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2464U -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2464U
CN220382464U CN202321941109.6U CN202321941109U CN220382464U CN 220382464 U CN220382464 U CN 220382464U CN 202321941109 U CN202321941109 U CN 202321941109U CN 220382464 U CN220382464 U CN 220382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axis
bar
pushing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11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林
王钰
涂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j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11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2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2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2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其中,所述集成塞部的推条,包括有推条本体,其沿X轴向延伸设置;若干塞部,所述塞部自所述推条本体的前端或后端沿Y轴向一体往外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塞部沿X轴向间距并排布置。如此,将连接器放入载具上推动推条压合,推条在压合的同时还替代塞子实现胶塞功能,取消塞子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制程效率及产品质量一致性。

Description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SB连接器装配制程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USB连接器(例如TYPE-C连接器等)与电路板焊接时,通常是将USB连接器的端子的焊接部与电路板对应设置在载具(也称治具)上,然后放置于焊接炉内,实现高温焊接。由于焊接炉内的温度较高,容易导致USB连接器的塑胶部分受热膨胀而变形,尤其是插接口处一旦变形,直接影响插接口的形状尺寸,导致无法正常插接,造成产品不良。
普遍的做法是:预先在接口内塞入一个胶塞,利用胶塞对插接口起到保持形状的作用。例如CN 207320545 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USB接头焊接的胶塞,其可防止USB接头在加热焊接电路板时受热膨胀而变形,USB接头包括基部,基部的后端连接电路板,基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接头,接头呈中空结构形成收容腔,收容腔内设置有呈弹性结构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之间形成间隙,胶塞包括胶塞本体,胶塞本体的边沿朝接头延伸形成供接头插入的插接口,胶塞本体朝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之间的间隙延伸形成隔离块;接头插入插接口时,插接口约束接头膨胀变形,同时隔离块插入间隙内并被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呈弹性的抵压。
实际使用时,上述胶塞通常是作为耗件,难以重复多次使用,而且,需要人工逐个塞入,导致物料成本、人工成本,花费不少。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其通过在推条本体上一体集成设置有若干塞部,使得推条在压合的同时还替代塞子实现胶塞功能,取消塞子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制程效率及产品质量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塞部的推条,包括有
推条本体,其沿X轴向延伸设置;
若干塞部,所述塞部自所述推条本体的前端或后端沿Y轴向一体往外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塞部沿X轴向间距并排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塞部一体连接于所述推条本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条本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具有围绕所述塞部外周的抵压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塞部包括有第一塞部和第二塞部,所述第一塞部自所述推条本体的相应前端或后端沿Y轴向往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塞部自所述第一塞部的延伸末端沿Y轴向往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塞部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塞部的上下厚度,所述第一塞部的上、下端面均与所述推条本体的相应前端或后端构成一级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塞部的上、下端均与所述第一塞部的延伸末端构成二级台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塞部的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塞部的上端和/或下端之间衔接有导引斜面或导引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条本体的左端和/或右端往外凸设有导引防脱块。
一种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包括有
载具,其设置有沿Y轴向依次设置的推条区、连接器放置定位区、电路板放置定位区,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设置有若干个沿X轴向间距布置的连接器放置槽;
推条,其位于所述载具的所述推条区,所述推条于所述推条区沿Y轴向可往复推动式设置;所述推条为前面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塞部的推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条区为自所述载具的顶部向下凹设的凹槽,所述推条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条本体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内底面相接触,所述推条本体的左端和/或右端往外凸设有导引防脱块,所述凹槽的左、右侧横向贯通设置有沿Y轴向延伸的导引限位槽,所述导引防脱块伸入相应的所述导引限位槽内且沿所述导引限位槽可Y轴向滑动,所述导引防脱块受限于所述导引限位槽的顶壁而被防止向上脱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将沿Y轴向依次设置的所述推条区、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和所述电路板放置定位区定义为一个装载区,所述载具上设置有若干个装载区,所述装载区沿X轴向和/或Y轴向排布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沿Y轴向排布设置的装载区,每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电路板放置定位区相邻设置,以形成该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推条区背离设置之结构,使得该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推条在工作时同步相向推动塞入、同步背向推动脱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推条本体上一体集成设置有若干塞部,将连接器放入载具上推动推条压合,推条在压合的同时还替代塞子实现胶塞功能,取消塞子,降低物料成本及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提升制程效率及产品质量一致性,该种推条结构及治具装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于推广应用于USB连接器的高温焊接制程中。