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7823U -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7823U
CN220387823U CN202321399378.4U CN202321399378U CN220387823U CN 220387823 U CN220387823 U CN 220387823U CN 202321399378 U CN202321399378 U CN 202321399378U CN 220387823 U CN220387823 U CN 220387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upport
thrust rod
shaped thrust
runner
cas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93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以刚
何强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anjiangkou Zhicheng Cas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anjiangkou Zhicheng Cas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anjiangkou Zhicheng Cas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anjiangkou Zhicheng Cas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93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7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7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7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工装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包括上型板、下型板,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和浇注系统;下型板上位于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两侧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的同侧两端均设有横浇道冒口底窝,每个横浇道冒口底窝与对应的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之间通过梯形内浇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多个冒口设计,再配合每个冒口与铸件型腔模具之间设计的梯形浇口,可以延缓内浇口中铁水凝固时间,从而延长冒口对铸件的补缩时间,增强了冒口补缩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工装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背景技术
V型推力杆支座是重卡车架上的重要基础部件之一,其底面通过铆钉铆接在车架纵梁上,两侧面通过V型推力杆与车桥连接,当载重汽车过载时,V型推力杆支座将冲击载荷有效且均衡的分配给车身两边纵梁,以此减轻桥壳和底盘受到的冲击。
然而,重卡车架,由于载重大,受冲击力度大,为了使得V型推力杆能够与车架保持有效的连接,其V型推力杆支座上的四处安装孔部位一般都是需要设计的较为厚大,而以目前的V型推力杆制作静压线铸造工艺而言,多采用直浇道进注铁水,铁水进入铸造型腔中前与浇道之间产生的冲击大,很容易使得铸件表面造成砂渣和砂眼等缺陷,其次,采用直浇道设计,其冒口数量单一,补缩能力差,铸件出现缩孔倾向较为明显,严重影响铸件强度,导致废品率较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包括上型板和下型板,所述上型板和下型板上分别布型有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所述下型板上位于所述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两侧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的同侧两端均设有横浇道冒口底窝,每个所述横浇道冒口底窝与对应的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之间通过梯形内浇口连通;
所述上型板中对应每个横浇道冒口底窝的位置均布型有补缩冒口,所述下型板上布型有浇口底窝,所述上型板上对应浇口底窝的位置布设有浇口杯,所述上型板和下型板之间还设置有浇注系统,用来将浇口底窝与各个横浇道冒口底窝进行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由所述上型板和下型板上的上模样a和下模样a构成,且上模样a和下模样a与上型板和下型板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由所述上型板和下型板上的上模样b和下模样b构成,所述上模样b和下模样b与上型板和下型板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型板和下型板之间的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为左、右布置,且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布型数量比例为二比一,且两个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以下型板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设计。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两侧的横浇道冒口底窝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横浇道冒口底窝中的两个分别布设在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开口端的两侧,剩余一个横浇道冒口底窝则布设在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底端一侧;
而所述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侧边的横浇道冒口底窝有两个,并分别位于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的同侧,且靠近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两端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浇注系统包括一条一级横浇道和二级横浇道a、二级横浇道b、二级横浇道c、二级横浇道d构成,其中二级横浇道a、二级横浇道b、二级横浇道c、二级横浇道d,与一级横浇道之间采用十字形结构上、下搭接,所述二级横浇道a、二级横浇道b、二级横浇道c、二级横浇道d的高度低于一级横浇道。
