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0946U -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0946U
CN220400946U CN202322084905.9U CN202322084905U CN220400946U CN 220400946 U CN220400946 U CN 220400946U CN 202322084905 U CN202322084905 U CN 202322084905U CN 220400946 U CN220400946 U CN 220400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ir
mating
terminal body
elastic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49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东
王键
马文正
蒋彭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49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0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0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0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第一端子板,包括第一对配部和与所述第一对配部相连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端子板,包括第二对配部和与所述第二对配部相连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对配部与所述第二对配部在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相对,以允许对配端子插入;所述第一焊接部被叠置在所述第二焊接部上并被焊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是分开成型的两个独立部件。在本实用新型中,端子本体包括分开成型的两个端子板,并且两个端子板被焊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大角度弯折端子本体的问题,提高了端子的导电性能。

Description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本体,包括该端子本体的端子以及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高压连接器的端子通常包括端子本体和一对弹性接触件。端子本体通常包括彼此面对的两个端子板和连接在两个端子板的一侧之间的连接部。一对弹性接触件分别安装在两个端子板的彼此面对的内侧面上,用于夹持插入到它们之间的对配端子,以实现端子和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端子本体通常为一体式冲压成型件,两个端子板之间的连接部需要被弯折180度。但是,有些金属材料,例如,铝或铝合金,在大角度弯折时容易出现裂痕,这会降低端子的导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第一端子板,包括第一对配部和与所述第一对配部相连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端子板,包括第二对配部和与所述第二对配部相连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对配部与所述第二对配部在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相对,以允许对配端子插入;所述第一焊接部被叠置在所述第二焊接部上并被焊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是分开成型的两个独立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一焊接部呈平板状并与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端子板还包括: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一焊接部被弯折90度,使得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第一焊接部处于不同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对配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呈平板状并与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对配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处于相同高度,使得整个第二端子板呈平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子板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一焊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板的前端和后端;并且所述第二端子板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对配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端子板的前端和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子板为一体式铝制冲压件或一体式铝合金冲压件;并且所述第二端子板为一体式铝制冲压件或一体式铝合金冲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前述端子本体;和一对弹性接触件,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的彼此面对的内侧面上。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用于夹持插入到它们之间的对配端子,以实现所述端子和所述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接触件包括:第一侧边部,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延伸;第二侧边部,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延伸;和弹性接触臂,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部和所述第二侧边部之间,所述弹性接触臂用于与插入的对配端子电接触,以实现所述端子和所述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接触件包括多个弹性接触臂,所述多个弹性接触臂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排成一列,用于与插入的对配端子同时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的第一侧边部被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的内侧面上;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的第二侧边部被分别滑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的内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对配部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上相对的两侧,在所述第一对配部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一凸起,用于支撑插入到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之间的对配端子,以防止所述弹性接触臂被所述对配端子过度挤压;所述第二对配部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上相对的两侧,在所述第二对配部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二凸起,用于支撑插入到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之间的对配端子,以防止所述弹性接触臂被所述对配端子过度挤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对配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延伸,用于支撑一个弹性接触件的弹性接触臂,以防止所述一个弹性接触件的弹性接触臂过度变形;在所述第二对配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延伸,用于支撑另一个弹性接触件的弹性接触臂,以防止所述另一个弹性接触件的弹性接触臂过度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之间限定允许所述对配端子沿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插入的插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锁定件,套装在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的端部上,用于将所述端子锁定到连接器壳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锁定件包括:顶板,固定到所述第一对配部的外侧上;底板,固定到所述第二对配部的外侧上;和端板,连接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