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8847U -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8847U
CN220378847U CN202321856051.5U CN202321856051U CN220378847U CN 220378847 U CN220378847 U CN 220378847U CN 202321856051 U CN202321856051 U CN 202321856051U CN 220378847 U CN220378847 U CN 220378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oil
hole
baffle
lubr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60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中奎
熊永强
曹洪
郭华杰
周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60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8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8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8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箱润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该润滑油路结构包括滑环和挡环,滑环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滑环上开设有第一注油孔,第一注油孔与第一行星架的出油孔连通;挡环可拆卸安装于第二行星架上,第二行星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挡环装设在安装孔中;挡环具有第一润滑油路,第一润滑油路同时连通第一注油孔和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滑环与挡环转动配合。该润滑油路结构的挡环可拆卸地装设在第二行星架上,将挡环拆下即可从环形安装孔中取出滑环,无需操作人员费力拆卸齿轮箱就能够对滑环进行检修和更换,简化了更换流程、提高了更换效率。

Description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背景技术
目前齿轮箱内一、二级行星架之间在进行润滑时,通常是利用设置在一、二级行星架之间的带有油孔的滑环将润滑油从二级行星架传递至一级行星架,再由一级行星架内部的油道分配至各个润滑点,从而完成行星架的润滑。现有的滑环多被包围在一级行星架的内部,无法对滑环的日常运行状态及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且滑环失效后需要将齿轮箱整体拆解后才能更换滑环,给齿轮箱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能够便于对滑环进行检修和更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路结构,包括:
滑环,所述滑环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所述滑环上开设有第一注油孔,所述第一注油孔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的出油孔连通;
挡环,可拆卸安装于第二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挡环装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挡环具有第一润滑油路,所述第一润滑油路同时连通所述第一注油孔和所述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所述滑环与所述挡环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地,第一行星架包括用于安装滑环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安装孔贯穿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挡环沿第一方向安装于安装孔中,当安装孔中未安装挡环时,滑环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自安装孔中取出。
作为优选地,所述滑环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环形底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底板上并朝安装孔所在方向延伸的外环壁和内环壁,所述第一注油孔均匀开设在所述内环壁和所述外环壁之间的所述第一环形底板上,所述内环壁和所述外环壁之间形成第二润滑油路,所述第一注油孔通过所述第二润滑油路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挡环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环形底板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底板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内环挡板和外环挡板,内环挡板和外环挡板在第二环形底板靠近滑环的一侧形成环形槽,滑环嵌设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外环挡板的内周面与所述外环壁的外周面贴靠,所述内环挡板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环壁的内周面贴靠,所述内环挡板和所述外环挡板之间的所述第二环形底板上均匀开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一润滑油路通过所述第二注油孔与所述第二润滑油路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安装孔自第一侧面凹设形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一抵挡部,所述外环挡板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抵挡部抵靠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作为优选地,所述安装孔自第二侧面凹设形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二抵挡部,所述内环挡板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抵挡部抵靠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润滑油路包括互相连通的轴向段和径向段,轴向段与滑环的第一注油孔连通,径向段与第二行星架上的进油孔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挡环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挡环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观察孔远离滑环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
