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4978U -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4978U
CN220424978U CN202321938793.2U CN202321938793U CN220424978U CN 220424978 U CN220424978 U CN 220424978U CN 202321938793 U CN202321938793 U CN 202321938793U CN 220424978 U CN220424978 U CN 220424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ydrochloric acid
absorption tower
spray
tai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87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德荣
李珠业
巩伟
连恒兵
车泽欣
张玉娟
马斌鹏
彭新
杨培
吴伟顺
许雅婕
陈雪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Salt Lake Hain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Salt Lake Hain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Salt Lake Hain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Salt Lake Hain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87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249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4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4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喷淋管、输气总管、循环管、补水管;吸收塔内部的上侧区域填充有吸附剂,喷淋管设置在上侧区域的下方,输气总管连接在喷淋管的下方,循环管的一端连接在吸收塔的底部,另一端接通喷淋管,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和第一阀,循环管上设置有支管,支管的一端设置在循环泵和第一阀之间,另一端连接盐酸储存罐,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阀,补水管一端连接吸收塔的下部,另一端接通水源,补水管上设置第三阀,因此,在吸收塔底部的废盐酸的浓度达标之后就可以被回收、储存在副产盐酸罐中,这样即免去了污水处理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节约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工业,尤其涉及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盐酸是具有挥发性的刺激性液体,在盐酸的生产和存储过程中都会产生盐酸尾气(主要成分是HCl气体,以下简称“尾气”),盐酸尾气具有刺激性,直接排空会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身体健康,所以盐酸储存罐等设备上的排气管线必须连接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图4示出了现有的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其主要结构是吸收塔10、喷淋管20、输气总管50。吸收塔10的内部的上侧区域101填充有吸附剂,喷淋管20设置在上侧区域101的下方。输气总管50的出气端连接在吸收塔10的中下侧,从盐酸储存罐(如图中示出的VCM生产系统中的副产盐酸罐001、工业盐酸罐002、高纯盐酸罐003)、等设备的产生的尾气通过总输气管道30通入吸收塔10内,由喷淋管20用水进行喷淋。经过喷淋后,尾气中的HCl气体与水相溶形成废盐酸,积蓄在吸收塔10的底部。
这些废盐酸难以回收,只能当作污水进行处理,不仅浪费,而且污水处理的工序复杂,会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盐酸煤气处理装置中,积蓄在吸收塔底部盐酸需要另外进行处理,工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喷淋管2、输气总管5、循环管3、补水管12,吸收塔1上端打开形成排空口13,内部的上侧区域11填充有吸附剂,喷淋管2设置在上侧区域11的下方,输气总管5的进气端至少连接一个盐酸储存罐,出气端连接吸收塔1,位于喷淋管2的下方。
循环管3的一端连接在吸收塔1的底部,另一端接通喷淋管2,循环管3上设置有循环泵33和第一阀301。
循环管3上设置有支管31,支管31的一端设置在循环泵33和第一阀301之间,另一端连接至少一个盐酸储存罐,支管31上设置有第二阀302。
补水管12一端连接吸收塔1的下部,另一端接通水源,补水管12上设置第三阀。
因此,在吸收塔1的积液(废盐酸)的浓度可以被控制,在浓度达标之后就可以被回收、储存在副产盐酸罐01中,这样即免去了污水处理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仅需要简单的控制,操作简单。并且,设置补水管12进行补水,能够保持吸收塔1底部的液位,以避免循环泵33空转。
优选的,喷淋管2包括分散管21、多个喷淋分支管22。
分散管21是与输气总管5的出气端垂直的直管,两端封闭。
多个喷淋分支管22是相互平行的直管,与分散管21垂直,各个喷淋分支管22的一端连接在分散管21的侧壁上,另一端封闭,下侧设置有多个向下的喷头23。
这样设置的喷淋管2的喷头23排列均匀,即能够均匀地进行喷淋。
优选的,喷头23的下端形成向不同侧分叉的喷嘴231,使得形成的喷淋用的水柱更加分散,能够与尾气更加充分地接触,喷淋效果更好。
优选的,还设置有吸风机4,吸风机4的入口端通过导风管41与排空口13,吸风机4的出口端设置排空管42。
