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1197B - 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1197B
CN101431197B CN200810215952.XA CN200810215952A CN101431197B CN 101431197 B CN101431197 B CN 101431197B CN 200810215952 A CN200810215952 A CN 200810215952A CN 101431197 B CN101431197 B CN 1014311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nected structure
top surface
modules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59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1197A (zh
Inventor
菲利普·T·斯托科
爱德华·C·埃克斯特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Corp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31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1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2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一种连接器组件,具有互连的插座模块和插针模块。沿插座和插针模块的侧面以交替的方式设置加强件接合突起和凹槽。设定凹槽的尺寸和形状以接收各自相邻模块的加强件接合突起。不锈钢延长加强板片在X方向和/或Y方向上可移除地接合插针和插座模块。加强板片具有部分地延伸通过板片并与加强件接合突起和接收凹槽对准的槽。槽接收相邻插针和插座模块的各自突起。

Description

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对板模块化连接器(board to board modularconnector)。更具体地,本发明的模块化连接器允许板的模块化组装。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于许多类型的电子系统中。例如,在许多计算机化的系统中,印刷电路板通过连接器连接在一起。一件连接器附接到每个板上。连接器件配合以在板之间完成许多信号路径。另外,DC供电或接地路径也通过连接器完成。DC路径允许印刷电路板被供电,并且如果适当配置,屏蔽相邻的信号触头(contact)以提高通过连接器的信号的完整性。通常在几块印刷电路板上制造一种系统更容易且更符合成本效益,其中该几块印刷电路板随后用电连接器连接在一起。
连接器的每一半包含保持在绝缘壳体中的导电触头。每个触头具有接触区域,当连接器配对时与连接器的另一半中的触头形成电接触。此外,每个触头具有从壳体延伸且附接到印刷电路板的尾部。尾部可以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焊尾,或者是由磨擦力保持在印刷电路板的孔中的压配合尾部。触头主体从接触区域到尾部都承载信号。
信号触头的一种普通类型简单地使用插针作为接触区域。插针触头一般与插座型触头配合。插座型触头的接触区域由一对平行悬臂式的柱(beam)形成。悬臂式柱产生逆着插针的弹力,确保良好的电接触。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触头,例如成形为板片(plate)形、刀片形或叉形的触头。
连接器壳体通常由塑料模制。最初,连接器壳体被整体地模制。然而,受高温度梯度的影响难以维持用于大型表面安装连接器的必需的裕量(tolerance),从而由单个模块构建大的连接器更容易。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X和Y方向上的可伸缩性的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提供在X和Y方向上的可伸缩性的加强件(stiffener)连接的板。
根据这些和其他的目的,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或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具有互连的插座模块和插针模块。沿插座和插针模块的侧边设置加强件接合突起。还沿插座和插针模块的侧边设置凹槽。设定凹槽的尺寸和形状以接收各相邻模块的加强件接合突起。
不锈钢加强板片(stainless steel stiffener plate)在X方向和/或Y方向上可移除地接合插针和插座模块。加强板片具有部分地延伸通过板片并与插针和插座模块的加强件接合突起和接收凹槽对准的矩形槽。该槽接收相邻插针和插座模块的侧边上的各个突起。在X方向上,加强板片延伸多个模块的长度以接合这些模块的突起。
在Y方向上,在每个模块的一侧上的突起从在模块的相对侧上的突起偏移,从而各突起不与相邻模块的突起对准。因此,加强板片以交替的方式接收相邻模块的突起。因此,加强件能够在X方向和Y方向上以模块化的方式接合连接器及其各自的板。
当参考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以及其许多预期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连接之前的插座模块和插针模块的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插座模块的底部透视图。
图3是插针模块的顶部透视图。
图4是插座模块连接到插针模块的连接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处于直线结构的三个插座模块的底部透视图。
图6是处于直线结构的三个插针模块的顶部透视图。
图7是处于直线结构的三个插针模块化连接到三个插座模块的顶部透视图。
图8是方形结构的插座模块的底部透视图。
图9是方形结构的插针模块的顶部透视图。
图10是连接到插针模块的方形结构的插座模块的顶部透视图。
图11是与插针模块一起使用的供电模块的底视图。
图12是图11的供电模块的顶视图。
图13是用于插座模块的供电模块的顶视图。
图14是图13的供电模块的底视图。以及
