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2314U -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2314U
CN220362314U CN202320602740.7U CN202320602740U CN220362314U CN 220362314 U CN220362314 U CN 220362314U CN 202320602740 U CN202320602740 U CN 202320602740U CN 220362314 U CN220362314 U CN 220362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roove
pulley
machine tool
door
soft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27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挺
彭嘉伟
梁俊豪
曾国权
梁思琪
李柏源
李同
廖锦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27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2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2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2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包括设置在防护壳上的第二平移导轨,第二平移导轨上设置有导槽;滑动设置在防护壳上的第一防护门,第一防护门的底部设于导槽内;设置在第一防护门底部的软胶刮片,软胶刮片的延伸方向基本相交于导槽的延伸方向,软胶刮片的至少部分边缘与导槽的两侧壁过盈配合。设在第一防护门的底部的软胶刮片,通过边缘和导槽两侧壁的过盈配合,使第一防护门的底部避免和导槽直接接触,通过软胶刮片的弹性过滤和吸收从防护壳上传递的震动,避免第一防护门在导槽内震动并产生异响,在启闭第一防护门时,软胶刮片还将落入导槽内的碎屑和切削液刮离导槽,保持导槽的整洁,避免碎屑阻塞在导槽和第一防护门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其能够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为了便于机床维修、工件的装载以及更换刀具等操作,机床防护壳上均需要开设有相应的敞开空间,以便于加工人员进行机床维修、工件装载以及更换刀具等操作。为确保数控机床的加工安全性,现有的机床防护壳的敞开空间所对应的位置上一般可启闭设置有防护门,数控机床的防护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数控机床在加工时,出现刀具、或工件、或碎屑飞出砸伤人体。
现有的防护门一般采用滑动可启闭的方式安装在机床的防护壳上,其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机床内工件加工时产生并飞溅的碎屑会掉落到防护门的轨道内,掉落并堆积在防护门轨道内的碎屑会影响防护门启闭的顺畅度,严重时会卡死防护门无法正常启闭;2)机床工作产生的高频震动会通过防护壳传递到防护门上,导致防护门在轨道内震动并产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所述机床具有防护壳,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壳上的第二平移导轨,所述第二平移导轨上设置有导槽;滑动设置在所述防护壳上的第一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底部设于所述导槽内;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门底部的软胶刮片,所述软胶刮片的延伸方向基本相交于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所述软胶刮片的至少部分边缘与导槽的两侧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门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护壳上的第一平移导轨,所述第一平移导轨设于第二平移导轨的上方;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门顶部的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平移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门底部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滚动配合所述导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轮的底部滚动抵接第一平移导轨的顶部;所述第二滑轮滚动抵接导槽的侧壁;所述软胶刮片沿导槽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二滑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所述导槽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导槽和机床的若干排屑孔。
进一步,所述导槽靠近机床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排泄口,每个所述排泄口均与排屑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排泄口的顶部距离导槽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滑轮的底部距离导槽底部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沿导槽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的两端,所述软胶刮片与安装耳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软胶刮片远离安装耳的一侧还设置有夹件,所述夹件通过螺丝配合安装耳夹持固定所述软胶刮片。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滑轮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滑轮通过第一环槽与第一平移导轨的顶部滚动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门轨组件中,设置在第一防护门的底部的软胶刮片,通过边缘和导槽两侧壁的过盈配合,使第一防护门的底部避免和导槽直接接触,有效通过软胶刮片的弹性过滤和吸收从防护壳上传递的震动,避免第一防护门在导槽内震动并产生异响,且在启闭第一防护门时,软胶刮片还能将落入导槽内的碎屑和切削液刮离导槽,保持导槽的整洁,避免碎屑阻塞在导槽和第一防护门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轨组件安装在机床上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平移导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防护壳连接时的纵剖示意图。
上述图中包含:
1000、床身;
4000、防护壳;4100、操作口;
