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2258U - 连接器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2258U
CN220382258U CN202321966546.3U CN202321966546U CN220382258U CN 220382258 U CN220382258 U CN 220382258U CN 202321966546 U CN202321966546 U CN 202321966546U CN 220382258 U CN220382258 U CN 220382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main body
output electrode
insulating base
electrod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65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泽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65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2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2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2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电池包,该连接器包括具有隔离件的绝缘基座,以及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分设在隔离件的两侧,且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具有相连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一铜排连接部,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具有相连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铜排连接部;在绝缘基座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关于隔离件对称并均呈S形或折线形,且靠近绝缘基座一侧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绝缘基座一侧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有利于缩短铜排的长度,并能够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且有着很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连接器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产业目标、市场目标、技术路线等方面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划,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其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了接近传统燃油车的满油续航里程,对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集成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连接器,由于采用片式铜排,铜排做的比柱式连接器长,这就导致铜排会占用电池包内较大的Y向(电池包宽度方向)空间,降低整包空间利用率,且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不一定能满足UL安全标准(UL2580)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连接器,以利于缩短铜排的长度,并可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隔离件的绝缘基座,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
所述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分设在所述隔离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具有连接在所述绝缘基座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端部的并朝向所述隔离件所在一侧弯折的第一铜排连接部,所述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具有连接在所述绝缘基座上的第二主体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端部的并朝向所述隔离件所在一侧弯折的第二铜排连接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关于所述隔离件对称布置,在所述绝缘基座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均呈S形或折线形,且靠近所述绝缘基座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绝缘基座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件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的竖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竖板一端的横板,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形成“T”字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竖板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至少其一靠近所述横板设置,且所述横板上设有挡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信号线插接口,所述信号线插接口靠近所述横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信号线插接口相对应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均与所述绝缘基座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用于将自身安装在外部构件上的安装部;和/或,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均设有连接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器,通过设置的隔离件将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分隔开,并使得第一铜排连接部和第二铜排连接部均向远离隔离件的一侧延伸,同时将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布置呈S形,如此有利于缩短铜排的长度,并能够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且有着很好的使用效果。
此外,设置第一铜排连接部和第二铜排连接部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可利于铜排的连接布置。设置隔离件采用竖板和横板,并使得竖板和横板连接成T字形,有利于保证第一铜排连接部和第二铜排连接部具有足够的电气空间和爬电距离。设置的挡护板,能够有利于保证靠近横板布置的第一铜排连接部或第二铜排连接部的爬电距离。
另外,设置的信号线插接口,利于信号线的连接及信号传输,且信号线插接口靠近横板设置,使得横板将第一铜排连接部和第二铜排连接部及信号线插接口三者均分隔开来,可为这三者位置提供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与绝缘基座一体注塑成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的特点。设置在绝缘基座上的安装部,可便于连接器与外部构件安装于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壳体上设有如上所述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可在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的前提下,能够缩短与连接器连接的铜排的长度,从而可提升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绝缘基座;10、安装孔;11、隔离件;111、竖板;112、横板;1120、导向槽;1121、挡护板;12、信号线插接口;
2、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1、第一主体部;22、第一铜排连接部;
3、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1、第二主体部;32、第二铜排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利于缩短铜排的长度,并可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在整体结构上,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主要包括具有隔离件11的绝缘基座1,以及设于绝缘基座1上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
其中,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分设在隔离件11的两侧,且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具有连接在绝缘基座1上的第一主体部21,和连接在第一主体部21一端并朝向隔离件11所在一侧弯折的第一铜排连接部22,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具有连接在绝缘基座1上的第二主体部31,和连接在第二主体部31一端并朝向隔离件11所在一侧弯折的第二铜排连接部32。
并且,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31关于隔离件11对称布置,在绝缘基座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也即在连接器的俯视结构上,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31均呈S形或折线形,且靠近绝缘基座一侧的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31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绝缘基座1一侧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间的间距。