图15是具有其各自的供电模块的插座模块和插针模块的顶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时,为了清楚的缘故将采用专用术语。然而,本发明并不意图限于所选择的专用术语,并且应该理解每个专用术语包括以相同方式操作来实现相同目的的所有技术等效物。
参见附图,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或连接器组件10。连接器组件10具有互连的插座模块100和插针模块200。插座模块100具有绝缘壳体102,其围绕接触部分104的外围延伸。接触部分104具有安装有触头150的插座,其在图1的实施例中示出为钩型触头。绝缘壳体102优选为塑料材料,并且具有矩形或方形的形状,虽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材料和形状。壳体102包括用于接收接触部分104的触头150的开口。
壳体部分102具有第一侧面110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112。壳体102还具有第一端部140和与第一端部140相对的第二端部142。接合结构包括加强件接合突起114、116和加强件接合突起118、120,加强件接合突起114、116沿插座模块100的第一侧面110设置,加强件接合突起118、120沿插座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12设置。壳体102的每一侧面110、112优选具有至少两个加强件接合突起,从而模块100连接到朝向模块100的每个端部140、142的相邻的模块100。然而,在每一侧面上可以仅设置一个突起,也可以使用多于两个的突起。另外,也可以仅在模块100的一个侧面上使用突起。
如图4最好示出的,突起114、116、118、120的每一个都具有窄的基部132,其从侧壁110、112的表面向外延伸。基本垂直于基部132的顶部地连接宽的头或顶部134以形成T形截面。如所述的,顶部134具有一个平的端部,和一个沿其侧面倾斜的端部。
返回到图1,插座模块100的第一侧面110还设置有凹槽122、124,并且插座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12设置有包括凹槽126、128的接合结构。设定凹槽122、124、126、128的尺寸和形状以接收加强件接合突起114、116、118、120。因此,如图4最好示出的,凹槽122、124、126、128形成为第一端部是直的,第二端部具有倾斜侧面。突起114、116、118、120的倾斜侧面便于顶部134由相邻插座模块100的各自接收凹槽122、124、126、128接收。虽然可以在通过侧壁的路径上延伸地更少或更多或整个穿过,凹槽122、124、126、128优选延伸进侧壁110、112大约一半的路径。远离件136沿着插座模块100的侧面110、112设置。插座模块100在背对插针模块200的侧面上接收印刷电路板(“PCB”或仅称为“板”)。远离件136控制应力的量,防止钩状引线在附接过程期间可能受力过大。
参考图2,开口144位于插座模块100的第一和第二端部140、142的每一个上。壳体102在插座模块100的底部上还具有接合插针模块200的各自结构的凹部146。
插针模块200具有绝缘壳体202,其围绕接触部分204的外围延伸。接触部分204具有安装有触头250的插座,其在图1的实施例中示出为插针触头。绝缘壳体202优选为塑料材料,并且具有矩形或方形的形状,虽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材料和形状。壳体202包括用于接收接触部分204的触头250的开口。
壳体部分202具有第一侧面210和与第一侧面210相对的第二侧面212。壳体202还具有第一端部240和与第一端部240相对的第二端部242。加强件接合突起214、216沿插针模块200的第一侧面210设置,并且加强件接合突起218、220沿插针模块200的第二侧面212设置。壳体202的每一侧面210、212优选具有至少两个加强件接合突起,从而模块200连接到朝向模块200的每个端部240、242的相邻的模块200。然而,在每一侧面上可以仅设置一个突起,并且也可以使用多于两个的突起。另外,也可以仅在模块200的一个侧面上使用突起。
如图4最好示出的,突起214、216、218、220的每一个都具有窄的基部232,其从侧壁210、212的表面向外延伸。基本垂直于基部232的顶部地连接宽的头或顶部234以形成T形截面。如所述的,顶部234具有一个平的端部,和一个沿其侧面倾斜的端部。
返回到图1,插针模块200的第一侧面210还设置有凹槽222、224,插针模块200的第二侧面212设置有凹槽226、228。设定凹槽222、224、226、228的尺寸和形状以接收加强件接合突起214、216、218、220。因此,如图4最好示出的,凹槽222、224、226、228形成为第一端部是直的,且第二端部具有倾斜侧面。突起214、216、218、220的倾斜侧面便于顶部234由相邻插针模块200的各自接收凹槽222、224、226、228接收。凹槽222、224、226、228优选延伸进侧壁210、212大约一半路径,虽然也可以在通过侧壁的路径上延伸地更少或更多或整个穿过。远离件236沿着插针模块200的侧面210、212设置。插针模块200在背对插座模块100的一个侧面上接收PCB,并且远离件236控制钩状引线在附接过程期间可能受到的应力。
参考图3,插针模块200的第一和第二端部240、242具有直立对准片部244。壳体202在插针模块200的顶部上还具有窄的内部部分246,其与插座模块100的凹部146接合。窄的内部部分246具有倾斜面。
如图4所示,插座模块100与插针模块200配对,从而插针模块200的触头250与插座模块100的触头150电接合。插针模块200的片部244可滑动地接收在插座模块100的开口144中。片部244和开口144将插针模块200与插座模块100预对准以初始地对准各自触头150、250。片部244的顶部是渐细的,从而如果插座模块100的底部与它们形成接触,则它们向内移动以更好地与插针模块200对准。片部244和开口144在端壁140、142和240、242上偏移以确保插座模块100和插针模块200在正确的方向和位置上恰当地对准。
当插座模块100和插针模块200靠近并且壳体102、202彼此接触时,插针模块200的窄的内部部分246接收插座模块100的凹部146,也如图17(a)和(b)所示。内部部分246的斜面便于模块100、200的各自触头150、250的对准。窄的内部部分246和凹部146以及触头150、250在模块100、200之间形成紧密摩擦配合。部分246、146也形成插座模块100和插针模块200的最终对准并将插座触头150的底部与插针触头250的顶部对准。
