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7816U -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7816U
CN220377816U CN202322260338.8U CN202322260338U CN220377816U CN 220377816 U CN220377816 U CN 220377816U CN 202322260338 U CN202322260338 U CN 202322260338U CN 220377816 U CN220377816 U CN 220377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steel
reinforcing
full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03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亮亮
张哲瑞
李泽宇
赵路
刘洋
王铭晖
吴松华
叶浩
李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03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7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7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7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包括钢质模板,钢质模板的一端面向混凝土浇筑面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正面两端通过电焊满焊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固定环,两个固定环通过两端插入的方式插入有钢筋支架,钢筋支架的形状类似于三角形,三角形的最小角处通过电焊满焊的方式与加固圆环相连接,加固圆环的内部通过插入锚固的方式与支撑钢筋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设计简单的一体式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可适用于混凝土浇筑之前的模板安装。该加固工具结构简单,受力均匀、强度大、安全系数高,避免传统木模在浇筑过程中产生模具不稳,对混凝土质量的破坏、同时也便于操作,使用方便快捷,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效率。

Description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场地平整、地梁浇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支撑装置,与传统的木质模具相比,优点显著。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的技术特点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稳定。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钢质模板支撑装置,将大量精细的技术部分以工厂化方式完成。施工现场只需用将所浇筑混凝土的位置提前挖好相应尺寸的沟槽,将钢质模板支撑装置在提前挖好的沟槽中进行连接,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普通工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操作,最大限度地简化了现场操作的技术难度,几分钟就能完成一处混凝土浇筑面,既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又能保证稳定的工程质量。劳动强度小,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所用的连接板、加固圆环、连接板等重量轻、连接构件少、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小,安装方便,施工工艺简单。
然而传统的木质模板连接,模板与模板之间需要通过钢钉或者卡扣进行连接,工序繁琐,在工程的现场施工中进行二次连接,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简便。而采用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不需要钢钉或者卡扣连接,从而省去卡扣与钢钉、以及再组装的工序,提高安装速度,缩短工期。同时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采用钢质模板、加固环、连接板等相应构件。避免了焊接过程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光辐射、焊接烟尘、有害气体、焊渣对环境造成的化学、物理污染;避免了焊工尘肺、锰中毒、氟中毒、金属烟热、电光性眼炎等焊接职业病的发生,环保性能显著。而且在经济方面,传统的木质模板在浇筑一次混凝土过后,模板上会沾有大量的混凝土残渣,对下一次的施工质量有影响因素,达不到下一次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包括钢质模板,所述钢质模板的一端面向混凝土浇筑面,钢质模板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两端通过电焊满焊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通过两端插入的方式插入有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的形状类似于三角形,三角形的最小角处通过电焊满焊的方式与加固圆环相连接,所述加固圆环的内部通过插入锚固的方式与支撑钢筋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质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二模板的形状相同,类似于“L”形,所述第一模板的底部和第二模板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表面通过电焊满焊连接的方式与第三伸缩杆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一模板或第二模板的短侧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采用4mm厚的钢板材质,所述加固圆环采用5mm厚的钢板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钢筋采用的是HRB400E钢筋且直径为1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完成混凝土浇筑前的织模的连接安装工作,该定型化装置不仅结构简单稳定、强度高,同时也便于进行操作,使用方便快捷,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简单的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携带和使用,其整体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大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简单的操作结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省时省力,提高了整体模板安装的效率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质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质模板与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质模板;101、第一模板;102、第一伸缩杆;103、第二模板;2、连接板;3、固定圆环;4、钢筋支架;5、加固圆环;6、支撑钢筋;7、第二伸缩杆;8、第三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包括钢质模板1,钢质模板1的一端面向混凝土浇筑面,钢质模板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正面两端通过电焊满焊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固定环3,两个固定环3通过两端插入的方式插入有钢筋支架4,钢筋支架4的形状类似于三角形,三角形的最小角处通过电焊满焊的方式与加固圆环5相连接,加固圆环5的内部通过插入锚固的方式与支撑钢筋6相连接。