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集成塞部的推条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集成塞部的推条的立体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的局部剖视图(沿Y轴竖向截面);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的另一局部剖视图(沿水平截面);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集成塞部的推条的主视图(局部)。
附图标识说明:载具10、凹槽11、导引限位槽12、推条20、推条本体21、塞部22、第一塞部221、第二塞部222、导引防脱块23、抵压面211、一级台阶结构201、二级台阶结构202、导引斜面203、USB连接器1、电路板2、推条区101、连接器放置定位区102、电路板放置定位区103、连接器放置槽1021、隔肋102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集成塞部22的推条20,包括有推条本体21和若干塞部22。所述推条本体21和若干塞部22是耐高温材质,尺寸稳定性好,不易变形,例如可以采用合金材质。
所述推条本体21沿X轴向延伸设置,通常呈长条形。所述推条本体21的左端和/或右端往外凸设有导引防脱块23。所述推条本体21的前端面或后端面具有围绕所述塞部22外周的抵压面211,所述抵压面211用于抵于USB连接器1的插接口的外端壁面,所述抵压面211还抵于相邻连接器放置槽1021之间的隔肋1022的外端壁面,用于遮挡热气,避让对USB连接器1的插接口的外端壁面造成影响。
所述塞部22自所述推条本体21的前端或后端沿Y轴向一体往外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塞部22沿X轴向间距并排布置。在制作时,所述塞部22一体连接于所述推条本体21。所述塞部22包括有第一塞部221和第二塞部222,所述第一塞部221自所述推条本体21的相应前端或后端沿Y轴向往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塞部222自所述第一塞部221的延伸末端沿Y轴向往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塞部222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塞部221的上下厚度,所述第一塞部221的上、下端面均与所述推条本体21的相应前端或后端构成一级台阶结构201,所述第二塞部222的上、下端均与所述第一塞部221的延伸末端构成二级台阶结构202。以及,所述第二塞部222的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塞部222的上端和/或下端之间衔接有导引斜面203或导引弧面,有利于兼容尺寸偏差,便于顺畅塞入。
接下来,介绍一种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其可以用于USB连接器1与电路板2进行高温焊接时,起到装载、定位所述电路板2、USB连接器1的作用。所述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包括有载具10和推条20。
所述载具10,其设置有沿Y轴向依次设置的推条区101、连接器放置定位区102、电路板放置定位区103,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102设置有若干个沿X轴向间距布置的连接器放置槽1021;所述电路板放置定位区103设置有若干个沿X轴向间距布置的电路板放置槽,或者是一体连通式放置槽,在电路板放置定位区103内可以设置定位凸柱,以用于定位电路板。
所述推条20,其位于所述载具10的所述推条区101,所述推条于所述推条区101沿Y轴向可往复推动式设置;所述推条为前面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塞部22的推条20,将所述推条朝向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102所在侧推动时,可使得所述塞部22嵌入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102的连接器的插接口内,同时所述推条本体21的相应前端或后端抵压于所述连接器上。
所述推条区101为自所述载具10的顶部向下凹设的凹槽11,所述推条位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推条本体21的底部与所述凹槽11的内底面相接触,所述推条本体21的左端和/或右端往外凸设有导引防脱块23,所述凹槽11的左、右侧横向贯通设置有沿Y轴向延伸的导引限位槽12,所述导引防脱块23伸入相应的所述导引限位槽12内且沿所述导引限位槽可Y轴向滑动,所述导引防脱块23受限于所述导引限位槽12的顶壁而被防止向上脱出。
在同一载具10上,可以布置一个或者多个装载区,若将沿Y轴向依次设置的所述推条区101、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102和所述电路板放置定位区103定义为一个装载区,所述载具10上设置有若干个装载区,所述装载区沿X轴向和/或Y轴向排布设置。例如:沿Y轴向排布设置的装载区,每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电路板放置定位区103相邻设置,以形成该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推条区101背离设置之结构,使得该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推条在工作时同步相向推动塞入、同步背向推动脱出,便于设置同步驱动机构实现两推条自动塞入及压合、自动脱出,工序一致性较好,易控且有利于提升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推条本体21上一体集成设置有若干塞部22,将连接器放入载具10上推动推条压合,推条在压合的同时还替代塞子实现胶塞功能,取消塞子,降低物料成本及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提升制程效率及产品质量一致性,该种推条结构及治具装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于推广应用于USB连接器的高温焊接制程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塞部的推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推条本体,其沿X轴向延伸设置;