进一步的,所述上型板上对应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排气棒,所述浇口底窝的口沿设有陶瓷过滤网,且陶瓷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浇口杯底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内浇口的高、宽比为2.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上型板和下型板之间以一级横浇道和若干二级横浇道搭接构成的浇注系统采用多个冒口设计,再配合每个冒口与铸件型腔之间设计的梯形浇口,可以延缓内浇口中铁水凝固时间,从而延长冒口对铸件的补缩时间,增强了冒口补缩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铸件易出现缩孔的问题;另外,一级横浇道和二级横浇道之间采用“十字形”搭接结构,能有效避免铁水对铸型造成直接冲击,而且二者之间采用的还是上下位搭接方式,可以使铁水从一级横浇道平稳的过渡至二级横浇道,避免铁水与浇注通道产生较大冲击后造成铸件表面出现砂渣眼的缺陷,从而达到提高铸件表面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型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浇注系统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浇注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型板;2、下型板;3、上模样a;4、下模样a;5、上模样b;6、下模样b;7、横浇道冒口底窝;8、补缩冒口;9、二级横浇道d;10、二级横浇道a;11、二级横浇道b;12、二级横浇道c;13、梯形内浇口;14、一级横浇道;15、浇口底窝;16、浇口杯;17、排气棒;18、陶瓷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实施例:
目前由于重卡汽车的载重大,其V型推力杆支座上的四处安装孔部位一般都是需要设计的较为厚大,然而以目前的单浇道浇注工艺而言,铸造此类铸件对铁水浇注时间、速度等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浇注慢了容易导致铸件缩孔现象明显,浇注快了则容易使得铁水与浇道产生冲击,容易使得铸件表面出现砂渣眼等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相比传统的单浇道铸造工装而言,补缩能力更强,铸造质量更好的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具体方案如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具体包括上型板1和下型板2,上型板1和下型板2上分别布型有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而下型板2上位于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两侧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的同侧两端均设有横浇道冒口底窝7,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两侧的横浇道冒口底窝7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中的两个分别布设在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开口端的两侧,剩余一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则布设在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底端一侧;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侧边的横浇道冒口底窝7有两个,并分别位于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同侧,且靠近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两端位置,并在每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与对应的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之间通过梯形内浇口13连通;其中梯形内浇口13的高、宽比为2.5:1,在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两侧设计三个补缩冒口8对铸件热节部位进行补缩,再结合冒口底窝侧边设计的梯形的内浇口,主要用于延缓铁水在内浇口中的凝固时间,使冒口能够对铸件的液态补缩更加充分,增强了冒口的补缩能力。
该实施例中,上型板1中对应每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的位置均布型有补缩冒口8,下型板2上布型有浇口底窝15,上型板1上对应浇口底窝15的位置布设有浇口杯16,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还设置有浇注系统,用来将浇口底窝15与各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进行连通,浇注系统包括一条一级横浇道14和二级横浇道a10、二级横浇道b11、二级横浇道c12、二级横浇道d9构成,其中二级横浇道a10、二级横浇道b11、二级横浇道c12、二级横浇道d9,与一级横浇道14之间采用十字形结构上、下搭接,二级横浇道a10、二级横浇道b11、二级横浇道c12、二级横浇道d9的高度低于一级横浇道14,具体的,一级横浇道14高度为30毫米,而二级横浇道(a、b、c、d)的高度为15毫米,其中浇注系统以横纵交错的一级横浇道14和若干二级横浇道以十字形结构进行上、下搭接构建,能够避免铁水对铸型造成直接冲击,使得铁水能够平稳的从一级横浇道14过渡至二级横浇道中,避免铸件表面出现砂渣眼缺陷,从而起到提高铸件表面质量的目的。
该实施例中,为方便铸造工装制作出铸件的铸造型腔,其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由上型板1和下型板2上的上模样a3和下模样a4构成,且上模样a3和下模样a4与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且连接板铸造型腔由上型板1和下型板2上的上模样b5和下模样b6构成,上模样b5和下模样b6与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而且,为了使得铸造工装得到充分的利用,该实施例中,将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的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采用左、右布置,且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布型数量比例为二比一,与此同时,为了使得两个V型推力杆支座在铸造时能够达到同步成型的目的,两个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以下型板2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设计,可以使得铁水流入两个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中的距离一致。