5000、门轨组件;5100、第一防护门;5110、转轴;5120、安装耳;5200、第一滑轮;5300、第二滑轮;5400、软胶刮片;5500、夹件;5600、第一平移导轨;5700、第二平移导轨;5710、导槽;5720、排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机床包括床身1000和设置在床身1000上的防护壳4000,防护壳4000的一侧开设有操作口4100,门轨组件5000设置操作口4100上。
门轨组件5000包括:设置在防护壳4000上的第二平移导轨5700,第二平移导轨57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操作口4100的底部,第二平移导轨5700上设置有导槽5710;滑动设置在防护壳4000上的第一防护门5100,第一防护门5100闭合时能够遮盖操作口4100,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设于导槽5710内;设置在第一防护门5100底部的软胶刮片5400,软胶刮片5400的延伸方向基本相交于导槽5710的延伸方向,软胶刮片5400的至少部分边缘与导槽5710的两侧壁过盈配合,设置在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的软胶刮片5400,通过边缘和导槽5710两侧壁的过盈配合,使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避免和导槽5710直接接触,有效通过软胶刮片5400的弹性过滤和吸收从防护壳4000上传递的震动,避免第一防护门5100在导槽5710内震动并产生异响,且在启闭第一防护门5100时,软胶刮片5400还能将落入导槽5710内的碎屑和切削液刮离导槽5710,起到刮擦作用,有效保持导槽5710的整洁,避免碎屑阻塞在导槽5710和第一防护门5100之间。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3,软胶刮片5400的延伸方向优选地基本垂直于导槽5710的延伸方向,以实现软胶刮片5400与导槽5710两侧壁的刮擦角度相同,保证导槽5710两侧壁的刮擦效果一致,且基本垂直于导槽5710延伸方向的软胶刮片5400与导槽5710侧壁之间的支撑强度达到最高,能够抵消第一防护门5100和导槽5710侧壁之间的缝隙,有效抑制机床防护壳4000的震动传递到第一防护门5100上,避免异响的产生。
参照图5,门轨组件5000还包括:设置在防护壳4000上的第一平移导轨5600,第一平移导轨5600设于第二平移导轨5700的上方;设置在第一防护门5100顶部的第一滑轮5200,第一滑轮5200滚动配合第一平移导轨5600;设置在第一防护门5100底部的第二滑轮5300,第二滑轮5300滚动配合导槽5710。具体地,第一平移滑轨分散了第一防护门5100对第二平移导轨5700的荷载,且第一滑轮5200和第二滑轮5300的配合提高了第一防护门5100在防护壳4000上启闭的顺畅度,使工作人员启闭第一防护门5100时更加平顺,降低劳动强度。
第一滑轮5200的底部滚动抵接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顶部;第二滑轮5300滚动抵接导槽5710的侧壁。具体地,机床内飞溅的切削液和碎屑即使经过软胶刮片5400的刮擦,仍会有少量滞留在导槽5710内,通过第一滑轮5200底部抵接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顶部使第一防护门5100挂靠在第一平移导轨5600上,而第二滑轮5300滚动抵接导槽5710的侧壁则避免第一防护门5100底部的两侧与导槽5710滑动接触,降低平移阻力,且避免第二滑轮5300与导槽5710底部滚动抵接,避免滞留在导槽5710底部的碎屑和切削液对第二滑轮5300滚动的影响,进一步确保第一防护门5100的启闭顺畅度。
具体地,第一滑轮5200和第二滑轮5300优选地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滑轮5200沿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第一防护门5100顶部的两端,两个第二滑轮5300沿第二平移导轨5700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第一防护门5100底部的两端,而在闭合第一防护门5100时,飞溅到第一防护门5100方向的部分碎屑和切削液会沿第一防护门5100和导槽5710侧壁之间的缝隙落入到导槽5710内并附着在导槽5710的侧壁上,为避免附着在导槽5710侧壁上的碎屑影响第二滑轮5300和导槽5710侧壁的滚动,软胶刮片5400沿导槽5710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5300的两端,从而刮擦干净第二滑轮5300两端导槽5710侧壁的碎屑和切削液。
此外,参照图3和图5,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110,第二滑轮5300转动连接在转轴5110上,转轴5110优选地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以在外界撞击第一防护门5100而导致转轴5110变形后便于转轴5110的更换。
参照图3至图5,为提高导槽5710的排屑效率,避免软胶刮片5400每次长行程地刮擦大量碎屑而过快磨损,导槽5710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导槽5710和机床的若干排屑孔5720,排屑孔5720使软胶刮片5400在导槽5710内刮擦的碎屑和切削液快速地排出到机床的床身1000内,降低软胶刮片5400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此外,参照图5,导槽5710靠近机床的侧壁还开设有若干排泄口,每个排泄口均与排屑孔5720连通,以使靠近机床的导槽5710的侧壁刮擦下来的碎屑和切削液直接从排泄口掉落到机床的床身1000上,进一步提高刮擦效果。且排泄口的顶部距离导槽5710底部的距离小于第二滑轮5300的底部距离导槽5710底部的距离,实现第二滑轮5300保持和刮擦后的导槽5710侧壁滚动抵接,避免滴挂在排泄口边缘的碎屑和切削液粘附到第二滑轮5300上。
参照图3,为便于安装固定软胶刮片5400,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耳5120,安装耳5120沿导槽5710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5300的两端,软胶刮片5400与安装耳5120固定连接。且为了夹紧软胶刮片5400,避免软胶刮片5400过渡变形而导致刮擦效果降低,软胶刮片5400远离安装耳5120的一侧还设置有夹件5500,夹件5500通过螺丝配合安装耳5120夹持固定软胶刮片5400。
为了避免防护壳4000的震动导致第一滑轮5200在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顶部高频摩擦而磨损第一滑轮5200,的第一滑轮5200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环槽,第一滑轮5200通过第一环槽与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顶部滚动抵接,第一环槽和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限位配合避免了两者间因为震动而导致的磨损。