齿轮箱,包括上述润滑油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油路结构,由于滑环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且滑环的第一注油孔与第一行星架的油孔连通,挡环中第一润滑油路同时连通第一注油孔和第二行星架的油孔,因此润滑油能够通过滑环和挡环注入第二行星架的油孔中,进而实现对第二行星架上齿轮和轴承的润滑;由于挡环可拆卸地装设在第二行星架的安装孔上,滑环与第一行星架也是可拆卸连接,因此当挡环或滑环出现磨损时,无需操作人员费力拆卸齿轮箱就能够对滑环和挡环进行检修和更换,简化了更换流程、提高了更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箱,采用上述润滑油路结构,能够对齿轮箱内部的第二行星架上的齿轮和轴承进行润滑,并且无需拆除齿轮箱箱体即可对内部的滑环进行检修和更换,省时省力、极大地便利了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润滑油路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
101-出油孔;102-第一安装部;
201-进油孔;202-第二安装部;2021-第一抵挡部;2022-第二抵挡部;
1-滑环;11-第一注油孔;12-第一环形底板;13-外环壁;14-内环壁;15-第二润滑油路;
2-挡环;21-第一润滑油路;23-端盖;24-第二环形底板;25-内环挡板;251-第二定位部;26-外环挡板;261-第一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路结构,该润滑油路结构包括滑环1和挡环2,滑环1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滑环1上开设有第一注油孔11,第一注油孔11与第一行星架的出油孔101的连通。于本实施例中,由于滑环1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且滑环1的第一注油孔11与第一行星架的出油孔101连通,挡环2中第一润滑油路21一端与第一注油孔1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201连通,因此润滑油能够通过滑环1和挡环2注入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201中,进而实现对第二行星架上齿轮和轴承的润滑。
挡环2可拆卸安装于第二行星架上,第二行星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挡环2装设在安装孔中;挡环2具有第一润滑油路21,第一润滑油路21同时连通第一注油孔11和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201;滑环1与挡环2转动配合。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孔为环形,滑环1的厚度小于安装孔的宽度,挡环2可拆卸地装设在安装孔中且挡环2与安装孔相匹配;挡环2具有第一润滑油路21,第一润滑油路21的一端与第一注油孔11连通,第一润滑油路21的另一端与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201连通;滑环1与挡环2转动配合。于本实施例中,由于挡环2可拆卸地装设在第二行星架的安装孔上,滑环1与第一行星架也是可拆卸连接,因此当挡环2或滑环1出现磨损时,无需操作人员费力拆卸齿轮箱就能够对滑环1和挡环2进行检修和更换,简化了更换流程、提高了更换效率。如图1所示,该润滑油路结构以图中部的水平点划线为对称轴,挡环2和滑环1均为圆环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行星架包括用于安装滑环1的第一安装部102,第二行星架包括与第一安装部102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202,第二安装部20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安装孔贯穿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挡环2沿第一方向安装于安装孔中,当安装孔中未安装挡环2时,滑环1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自安装孔中取出。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行星架的第二安装部202上开设有环形的安装孔,其宽度大于滑环1的厚度,当需要对滑环1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操作人员将挡环2从安装孔中拆卸,之后即可将滑环1从安装孔中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取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滑环1包括安装于第一安装部102的第一环形底板12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一环形底板12上并朝安装孔所在方向延伸的外环壁13和内环壁14,第一注油孔11均匀开设在内环壁14和外环壁13之间的第一环形底板12上,内环壁14和外环壁13之间形成第二润滑油路15,第一注油孔11通过第二润滑油路15与第一润滑油路21连通。于本实施例中,滑环1的第一环形底板12连接在外环壁13和内环壁14之间,外环壁13和内环壁14均朝向安装孔的方向即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安装,第一环形底板12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一注油孔11,润滑油从第一注油孔11流入第二润滑油路15中,第二润滑油路15是由外环壁13、内环壁14以及第一环形底板12围成的环形槽,能够暂存润滑油,并且滑环1在转动的过程中,润滑油能够通过第二润滑油路15中均匀分配至挡环2的多个第一润滑油路21中,从而使得第二行星架上多个行星轮能够被均匀润滑。