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0520U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40520U CN220340520U CN202322018881.7U CN202322018881U CN220340520U CN 220340520 U CN220340520 U CN 220340520U CN 202322018881 U CN202322018881 U CN 202322018881U CN 220340520 U CN220340520 U CN 2203405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chromic film
- electrochromic
- edge
- groove
- conductive subst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5 discol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其中,电致变色膜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基底;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凹槽的宽度为a,相邻的凹槽之间的间距为b,其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b≤a;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和/或,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凹陷区,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凹陷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外形更加美观、用户视觉体验感更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致变色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膜片具有工作电压低、能耗小、环保、视觉大、有记忆功能、工作范围宽、易于大面积制作等优点,在显示器件、调光玻璃、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致变色膜片具有多层结构,包括柔性基底层、导电层以及电致变色堆叠层。其中,柔性基底层在起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可弯曲,以匹配电致变色膜在曲面等场景的使用需求。然而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例如车辆的天窗玻璃中,需要电致变色膜片单面、双面或多面弯曲,由此导致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出现褶皱,进而导致外形不够美观、电致变色膜片易脱落、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易产生褶皱导致不美观、用户视觉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基底;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为a,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为b,其中,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b≤a;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为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第一凹槽,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为贯穿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第二凹槽;并且,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和/或,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凹陷区,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凹陷区。
经相关研究表明,具有曲面的电致变色膜片,尤其是双曲面或多曲面的电致变色膜片,其并非所有边缘位置都会发生褶皱或者严重褶皱。产生褶皱或产生严重褶皱的区域通常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者,当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存在凹陷区时,例如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边沿部分,产生褶皱或产生严重褶皱的区域往往位于该凹陷区内。因此,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中,通过增大位于局部区域(例如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和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凹陷区)的凹槽的宽度a,并减小相邻凹槽之间未切割区域的宽度b(即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以使b≤a,从而可以使电致变色膜片边缘未切割区域的占比相对降低,即使得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凹槽占比相对较高,以充分有效地通过凹槽释放电致变色膜片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等,进而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外形的美观度,防止电致变色膜片因褶皱发生脱落或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交替分布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更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间距为b。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交替分布,可以在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形成更加均匀的凹槽,以使凹槽能更加有效地释放电致变色膜片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等,例如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产生的应力可以同步被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释放,从而能更加有效地缓解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褶皱,进而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以进一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外形的美观度,更加有效地防止电致变色膜片因褶皱发生脱落或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可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b≤a。由此,可以减小或防止电致变色膜片边缘除局部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褶皱,以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整体的美观度;并且,通过使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所有区域均满足b≤a,例如使所有区域的a、b取值均保持一致,可以简化凹槽的制备工艺,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加工效率,有利于降低时间成本等。
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b>a。通常情况下,在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部分,其褶皱不容易发生或褶皱不严重,从而无需满足b≤a,例如可以使b>a,由此,通过使b的取值增大,可以进一步减小相邻凹槽之间发生电连接的可能性,尤其是减小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发生短路电连接的可能性,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对a和b的取值进行多样化设计等,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适用性。
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b≤30mm。更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b≥1mm。再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2mm≤b≤15mm。通常情况下,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为电致变色膜片的未切割区域,当该间距过大时,会使得未切割区域的宽度过大,其产生的褶皱更明显且不易被凹槽释放,当该间距过小时,会使得未切割区域的宽度过小,相邻凹槽之间经挤压容易发生导通电连接,甚至发生短路等现象,从而不利于对电致变色膜片变色过程的管控。因此,通过使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更有利于电致变色膜片边缘褶皱的缓解,或者可以避免相邻凹槽之间发生导通电连接等情况,甚至可以既利于电致变色膜片边缘褶皱的缓解,又避免相邻凹槽之间发生导通电连接。