进一步的,钢质模板1包括第一模板101、第二模板103,第一模板101的第二模板103的形状相同,类似于“L”形,第一模板101的底部和第二模板103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102相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板2的顶部和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二伸缩杆7,第二伸缩杆7的顶部表面通过电焊满焊连接的方式与第三伸缩杆8的顶部相连接,第三伸缩杆8的底部与第一模板101或第二模板103的短侧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环3采用4mm厚的钢板材质,加固圆环5采用5mm厚的钢板材质。
进一步的,支撑钢筋6采用的是HRB400E钢筋且直径为16mm。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提前将连接板2、固定圆环3通过电焊满焊的方式与钢质模板1进行连接,在现场织模板处挖出沟槽,用手握住钢质模板1,然后用钢筋支架4进行连接达到固定的效果,可以使钢质模板固定,然后用支撑钢筋6用插入的方式插入加固圆环5,既能保证整个装置连接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同时也可以起到连接加固作用。
但是人工挖出的沟槽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差,当沟槽的高度较大时,我们可以在钢质模板1处施加向两侧的作用力,使第一伸缩杆102向上延伸,在第一伸缩杆102向上延伸的过程中,将会带动第二伸缩杆7向上延伸,从而将对钢质模板1的高度增加,当沟槽的宽度较大时,工作人员对钢质模板1施加向后的作用力,使第三伸缩杆8向后延伸,从而增加钢质模板8的宽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有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包括钢质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模板(1)的一端面向混凝土浇筑面,钢质模板(1)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正面两端通过电焊满焊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个固定环(3),两个所述固定环(3)通过两端插入的方式插入有钢筋支架(4),所述钢筋支架(4)的形状类似于三角形,三角形的最小角处通过电焊满焊的方式与加固圆环(5)相连接,所述加固圆环(5)的内部通过插入锚固的方式与支撑钢筋(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质模板(1)包括第一模板(101)、第二模板(103),所述第一模板(101)的第二模板(103)的形状相同,类似于“L”形,所述第一模板(101)的底部和第二模板(103)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10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和底部中心设置有第二伸缩杆(7),所述第二伸缩杆(7)的顶部表面通过电焊满焊连接的方式与第三伸缩杆(8)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8)的底部与第一模板(101)或第二模板(103)的短侧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采用4mm厚的钢板材质,所述加固圆环(5)采用5mm厚的钢板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筋(6)采用的是HRB400E钢筋且直径为16mm。
CN202322260338.8U 2023-08-22 2023-08-22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Active CN220377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0338.8U CN220377816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0338.8U CN220377816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7816U true CN220377816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0338.8U Active CN220377816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7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3016U (zh) 用于塔吊的基础结构
CN220377816U (zh) 一体化模板加固体系定型化装置
CN106368318A (zh) 装配式框架结构柱‑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1285991U (zh) 一种山丹丹花造型的大体量复杂曲率钢结构
CN210737776U (zh) 钢管束安装调整定位装置
CN209066610U (zh) 一种填充墙拉结定位工具
CN208472949U (zh) 一种便于现场施工的集成型钢模块
CN21483354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连接构件
CN209924465U (zh) 一种钢柱位移调整装置
CN217710532U (zh) 钢筋混凝土预制套箱拼装工装
CN21400664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支撑梁
CN213439493U (zh) 一种钢筋笼绑扎装置
CN212802559U (zh) 一种修补结构模板拼缝处理装置
CN220365309U (zh) 一种工民建用浇筑模板固定装置
CN216681931U (zh) 一种衬墙的安装工具
CN218437113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的沟槽支撑安装组件
CN220372117U (zh) 一种钢筋笼制作用定位结构
CN219196381U (zh) 一种外围护板挂接施工结构
CN213979938U (zh) 一种简易拆模装置
CN220908127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贝雷片
CN212384864U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单元件纵肋装配用工装
CN211991485U (zh) 用于斜支撑件焊接的装置
CN220554951U (zh) 一种建筑钢筋焊接设备
CN217224251U (zh) 一种下套架焊接拼装工装
CN21320445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