进一步讨论优选实施例,插座模块100和插针模块200每个都具有大约27.3mm的长度和大约18.4mm的宽度。而且,有20行和13列的触头150、250。然而,触头的尺寸和数量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模块100和20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尺寸和数量的行和列,或大于或小于优选实施例,然而仍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图5中,在X方向上示出了系统10的模块化。示出了具有成直线结构的三个插座模块100。不锈钢延长加强板片300、302可移动地接合模块100。在图5的实施例中,虽然三个模块示出为由两个加强件300、302连接,当适合特定应用时,可以由加强件300、302连接两个或更多模块100。另外,虽然在优选实施例中加强件300、302延伸了三个模块100的整个长度,但是能够沿模块100的每一侧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加强件300、302。因此,例如可以用两个加强件(每一个具有大约加强件300的一半长度)替换单个加强件300。或者,可以使用两个缩短的加强件,一个将第一模块100(在图5的实施例中最近的)的突起118与第二(中间)模块100的突起120相连接,并且第二个将第二模块100的突起118与第三(后面的)模块100的突起120相连接。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模块100成一条直线结构地连接以具有X方向的可伸缩性。加强板片300、302具有部分地通过板片300、302延伸且与模块100、200的加强件接合突起和接收凹槽对准的矩形槽310、312、314、316。槽312、316接收模块100的第一侧面110上的突起114、116的各自部分。槽310—316比基部132、232的厚度稍宽,但是比突起114、116的顶部134、234的宽度窄。因此,突起114、116的基部132可滑动地接收在加强件300的各自槽316、312中。加强件302同样可移动地连接到插座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12上的突起118、120。由于加强件的槽比顶部134窄,所以如果在远离模块100的方向上拉拔加强件,不能将突起从加强件自由地拔出。
在图6中,插针模块200也示出为直线结构。加强件304、306将模块200连接在一起。加强件300、302、304、306都由不锈钢制成,具有与连接到模块100、200上的典型的印刷电路板(“PCB”)相似的膨胀系数。以此方式,加强件300、302、304、306与PCB显著相同地膨胀和收缩以保持系统10在各种热状态下的整体对准,以提供精确的表面安装接触引线到PCB焊盘的对准。金属加强件可以比能够模制的相似尺寸的壳体更精确地制造。
因为模块100、200由塑料制造,并且PCB材料具有与模块100、200不同的膨胀系数,模块100、200和PCB会产生无法接受的SMT引线对准,特别是当连接器/模块的尺寸变得更大时。加强件300—306具有与PCB基本相似的膨胀系数。因此,设定模块100、200的尺寸以使X和Y轴上的热膨胀最小化,并且组装到加强件300、302、304、306上。在X轴上,连接器在各种热状态下的膨胀由加强件300、302、304、306控制。当多个模块100、200在Y轴上组装有加强件300、302、303、304、306时(图8),在任何热状态下,加强件接合突起114、116、118、120和凹槽122、124、126、128调节膨胀和收缩。
图7示出成直线结构的模块100、200,其中插座模块100连接到插针模块200上。如所示的,插座模块100的突起118、120和凹槽128、126与插针模块200的突起218、220和凹槽228、226分别在相反的位置上。因此,例如当插座模块100具有靠近第一端部140设置的突起126时,插针模块200具有距第一端部240最近设置的凹槽226。相应地,在Y方向上,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12上的突起118、120将与相邻模块100的第一侧面110上的配合凹槽122、124对准并配合。而且,在Y方向上,模块100的第一侧面110上的突起114、116将与相邻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12上的配合凹槽126、128对准并配合。
另外,插座模块100的加强件300、302相对于插针模块200的加强件304、306反向。因此,所有加强件300、302、304、306的槽310、312、314、316都面向外,即,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顶部的槽向上开口,并且在底部的槽向下开口。在这种方式中,当插座模块100连接到插针模块200上时,加强件300、302、304、306不能从模块100、200移除。然而,如果需要,单个模块100、200可以单独地增加到加强件上或从其移除,以及修理或替换。
然而,应该理解,加强件、接合突起及其接收凹槽可以容易地配置,从而除非连接所有模块的整个加强件被移除,才能移除单个模块100、200。还应该注意,加强件300、302彼此是相同的。即,在每个加强件300、302中的槽都在沿加强件的相同位置上。因此,加强件可以彼此互换,这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在图8中,四个插座模块100以2×2的方形结构连接以示出本发明的X和Y方向的可伸缩性。设置了三个加强件300、302以连接模块100。因为沿着模块100的第一侧面110的突起118、120和凹槽126、128与沿着模块100的第二侧面112的突起114、116和凹槽122、124相反,所以使用单个加强件303来将模块100在Y方向上相互连接(如图10最好示出的)。附加的模块100可以连接到加强件300、302的未使用的槽310、314以进一步在Y方向上扩展结构。图中还示出在X方向上连接两个模块100的加强件300、302、303的使用。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当适合特定应用时可以将任何数量的模块连接在一起以形成不同尺寸的阵列。然而,本发明在其中每个X和Y方向上存在至少两个模块的优选实施例中是最有用的,即示出的方形结构。
图9示出以2×2的方形结构连接的四个插针模块200,图10示出与图9的方形插针模块200连接的图8的方形插座模块100。图10示出在Y方向上与相邻插座模块100的配合凹槽接合的插座模块100的突起。