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凹槽之间的间距的占比,即降低未切割区域的占比,使得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凹槽占比相对更高,以更加充分有效地通过凹槽释放电致变色膜片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等,进而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以进一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外形的美观度,防止电致变色膜片因褶皱发生脱落或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50。更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之和满足以下关系式:90mm≤a+b≤750mm。通常情况下,在电致变色膜片边缘设置凹槽的目的,是为了引入外界电流或电压至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以在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两侧形成电场,驱使电致变色堆叠层中的离子或电子发生移动,以实现对电致变色膜片的颜色或透光率的调节,凹槽越多且分布越均匀,尤其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布越均匀,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速率或透光率变化速率就会越均匀;而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长度是有限的,当单个凹槽的宽度过大时,则不利于在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形成多个凹槽,尤其不利于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因此,通过将局部区域的a和b的取值限定在5≤a/b≤50,或/和90mm≤a+b≤750mm时,既能起到缓解或消除局部区域的褶皱的效果,还能有利于多个凹槽的均匀布置,以在提高电致变色膜片美观度的同时,还能保证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均匀度等,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分别为:a=88mm,b=8mm。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a=88mm,b=8mm时,可以对电致变色膜片边缘局部区域的褶皱起到较优的缓解或消除效果,并且还有利于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多个凹槽的均匀布置,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均匀度,从而充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其中,h的取值范围为:0<h≤100mm。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均为h,其中,h的取值范围为:0<h≤100mm。通常情况下,在凹槽由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向电致变色膜片的中心延伸的方向上,其形成的长度大小即为凹槽的深度,而凹槽的深度越大,则边缘被切割去除的电致变色堆叠层的宽度就越大,会导致电致变色堆叠层的面积减小,从而使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面积减小;因此,通过将凹槽的深度限定在上述区间范围内,能够确保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面积足够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基底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的部分区域沿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槽壁设置、并贴合至所述第二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基底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的部分区域沿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槽壁设置、并贴合至所述第一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由此,通过第一汇流条与第二导电基底形成电连接,可以通过第一汇流条快速引入外界的电流或电压至第二导电基底上,通过第二汇流条与第一导电基底形成电连接,则可以通过第二汇流条快速引入外界的电流和电压至第一导电基底上,从而提升外界电流或电压传导至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的速度,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的变色速度或透光率变化速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汇流条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汇流条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基底层和第一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基底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之间,所述第一汇流条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以阻隔所述第一汇流条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包括第二基底层和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二基底层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以阻隔所述第二汇流条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由此,通过第一汇流条的倾斜设置,可以增大第一汇流条和第一导电层之间的间距,减小或防止第一汇流条和第一导电层之间发生电连接的可能性,从而避免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一汇流条形成短路电连接;同理地,通过第二汇流条的倾斜设置,可以增大第二汇流条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间距,减小或防止第二汇流条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发生电连接的可能性,从而避免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二汇流条形成短路电连接,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地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置有绝缘胶,以及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汇流条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绝缘胶。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设置有阻隔部,以及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设置有阻隔部。由此,通过绝缘胶或阻隔部的设置,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第一汇流条和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和/或更加有效地防止第二汇流条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以避免电致变色膜片出现短路等情况,进一步提升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基底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20μm。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基底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20μm。在这种情况下,导电基底的厚度越厚,凹槽沿电致变色膜片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越大,从而能够给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伸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以减缓或消除褶皱的产生。
