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3697U -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3697U
CN220253697U CN202321162448.4U CN202321162448U CN220253697U CN 220253697 U CN220253697 U CN 220253697U CN 202321162448 U CN202321162448 U CN 202321162448U CN 220253697 U CN220253697 U CN 220253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bus
pcb
units
sequential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24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戈巧瑜
刘静铜
陈�基
邓明华
王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 Innovati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 Innovati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 Innovati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 Innovati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24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3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3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3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其中,汇流排包括PCB板、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线插座、两个第一汇流单元以及位于两个第一汇流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汇流单元,信号采集单元集成在PCB板上,采集线插座安装于PCB板,且与PCB板电性连接,两个第一汇流单元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汇流片,两个第一汇流单元与全部第二汇流单元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汇流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汇流片。如此,减少了导线或电线的使用,有利于节省汇流排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模组的信号采集单元,如温度采集线、电压采集线等大多通过导线连接来进行信号传递。当需要采集多种电池信号(比如需要采集温度信号和电压信号),或者电池模组的电芯数量较多时,就需要更多的导线来进行连接。传统的这种通过导线来采集电池信号的方式会因导线安装繁琐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且大量的导线使用也会提高电池模组的空间占用率,不利于电池模组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现有的信号采集单元需要使用导线来进行信号传递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包括PCB板、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线插座、两个第一汇流单元以及位于两个第一汇流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汇流单元,信号采集单元集成在PCB板上,采集线插座安装于PCB板,且与PCB板电性连接,两个第一汇流单元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汇流片,两个第一汇流单元与全部第二汇流单元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汇流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汇流片,其中,第一汇流片和第二汇流片均与PCB板电性连接,以及均用于与电芯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第一汇流单元还包括总正和总负,该第一汇流单元的全部第一汇流片均位于总正和总负之间,总正和总负均与PCB板电性连接,以及均用于与电芯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总正、总负和采集线插座位于PCB板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汇流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每一第一汇流片至少与一个第一连接片焊接,全部第一连接片均与PCB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PCB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片,多个第一导电片与多个第一连接片分别一一对应,第一连接片焊接于相对应的第一导电片背离PCB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连接片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片,PCB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用于供第一定位片插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汇流片均与两个第一连接片焊接,两个第一连接片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汇流片相对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汇流片上开设有两个电芯定位孔,两个电芯定位孔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两个电芯定位孔均用于第一汇流片与电芯的连接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汇流片的中部朝远离PCB板的方向拱起并形成汇流拱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的中部朝远离PCB板的方向拱起并形成连接拱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组和上述的汇流排,电芯组的数量比第二汇流单元的数量多一,全部电芯组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每一电芯组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电芯,其中,第一汇流片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个电芯组内相邻的两个电芯连接,第二汇流片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电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导线或电线连接信号采集单元和汇流铝片以采集电池信号,本申请通过采用PCB板,并将信号采集单元集成在该PCB板上,实现电池信号采集的同时,减少了导线或电线的使用。如此,一方面,减小了汇流排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汇流排的小型化,另一方面,由于无需使用导线或电线,减少了连接导线或连接电线的这一步骤,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生产效率。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汇流片以及第二汇流片,并使第一汇流片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使第二汇流片沿第二方向延伸,使得使用有本汇流排的电池模组内的多个电芯可以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可以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就是说,在电芯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有本汇流排的电池模组的形状、尺寸更加合理,而不是单向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排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汇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汇流排; 10、第一汇流单元;20、第二汇流单元;
30、PCB板; 40、采集线插座; 11、第一汇流片;
12、第一连接片;13、总正; 14、总负;
15、电芯定位孔;16、汇流拱起; 121、第一定位片;
122、连接拱起; 21、第二汇流片; 31、第一导电片;
32、第一定位槽;200、电池模组; 210、电芯组;
220、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100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中,多个指数量为两个或大于两个。
请参考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X轴、Y轴和Z轴分别对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上下方向,为方便说明和理解,定义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定义第二方向为前后方向。