本发明还可以用来连接具有比图1—10的插座和插针模块100、200的尺寸更小的模块,或者用来连接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模块。例如,本发明可以与图11—14中示出的模块400、450一起使用。另外,模块400、450是供电模块,其与插座和插针模块100、200连接是特别有用的,因为供电模块400、450提供驱动和操作插座和插针模块100、200必需的供电。
图11—14示出,每一个供电模块400、450沿两个相对侧面的每一个各具有突起402、452。供电模块400(图11—12)用来向一个或多个插针模块200提供供电,并且供电模块450(图13—14)用来向一个或多个插座模块100提供供电。插针供电模块400的顶部具有形成片部406的横档404。插座供电模块450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侧壁454,该侧壁454具有向内倾斜的表面456。
在图15中,插座供电模块450连接到插针供电模块400。插针供电模块400的横档404接收插座供电模块450的向下延伸的侧壁454。因此,插针供电模块400的片部406接收在插座供电模块450的侧壁454内。倾斜的表面456通过在连接之前彼此预对准供电模块400、450而便于连接。
如示出的实施例所示,组合的供电模块400、450接近模块100、200设置,从而供电模块突起402、452与模块100、200的突起118、218对准。然后,加强件(未示出)可以连接到供电模块400、450并且连接到插座和插针模块100、200。供电模块400、450可以连接到设置在加强件中的标准槽中的一个上。或者,可以在加强件中设置附加槽以容纳可能对槽具有不同间隔要求的一个或多个模块,例如本实施例的供电模块400、45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插座和插针模块100、200设置一组或多组供电模块400、450。例如,图8—10的方形结构可以设置有多达四组供电模块400、450,即每个插座和插针模块100、200一组。
如已经示出的,本发明提供了X和Y方向的可伸缩性用于扩展模块连接、替换或修理损坏模块的灵活性,并且可配置以符合信号密度要求。加强件还降低了在PCB和插针及插座模块之间膨胀系数的不匹配。这在回流期间是非常重要的,在该回流中由于膨胀系数不匹配,以不同于焊料的速率加热和冷却会产生应力。另外,具有顺从水平的钩状引线的设计进一步减小了转移到焊料接点的应力。虽然在图中本发明示出为带有单一端部的触头,但是它还可以用于不同的触头。
进一步讨论优选实施例,每个模块100、200大约24mm长,大约15mm宽,并且每个加强件300—306大约44mm长,2mm宽,且大约0.5mm厚。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合适尺寸和形状的模块和加强件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前述描述和附图应该理解为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的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进行本发明的多种应用。因此,不希望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实例或所示出和描述的精确的结构和操作。相反地,所有合适的修改和等效物都可以采用,并且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模块,具有端部、第一接触部分和带有接合结构的侧面;
第二模块,具有第二接触部分和带有接合结构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二模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模块的侧面沿第一平面对准;
第三模块,具有第三接触部分、端部和带有接合结构的侧面,其中所述第三模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模块的端部沿第二平面对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部分共面;以及
延长板片,具有可移除地接合所述第一模块的接合结构的第一接合结构、可移除地接合所述第二模块的接合结构的第二接合结构和可移除地接合所述第三模块的接合结构的第三接合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每一个都具有顶部表面,并且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部分被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所述顶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第四模块,具有端部和带有接合结构的侧面,并且所述第二模块具有端部,其中所述第四模块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模块的端部沿第二平面对准,并且所述第四模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三模块的侧面对准,所述延长板片还具有可移除地接合所述第四模块的接合结构的第四接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是基本上水平的,并且所述第二平面是基本上垂直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每一个的侧面分别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每一个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每一个都具有由绝缘材料形成的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部分被构造成接收印刷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所述接合结构每一个都包括突起,并且所述延长板片的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结构每一个都包括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方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部分被配置为接收电接触。