端板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的端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对配部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在所述第一对配部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凹口和伸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凹口中的第一限位舌片;在所述锁定件的顶板的侧边部上形成有朝内弯折成C型的第一弹性夹持部,所述第一弹性夹持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定位凹口中并夹住所述第一限位舌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对配部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在所述第二对配部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定位凹口和伸入到所述第二定位凹口中的第二限位舌片;在所述锁定件的底板的侧边部上形成有朝内弯折成C型的第二弹性夹持部,所述第二弹性夹持部被定位在所述第二定位凹口中并夹住所述第二限位舌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锁定件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弹性锁片和第二弹性锁片,所述第一弹性锁片和第二弹性锁片用于与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分别接合,以将所述端子锁定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锁定件的顶板和底板上分别形成有朝外凸起的第一引导肋和第二引导肋,所述第一引导肋和所述第二引导肋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分别配合,以引导所述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在所述锁定件的端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槽孔和第二定位槽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分别装配到所述第一定位槽孔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前述端子,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端子本体包括分开成型的两个端子板,并且两个端子板被焊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了大角度弯折端子本体的问题,提高了端子的导电性能。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板和一个弹性接触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板和一个弹性接触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二端子板和另一个弹性接触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二端子板和另一个弹性接触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第一端子板,包括第一对配部和与所述第一对配部相连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端子板,包括第二对配部和与所述第二对配部相连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对配部与所述第二对配部在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相对,以允许对配端子插入;所述第一焊接部被叠置在所述第二焊接部上并被焊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是分开成型的两个独立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端子。所述端子包括:前述端子本体;和一对弹性接触件,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一对配部和所述第二对配部的彼此面对的内侧面上。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用于夹持插入到它们之间的对配端子,以实现所述端子和所述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前述端子,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端子的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板10和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组装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板10和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分解示意图;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二端子板20和另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组装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第二端子板20和另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端子本体。该端子本体包括:第一端子板10和第二端子板20。第一端子板10包括第一对配部11和与第一对配部11相连的第一焊接部12。第二端子板20包括第二对配部21和与第二对配部21相连的第二焊接部22。第一对配部11与第二对配部21在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Z上间隔相对,以允许对配端子(未图示)插入。第一焊接部12被叠置在第二焊接部22上并被焊接在一起,并且第一端子板10和第二端子板20是分开成型的两个独立部件。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对配部11和第一焊接部12呈平板状并与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Z垂直。第一端子板10还包括弯折部13,弯折部13连接在第一对配部11和第一焊接部12之间。弯折部13相对于第一对配部11和第一焊接部12被弯折90度,使得第一焊接部12与第一焊接部12处于不同的高度。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对配部21和第二焊接部22呈平板状并与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Z垂直。第二对配部21和第二焊接部22处于相同高度,使得整个第二端子板20呈平板状。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板10具有在端子本体的纵向Y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第一对配部11和第一焊接部12分别位于第一端子板10的前端和后端。第二端子板20具有在端子本体的纵向Y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第二对配部21和第二焊接部22分别位于第二端子板20的前端和后端。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板10为一体式铝制冲压件或一体式铝合金冲压件。第二端子板20为一体式铝制冲压件或一体式铝合金冲压件。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端子。该端子包括:前述端子本体和一对弹性接触件30。一对弹性接触件30分别安装到第一对配部11和第二对配部21的彼此面对的内侧面上。一对弹性接触件30用于夹持插入到它们之间的对配端子,以实现端子和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接触件30包括:第一侧边部31、第二侧边部32和弹性接触臂33。第一侧边部31沿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第二侧边部32沿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并与第一侧边部31在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间隔开。弹性接触臂33连接在第一侧边部31和第二侧边部32之间。弹性接触臂33用于与插入的对配端子电接触,以实现端子和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接触件30包括多个弹性接触臂33,多个弹性接触臂33沿端子本体的纵向Y排成一列,用于与插入的对配端子同时电接触。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对弹性接触件30的第一侧边部31被分别固定到第一对配部11和第二对配部21的内侧面上。一对弹性接触件30的第二侧边部32被分别滑动地支撑在第一对配部11和第二对配部21的内侧面上。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对配部11具有在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侧,在第一对配部11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一凸起114,用于支撑插入到一对弹性接触件30之间的对配端子,以防止弹性接触臂33被对配端子过度挤压。