优选地,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第一方向的拱高为H1,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第二方向的拱高为H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的拱高H1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拱高H2之积满足以下关系式:H1×H2≤2500mm2/m4。通常情况下,电致变色膜片的拱高越大,其边缘发生褶皱的可能性越大,或其边缘形成的褶皱更加严重(褶皱更深或褶皱更多等),因此,通过将电致变色膜片的拱高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能进一步起到缓解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褶皱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美观度。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基材层和以上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层叠设置。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中,由于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上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因此,电致变色器件的褶皱也能得到有效缓解或消除,以具有更加美观的外形、用户接受程度更高以及视觉体验更佳;并且,基材层还可以对电致变色膜片起到承载或保护作用。
可选地,所述基材层包括至少两层,所述电致变色膜片设置于至少两层所述基材层之间。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玻璃层。由此,通过设置至少两层基材层,可以将电致变色膜片置于基材层之间,从而对电致变色膜片形成更加全面有效的承载或保护作用;并且,通过将基材层设置为玻璃层,可以在保证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足够的刚性强度,防止发生变形等,以更好地保护或承载电致变色膜片。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产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或电致变色器件,其中,所述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中,由于终端产品包括上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因此,终端产品的褶皱也能得到有效缓解或消除,以提升终端产品的美观度,从而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膜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膜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膜片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膜片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膜片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剖面图一;
图7为图5中所示的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剖面图二;
图8为图5中所示的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剖面图三;
图9(a)和9(b)为本申请又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膜片的剖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色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致变色膜片;100、凹陷区;101、中段部分;11、第一导电基底;110、第一凹槽;1101、第一侧壁;1102、第一槽壁;1103、第三侧壁;111、第一基底层;112、第一导电层;12、电致变色堆叠层;121、电致变色层;122、电解质层;123、离子存储层;13、第二导电基底;130、第二凹槽;1301、第二侧壁;1302、第二槽壁;1303、第四侧壁;131、第二基底层;132、第二导电层;14、第一汇流条;15、第二汇流条;16、绝缘胶;17、阻隔部;20、玻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多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膜片10,如图1、图2以及图5至图8所示,电致变色膜片1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11、电致变色堆叠层12以及第二导电基底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的,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凹槽的宽度为a,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为b,其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以及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b≤a。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为贯穿第一导电基底11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第一凹槽110,以及至少一个凹槽为贯穿第二导电基底13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第二凹槽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此处所谓的中段部分101是指,位于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且不靠近电致变色膜片各个角落的部分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图2中只是示意性地标注了中段部分可能位于的区域。示例性地,当电致变色膜片10为矩形膜片时,其边缘即为矩形的四条边,边缘的中段部分101则指的是除矩形四个角之外的区域;同理,当电致变色膜片10为三角形时,其边缘即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段部分101则是除三个角之外的区域。
当然地,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中段部分101的具体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例如电致变色膜片具有多条边,但中段部分101只位于电致变色膜片其中一条边或多条边的相应位置处。另外,中段部分101的长度等也可以进行调整,例如使中段部分101的两端更靠近电致变色膜片的角落区域,以形成更长的中段部分,或者使中段部分101的两端更远离电致变色膜片的角落区域,以形成更短的中段部分101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可以对应为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出现褶皱或褶皱更为严重的部分区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可以对应为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非角落区域的所有区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形成有凹陷区100,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凹陷区100。此处所谓的凹陷区100,既可以是电致变色膜片边缘向电致变色膜片中心内凹形成的,也可以是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被局部切割形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区100既可以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也可以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角落区域;或如图1所示的,凹陷区100可以同时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和角落区域。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凹陷区100可以仅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角落区域。褶皱出现或更为严重的区域可能同时出现在该凹陷区100和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因此,此时,电致变色膜片10的局部区域可以同时包括凹陷区100和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由此,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或消除电致变色膜片边缘产生的褶皱,更加有效地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整体美观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相邻凹槽的间距为b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的,当相邻凹槽为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时,相邻凹槽的间距为相邻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之间的间距为b。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的,当相邻的凹槽均为第一凹槽110时,相邻凹槽的间距即为相邻第一凹槽110之间的间距为b。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的,当相邻的凹槽均为第二凹槽130时,相邻凹槽的间距即为相邻第二凹槽130之间的间距为b。