12.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多个模块,每一个都具有顶部表面、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基本上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在第一和第二侧面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接合结构,其中对准所述多个模块使得所述多个模块的顶部表面彼此共面并且所述多个模块形成至少一行和至少一列;以及
延长板片,具有可移除地接合所述至少一行中的模块和所述至少一列中的模块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结构的多个接合结构,
其中所述多个模块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并且所述至少一行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模块的第一行以及具有第三和第四模块的第二行,并且所述至少一列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三模块的第一列以及具有第二和第四模块的第二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行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矩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方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部分分别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顶部。
17.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多个模块,每一个都具有顶部表面、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基本上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在第一和第二侧面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接合结构,其中对准所述多个模块使得所述多个模块的顶部表面彼此共面并且所述多个模块形成至少一行和至少一列;以及
延长板片,具有可移除地接合所述至少一行中的模块和所述至少一列中的模块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结构的多个接合结构,从而所述多个模块在X方向和Y方向上都是可伸缩的,以形成模块的平面阵列,
其中所述多个模块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结构包括突起,并且所述延长板片的所述多个接合结构包括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行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矩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方形。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部分分别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顶部。
22.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多个模块,每一个都具有顶部表面、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基本上相对的第二侧面、以及在第一和第二侧面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接合结构,其中对准所述多个模块使得所述多个模块的顶部表面彼此共面并且所述多个模块形成至少一行和至少一列;以及
延长板片,具有可移除地接合所述至少一行中的模块和所述至少一列中的模块的所述至少一个接合结构的多个接合结构,
其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多行和多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行基本上垂直于所述至少一列。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矩形。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模块的每一个的形状基本上是方形。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接触部分分别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顶部。
27.一种连接器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模块,其具有顶部表面、至少一个侧面和在所述至少一个侧面上的接合结构;
提供第二模块,其与所述第一模块基本上水平地对准,所述第二模块具有顶部表面、至少一个侧面和在所述至少一个侧面上的接合结构,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顶部表面共面;
提供第三模块,其与所述第一模块基本上垂直地对准,所述第三模块具有顶部表面、至少一个侧面和在所述至少一个侧面上的接合结构,所述第三模块的所述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模块的所述顶部表面共面,其中共面的多个所述顶部表面包括接触部分;并且
提供延长板片,其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结构;
可移除地将第一接合结构与所述第一模块的接合结构接合;
可移除地将第二接合结构与所述第二模块的接合结构接合;以及
可移除地将第三接合结构与所述第三模块的接合结构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模块的所述接合结构每一个都包括突起,并且所述延长板片的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合结构每一个都包括槽。
