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6709U -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6709U
CN220336709U CN202321779036.5U CN202321779036U CN220336709U CN 220336709 U CN220336709 U CN 220336709U CN 202321779036 U CN202321779036 U CN 202321779036U CN 220336709 U CN220336709 U CN 220336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shelt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90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长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NEXU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NEXU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NEXU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NEXU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790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6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6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6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包括下舱体和两个上舱盖,所述下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每个第一固定板的外表面均镶嵌有第一轴承,每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安装有下舱转轴,所述下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组件,每个所述电机组件均与下舱转轴通过齿轮相啮合,每个所述下舱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舱固定链轮。本装置通过电机组件可以带动下舱转轴转动,通过将驱动杆的底端与下舱转轴固定安装,以及使其顶端与上舱固定链轮连接,使得通过驱动杆可以带动上舱盖进行移动,通过两组链条、两组上舱固定链轮和两组下舱固定链轮相配合,可以使两个上舱盖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收纳停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可用作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随着无人机的兴起以及发展,无人机方舱也逐渐得到发展。
但是现有的无人机方舱大多无法使舱盖水平展开,从而容易造成无人机无法始终正常出发或回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包括下舱体和两个上舱盖,所述下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每个第一固定板的外表面均镶嵌有第一轴承,每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安装有下舱转轴,所述下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组件,每个所述电机组件均与下舱转轴通过齿轮相啮合,每个所述下舱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舱固定链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上舱盖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二固定板,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表面均镶嵌有第二轴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均固定安装有上舱转轴,每个所述上舱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上舱固定链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下舱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杆,每个所述驱动杆的顶端均与上舱固定链轮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舱体的外部设有四个链条,每个所述链条均与上舱固定链轮和下舱固定链轮相啮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舱体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方形口和第二方形口,所述下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每个所述上舱盖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电机组件可以带动下舱转轴转动,通过将驱动杆的底端与下舱转轴固定安装,以及使其顶端与上舱固定链轮连接,使得通过驱动杆可以带动上舱盖进行移动,通过两组链条、两组上舱固定链轮和两组下舱固定链轮相配合,可以使两个上舱盖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通过以上组件的共同配合,可以使两个上舱盖始终保持水平展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正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侧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中下舱体俯剖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中上舱盖俯剖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中第一轴承侧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舱体;2、下舱转轴;3、上舱转轴;4、上舱盖;5、条形口;6、上舱固定链轮;7、驱动杆;8、链条;9、第一方形口;10、凹槽;11、下舱固定链轮;12、第二方形口;13、电机组件;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轴承;16、第二固定板;17、第一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包括下舱体1和两个上舱盖4,下舱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14,每个第一固定板14的外表面均镶嵌有第一轴承17,每个第一轴承17的内圈均固定安装有下舱转轴2,下舱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组件13,每个电机组件13均与下舱转轴2通过齿轮相啮合,每个下舱转轴2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舱固定链轮11。
每个上舱盖4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二固定板16,每个第二固定板16的外表面均镶嵌有第二轴承15,每个第二轴承15的内圈均固定安装有上舱转轴3,每个上舱转轴3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上舱固定链轮6,通过将第二固定板16安装在上舱盖4的外表面可以对第二轴承15起到固定作用,通过两个第二轴承15可以对上舱转轴3起到固定作用,并使其可以自由旋转。
每个下舱转轴2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杆7,每个驱动杆7的顶端均与上舱固定链轮6连接,下舱体1的外部设有四个链条8,每个链条8均与上舱固定链轮6和下舱固定链轮11相啮合,下舱体1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方形口9和第二方形口12,下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10,每个上舱盖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口5,通过将驱动杆7的顶端和上舱转轴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以及将驱动杆7的底端与下舱转轴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使得电机组件13带动下舱转轴2转动时,下舱转轴2可以带动驱动杆7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7可以带动上舱盖4进行位移移动,通过将链条8分别与上舱固定链轮6和下舱固定链轮11相啮合,在链条8、上舱固定链轮6和下舱固定链轮11配合下,在上舱盖4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上舱盖4和上舱固定链轮6可以保持同步运动,从而使得上舱盖4可以始终保持水平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当需要打开上舱盖4时,两个电机组件13分别带动两个下舱转轴2转动,每个下舱转轴2转动时均带动两个下舱固定链轮11和两个驱动杆7转动,驱动杆7转动时带动上舱盖4移动,通过链条8、上舱固定链轮6和下舱固定链轮11的配合,两个上舱盖4逐渐完全水平打开,随后工作人员即可操控无人机进行升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舱体(1)和两个上舱盖(4),所述下舱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固定板(14),每个第一固定板(14)的外表面均镶嵌有第一轴承(17),每个所述第一轴承(17)的内圈均固定安装有下舱转轴(2),所述下舱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组件(13),每个所述电机组件(13)均与下舱转轴(2)通过齿轮相啮合,每个所述下舱转轴(2)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下舱固定链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舱盖(4)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一组第二固定板(16),每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6)的外表面均镶嵌有第二轴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轴承(15)的内圈均固定安装有上舱转轴(3),每个所述上舱转轴(3)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上舱固定链轮(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下舱转轴(2)的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驱动杆(7),每个所述驱动杆(7)的顶端均与上舱固定链轮(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舱体(1)的外部设有四个链条(8),每个所述链条(8)均与上舱固定链轮(6)和下舱固定链轮(11)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舱体(1)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方形口(9)和第二方形口(12),所述下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10),每个所述上舱盖(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口(5)。
CN202321779036.5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Active CN220336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9036.5U CN220336709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9036.5U CN220336709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6709U true CN220336709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9036.5U Active CN220336709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6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8001A (zh) 模块式移动机器人
CN210235345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雨的无人机车载起降装置
CN106185716A (zh) 一种车载式无人机升降平台系统
CN220336709U (zh) 一种无人机方舱的开关门结构
CN214498547U (zh) 一种可组装模块化无人机机库
CN113653380A (zh) 一种摩天轮式立体停车库
CN203266645U (zh) 一种可全向运动的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的单元模块结构
US20200269666A1 (en) Truck box cover device extended and retracted in transmission manner
CN206088902U (zh) 车载式无人机升降平台系统
CN214498805U (zh) 一种机库的翻转式开合结构
CN111577056A (zh) 一种旋转驱动机库门装置
CN214086062U (zh) 倾倒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209615563U (zh) 一种一体式的小型机器人防水动力舱体
CN109036207B (zh) 一种工业设计用展示车
CN201017995Y (zh) 自跟踪天线盖自动移动装置
CN218248234U (zh) 一种消防车用无人机升降系统
CN218432697U (zh) 无人机收纳机构
CN214835218U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无人机机库
CN216915668U (zh) 一种渣土车用防扬尘环保装置
CN212743531U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车棚
CN214996981U (zh) 一种索道缆车吊箱自动门的开关机构
CN216546708U (zh) 一种辅助爬墙物流无人机
CN212002697U (zh) 一种智能锁离合锁体的驱动装置
CN21591244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土壤改良翻土装置
CN214035258U (zh) 一种室内伸缩门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