经相关研究表明,具有曲面的电致变色膜片10,尤其是双曲面或多曲面的电致变色膜片10,其并非边缘所有位置都会发生褶皱或者严重褶皱,产生褶皱或产生严重褶皱的区域通常只是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例如图2所示的该局部区域可以为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或者,当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和/或角落区域存在凹陷区100时,该局部区域可以为凹陷区100,例如图1所示的,该局部区域可以为凹陷区100,该凹陷区100可以同时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101和角落部分。
因此,通过增大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并减小凹槽之间未切割区域的宽度b(即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以使b≤a,从而可以使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未切割区域的占比相对降低,即使得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的凹槽占比相对较高,以充分有效地通过凹槽释放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等,进而针对性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10外形的美观度,防止电致变色膜片10因褶皱发生脱落或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在应用中,为了适配不同曲率、形状的曲面玻璃或者出于结构外形设计的需要,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会形成凹陷区100,通常情况下凹陷区100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中段部分位置和/或角落位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0与第二凹槽130交替分布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且相邻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之间的间距为b。如此,通过使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交替分布,可以在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形成更加均匀的凹槽,以使凹槽能更加有效地释放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从而有效地缓解电致变色膜片边缘的褶皱,进而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
在应用中,凹槽的宽度为a,指的是第一凹槽110的宽度和第二凹槽130的宽度均为a。具体而言,第一凹槽110的宽度和第二凹槽130的宽度分别为a,而a指代的是范围值。代表了第一凹槽110的宽度和第二凹槽130的宽度同处范围a内,而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0的宽度和第二凹槽130的宽度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同理,凹槽之间的间距为b,指的是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之间的间距为b;或,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110的间距为b;或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130的间距为b,其中的间距b也是范围值。同一实施例中的间距b可以是相同值,也可以是不同值。例如电致变色膜片10不同边的长度不同,对a,b的取值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同一电致变色膜片10中a和b也可以对应有多个取值。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沿平行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一侧边的方向,于该侧边开设的第一凹槽110,一个第一凹槽110于第一导电基底11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两个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一凹槽110的宽度a。同理,第二凹槽130于第二导电基底13上形成的两个第二侧壁,第二凹槽130的宽度a指的是两个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相邻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之间的间距b指的是一个第一侧壁至与之相邻的第二侧壁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即相邻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在电致变色堆叠层1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均完全覆盖于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12。另外,第一导电基底11包括层叠的第一基底层111和第一导电层112,第一导电层112设于第一基底层111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之间。其中,第一导电层112完全覆盖于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12。
同时,第二导电基底13包括层叠的第二基底层131和第二导电层132,第二导电层132设于第二基底层131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12之间。其中,第二导电层132完全覆盖于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12。
电致变色堆叠层1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致变色层121、电解质层122以及离子存储层123;具体地,第一导电层112与电致变色层121相连,且第一导电层112完全将电致变色层121覆盖;第二导电层132与离子存储层123相连,且第二导电层132完全将离子存储层123覆盖,电解质层122则设于电致变色层121和离子存储层123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12还可以与离子存储层123相连,第二导电层132与电致变色层121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32分别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将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32分别接入外部电源,以在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32之间形成外加电场,从而使电致变色堆叠层12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b≤a。由此,可以减小或防止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除局部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褶皱的产生,以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整体的美观度;并且,通过使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所有区域均满足b≤a,例如使所有区域的a、b取值均保持一致,可以简化凹槽的制备工艺,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加工效率,有利于降低时间成本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b>a。通常情况下,在电致变色膜片边缘10的局部区域以外的部分,其褶皱不容易发生或褶皱不严重,从而无需满足b≤a,例如可以使b>a,由此,通过使b的取值增大,可以进一步减小相邻凹槽之间发生电连接的可能性,尤其是减小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之间发生短路电连接的可能性,提升电致变色膜片10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对a和b的取值进行多样化设计等,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b≤30mm。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b≥1mm。在又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2mm≤b≤15mm。