内环壁14的内周面与外环壁13的外周面之间的宽度即为滑环1的厚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挡环2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部202的第二环形底板24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二环形底板24上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内环挡板25和外环挡板26,内环挡板25和外环挡板26在第二环形底板24靠近滑环1的一侧形成环形槽,滑环1嵌设在环形槽中,外环挡板26的内周面与外环壁13的外周面贴靠,内环挡板25的外周面与内环壁14的内周面贴靠,内环挡板25和外环挡板26之间的第二环形底板24上均匀开设有第二注油孔,第一润滑油路21通过第二注油孔与第二润滑油路15连通。于本实施例中,挡环2的结构与滑环1类似,内环挡板25和外环挡板26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二环形底板24上,从而在第二环形底板24的一侧形成环形槽,滑环1嵌设在该环形槽中,其中内环挡板25的外周面与内环壁14的内周面转动配合、外环挡板26的内周面与外环壁13的外周面转动配合,从而使得滑环1与挡环2能够紧密的贴靠且相对转动,避免润滑油从滑环1与挡环2的接头处渗漏;第二环形底板2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注油孔,确保润滑油能够从第二环形底板24上均匀地流入第一润滑油路21并能够均匀地对第二行星架上的多个行星轮进行润滑;具体地,挡环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式结构,能够更好地避免润滑油的渗漏,同时提高了挡环2的整体强度。外环挡板26的内周面与内环挡板25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安装孔的宽度。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孔自第一侧面凹设形成位于第二安装部202上的第一抵挡部2021,外环挡板26具有第一定位部261,第一定位部261与第一抵挡部2021抵靠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二行星架。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挡部2021为第一侧面上的凹槽结构,第一定位部261嵌设在第一抵挡部2021中且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行星架上,能够进一步提高挡环2与第二行星架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操作人员拆卸和安装。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孔自第二侧面凹设形成位于第二安装部202上的第二抵挡部2022,内环挡板25具有第二定位部251,第二定位部251与第二抵挡部2022抵靠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二行星架。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挡部2022为第二侧面上的凹槽结构,第二抵挡部2022的结构与第二抵挡部2022相同,第二定位部251嵌设在第二抵挡部2022中且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行星架上,能够进一步提高挡环2与第二行星架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操作人员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润滑油路21包括互相连通的轴向段和径向段,轴向段与滑环1的第一注油孔11连通,径向段与第二行星架上的进油孔201连通。于本实施例中,轴向段和径向段垂直连接,共同组成挡环2的第一润滑油路21,用于流通润滑油;其中轴向段沿第一方向开设,径向段则垂直于轴向段开设,从而便于第一润滑油路21的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挡环2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挡环2的观察孔,观察孔与第一润滑油路21连通。于本实施例中,当进行润滑时,润滑油从第一行星架的出油孔101流入滑环1的第一注油孔11中,之后依次经过轴向段和径向段再流入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201中,从而完成润滑;观察孔沿第一方向开设在挡环2上且与第一润滑油路21的轴向段连通,因此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孔直接看到内部滑环1的磨损情况,无需拆卸该润滑油路结构即可对滑环1的工作状态进行观测,省时省力。
具体地,如图1所示,观察孔远离滑环1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23。于本实施例中,端盖23具有头部和杆部,杆部上开设有外螺纹,观察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因此端盖23与观察孔螺纹连接;端盖23能够避免外界杂物或灰尘进入第一润滑油路21中,确保该润滑油路结构对第二行星架的润滑效果,同时能够防止滑环1受到磨损、延长了滑环1的使用寿命。
当需要更换滑环1时,先将挡环2和第二行星架之间的螺栓拆卸下来,再从安装孔中将固定滑环1的螺栓拆卸下来,从而使滑环1从第一行星架上拆卸下来,滑环1从安装孔中直接取出。于本实施例中,滑环1由尼龙制成,尼龙强度高、耐磨性好,当第二行星架受到较大载荷而发生偏移时,尼龙制成的滑环1能够有效防止与挡环2产生磨损,从而延长了该润滑油路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齿轮箱,该齿轮箱包括上述的润滑油路结构。该齿轮箱能够实现对第二行星架的润滑,同时还能够方便地取出滑环1进行维修和更换,简化了滑环1的更换流程、提高了更换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环(1),所述滑环(1)可拆卸设置在第一行星架上,所述滑环(1)上开设有第一注油孔(11),所述第一注油孔(11)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的出油孔(101)连通;