请参考图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100包括PCB板30、信号采集单元、采集线插座40、两个第一汇流单元10以及位于两个第一汇流单元10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汇流单元20,信号采集单元集成在PCB板30上,采集线插座40安装于PCB板30,且与PCB板30电性连接,两个第一汇流单元10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汇流片11,两个第一汇流单元10与全部第二汇流单元20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汇流单元2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汇流片21,其中,第一汇流片11和第二汇流片21均与PCB板30电性连接,以及均用于与电芯220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中,示例性地,第二汇流单元20的数量为一个。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汇流单元2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大于两个,在此不作限定。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温度采集线和电压采集线,温度采集线和电压采集线均集成设置在PCB板30上。采集线插座40用于与外部线缆进行电性连接,以输出电池信号。
可以理解地,第一汇流片11和第二汇流片21均用于连接两个电芯220上不同极性的两个极柱,比如,第一汇流片11的一端连接一个电芯220的正极极柱,该第一汇流片1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电芯220的负极极柱,如此实现多个电芯220的串联。
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导线或电线连接信号采集单元和汇流铝片以采集电池信号,本申请通过采用PCB板30,并将信号采集单元集成在该PCB板30上,实现电池信号采集的同时,减少了导线或电线的使用。如此,一方面,减小了汇流排100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汇流排100的小型化,另一方面,由于无需使用导线或电线,减少了连接导线或连接电线的这一步骤,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和生产效率。此外,通过设置第一汇流片11以及第二汇流片21,并使第一汇流片11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使第二汇流片21沿第二方向延伸,使得使用有本汇流排100的电池模组200内的多个电芯220可以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可以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就是说,在电芯220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有本汇流排100的电池模组200的形状、尺寸更加合理,而不是单向延长。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其中一个第一汇流单元10还包括总正13和总负14,该第一汇流单元10的全部第一汇流片11均位于总正13和总负14之间,总正13和总负14均与PCB板30电性连接,以及均用于与电芯220电性连接。具体地,总正13和总负14均位于PCB板30的后端,且均用于与外部线缆电性连接。与第一汇流片11和第二汇流片21不同的是,总正13和总负14仅与一个电芯220上的一个极柱连接。通过将总正13和总负14设置在PCB板30的后端,可以使外部线缆能够在PCB板30的同一侧进行连接,有利于提高接线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总正13、总负14和采集线插座40位于PCB板30的同一侧。具体地,总正13、总负14和采集线插座40均设置于汇流排100的后端,可进一步提高接线效率。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PCB板30的顶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纳槽、多个第二容纳槽、一个总正13容纳槽和一个总负14容纳槽。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总正13容纳槽和总负14容纳槽均贯穿PCB板30的上下两个表面。第一容纳槽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容纳第一汇流片11。第二容纳槽沿第二方向延伸,用于容纳第二汇流片21。总正13容纳槽和总负14容纳槽分别用于容纳总正13和总负14。第一容纳槽、第二容纳槽、总正13容纳槽和总负14容纳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汇流片11、第二汇流片21、总正13和总负14能够与电芯220上的极柱进行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第一汇流单元10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12,每一第一汇流片11至少与一个第一连接片12焊接,全部第一连接片12均与PCB板3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12位于PCB板30的上方,第一连接片12的一端与第一汇流片11焊接,该第一连接片12的另一端与PCB板30焊接,如此,实现PCB板30、第一连接片12和第一汇流片11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片12的设置,实现了PCB板30对电池信号的采集。
进一步地,每一第一汇流片11均与两个第一连接片12焊接,两个第一连接片12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汇流片11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汇流片11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一个第一连接片12,有利于提高第一汇流片11的稳固性。此外,由于两个第一连接片12焊接在第一汇流片11长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可进一步挺高第一汇流片11的稳固性。
可以理解地,第二汇流单元20同样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每一个第二汇流片21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一个第二连接片。
同样地,总正1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片,总负14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四连接片。
第二连接片的结构、第三连接片的结构、第四连接片的结构与第一连接片1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12的结构、第二连接片的结构、第三连接片的结构和第四连接片的结构相同,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片12、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的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PCB板3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片31,多个第一导电片31与多个第一连接片12分别一一对应,第一连接片12焊接于相对应的第一导电片31背离PCB板30的一侧。具体地,每一个第一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导电片31,所有第一导电片31均安装在PCB板30的上方。第一连接片12焊接在第一导电片31的上方。第一导电片31的设置,实现第一连接片12与PCB板30的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每一第一连接片12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片121,PCB板3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32,第一定位槽32用于供第一定位片121插设。具体地,每一个第一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32,第一连接片12向下折弯形成第一定位片121。第一定位槽32用于定位第一汇流片11,以方便第一连接片12与第一汇流片11的焊接。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第一汇流片11上开设有两个电芯定位孔15,两个电芯定位孔15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两个电芯定位孔15均用于第一汇流片11与电芯220的连接定位。具体地,两个电芯定位孔15均开设于第一汇流片11的顶面,且均贯穿第一汇流片11的上下两个表面,两个电芯定位孔15分别位于第一汇流片11的左右两端。电芯定位孔15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本汇流排100与电芯220连接时的准确度。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第一汇流片11的中部朝远离PCB板30的方向拱起并形成汇流拱起1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汇流片11的中部向上拱起,汇流拱起16位于两个电芯定位孔15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吸收电池模组200振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使第一汇流片11能够更好地与电芯220的极柱接触,减少电压跳变的可能。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第一连接片12的中部朝远离PCB板30的方向拱起并形成连接拱起122。具体地,第一连接片12的中部向上拱起。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连接片12能够更好地与第一汇流片11接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200,请参考图1,电池模组200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组210和上述的汇流排100,电芯组210的数量比第二汇流单元20的数量多一,全部电芯组210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每一电芯组210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电芯220,其中,第一汇流片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个电芯组210内相邻的两个电芯220连接,第二汇流片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210的电芯220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组2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芯组210的电芯220的极柱通过第二汇流片21连接。