如上结构中,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通过隔离件11分隔开来,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分别用于连接铜排,且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均向远离隔离件11的一侧延伸,与此同时,将第一主体部21和第二主体部31布置呈S形或者折线形,如此有利于缩短铜排的长度,并能够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具体来说,继续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便于铜排的连接布置。具体实施时,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分别用于连接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并且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上均具有通孔,通过穿设在通孔中的连接件,使得第一铜排连接在第一铜排连接部22上,第二铜排连接在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上。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隔离件11具体包括设于绝缘基座1上的竖板111,以及连接在竖板111一端的横板112,竖板111和横板112形成“T”字形设置。该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在结构布置上,作为其中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均位于竖板111的底端。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通过“T”字形的隔离件11进行分隔,来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至少其一靠近横板112设置,且横板112上设有挡护板1121。其中,作为优选的,仍如图1和图3中所示的,第一铜排连接部22靠近竖板111的底端设置,第二铜排连接部32靠近横板112设置,此时在横板112的靠近第二铜排连接部32的一端设有挡护板1121,以保证第二铜排连接部32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布置形式外,其也还可将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布置的位置进行互换,此时,挡护板1121也可相应设置在靠近第一铜排连接部22的一端。当然,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两者同时靠近横板112布置,此时,横板112的两端均相应设置挡护板1121,如此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看图1至图3所示,绝缘基座1上也设有信号线插接口12,信号线插接口12靠近横板112设置。信号线插接口12的设置,利于信号线的连接及信号传输,并且信号线插接口12靠近横板112设置,使得横板112将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铜排连接部32及信号线插接口12三者均分隔开来,可为这三者位置提供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而且,在挡护板1121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而且,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在横板112上也开设有与信号线插接口12相对应的导向槽1120,该导向槽1120的设置,有利于信号线插接端的顺利插接,而利于保证信号线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优选采用铜制成,并且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与绝缘基座1一体注塑成型,如此使得连接器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的第一铜排连接部22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的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上均设有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用于铜排的连接,且该连接结构可具体为连接孔和焊接螺母,连接孔和焊接螺母同轴布置。在具体实施时,可将铜排置于第一铜排连接部22或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上,并使得铜排上的安装孔与连接孔对正,通过穿经安装孔和连接孔中的螺纹连接件与焊接螺母的螺接,使得铜排固定在第一铜排连接部22上或固定在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上。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结构除了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外,其也可采用设置在第一铜排连接部22或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上焊接螺柱,此时,铜排上的安装孔穿设在焊接螺柱上,并通过螺母与焊接螺柱的螺接,使得铜排安装在第一铜排连接部22或第二铜排连接部32上。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绝缘基座1上也设有用于将自身安装在外部构件上的安装部。安装部的设置,可便于连接器于外部构件上的安装。其中,外部构件可例如为电池包壳体或是其他支撑构件。具体的,上述的安装部包括设于绝缘基座1周向上的多个安装孔10。连接器和外部构件通过穿设在安装孔10中的螺纹连接件连接于一起。
另外,相对于设有第一输出极连接片2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3的一侧,在连接器的另一侧也设有供电气件插接的接口,如此可利于电压信号和其他信号的输出。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能够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且也利于缩短铜排的长度,并有着很好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的壳体上设有实施例一的连接器。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应用实施例一的连接器,能够在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的前提下,缩短与连接器连接的铜排的长度,从而可提升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隔离件的绝缘基座,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片;
所述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分设在所述隔离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具有连接在所述绝缘基座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主体部端部的并朝向所述隔离件所在一侧弯折的第一铜排连接部,所述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具有连接在所述绝缘基座上的第二主体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主体部端部的并朝向所述隔离件所在一侧弯折的第二铜排连接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关于所述隔离件对称布置,在所述绝缘基座的横截面上的投影,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均呈S形或折线形,且靠近所述绝缘基座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绝缘基座一侧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件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的竖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竖板一端的横板,所述竖板和所述横板形成“T”字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均位于所述竖板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至少其一靠近所述横板设置,且所述横板上设有挡护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信号线插接口,所述信号线插接口靠近所述横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信号线插接口相对应的导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极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输出极连接片均与所述绝缘基座一体注塑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基座上设有用于将自身安装在外部构件上的安装部;和/或,
所述第一铜排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铜排连接部均设有连接结构。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的壳体上设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2321966546.3U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及电池包 Active CN220382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6546.3U CN220382258U (zh)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6546.3U CN220382258U (zh)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2258U true CN220382258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3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6546.3U Active CN220382258U (zh) 2023-07-25 2023-07-25 连接器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2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5632B1 (en) Battery module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medium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US20210066700A1 (en) Single-cell battery, battery module, power battery and electric vehicle
EP2919296A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bus bar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CN108598311B (zh) 用于电池包的电路板组件和车辆
CN109728237B (zh) 电池模组的汇流排支架
CN21269526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16720218U (zh) 二次电池
CN214227086U (zh) 一种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3782207U (zh) 汇流排、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JP2020047582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バスバーアセンブリ
CN220382258U (zh) 连接器及电池包
WO2024041500A1 (zh) 汇流排支架总成、动力电池及车辆
CN217544853U (zh) 一种电芯的连接结构
CN112201908B (zh) 极耳端板、锂电池及锂电池的pack方法
CN214152989U (zh) 动力电池用高压分线装置
CN114696024A (zh) 具有长电芯的电池及包含该电池的车辆
CN220106810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18827693U (zh) 电池包
CN221080276U (zh) 电池模组
CN214099825U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采样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20253697U (zh)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CN220066050U (zh) 电池
CN220341457U (zh) 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8351778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绝缘扣件以及高压熔断器型连接器
CN214848944U (zh) 汇流排结构、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