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软胶刮片5400优选地采用更耐腐蚀和更耐氧化的硅胶刮片,以提高软胶刮片54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所述机床具有防护壳(40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护壳(4000)上的第二平移导轨(5700),所述第二平移导轨(5700)上设置有导槽(5710);
滑动设置在所述防护壳(4000)上的第一防护门(5100),所述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设于所述导槽(5710)内;
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门(5100)底部的软胶刮片(5400),所述软胶刮片(5400)的延伸方向基本相交于所述导槽(5710)的延伸方向,所述软胶刮片(5400)的至少部分边缘与导槽(5710)的两侧壁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轨组件(5000)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护壳(4000)上的第一平移导轨(5600),所述第一平移导轨(5600)设于第二平移导轨(5700)的上方;
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门(5100)顶部的第一滑轮(5200),所述第一滑轮(5200)滚动配合所述第一平移导轨(5600);
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门(5100)底部的第二滑轮(5300),所述第二滑轮(5300)滚动配合所述导槽(57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轮(5200)的底部滚动抵接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顶部;
所述第二滑轮(5300)滚动抵接导槽(5710)的侧壁;
所述软胶刮片(5400)沿导槽(5710)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5300)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设置有转轴(5110),所述第二滑轮(5300)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51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槽(5710)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导槽(5710)和机床的若干排屑孔(57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槽(5710)靠近机床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排泄口,每个所述排泄口均与排屑孔(572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泄口的顶部距离导槽(5710)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滑轮(5300)的底部距离导槽(5710)底部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护门(5100)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耳(5120),所述安装耳(5120)沿导槽(5710)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第二滑轮(5300)的两端,所述软胶刮片(5400)与安装耳(512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胶刮片(5400)远离安装耳(5120)的一侧还设置有夹件(5500),所述夹件(5500)通过螺丝配合安装耳(5120)夹持固定所述软胶刮片(540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的门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滑轮(5200)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滑轮(5200)通过第一环槽与第一平移导轨(5600)的顶部滚动抵接。
CN202320602740.7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Active CN220362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2740.7U CN22036231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2740.7U CN22036231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2314U true CN220362314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0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2740.7U Active CN220362314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2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4138B2 (en) Debris control apparatus for cutting machines
CN220362314U (zh) 一种机床的门轨组件
CN219403515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防护门
JP4493680B2 (ja) 切粉分別排出装置
CN209021769U (zh) 一种多孔同时精加工装置
CN206567910U (zh) 一种机床门吸
CN212020169U (zh) 一种线切割机床用保洁防护罩
CN215748060U (zh) 一种数控车床碎屑收集装置
KR101314499B1 (ko) 공작 기계용 도어 조립체
CN213970249U (zh) 一种剪板机工作用防护装置
CN211249665U (zh) 一种压铸件加工中心的清洁装置
CN218136655U (zh) 一种车床主轴的防尘结构
CN210967183U (zh) 一种数控铣床用钣金结构
CN210587354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仿形铣槽机
CN209614363U (zh) 一种旋转加工数控切削刀具结构
CN209850477U (zh) 一种刀库自动门罩
CN116572068A (zh) 一种鞋模机床
CN208681131U (zh) 防冲击式机床内防护罩
JP3213357U (ja) 工作機械用カバー装置
CN218984109U (zh) 一种加工机床的切削防护结构
CN220074072U (zh) 一种带有清洗机构的立式加工中心
JP4040430B2 (ja) 櫛刃型旋盤
CN218397224U (zh) 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保护装置
CN217433077U (zh) 一种锻件加工用防护型车床
CN213970257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