可以理解地,第一汇流片11和第二汇流片21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芯220的极柱连接,也可以是通过铆钉进行连接。
本电池模组200由于使用有上述的汇流排100,使得本电池模组200的多个电芯220可以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可以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也就是说,在电芯220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有本汇流排100的电池模组200的形状、尺寸更加合理,而不是单向延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
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集成在所述PCB板上;
采集线插座,所述采集线插座安装于所述PCB板,且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两个第一汇流单元,两个所述第一汇流单元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汇流片;
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汇流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汇流单元,两个所述第一汇流单元与全部所述第二汇流单元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汇流单元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汇流片;
其中,所述第一汇流片和所述第二汇流片均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以及均用于与电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汇流单元还包括总正和总负,该所述第一汇流单元的全部所述第一汇流片均位于所述总正和所述总负之间,所述总正和所述总负均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以及均用于与电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正、所述总负和所述采集线插座位于所述PCB板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单元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每一所述第一汇流片至少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片焊接,全部所述第一连接片均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电片,多个所述第一导电片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分别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片焊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片背离所述PCB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片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片,所述PCB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用于供所述第一定位片插设。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汇流片均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焊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汇流片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片上开设有两个电芯定位孔,两个所述电芯定位孔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两个所述电芯定位孔均用于所述第一汇流片与电芯的连接定位;
和/或,所述第一汇流片的中部朝远离所述PCB板的方向拱起并形成汇流拱起。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中部朝远离所述PCB板的方向拱起并形成连接拱起。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芯组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所述电芯组的数量比所述第二汇流单元的数量多一,全部所述电芯组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每一所述电芯组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电芯,其中,所述第一汇流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同一个所述电芯组内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连接,所述第二汇流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的电芯连接。
CN202321162448.4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20253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2448.4U CN22025369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2448.4U CN22025369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3697U true CN220253697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7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2448.4U Active CN220253697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3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58501U (zh) 一种线束隔离板及电池模组
CN212848715U (zh) 一种电芯模组
CN214898766U (zh) 一种电芯模块及电池包
CN220253697U (zh)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CN216529251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7544807U (zh) 电芯模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5299458U (zh) 电池模组采样总成及电池包
CN211150540U (zh) 二极管固定结构及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
CN218887477U (zh) 信号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20066050U (zh) 电池
CN219832929U (zh) 一种动力电池连接件固定装置
CN220710568U (zh) 电池模组
CN220492046U (zh)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小型化电池包
CN215911469U (zh) 电池包的模组及电池包
CN217062437U (zh) 电池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873167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9832952U (zh) 一种采集线路板、电池装置和用电设备
CN214588982U (zh) 电池模组采样模块和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788743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20021374U (zh) 电池信号采集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9268077U (zh) 一种多功能信号采集ccs装置
CN218996834U (zh) 电池采样器、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5898098U (zh) Bms采集板和电池模组
CN21867749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CN220042201U (zh) 汇流排组件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