第二对配部21具有在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侧,在第二对配部21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二凸起214,用于支撑插入到一对弹性接触件30之间的对配端子,以防止弹性接触臂33被对配端子过度挤压。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对配部1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凸筋115,第一凸筋115沿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用于支撑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以防止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过度变形。在第二对配部2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二凸筋215,第二凸筋215沿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用于支撑另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以防止另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过度变形。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对配部11和第二对配部21之间限定允许对配端子沿端子本体的横向X插入的插入口101。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还包括锁定件40,该锁定件40套装在第一对配部11和第二对配部21的端部上,用于将端子锁定到连接器壳体(未图示)中。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锁定件40包括:顶板41、底板42和端板43。顶板41固定到第一对配部11的外侧上。底板42固定到第二对配部21的外侧上。端板43连接在顶板41和底板42之间。端板43被固定到第一对配部11和第二对配部21的端部上。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对配部11具有在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在第一对配部11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凹口111和伸入到第一定位凹口111中的第一限位舌片112。在锁定件40的顶板41的侧边部上形成有朝内弯折成C型的第一弹性夹持部411,第一弹性夹持部411被定位在第一定位凹口111中并夹住第一限位舌片112。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对配部21具有在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在第二对配部21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定位凹口211和伸入到第二定位凹口211中的第二限位舌片212。在锁定件40的底板42的侧边部上形成有朝内弯折成C型的第二弹性夹持部421,第二弹性夹持部421被定位在第二定位凹口211中并夹住第二限位舌片212。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锁定件40的顶板41和底板4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弹性锁片410和第二弹性锁片420,第一弹性锁片410和第二弹性锁片420用于与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分别接合,以将端子锁定在连接器壳体中。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锁定件40的顶板41和底板42上分别形成有朝外凸起的第一引导肋412和第二引导肋422,第一引导肋412和第二引导肋422用于与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分别配合,以引导端子插入连接器壳体中。
如图1至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对配部11和第二对配部21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113和第二定位凸起213,在锁定件40的端板43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槽孔413和第二定位槽孔423,第一定位凸起113和第二定位凸起213分别装配到第一定位槽孔413和第二定位槽孔423中。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前述端子。端子插装到连接器壳体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子板(10),包括第一对配部(11)和与所述第一对配部(11)相连的第一焊接部(12);和
第二端子板(20),包括第二对配部(21)和与所述第二对配部(21)相连的第二焊接部(22),
所述第一对配部(11)与所述第二对配部(21)在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Z)上间隔相对,以允许对配端子插入,
所述第一焊接部(12)被叠置在所述第二焊接部(22)上并被焊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端子板(10)和所述第二端子板(20)是分开成型的两个独立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一焊接部(12)呈平板状并与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Z)垂直;
所述第一端子板(10)还包括:
弯折部(13),连接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一焊接部(12)之间,
所述弯折部(13)相对于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一焊接部(12)被弯折90度,使得所述第一焊接部(12)与所述第一焊接部(12)处于不同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对配部(21)和所述第二焊接部(22)呈平板状并与所述端子本体的高度方向(Z)垂直;
所述第二对配部(21)和所述第二焊接部(22)处于相同高度,使得整个第二端子板(20)呈平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板(10)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Y)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一焊接部(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板(10)的前端和后端;并且
所述第二端子板(20)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Y)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对配部(21)和所述第二焊接部(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端子板(20)的前端和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板(10)为一体式铝制冲压件或一体式铝合金冲压件;并且
所述第二端子板(20)为一体式铝制冲压件或一体式铝合金冲压件。
6.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本体;和
一对弹性接触件(30),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彼此面对的内侧面上,
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30)用于夹持插入到它们之间的对配端子,以实现所述端子和所述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接触件(30)包括:
第一侧边部(31),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
第二侧边部(32),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和
弹性接触臂(33),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部(31)和所述第二侧边部(32)之间,
所述弹性接触臂(33)用于与插入的对配端子电接触,以实现所述端子和所述对配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接触件(30)包括多个弹性接触臂(33),所述多个弹性接触臂(33)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Y)排成一列,用于与插入的对配端子同时电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30)的第一侧边部(31)被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内侧面上;
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30)的第二侧边部(32)被分别滑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内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配部(11)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侧,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一凸起(114),用于支撑插入到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30)之间的对配端子,以防止所述弹性接触臂(33)被所述对配端子过度挤压;