应当指出的是,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为电致变色膜片10的未切割区域,当该间距过大时,会使得未切割区域的宽度过大,其产生的褶皱更明显且不易被凹槽释放,当该间距过小时,会使得未切割区域的宽度过小,相邻凹槽之间经挤压容易发生导通电连接,甚至发生短路等现象,从而不利于对电致变色膜片10变色过程的管控。因此,通过使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更有利于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褶皱的缓解,或者可以避免相邻凹槽之间发生导通电连接等情况,甚至可以既利于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褶皱的缓解,又避免相邻凹槽之间发生导通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还可以是:5≤b≤30mm、5≤b≤25mm、5≤b≤20mm、5≤b≤15mm、5≤b≤10mm、10≤b≤30mm、10≤b≤25mm、10≤b≤20mm、10≤b≤15mm、15≤b≤30mm、15≤b≤25mm、15≤b≤20mm、20≤b≤30mm、20≤b≤25mm、25≤b≤30mm、3mm≤b≤14mm、5mm≤b≤13mm、6mm≤b≤12mm、7mm≤b≤11mm、8mm≤b≤10mm等中的任一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
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占比,即降低未切割区域的占比,使得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的凹槽占比相对更高,以更加充分有效地通过凹槽释放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产生的应力作用等,进而减小局部区域的褶皱程度,甚至避免局部区域产生褶皱,以进一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外形的美观度,防止电致变色膜片10因褶皱发生脱落或影响变色性能等问题的产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5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之和满足以下关系式:90mm≤a+b≤750mm。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5≤a/b≤50;并且,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之和满足以下关系式:90mm≤a+b≤750mm。
在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设置凹槽的目的,是为了引入外界电流或电压至第一导电基底11或第二导电基底13,以在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两侧形成电场,驱使电致变色堆叠层12中的离子或电子发生移动,以实现对电致变色膜片10的颜色或透光率的调节,凹槽越多且分布越均匀,尤其是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分布越均匀,电致变色膜片10的变色速率或透光率变化速率就会越均匀;而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长度是有限的,当单个凹槽的宽度过大时,则不利于在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形成多个凹槽,尤其不利于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因此,通过将位于局部区域内的凹槽的宽度a和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限定在5≤a/b≤50,90mm≤a+b≤750mm时,既能起到缓解或消除局部区域的褶皱的效果,还能有利于多个凹槽的均匀布置,以在提高电致变色膜片10美观度的同时,还能保证电致变色膜片10的变色均匀度等,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a/b的取值范围还可以是:5≤a/b≤45、5≤a/b≤40、5≤a/b≤35、5≤a/b≤30、5≤a/b≤25、5≤a/b≤20、5≤a/b≤50、5≤a/b≤15、5≤a/b≤10、10≤a/b≤50、10≤a/b≤45、10≤a/b≤40、10≤a/b≤35、10≤a/b≤30、10≤a/b≤25、10≤a/b≤20、10≤a/b≤15、15≤a/b≤50、15≤a/b≤45、15≤a/b≤40、15≤a/b≤35、15≤a/b≤30、15≤a/b≤25、15≤a/b≤20、20≤a/b≤50、20≤a/b≤45、20≤a/b≤40、20≤a/b≤35、20≤a/b≤30、20≤a/b≤25、25≤a/b≤50、25≤a/b≤45、25≤a/b≤40、25≤a/b≤35、25≤a/b≤30、30≤a/b≤50、30≤a/b≤45、30≤a/b≤40、30≤a/b≤35、35≤a/b≤50、35≤a/b≤45、35≤a/b≤40、40≤a/b≤50、40≤a/b≤45和45≤a/b≤50中的任一区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之和a+b的取值范围还可以是:100mm≤a+b≤750mm、150mm≤a+b≤750mm、150mm≤a+b≤700mm、150mm≤a+b≤650mm、150mm≤a+b≤600mm、150mm≤a+b≤550mm、150mm≤a+b≤500mm、150mm≤a+b≤450mm、150mm≤a+b≤400mm、150mm≤a+b≤350mm、150mm≤a+b≤300mm、150mm≤a+b≤250mm、150mm≤a+b≤200mm、200mm≤a+b≤750mm、200mm≤a+b≤700mm、200mm≤a+b≤650mm、200mm≤a+b≤600mm、200mm≤a+b≤550mm、200mm≤a+b≤500mm、200mm≤a+b≤450mm、200mm≤a+b≤400mm、200mm≤a+b≤350mm、200mm≤a+b≤300mm、200mm≤a+b≤250mm、250mm≤a+b≤750mm、300mm≤a+b≤750mm、350mm≤a+b≤750mm、400mm≤a+b≤750mm、450mm≤a+b≤750mm、500mm≤a+b≤750mm、550mm≤a+b≤750mm、600mm≤a+b≤750mm、650mm≤a+b≤750mm和700mm≤a+b≤750mm中的任一区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描述a和b的关系式,以及a和b的取值范围中,虽然都限定为:a为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凹槽的宽度,b为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但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也可以满足上述a和b的关系式,以及a和b的取值范围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基底1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20μm。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20μm。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均大于或等于120μm。具体地,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还可以大于150μm,例如可以为125μm、140μm、160μm、188μm和200μm等。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越厚,凹槽沿电致变色膜片10的厚度方向的空间越大,从而能够给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伸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以减缓或消除褶皱的产生。
表1: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宽度a、相邻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与电致变色膜片10褶皱深度变化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中,第一导电基底11的厚度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均为188μm。
从表1可知,其中b>a且b>30mm,对比例1至3中,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的宽度a为50mm,而第一凹槽110与第二凹槽130之间的间距b则是依次减小,从80mm减小至60mm,其褶皱深度也从56mm降低至48mm。虽然在a=50mm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b,能够使褶皱深度减小,但是最终褶皱深度依然是一个较大的值,影响美观以及视觉体验。实施例1至6中则示出了b≤a,且1mm≤b≤30mm时,褶皱深度均小于对比例1至3中的数值。
实施例1至6中,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的宽度a为88mm,间距b则从30mm依次递减至5mm,而褶皱深度也从实施例1的40mm到实施例6中的19mm,褶皱深度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知道的是,在表1的实施例中,随着b的变化,电致变色膜片10的褶皱深度值均小于对比例中电致变色膜片10的褶皱深度,即在表1的实施例中,当a=88mm时,通过减小b的数值,能够明显改善电致变色膜片10的褶皱深度。