若干塞部,所述塞部自所述推条本体的前端或后端沿Y轴向一体往外延伸设置,且,若干所述塞部沿X轴向间距并排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塞部的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部一体连接于所述推条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塞部的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条本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具有围绕所述塞部外周的抵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塞部的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部包括有第一塞部和第二塞部,所述第一塞部自所述推条本体的相应前端或后端沿Y轴向往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塞部自所述第一塞部的延伸末端沿Y轴向往外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塞部的上下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塞部的上下厚度,所述第一塞部的上、下端面均与所述推条本体的相应前端或后端构成一级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塞部的上、下端均与所述第一塞部的延伸末端构成二级台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塞部的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塞部的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二塞部的上端和/或下端之间衔接有导引斜面或导引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塞部的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条本体的左端和/或右端往外凸设有导引防脱块。
7.一种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载具,其设置有沿Y轴向依次设置的推条区、连接器放置定位区、电路板放置定位区,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设置有若干个沿X轴向间距布置的连接器放置槽;
推条,其位于所述载具的所述推条区,所述推条于所述推条区沿Y轴向可往复推动式设置;所述推条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塞部的推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条区为自所述载具的顶部向下凹设的凹槽,所述推条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条本体的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内底面相接触,所述推条本体的左端和/或右端往外凸设有导引防脱块,所述凹槽的左、右侧横向贯通设置有沿Y轴向延伸的导引限位槽,所述导引防脱块伸入相应的所述导引限位槽内且沿所述导引限位槽可Y轴向滑动,所述导引防脱块受限于所述导引限位槽的顶壁而被防止向上脱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沿Y轴向依次设置的所述推条区、所述连接器放置定位区和所述电路板放置定位区定义为一个装载区,所述载具上设置有若干个装载区,所述装载区沿X轴向和/或Y轴向排布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沿Y轴向排布设置的装载区,每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电路板放置定位区相邻设置,以形成该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推条区背离设置之结构,使得该两个相邻的装载区的所述推条在工作时同步相向推动塞入、同步背向推动脱出。
CN202321941109.6U 2023-07-21 2023-07-21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Active CN220382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109.6U CN220382464U (zh) 2023-07-21 2023-07-21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109.6U CN220382464U (zh) 2023-07-21 2023-07-21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2464U true CN220382464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1109.6U Active CN220382464U (zh) 2023-07-21 2023-07-21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2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4593U (zh) 电连接器
US5584709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8306418A (ja) コネクタのピン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20382464U (zh) 集成塞部的推条以及连接器制程用治具装置
CN102280792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1085748A (zh) 一种打件过炉治具
CN211290493U (zh) 一种空调装饰条的固定结构
CN201029128Y (zh) 改良连接器
CN101431197B (zh) 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
CN210576643U (zh) 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及其铆压式插头连接件
CN210692840U (zh) 一种可限位结构的电池插座
CN202067925U (zh) 智慧卡连接器及其端子构造
CN209929538U (zh) 上插式排母连接器
CN108615999B (zh) 电连接器
CN210245807U (zh) 一种改进型排针连接器
CN219995988U (zh) 一种散热翅片组件
CN219436179U (zh) 竖插式防放反免翻盖pcb连接器
CN220985003U (zh) 一种齿状结构的连接器
CN220021687U (zh) 紧凑型连接器基座
CN204633048U (zh) 电连接器
CN11032360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9419768U (zh) 一种双联usb type-c母头连接器
CN109193223A (zh) 电连接器
CN214044056U (zh) 一种立式连接器中针改进结构
CN211907926U (zh) 微细端子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138 Gangjian Road,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anji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212, building 3, No. 42, Muxuan Chuangye 1st Road, Changpi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ianji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