所述第二对配部(21)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侧,在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二凸起(214),用于支撑插入到所述一对弹性接触件(30)之间的对配端子,以防止所述弹性接触臂(33)被所述对配端子过度挤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一凸筋(115),所述第一凸筋(115)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用于支撑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以防止所述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过度变形;
在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第二凸筋(215),所述第二凸筋(215)沿所述端子本体的纵向(Y)延伸,用于支撑另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以防止所述另一个弹性接触件(30)的弹性接触臂(33)过度变形。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二对配部(21)之间限定允许所述对配端子沿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X)插入的插入口(101)。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定件(40),套装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端部上,用于将所述端子锁定到连接器壳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件(40)包括:
顶板(41),固定到所述第一对配部(11)的外侧上;
底板(42),固定到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外侧上;和
端板(43),连接在所述顶板(41)和所述底板(42)之间,
所述端板(43)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端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配部(11)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凹口(111)和伸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凹口(111)中的第一限位舌片(112);
在所述锁定件(40)的顶板(41)的侧边部上形成有朝内弯折成C型的第一弹性夹持部(411),所述第一弹性夹持部(411)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定位凹口(111)中并夹住所述第一限位舌片(112)。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对配部(21)具有在所述端子本体的横向(X)上相对的两个侧边,在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两个侧边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定位凹口(211)和伸入到所述第二定位凹口(211)中的第二限位舌片(212);
在所述锁定件(40)的底板(42)的侧边部上形成有朝内弯折成C型的第二弹性夹持部(421),所述第二弹性夹持部(421)被定位在所述第二定位凹口(211)中并夹住所述第二限位舌片(212)。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定件(40)的顶板(41)和底板(4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弹性锁片(410)和第二弹性锁片(420),所述第一弹性锁片(410)和第二弹性锁片(420)用于与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分别接合,以将所述端子锁定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锁定件(40)的顶板(41)和底板(42)上分别形成有朝外凸起的第一引导肋(412)和第二引导肋(422),所述第一引导肋(412)和所述第二引导肋(422)用于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分别配合,以引导所述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对配部(11)和所述第二对配部(21)的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凸起(113)和第二定位凸起(213),在所述锁定件(40)的端板(43)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槽孔(413)和第二定位槽孔(423),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13)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13)分别装配到所述第一定位槽孔(413)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孔(423)中。
2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壳体;和
权利要求6-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CN202322084905.9U 2023-08-03 2023-08-03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Active CN220400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4905.9U CN220400946U (zh) 2023-08-03 2023-08-03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4905.9U CN220400946U (zh) 2023-08-03 2023-08-03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0946U true CN220400946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4905.9U Active CN220400946U (zh) 2023-08-03 2023-08-03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0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760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US9300064B2 (en) Connector
TWI758905B (zh) 連接器組件
US10644419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set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10566735B2 (en) Connector
JP4374074B1 (ja) 電気接続用端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US705232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ielding plates
US973548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210965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7011548B2 (en) Board mounted side-entr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51986B2 (en) Battery to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7901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housing
CN213753127U (zh) 电连接装置
TWI701868B (zh) 插頭連接器
CN217086934U (zh) 端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8498415U (zh) 端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20400946U (zh) 端子本体、端子和连接器
US20090163052A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with low board mounting profile
CN214204036U (zh) 改良端子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12725822U (zh)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电连接器
CN219321673U (zh) 端子、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7444673U (zh) 端子体、端子和连接器
CN216794032U (zh) 端子本体、端子、端子组件和连接器
CN216958605U (zh) 端子锁定件、端子和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