在吸风机4的作用下,尾气被向上抽吸,同时也在进行喷淋,喷淋时尾气与水混合生成盐酸,而剩余气体进入吸风机4,这样能够提高尾气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输气总管5的进气端还连接有盐酸装车平台04,即本装置也可以处理盐酸装车平台的尾气。
优选的,盐酸储存罐包括化工生产用的副产盐酸罐01,支管31连接副产盐酸罐01,将可回收废盐酸通入副产盐酸罐就不会对后续单位造成影响。
优选的,吸收塔1的下部设置有液位计和PH计,液位计和PH计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判断应当让吸收塔1底部的液体处于循环状态还是回收状态,或可以设置PLC控制系统,根据液位计和PH计的测量值自动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盐酸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喷淋管的说明图;
图3是排气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现有的盐酸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VCM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盐酸尾气处理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即,下面的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具体化。
图1是盐酸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说明图,以下结合图1对盐酸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喷淋管2、输气总管5、循环管3、补水管12、吸风机4。
吸收塔1的上端打开形成排空口13,内部的上侧区域11填充有吸附剂,能够吸附气体中的杂质。
喷淋管2设置在上侧区域11的下方,用于对尾气进行喷淋。这种设置与现有技术的结构、作用相同,喷淋尾气形成的剩余气体向上运动,由吸附剂吸附处理后排空,后文不再赘述。
输气总管5的进气端连接VCM产线中的盐酸储存罐(图1中的副产盐酸罐01、工业盐酸罐02、高纯盐酸003)和盐酸装车平台04,出气端连接在吸收塔1,接口位于喷淋管2的下方。即,盐酸储存罐和盐酸装车平台04产生的尾气能够由输气总管5输送到喷淋管2的下方。
循环管3的一端连接在吸收塔1的底部,另一端接通喷淋管2,循环管3上设置有循环泵33和第一阀301。
循环管3上设置有支管31,支管31的一端设置在循环泵33和第一阀301之间,另一端连接副产盐酸罐01,支管31上设置有第二阀302。
在第一阀301开启、第二阀302关闭时,吸收塔1底部积攒的液体(以下简称积液)处于循环状态,即,循环泵33能够将积液泵送至喷淋管2,由喷淋管2利用积液对尾气进行喷淋。
在第一阀301关闭、第二阀302开启时,积液处于回收状态,即,循环泵33能够将积液泵送至副产盐酸罐01中。
补水管12的一端连接吸收塔1的下部,另一端接通水源。补水管12上设置第三阀(图中未示出)。补水管12用于向吸收塔1底部注入工业水。
图3示出了吸风机4的结构。结合图1可以看到,吸风机4的入口端通过导风管41与排空口13,吸风机4的出口端设置向上延伸的排空管42。在吸风机4的作用下,尾气被向上抽吸,同时也在进行喷淋,喷淋时尾气与水混合生成盐酸,而剩余气体进入吸风机4,这样能够提高尾气处理的效率。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对尾气进行处理的过程进行介绍: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对尾气进行处理的过程分可为三步,即,喷淋步骤、废盐酸回收步骤和补水步骤。
喷淋步骤:将第一阀301开启、第二阀302关闭,尾气由输气总管5输送至吸收塔1之后,由喷淋管2利用积液进行喷淋,形成的废盐酸落在吸收塔1底部,与积液混合、变为积液的一部分。积液由循环泵33沿循环管3泵至喷淋管2,再对新的尾气进行喷淋,形成循环。在上述循环过程中,积液中盐酸浓度逐渐增加,待到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即可开始废盐酸回收步骤,将这些积液作为可回收废盐酸进行回收。
废盐酸回收步骤:将第一阀301关闭、第二阀302开启,可回收废盐酸由循环泵33沿支管31泵送至副产盐酸罐01中,即回收入副产盐酸罐01中。在回收完成后,即可开始补水步骤。
补水步骤:补水管12上设置的第三阀,向吸收塔1底部补水,达到预设液位后,即在吸收塔1底部蓄有足够的积液后,将第三阀关闭。接着,重复喷淋步骤。
因此,在吸收塔1的积液(废盐酸)的浓度可以被控制,在浓度达标之后就可以被回收、储存在副产盐酸罐01中,这样即免去了污水处理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仅需要简单的控制,操作简单。
并且,设置补水管12进行补水,能够保持吸收塔1底部的液位,以避免循环泵33空转。
以下结合图2对喷淋管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喷淋管2包括分散管21、三个喷淋分支管22。
分散管21是与输气总管5的出气端垂直的直管,两端封闭。
三个喷淋分支管22是相互平行的直管,与分散管21垂直,各个喷淋分支管22的一端连接在分散管21的侧壁上,另一端封闭。三个喷淋分支管22的下侧设置有多个向下的喷头23,这样设置的喷淋管2的喷头23排列均匀,即能够均匀地进行喷淋。喷头23的下端形成向两侧分叉的喷嘴231,使得形成的喷淋用的水柱更加分散,能够与尾气更加充分地接触,喷淋效果更好。
另外,如上述实施例记载,支管31优选副产盐酸罐01。即,现有的多种有机化工和无极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盐酸,这些副产盐酸是由副产盐酸罐进行临时储存备用,例如本实施例展示的即为储存VCM产线中生产的副产盐酸的罐体,它的后续单位对罐内盐酸的浓度和杂质成分一般没有精确的要求,所以将可回收废盐酸通入副产盐酸罐就不会对后续单位造成影响。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
比如,在吸收塔1底部设置有液位计和pH计,便于工作人员检查吸收塔1底部液体的液位和pH值,辅助工作人员判断应当让吸收塔1底部的液体处于循环状态还是回收状态,或可以设置PLC控制系统,根据液位计和pH计的测量值自动进行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输气总管5上设置一个或多个阀门,以控制输气总管5的流量。
