁导向盖加工治具
CN216608082U (zh) 数控车床用引导轮加工夹具
CN220445766U (zh) 一种传动轴加工辅助自定心工装
CN220161620U (zh) 汽车零部件试制共享焊接夹具
CN218947450U (zh) 一种锂电池加工用夹持夹具
CN220806001U (zh) 一种可调式夹具
CN220971275U (zh) 汽车后备箱钣金构件自动焊接用夹具
CN216990990U (zh) 板材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