28.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模块,具有顶部表面、端部和带有接合结构的第一侧面;
第二模块,具有顶部表面、端部、带有接合结构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顶部表面与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顶部表面共面;以及
延长板片,具有可移除地接合所述第一模块的接合结构的第一接合结构,和可移除地接合所述第二模块的接合结构的第二接合结构,由此可移除地接合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能够被布置为使得所述第二模块的端部沿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模块的端部基本上对准并且朝向所述第一模块的端部,或者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第一侧面沿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第二侧面基本上对准并且朝向所述第二模块的所述第二侧面。
CN200810215952.XA 2007-09-12 2008-09-12 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 Active CN1014311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854,231 2007-09-12
US11/854,231 US7578707B2 (en) 2007-09-12 2007-09-12 Modular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1197A CN101431197A (zh) 2009-05-13
CN101431197B true CN101431197B (zh) 2014-10-22

Family

ID=4043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952.XA Active CN101431197B (zh) 2007-09-12 2008-09-12 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578707B2 (zh)
CN (1) CN1014311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8465A (zh) * 2014-12-30 2015-04-29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的汽车诊断仪
CN106329208B (zh) * 2016-11-16 2019-02-01 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可扩展的多功能电连接器模组
CN106847758A (zh) * 2017-03-22 2017-06-13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电路模块垂直互连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946A (zh) * 1985-11-22 1987-07-15 威廉·戈登 组合式电气接插件结构
CN1201558A (zh) * 1995-11-09 1998-12-09 惠特克公司 机械连接装置
CN1689200A (zh) * 2002-09-25 2005-10-26 蒂科电子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接口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760793Y (zh) * 2004-12-23 2006-02-22 连泰端子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5518A (en) 1984-08-17 1987-04-07 Teradyne, Inc. Backplane connector
US4686607A (en) 1986-01-08 1987-08-11 Teradyne, Inc. Daughter board/backplane assembly
US5360349A (en) 1993-03-31 1994-11-01 Teradyne, Inc. Power connector
US5403206A (en) 1993-04-05 1995-04-04 Teradyne, Inc.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672064A (en) 1995-12-21 1997-09-30 Teradyne, Inc. Stiffen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702258A (en) 1996-03-28 1997-12-30 Teradyne,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ed from wafers
US6530790B1 (en) 1998-11-24 2003-03-11 Teradyne,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81219B1 (en) 1998-12-02 2001-01-30 Teradyne,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uch board
US6565387B2 (en) 1999-06-30 2003-05-20 Teradyne, Inc.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US6276963B1 (en) * 2000-04-19 2001-08-21 Molex Incorporated Adapter frame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6827611B1 (en) 2003-06-18 2004-12-07 Teradyne,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ulti-beam contact