另外,该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铸件的质量,在上型板1上对应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排气棒17,用以快速排出浇注铁水时型腔内产生的气体,浇口底窝15的口沿设有陶瓷过滤网18,且陶瓷过滤网18的上表面与浇口杯16底部相连,设计的陶瓷过滤网18,一方面是对铁水起到过滤杂质,提高铁水纯净度,以此提高铸件铸造质量,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对铁水进入浇注系统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缓冲效果,避免铁水对浇注系统的通道产生较大冲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包括上型板(1)和下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板(1)和下型板(2)上分别布型有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所述下型板(2)上位于所述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两侧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的同侧两端均设有横浇道冒口底窝(7),每个所述横浇道冒口底窝(7)与对应的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以及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之间通过梯形内浇口(13)连通;所述上型板(1)中对应每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的位置均布型有补缩冒口(8),所述下型板(2)上布型有浇口底窝(15),所述上型板(1)上对应浇口底窝(15)的位置布设有浇口杯(16),所述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还设置有浇注系统,用来将浇口底窝(15)与各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进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由所述上型板(1)和下型板(2)上的上模样a(3)和下模样a(4)构成,且上模样a(3)和下模样a(4)与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由所述上型板(1)和下型板(2)上的上模样b(5)和下模样b(6)构成,所述上模样b(5)和下模样b(6)与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板(1)和下型板(2)之间的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为左、右布置,且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和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布型数量比例为二比一,且两个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以下型板(2)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两侧的横浇道冒口底窝(7)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横浇道冒口底窝(7)中的两个分别布设在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开口端的两侧,剩余一个横浇道冒口底窝(7)则布设在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底端一侧;
而所述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侧边的横浇道冒口底窝(7)有两个,并分别位于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的同侧,且靠近连接板铸造型腔模具两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包括一条一级横浇道(14)和二级横浇道a(10)、二级横浇道b(11)、二级横浇道c(12)、二级横浇道d(9)构成,其中二级横浇道a(10)、二级横浇道b(11)、二级横浇道c(12)、二级横浇道d(9),与一级横浇道(14)之间采用十字形结构上、下搭接,所述二级横浇道a(10)、二级横浇道b(11)、二级横浇道c(12)、二级横浇道d(9)的高度低于一级横浇道(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板(1)上对应V型推力杆支座铸造型腔模具的中部位置安装有排气棒(17),所述浇口底窝(15)的口沿设有陶瓷过滤网(18),且陶瓷过滤网(18)的上表面与浇口杯(16)底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内浇口(13)的高、宽比为2.5:1。
CN202321399378.4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Active CN220387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9378.4U CN22038782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9378.4U CN22038782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7823U true CN220387823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8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9378.4U Active CN22038782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7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7729B (zh) 一种铝合金铸件的双补中断式反重力浇注系统及浇注方法
CN114799127B (zh) 一种整体空心副车架的低压金属型铸造方法
CN220387823U (zh) 一种v型推力杆支座静压线铸造工装
CN207521649U (zh) 汽车动力系统曲轴的砂型结构
CN201338075Y (zh) 整体芯下芯装置
CN210280581U (zh) 一种制动鼓浇注模具
CN208214243U (zh) 一种轮毂铸件模具
CN205904420U (zh) 一模双轮铝合金车轮铸造模具
CN212042549U (zh) 一种多件底座类零件组芯补缩侧浇系统
CN211161797U (zh) 汽车底盘类球墨铸件的铸造型板
CN204724801U (zh) 全幅式带槽皮带轮铸造模具
CN208214233U (zh) 一种外壳体铸件模具
CN113333681A (zh) 一种可组装的串联式多箱浇注系统
CN218855548U (zh) 一种牵引车轻量化支架砂型铸造工装
CN210080658U (zh) 一种用于水平线生产的支架共用冒口模型结构
CN218015617U (zh) 一种加工发电机壳体的模芯结构
CN218015631U (zh) 一种铸件熔模浇注系统
CN102091762A (zh) 粗轧机水平辊机架毛坯的差高铸造方法
CN217452029U (zh) 一种汽车制动卡钳高出品率的铸造模具
CN215467908U (zh) 一种高性能小铸件
CN211101448U (zh) 一种新型汽车件壳体铸造模具
CN217617607U (zh) 一种d760车用推力杆支架砂型铸造模具
CN219683886U (zh) 一种蠕墨铸铁制动盘的铸造工装
CN207900162U (zh) 一种箱体类产品浇注用双浇道模具
CN220739394U (zh) 一种提高汽车刹车分泵生产效率的砂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