仔细观察实施例1至5的数据,可以得到当a=88mm,b慢慢减小,褶皱深度从40mm减少至21mm,减小幅度较大,对于改善褶皱深度的效果较为明显。而观察实施例5和6,可以得到当a=88mm,b从8mm变成5mm时,褶皱深度从21mm变成19mm,相比于实施例1至5,其变化幅度不是特别明显,由此可知,即当b不大于8mm时,随着b值的减小,对电致变色膜片10的褶皱深度改善效果不明显。
当a=88mm,5mm≤b≤8mm时,对电致变色膜片10的褶皱深度改善效果最佳。即第一导电基底11的厚度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均为188μm,且a=88mm,5mm≤b≤8mm时,对电致变色膜片10的褶皱深度的改善最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a=88mm,且b=8mm。从表1可以得出,当第一导电基底11的厚度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均为188μm,b=8mm,且a=88mm时,可以对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局部区域的褶皱起到较优的缓解或消除效果,并且还有利于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的多个凹槽的均匀布置,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10的变色均匀度,从而充分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表2: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与电致变色膜片10褶皱深度变化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2中,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的所有第一凹槽110的宽度和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的所有第二凹槽130的宽度均为88mm,即a=88mm,相邻的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的间距为8mm,即b=8mm。
从表2可知,在对比例1至3中,将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限制在<120μm的范围下,通过将厚度从60μm增加至80μm、再增加至100μm,褶皱的深度从130mm减小至125mm、再减小至120mm。即通过增加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褶皱深度也会得到一定幅度的减小,然而厚度<120μm的范围下,对于褶皱改善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而实施例1至5中则示出了当第一导电基底11或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120μm,其褶皱深度远小于对比例1至3中的褶皱深度。
因此,实施例1至3示出了,当第一导电基底11或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120μm,且从125μm增加至150μm、188μm,褶皱深度对应的从110mm减小至60mm、21mm;褶皱深度减小了50mm、89mm。由此可得,在第一导电基底11或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120μm,且≤188μm时,对于褶皱的改善幅度大,改善效果好。实施例3至5,则显示了当第一导电基底11或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从180μm增加至250μm、再增加至400μm,褶皱深度仅从21mm减小至18mm、以及减小至小于15mm;褶皱深度差距仅为3mm和6mm。对比可得,在第一导电基底11或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188μm后,再通过增加厚度,褶皱的深度变化不明显。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表2中可知,当a=88mm,b=8mm,且第一导电基底11的厚度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厚度分别为188μm时,对电致变色膜片10的褶皱深度改善效果较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凹槽的深度为h,其中,h的取值范围为:0<h≤100mm。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0的深度和第二凹槽130的深度均为h,h的范围为:0<h≤100mm。在凹槽由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向电致变色膜片10的中心延伸的方向上,其形成的长度大小即为凹槽的深度,而凹槽的深度越大,则边缘被切割去除的电致变色堆叠层的宽度就越大,会导致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面积减小,从而使电致变色膜片10的变色面积减小;因此,通过将凹槽的深度限定在上述区间范围内,能够确保电致变色膜片10的变色面积足够大。
在应用中,h的取值为一个范围,即在同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0和第二凹槽130的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位于0<h≤100mm中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h的取值范围还可以是:10mm<h≤100mm、20mm<h≤100mm、30mm<h≤100mm、40mm<h≤100mm、50mm<h≤100mm、60mm<h≤100mm、70mm<h≤100mm、80mm<h≤100mm、90mm<h≤100mm、0<h≤90mm、10mm<h≤90mm、20mm<h≤90mm、30mm<h≤90mm、40mm<h≤90mm、50mm<h≤90mm、60mm<h≤90mm、70mm<h≤90mm、80mm<h≤90mm、0<h≤80mm、10mm<h≤80mm、20mm<h≤80mm、30mm<h≤80mm、40mm<h≤80mm、50mm<h≤80mm、60mm<h≤80mm、70mm<h≤80mm、0<h≤70mm、10mm<h≤70mm、20mm<h≤70mm、30mm<h≤70mm、40mm<h≤70mm、50mm<h≤70mm、60mm<h≤70mm、0<h≤60mm、10mm<h≤60mm、20mm<h≤60mm、30mm<h≤60mm、40mm<h≤60mm、50mm<h≤60mm、0<h≤50mm、10mm<h≤50mm、20mm<h≤50mm、30mm<h≤50mm、40mm<h≤50mm、0<h≤40mm、10mm<h≤40mm、20mm<h≤40mm、30mm<h≤40mm、0<h≤30mm、10mm<h≤30mm、20mm<h≤30mm、0<h≤20mm、10mm<h≤20mm和0<h≤10mm中的任意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凹槽110可以在第一导电基底11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1101,以及第三侧壁1103,以及第一槽壁1102,其中,第一槽壁1102暴露出第二导电基底13靠近电致变色堆叠层12一侧的部分区域。同理地,第二凹槽130可以在第二导电基底13上形成两个相对地第二侧壁1301,以及第四侧壁1303,以及第二槽壁1302,其中,第二槽壁1302暴露出第一导电基底11靠近电致变色堆叠层12一侧的部分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第一导电基底11远离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汇流条14,第一汇流条14的部分区域沿第一凹槽110的第一槽壁1102设置、并贴合至第二导电基底13靠近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一侧,以便与第二导电基底13电连接;第二导电基底13远离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二汇流条15,第二汇流条15的部分区域沿第二凹槽130的第二槽壁1302设置、并贴合至第一导电基底11靠近电致变色堆叠层12的一侧,以便与第一导电基底11电连接。由此,通过第一汇流条14与第二导电基底13形成电连接,可以通过第一汇流条14快速引入外界的电流或电压至第二导电基底13上,通过第二汇流条15与第一导电基底11形成电连接,则可以通过第二汇流条15快速引入外界的电流和电压至第一导电基底11上,从而提升外界电流或电压传导至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的速度,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10的变色速度或透光率变化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的,第一汇流条14靠近第一凹槽110的第一侧壁1101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以避免第一汇流条14与第一导电层112形成电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汇流条15靠近第二凹槽130的第二侧壁1301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以避免第二汇流条15与第二导电层132形成电连接。