挡环(2),可拆卸安装于第二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挡环(2)装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挡环(2)具有第一润滑油路(21),所述第一润滑油路(21)同时连通所述第一注油孔(11)和所述第二行星架的进油孔(201);所述滑环(1)与所述挡环(2)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架包括用于安装滑环(1)的第一安装部(102),所述第二行星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部(102)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202),所述第二安装部(20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安装孔贯穿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挡环(2)沿第一方向安装于安装孔中,当安装孔中未安装挡环(2)时,滑环(1)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自安装孔中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1)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02)的第一环形底板(12)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底板(12)上并朝安装孔所在方向延伸的外环壁(13)和内环壁(14),所述第一注油孔(11)均匀开设在所述内环壁(14)和所述外环壁(13)之间的所述第一环形底板(12)上,所述内环壁(14)和所述外环壁(13)之间形成第二润滑油路(15),所述第一注油孔(11)通过所述第二润滑油路(15)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2)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02)的第二环形底板(24)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底板(24)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内环挡板(25)和外环挡板(26),内环挡板(25)和外环挡板(26)在第二环形底板(24)靠近滑环(1)的一侧形成环形槽,滑环(1)嵌设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外环挡板(26)的内周面与所述外环壁(13)的外周面贴靠,所述内环挡板(25)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环壁(14)的内周面贴靠,所述内环挡板(25)和所述外环挡板(26)之间的所述第二环形底板(24)上均匀开设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一润滑油路(21)通过所述第二注油孔与所述第二润滑油路(1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自第一侧面凹设形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02)上的第一抵挡部(2021),所述外环挡板(26)具有第一定位部(261),所述第一定位部(261)与所述第一抵挡部(2021)抵靠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自第二侧面凹设形成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部(202)上的第二抵挡部(2022),所述内环挡板(25)具有第二定位部(251),所述第二定位部(251)与所述第二抵挡部(2022)抵靠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21)包括互相连通的轴向段和径向段,轴向段与滑环(1)的第一注油孔(11)连通,径向段与第二行星架上的进油孔(20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2)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挡环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所述第一润滑油路(2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远离滑环(1)的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23)。
10.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路结构。
CN202321856051.5U 2023-07-14 2023-07-14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Active CN220378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6051.5U CN220378847U (zh) 2023-07-14 2023-07-14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6051.5U CN220378847U (zh) 2023-07-14 2023-07-14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8847U true CN220378847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6051.5U Active CN220378847U (zh) 2023-07-14 2023-07-14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8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1167U (zh) 一种储油式自润滑链条
CN101761648A (zh) 旋转轴的密封装置
CN203906577U (zh) 轴承机油润滑装置
CN202176622U (zh) 一种液体润滑油循环润滑及防渗漏的大轴承式钢丝股绳机
CN220378847U (zh)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CN116771896A (zh) 润滑油路结构及齿轮箱
CN218882787U (zh) 一种带有喷油机构的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
CN202301477U (zh) 强制稀油润滑的九辊轴承箱
CN210565054U (zh) 一种凸轮转子泵
CN215110155U (zh) 一种辊压机用内嵌式可拆卸导向键
CN106594250B (zh) 风电齿轮箱中行星轮系支撑轴承的润滑机构
CN214617483U (zh) 新型润滑结构被动轮
CN2382886Y (zh) 剖分式滚动轴承
CN201181877Y (zh) 一种方便拆装保养的电机端盖
CN105626693A (zh) 一种脂润滑螺旋槽径向滑动轴承
CN109372677B (zh) 一种新型控制环抗磨机构
CN216241873U (zh) 一种支撑辊轴油气润滑结构
CN217401670U (zh) 一种冷却润滑系统结构
CN111365430A (zh) 一种组合式曲轴连杆装置
CN205663583U (zh) 一种乳化液泵站
CN217207333U (zh) 一种滑动轴承及静压启动系统
CN211915118U (zh) 一种自密封润滑防尘整体式轧轮
CN207278838U (zh) 一种密封式卡板结构
CN214618971U (zh) 高压电机润滑油进出油装置及电机
CN211423203U (zh) 一种改进的万向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