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Claims (7)

1.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塔(1)、喷淋管(2)、输气总管(5),所述吸收塔(1)上端打开形成排空口(13),内部的上侧区域(11)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喷淋管(2)设置在所述上侧区域(11)的下方,所述输气总管(5)的进气端至少连接一个盐酸储存罐,出气端连接所述吸收塔(1),位于所述喷淋管(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循环管(3)、补水管(12),所述循环管(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另一端接通喷淋管(2),所述循环管(3)上设置有循环泵(33)和第一阀(301),
所述循环管(3)上设置有支管(31),所述支管(3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循环泵(33)和第一阀(301)之间,另一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盐酸储存罐,所述支管(31)上设置有第二阀(302),
所述补水管(12)一端连接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另一端接通水源,所述补水管(12)上设置第三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包括分散管(21)、多个喷淋分支管(22),
所述分散管(21)是与所述输气总管(5)的出气端垂直的直管,两端封闭,
多个所述喷淋分支管(22)是相互平行的直管,与所述分散管(21)垂直,各个所述喷淋分支管(2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分散管(21)的侧壁上,另一端封闭,下侧设置有多个向下的喷头(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3)的下端形成向不同侧分叉的喷嘴(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吸风机(4),所述吸风机(4)的入口端通过导风管(41)与所述排空口(13),所述吸风机(4)的出口端设置排空管(4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总管(5)的进气端还连接有盐酸装车平台(04)。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储存罐包括化工生产用的副产盐酸罐(01),所述支管(31)连接所述副产盐酸罐(01)。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盐酸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设置有液位计和pH计。
CN202321938793.2U 2023-07-21 2023-07-21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20424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8793.2U CN2204249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8793.2U CN2204249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4978U true CN220424978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70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8793.2U Active CN220424978U (zh) 2023-07-21 2023-07-21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249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30801U (zh) 一种氨气吸收系统
CN205517043U (zh) 具有压力自动平衡功能的气体洗涤系统
CN220424978U (zh) 盐酸尾气处理装置
CN202199258U (zh) 百洁布烘箱废气治理装置
CN208839362U (zh)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CN210771455U (zh) 氨水管路
CN206996248U (zh) 一种盐酸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15276522U (zh) 一种自动循环控制的酸雾吸收装置
CN109012041A (zh) 一种氯化反应尾气吸收装置
CN205598939U (zh) 一种自动化废气脱硫系统
CN209893120U (zh) 一种碱性蚀刻液生产的管道系统
CN114191948A (zh) 一种泡罩干燥塔干燥氯气的装置及方法
CN211837202U (zh) 一种发烟硫酸尾气的回收装置
CN210440180U (zh) 一种增塑剂节能型真空系统
CN207507249U (zh) 一种臭气净化塔及臭气净化塔组
CN208586359U (zh) 一种清洗吸收塔内氧化铁粉的装置
CN113996168A (zh) 一种高效化学除臭装置及方法
CN206561022U (zh) 一种用于石英坩埚酸洗的自动化设备
CN220878361U (zh) 一种氯气尾气双重处理结构
CN212142093U (zh) 一种多晶硅还原炉废气抽真空淋洗装置
CN219722412U (zh) 一种高效多级吸收塔
CN209020166U (zh) 回收硫酸的化学洗涤装置
CN211725257U (zh) 一种氨水贮槽气体回收装置
CN209848662U (zh) 一种工业废气用高效脱硫设备
CN215693110U (zh) 一种自补充碱液的碱液喷淋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