US6776659B1 (en) 2003-06-26 2004-08-17 Teradyne, Inc.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72085B1 (en) 2003-09-30 2005-03-29 Teradyne, Inc.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048585B2 (en) 2003-12-23 2006-05-23 Teradyne, Inc. High 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US7108556B2 (en) 2004-07-01 2006-09-19 Amphenol Corporation Midplane especially applicable to an orthogonal architecture electronic system
US7371117B2 (en) 2004-09-30 2008-05-13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21779B2 (en) * 2005-03-31 2009-11-24 Molex Incorporated High-density, robust connector for stacking applications
US7331802B2 (en) * 2005-11-02 2008-02-1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rthogon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7946A (zh) * 1985-11-22 1987-07-15 威廉·戈登 组合式电气接插件结构
CN1201558A (zh) * 1995-11-09 1998-12-09 惠特克公司 机械连接装置
CN1689200A (zh) * 2002-09-25 2005-10-26 蒂科电子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接口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760793Y (zh) * 2004-12-23 2006-02-22 连泰端子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78707B2 (en) 2009-08-25
CN101431197A (zh) 2009-05-13
US20090068855A1 (en) 200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949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5575690A (en) Hybri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7963796B2 (en) Bridge connectors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ies including the same
US8715017B1 (en) Terminal block having an extender body fitted to a contact body
EP100415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taggered hold-down tabs
US7914305B2 (en) Backplan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in header
US7381071B2 (en) Flo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isted contacts
EP181299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system having contact array interface for engaging contacts at varying centerline spacing
US688107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668165A (zh) 借助于电池连接器电联接电池组的电池的装置和具有这种电池连接器的电池组
US624797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femal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ternal flexible contact arm
US20070287315A1 (en) Contact and IC socket using the contact
CN101431197B (zh) 模块化板对板连接器
CN104600451A (zh) 具有可靠的晶片保持作用的连接器
US20190280410A1 (en) Intermedi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CN110277680B (zh) 插头、插座以及连接器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4256757U (zh) 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及电子器件
CN219643063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EP4366055A1 (en) Connector position alignment assembly and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5545642U (zh) 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用印制板组件的组装焊接工装
CN214044041U (zh) 一种红外触摸框板对板连接器
CN212304108U (zh) 一种底部对配式板对板连接器
CN216313676U (zh) 伺服控制器
CN216563799U (zh) 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