由此,通过第一汇流条的倾斜设置,可以增大第一汇流条和第一导电层之间的间距,减小或防止第一汇流条和第一导电层之间发生电连接的可能性,从而避免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一汇流条形成短路电连接;同理地,通过第二汇流条的倾斜设置,可以增大第二汇流条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间距,减小或防止第二汇流条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发生电连接的可能性,从而避免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通过第二汇流条形成短路电连接,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地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的,第一汇流条14和第一凹槽110的第一侧壁1101之间设置有绝缘胶1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汇流条15和第二凹槽130的第二侧壁1301之间设置有绝缘胶16。此时,绝缘胶16可以如图9(a)中所示的,完全填充于第一汇流条14和第一侧壁1101之间的缝隙内、和/或第二汇流条15和第二侧壁1301之间的缝隙内,也可以局部填充该缝隙,并且,汇流条既可以仍然如图9(a)所示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也可以沿着绝缘胶16的边缘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的,第一凹槽110的第一侧壁1101的外侧设置有阻隔部1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30的第二侧壁1301的外侧设置有阻隔部17。其中,阻隔部17例如可以是沿着第一凹槽110的第一侧壁1101的外侧设置,和/或沿着第二凹槽130的第二侧壁1301的外侧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隔部17还可以同时沿着第一凹槽110的第一侧壁1101和第三侧壁1103的外侧设置,和/或同时沿着第二凹槽130的第二侧壁1301和第四侧壁1303的外侧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的,靠近第一凹槽110的阻隔部17可以是局部切割第一导电基底11后形成的阻隔条(阻隔条包括部分第一导电基底11,填充于第一凹槽110与局部切割第一导电基底11形成的狭缝之间);或者,靠近第一凹槽110的阻隔部17还可以是蚀刻去除局部第一导电基底11后形成的较宽的缝隙。
同理地,靠近第二凹槽130的阻隔部17可以是局部切割第二导电基底13后形成的阻隔条(阻隔条包括部分第二导电基底13,填充于第二凹槽130与局部切割第二导电基底13形成的狭缝之间);或者,靠近第二凹槽130的阻隔部17还可以是蚀刻去除局部第二导电基底13后形成的较宽的缝隙。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靠近第一凹槽110的阻隔部17可以是局部切割第一导电基底11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后形成的阻隔条(阻隔条包括部分第一导电基底11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填充于第一凹槽110与局部切割第一导电基底11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形成的狭缝之间);或者,靠近第一凹槽110的阻隔部17还可以是蚀刻去除局部第一导电基底11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后形成的较宽的缝隙。
同理地,靠近第二凹槽130的阻隔部17可以是局部切割第二导电基底13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后形成的阻隔条(阻隔条包括部分第二导电基底13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填充于第二凹槽130与局部切割第二导电基底13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形成的狭缝之间);或者,靠近第二凹槽130的阻隔部17还可以是蚀刻去除局部第二导电基底13和电致变色堆叠层12后形成的较宽的缝隙。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阻隔部17的设置,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第一汇流条和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和/或更加有效地防止第二汇流条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以避免电致变色膜片出现短路等情况,进一步提升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胶16和/或阻隔部17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凹槽110的第三侧壁1103的外侧;和/或,绝缘胶16和/或阻隔部17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凹槽130的第四侧壁1303的外侧。由此,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防止第一汇流条和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和/或防止第二汇流条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应用中,图9中示出了电致变色膜片10其中一个边缘的结构,实际上为了提高导电速度,我们的实际应用中,电致变色膜片10的四个边缘均设置有同样形式的第一汇流条14和第二汇流条15;特殊情况下,有的边缘比较窄难以设置或考虑到其他因素时,也可以不布设第一汇流条14和/或第二汇流条15。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电致变色膜片10的边缘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10和多个第二凹槽130,可以更加均匀地分配电致变色膜片10的电连接点,使电传导至第一导电基底11和第二导电基底13上的均匀度提高。通过将第一汇流条14和第二汇流条15分别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在第一导电层112和第二导电层132之间形成外加电场,以提高电致变色膜片10的变色效率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电致变色膜片10沿第一方向的拱高为H1,电致变色膜片10沿第二方向的拱高为H2,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H1与所述H2之积满足以下关系式:H1×H2≤2500mm2/m4。对电致变色膜片10的拱高H1和H2进行一定的限制,以使褶皱缓解的效果更加明显。其中,电致变色膜片10不同部位的弯曲程度不同(即具有不同曲率),以对应不同拱高。电致变色膜片10的拱高越大,其边缘发生褶皱的可能性越大,或其边缘形成的褶皱更加严重(褶皱更深或褶皱更多等),因此,通过将电致变色膜片10的拱高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能进一步起到缓解电致变色膜片10边缘的褶皱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膜片的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为图10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0中的Y方向。针对电致变色膜片10不同区域的弯曲程度,其边缘褶皱的深度都有所不同,上述实验数据结果可以是以电致变色膜片10的平均拱高关系满足H1×H2≤2500mm2/m4条件为前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基材层和以上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10,基材层与电致变色膜片10层叠设置,其中,基材层可以为一层,也可以为两层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电致变色器件具体可以是变色玻璃。基材层可以包括至少两层,电致变色膜片10设置于至少两层基材层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材层可以为玻璃层20。由此,通过设置至少两层基材层,可以将电致变色膜片10置于基材层之间,从而对电致变色膜片10形成更加全面有效的承载或保护作用;并且,通过将基材层设置为玻璃层20,可以在保证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足够的刚性强度,防止发生变形等,以更好地保护或承载电致变色膜片10。
具体地,图11所示的是电致变色膜片10应用于平面玻璃的示意图;图12所示的是电致变色膜片10应用于曲面玻璃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产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10或电致变色器件,其中,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由于终端产品包括上述的电致变色膜片10,因此,终端产品的褶皱也能得到有效缓解或消除,以提升终端产品的美观度,从而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电致变色堆叠层以及第二导电基底;
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为a,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为b,其中,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
b≤a;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为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第一凹槽,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凹槽为贯穿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和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第二凹槽;并且,
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中段部分;和/或,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形成有凹陷区,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包括所述凹陷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交替分布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以外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满足以下关系式:
b>a。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范围为:
b≤30mm;
或,b≥1mm;
或,2mm≤b≤15m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
5≤a/b。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比值满足以下关系式:
5≤a/b≤50;
并且,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之和满足以下关系式:
90mm≤a+b≤750m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凹槽的宽度a和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边缘的局部区域的所述相邻凹槽之间的间距b的取值分别为:
a=88mm,b=8mm。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的部分区域沿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槽壁设置、并贴合至所述第二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
所述第二导电基底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二汇流条的部分区域沿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槽壁设置、并贴合至所述第一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电致变色堆叠层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汇流条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汇流条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部分区域倾斜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汇流条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置有绝缘胶,以及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汇流条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设置有绝缘胶;
或者,
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设置有阻隔部,以及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上形成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设置有阻隔部。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20μm;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基底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20μm。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第一方向的拱高为H1,所述电致变色膜片沿第二方向的拱高为H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的拱高H1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拱高H2之积满足以下关系式:
H1×H2≤2500mm2/m4。
1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所述基材层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层叠设置。
14.一种终端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膜片或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中,所述终端产品包括后视镜、幕墙、汽车天窗、汽车侧窗、汽车挡风玻璃、电子产品的壳体、眼镜、交通工具以及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18881.7U CN220340520U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18881.7U CN220340520U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40520U true CN220340520U (zh) | 2024-01-12 |
Family
ID=89458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18881.7U Active CN220340520U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40520U (zh) |
-
2023
- 2023-07-28 CN CN202322018881.7U patent/CN2203405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446304U (zh) |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及变色玻璃 | |
US6897564B2 (en) |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trench discharge cells with one or more electrodes formed therein and extended to outside of the trench | |
EP1662582B1 (en) | Solar cell module | |
JP7044791B2 (ja) | 合わせガラ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 |
CN220340520U (zh)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
JP2000285811A5 (zh) | ||
JP2009170685A (ja) |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 |
KR20020001597A (ko) |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
KR20240027823A (ko) | 전기변색 필름,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전기변색 유리와 차량 | |
JP2018506668A (ja) | 一式の窓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 |
WO2019039318A1 (ja) | 合わせガラス | |
US11335982B2 (en) | Battery module | |
CN220438721U (zh)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
CN116841095A (zh)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
CN113744667A (zh) | 显示装置 | |
WO2024139306A1 (zh)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变色玻璃 | |
CN116841096A (zh) | 电致变色膜片、电致变色器件及终端产品 | |
CN217521465U (zh)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后视镜 | |
CN217739684U (zh) |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窗户及汽车 | |
CN116009287A (zh) | 一种光学性能可区域电控的功能元件及复合玻璃 | |
WO2023241168A1 (zh) | 一种电致变色膜片及变色玻璃 | |
CN215527812U (zh) | 一种方形电池的绝缘膜结构及方形电池 | |
CN201802233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 | |
CN210943072U (zh) | 一种透明导电玻璃 | |
US20200343019A1 (en) | Flat conductor wi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